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直播經濟”需保障消費維權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顯示,消費者對主播誇大和虛假宣傳、有不能說明商品特性的鏈接在直播間售賣等兩點問題反饋較多,37.3%的受訪消費者在直播購物中遇到過消費問題。(3月31日中新網)

  直播購物是時下的風口,火的可謂是一塌糊塗,參與者眾多,銷售額一路飛揚。據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總規模達到4338億元,預計今年在線直播的用戶規模將達5.24億人,市場規模將突破9000億元。而在防疫期間,直播電商受益於“宅家經濟”,又迎來新的發展高潮。不過,直播購物行業興起時間尚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虛假宣傳、假冒偽劣、價高質次等消費糾紛頻頻曝光,亦成為制約直播購物發展的短板。

  從中消協發佈的調查報告看,近四成的受訪消費者遇到過消費問題,說明直播購物的問題較為普遍,但僅有13.6%的消費者遇到問題後進行投訴,則凸顯消費維權難這一痼疾,在直播購物領域再次上演。顯然,要想促進“直播經濟”健康發展,需要加強監管力度,制定完善的行業標準,對直播購物平臺和商家予以規範,建立交易溯源體系,全力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直播購物是一個具有廣闊前景的行業,據某電商平臺公佈的數據,今年2月該平臺新開直播的商家數環比增長719%,每天有約3萬新的直播商家入駐,直播商家的訂單總量平均每週以20%的速度增長,成交金額跟去年同期相比翻倍。主要原因是疫情造成線下消費停滯,電商直播則成為商家與消費者的核心中樞,並在時間和空間上拓展了傳統行業的經營半徑,使得其擺脫了疫情的影響。

  而且,直播購物不僅適合新興產業,還藉助疫情對經濟社會的阻礙,順勢介入更多領域,開闢了新的市場空間。許多傳統行業見到直播的威力,也在疫情的壓力下,開始嘗試線上轉型,一些企業乘勢而為,抓住這一發展機遇,藉助直播平臺銷售推廣產品,不僅大大降低因疫情造成的損失,甚至找到了新的增長機會。顯然,直播購物在疫情期間得到全面發展,培養出大量用戶和商家,將會形成一種使用慣性,在疫後還會繼續發展下去。

  由此可見,未來直播購物將覆蓋到全部領域,成為主流銷售模式之一,將會迎來全民直播購物時代。如此,更需未雨綢繆,依照電商法、消法等法規,對直播購物行業採取嚴格管理,加強產品質量、售後服務、消費維權等方面的日常監管,對違法行為依法懲罰。同時,釐清平臺、商家、主播的權責關係,強化直播購物從業者的服務意識,評選優質從業者,構建良幣驅逐劣幣的市場環境,讓行業趨向良性發展。(江德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