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學新生社會實踐收穫多

學思踐悟新思想,青春建功新時代。2月23日,隨著大學生寒假的結束,西安科技大學地質與環境學院(以下簡稱西科大地環學院)大一新生陸續返校,帶著參加寒假社會實踐的感受與收穫,交上了自己的答卷。

據西科大地環學院大一輔導員慈繼豪老師介紹,寒假前,校團委動員學生開展寒假實踐活動,圍繞“理論下基層”“追憶先輩路”“心繫民生”“知行合一”“溫暖幫扶”“感謝恩師”等六項主題深入開展,同學們都表達出了積極的意願。開學後,大部分同學完成了社會實踐任務,傳回了大量社會實踐照片,在社會實踐報告中也能寫出了各自的感受。

西安科技大學新生社會實踐收穫多

卜穎煬等同學走訪母校

“我2月21日回訪了母校銅川市一中,和高中時的班主任陳老師進行了交流。陳老師不顧剛開學的繁忙,熱情地接待了我,給我許多建議,我的收穫很大。” 資源勘查專業1801班的馬夢曉同學說。陳老師希望她能學會獨立自主,學會捨棄一些不必要的東西,提醒她大學生活還是要將學習擺在第一位,學好知識是走出校園時最大的資本。

西安科技大學新生社會實踐收穫多

陳昕怡、張嘉珊、王嘉怡、馬暢嬰、王珅渤去養老院


西安科技大學新生社會實踐收穫多

王珅渤臨潼區芷陽湖養老院打掃衛生

西安科技大學新生社會實踐收穫多

同學看望老人

地質工程專業1801班米彤輝、賀慶鈺、湯鴿鴿等三位同學,去了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高家灣養老院,開展“溫暖幫扶”志願服務活動,幫助一些病重的老人按摩、潔面、洗腳、吃飯等,幫助養老院掛燈籠、打掃衛生。她們認為,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她們的活動得到了工作人員和老人的認可,感覺很開心。

地質工程專業卓越1802班的宋依暉、魯瑞帆、姚韋卓等同學,去了綏德縣人民武裝部,追憶先輩歲月,瞭解過去艱苦奮鬥的歲月後,對她們今天的學習生活產生了很大的激勵。

地下水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石一涵同學去了富平縣特殊教育學校,耐心地陪伴自閉症患兒、唐氏兒和腦癱兒童,給他們關愛溫暖,並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了大愛無疆意義。


西安科技大學新生社會實踐收穫多

李佳陽拜訪老支書

環境工程專業1802班的李佳陽、白雪、宋瑞康等同學,來到定邊縣姬塬鎮東掌村,拜訪了富有聲望的老支書,看到了幾十張獎狀、榮譽證書,還有幾塊牌匾,聽他講述工作中的感人故事,三位同學內心深處充滿了深深的敬意。


西安科技大學新生社會實踐收穫多

環境工程1802魚沛然同學調研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是國家的一項重要工作,這些政策是什麼樣的?弱勢群體過得怎樣?環境工程1802班的魚沛然、權依欣、陳逸朋、李雲龍、葛飛、黃致廣、徐祥等同學,分別走訪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黃渠橋鎮四村、浙江溫州雅漾村、河北省邯鄲市嶽城鎮馬家墳村、對口包扶城市深圳、綏德縣棗林坪鎮金水灣村、三原縣東周兒童村,進行深入調研。

對這幾位同學來說,這是第一次深入社會、瞭解民生。他們瞭解到不少的惠民政策,看到了村民的積極上進的精神狀態,還有基層幹部的辛勤付出。


西安科技大學新生社會實踐收穫多

楊藝瀾同學調研

權依欣同學調研了民間慈善機構東周兒童村,當她擁抱一個小男孩時,孩子主動告訴他自己這一個月應該感恩的事。當權依欣聽到小男孩要感恩老師,還要感恩她自己時,感動的熱淚盈眶。這裡的孩子小小年紀大都經歷過心靈創傷,他們雖然懂得感恩,但卻更需要人們的關愛。

新時代有新使命。西科大地環學院300多名大一新生,在學校和社會的教育培養下,必將會有新作為。(環境工程1802魚沛然報道)


西安科技大學新生社會實踐收穫多

李佳陽,宋瑞康拜訪老支書


西安科技大學新生社會實踐收穫多


西安科技大學新生社會實踐收穫多


轉自:陽光報-陽光網

http://www.iygw.cn/html/2019/yuanchuang_0301/45614.html

當代陝西雜誌--陝西網

http://yl.ishaanxi.com/2019/0301/940573.shtml

陝西農村報-陝西農村網

http://www.sxncb.com/html/2019/shixianchunqiu_0228/223993.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