太平天國為何放著眼前的江南江北大營不打,卻非要去北伐和西征?

眾所周知,公元1853年,洪秀全等人以天京(今南京)為都城建立太平天國以後,僅僅過了幾個月,這個新生政權就派出了兩支隊伍分別進行北伐和西征。其中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等人率領兩萬主力經安徽、河南、直隸進行北伐,另一路由胡以晃、曾天養、林啟容等人率領三萬主力沿長江逆流而上進行西征。然而令很多人不太理解的是,此時的天京附近明明有清廷虎視眈眈的江南、江北大營,為何非要急著去北伐和西征呢?

太平天國為何放著眼前的江南江北大營不打,卻非要去北伐和西征?

太平天國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麼必須先來了解一下這個江南、江北大營的來頭。江南大營由從廣西(太平天國發源地)開始,就像牛皮糖一樣一直尾隨太平軍的廣西提督、欽差大臣向榮建立,最初大概有綠營兵一萬多人(後來增加到上十萬),地點就在天京東面的孝陵衛,目的是進可窺視天京城內一舉一動,退可以遏制太平軍往東向蘇杭地區發展。在江南大營建立的同時,清廷就命欽差大臣琦善在揚州建立了江北大營,兵力大概也是一萬多人,目的是扼守京杭大運河要塞,防止太平軍沿此北伐或者往東北方向發展。江南、江北大營的地理位置如下圖所示:

太平天國為何放著眼前的江南江北大營不打,卻非要去北伐和西征?

江南、江北大營地理位置

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兩座大營如同兩顆釘子一樣釘在天平天國都城天京附近,那為何太平天國不將這兩顆釘子拔掉後再去北伐和西征呢?原因很簡單,當時太平軍當時還沒有那個實力。

太平天國為何放著眼前的江南江北大營不打,卻非要去北伐和西征?

太平天國

洪秀全等人從廣西一路殺到南京,幾乎都是在清軍的不斷圍堵下進行的,畢竟清朝是已經有兩百年曆史的正統王朝,而且當時太平軍號稱五十萬,其實能夠作戰的大概只有十萬人左右,而且這些人擅長的是野戰,並不擅長攻堅作戰。江南、江北大營自建立開始,就在不停地修築防守工事,在當時火炮還並不是很普及的時候,太平軍貿然攻堅必然會造成很大的傷亡,為了讓太平天國有一個穩定的生存空間,同時也為了緩解天京周圍的軍事壓力,楊秀清等人毅然做出了北伐和西征的決定,而對江南、江北大營則採取防守的態度。

太平天國為何放著眼前的江南江北大營不打,卻非要去北伐和西征?

北伐軍

那麼問題又來了,既然太平天國分別派出了大軍北伐和西征,那為什麼江南、江北大營的清軍不對天京展開進攻呢?其中一個原因是天京附近還有五萬左右的太平軍主力,另一個原因可以從美國來華基督教傳教牧師的描述中看出來:“江南大營,不像軍隊,形同市集,吃喝玩樂,大煙娼賭俱全。”意思就是說,江南大營裡面的綠營兵除了有少數像張國樑那樣的猛將之外,其餘大部分戰鬥力是相當不靠譜的,也就是說這樣的一支清軍能抵擋住太平天國的進攻就不錯了,還要讓他們去進攻天京,簡直就是痴人說夢,從廣西一路打過來的江南大營士兵尚且如此,未上過戰場的江北大營士兵就更不用說了。

太平天國為何放著眼前的江南江北大營不打,卻非要去北伐和西征?

太平天國劇照

就這樣,江南、江北大營和天平天國在天京附近除了有小規模的衝突之外,幾乎是相安無事的對峙了三年。另一方面,太平天國在西征的過程中大大擴大了自己地盤,補充了自己的兵力,等到石達開、秦日綱等人的西征部隊取得勝利回軍天京之時(北伐部隊則全軍覆滅),才回過頭來拔掉了這兩個釘子,歷史上也稱之為“一破江南大營”和“一破江北大營”。

太平天國為何放著眼前的江南江北大營不打,卻非要去北伐和西征?

江南、江北大營

可惜的是,這兩個大營只是暫時性的被攻破,其主力並沒有被有效殲滅,所以清廷很快就利用這些殘兵敗將建立了新的江南、江北大營。兩年後,他們又被李秀成和陳玉成等人攻破(後人也稱之為“二破江南大營”和“二破江北大營”),再加上曾國藩的湘軍已經逐漸成為牽制和阻擊太平軍的主力,江南、江北大營也因此徹底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二次被攻破以後,建制均取消),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