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過度發展威脅人類嗎?聽專家說2019年AI將發展到哪步?

又一年過去了,這一年人工智能發展迅速,隨著而來的也有很多爭議,主要是擔心人工智能過度發展威脅人類,此前著名物理學家霍金也提醒人類注意人工智能的發展。未來會發生什麼我們地方不得知,那麼今年新的一年會有什麼大事發生呢,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專家們認為2019年可能會發生什麼大事。

人工智能過度發展威脅人類嗎?聽專家說2019年AI將發展到哪步?

由谷歌Voice的創始人創立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ialpad的負責人接受TNW採訪時表示,那些宣傳機器人助手能夠接聽電話模仿人類聲音的宣傳可能都還有些為時過早。該公司機器學習部門副總裁Etienne Manderscheid表示,“機器人可能嘗試模仿人類的聲音,到2019年這種技術可能適用於少數領域”。

她接著說,儘管谷歌Duplex功能最近做了不少宣傳,谷歌智能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中的新功能Duplex可以接電話與用戶自由溝通,但這項技術至少在未來幾年內還是侷限在特定領域之內。這不僅僅是建立一個系統那麼簡單,還要克服不少技術難題。要讓人工智聲音上表達上聽起來像正常人類,必須讓它知道說話的語調,一句話中該強調哪些詞,該在哪裡停頓,當然還有一個大前提,需要首先理解人們在說什麼。

Qlik市場情報主管高級總監Dan Sommers則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人工智能可能還沒有準備好完全取代人類,但它正在向各個領域滲透。

Sommers接受TNW採訪時表示,“到2019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圍繞人類展開。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會增加更多的工作崗位和就業機會,而不是減少工作崗位取代人類,人工智能還是需要人工的手動流程,可以說人工智能是人類的一種輔助。

縱觀整個信息價值鏈,從讀取數據到準備數據,再到以更少的偏差進行批判性分析,再到呈現結果,如果引進了人工智能,就能夠而且將解決許多瓶頸問題。人工智能也可以幫助數據分析,進一步改善用戶體驗。最終,隨著人工智能的加入,數據和分析將變得比以往更人性化。

人工智能醫療初創公司Zebra-Med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Eyal Gura給出了預測。他認為,人工智能市場最終將開始走向正軌,這樣小麥(有用的人工智能)就會從穀殼(純屬炒作的人工智能)中分離出來。

他表示,“到2019年我們將會看到,一方面,那些把人工智能當作噱頭炒作沒有實質內容的公司會一步步退出市場,因為人工智能行業將意識到,真正的創業公司除了人工智能技術之外,需要有真正的產品、商業模式和足夠的資金。而另一方面,那些真正有實力的人工智能公司會開始發展,不斷擴大規模。

affectiva.com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TNW年度人工智能預測專家Rana el Kaliouby在今年對於人工智能有獨特的見解。她表示,“2019年將是人類與人工智能之間新的社會契約年”。

“隨著人工智能在社會中扮演越來越多的角色——尤其是那些傳統上由人類扮演的角色,一份人類與人工智能之間新的社會契約就擺在我們面前了。不得不說我們與科技的關係正在發生變化,從與Alexa或Siri等虛擬智能語音助理的互動方式,到我們與人工智能合作的方式,跨越醫療、汽車、廣告、招聘等多個領域。而現在我們需要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來處理人和人工智能之間的關係。

我相信雙向信任是社會契約的核心,不僅人們要信任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也會反過來信任人類。就像兩個同事之間只有互相信任、各盡其責才能取得成績,人工智能和人類也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長久的合作關係。但是人工智能與人類之間的相互信任只有建立在理解人類的基礎上,包括人類的情緒、認知等,並做出相應的反應,比如表現出理解和同理心。

人類的感知將成為人們判斷和選擇人工智能的關鍵標準。在工作中,軟技能越來越重要,事實上77%的僱主認為軟技能和其實和硬技能同樣重要,研究表明,如果人們擁有優秀的人際交往技能,他們往往會更成功。這是為什麼?因為這樣更容易對他們產生信任,無論是同事、客戶、客戶代表,還是在其他工作和交往中都是這樣。

同樣這也適用於人工智能,隨著人工智能在工作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人們將不僅從它的智商,還將從情商(EQ)以及感知和理解人類的能力來評判它。能夠理解人類的情感和認知將成為人工智能評判標準的一部分,就像公司可能根據這個決定人工智能的解決方案或者消費者決定選擇智能語音助手以及智能音箱的標準。

最後,Forrester市場調研公司的人工智能專家同時也是預測專家Michele Goetz今年她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寫道:

“根據Forrester的預測,既然企業對挑戰有了更好的理解,並接受了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這句話,公司會進一步理解人工智能。公司開始認識到它是什麼,它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他們也看到了人工智能面臨的真正挑戰。企業將把注意力都放在數據基礎上,採取創造性的方法來吸引和留住人工智能人才,將人工智能融入業務流程開始建立機制,並理解人工智能會的運作方式。”

就像加密貨幣市場一樣,人工智能現在也還是個未知數。我們也期待人工智能能發展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