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冷笑話合集

三國冷笑話合集

★之一

十七年,塞北送酥一盒至。太祖自寫“一合酥”三字於盒上,置之案頭。楊修入見之,竟取匙與眾分食。眾問其故,修答曰:“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 眾大喜,一掃而淨。適荀彧有疾遲至,見盒,疑而問修:“此何物?”修對曰:“丞相所饋也,卿可自取。” 彧發之乃空器,遂飲藥而卒。時年五十。諡曰敬侯。

★之二

後主敬哀皇后,車騎將軍張飛長女也。初,建安五年,時夏侯淵有女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採,為張飛所得。飛知其良家女,遂以為妻,產息女,是敬哀也。章武元年,時後主未立皇后,亮與群臣上言曰:“故車騎將軍張飛之女甚賢,年十七歲,宜納為正宮。”後主即納之。後亮初亡,言事者或以為可聽立廟於成都者,不從,野有後主懷怨於葛公之議。

裴注引《敬哀別傳》雲:“飛之儀容,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淵之儀容,虎體蘊臂,彪腹狼腰,俱一時悍勇之士。”

★之三

操與馬超戰於潼關。西兵悍勇,縱騎攻之,操軍不敵,遂大潰而走。操雜於亂軍之中,馬超策騎疾追,乃大呼:“長髯者,曹操也。”操聞之大驚,割須棄袍,以旗角掩面,方亡歸本營。眾來問安,操撫膝大哭:“倘使雲長在側,孤必不致此。”眾將問曰:“關君侯武姿卓然,丞相頗思否?”操對曰:“吾思雲長美髯也。”

★之四

明嘉靖朝間,兵部右侍郎範欽始建天一閣,置古善、孤本於其內,良加眷護,卷冊至七萬餘。時有僕役舉燭不慎,閣中走水。護院不得以,遽以水潑澆。火既熄,範欽點檢古本,有《三國志》與《范文正公集》兩下交疊,頁濡粘連,字多互篡。範欽揭卷讀之,見《諸葛亮傳》上猶有洇跡。其上曰:“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之五

關羽鎮荊州,有女二人,一名嫣,一名容。孫權遣使求親。關羽甚喜,然未知二女取捨,踟躕未決。使者再三催之,關羽召二女於前,曰:“漢吳聯姻,國之大事,汝誰可任之?”嫣時十四,有乃父之風,慨然出步應承。羽大喜,遂語於使者曰:“吾女嫣,能嫁權子。”

使者驚而未發,迴轉江東,具告孫權:“關將軍辱之太甚,傲之太甚,竟言虎女焉能嫁犬子。”孫權怒,遂北降曹魏,合兵襲荊。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縣人也。時燕趙之地,與江南方言鉅異。北滯於沉濁,南失在浮淺,互不能通,多有聽謬而錯悖者。

★之六

曹操多疑,恐死後墓陵為人所掘,頒遺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畢,不置陵寢,以百馬踏平,上植青稗。至次年,無人知吾所棲也。”丕泣拜:“兒敢不從父命也。”遂從操令,不加磚石,不圍墓穴,唯立石駝兩對,石人一雙於上,四時享祭。

★之七

備住荊州數年,一日席間在劉表之側,忽慨然流涕。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表宴然自若,解曰:“玄德毋憂,汝撫之者,是吾髀也。

★之八

操與紹相拒於官渡。紹謀士許攸投曹,夜入營帳,問彼糧谷。操偽曰:“計一年之度。”攸曰:“明公欺我。操又曰:“半歲尚濟。”攸不言,袖手冷笑。操離席長謝:“止月餘矣。然先生何以知之?”攸笑而不答。

《三國志·許褚傳》雲:許褚字仲康,譙國譙人也。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好酒食,飲啖兼人,每賜食於前,大飲長歠,左右相屬,數人益乃供,曹公壯之。後從討袁紹於官渡,常侍左右。”

★之九

二十四年,關羽率眾攻曹仁於樊。于禁、龐德等救,皆沒。曹公又遣徐晃往救仁,又遣將軍徐商、呂建詣晃。兩軍會於四冢。羽與晃素相愛,遙共語,但說平生,不及軍事。須臾,徐商、呂建軍至,晃乃下馬宣令:“得關雲長頭,賞金千斤。”羽驚怖,謂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國之事耳。”

★之十

袁紹本妾生,常自介懷。適馬超造紹,紹與之語:“恨不得嫡出,為公路諸小所嘲。孟起亦是庶出,必知吾心。”超從容對曰:“僕不為嫡出,不勝慶幸。”

《白虎通義.姓名》曰:“嫡長為伯,庶長為孟。”

★之十一

魏延在蜀中,每隨亮出,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而亮為萬全策,不許。延志不得伸,心積憤懣。而又與楊儀交惡,深怨葛氏偏袒太甚。凡數年,腹部輒絞痛,發時汗如雨下,鞍馬不扶。醫者斷曰:“將軍情志所傷,憂思惱怒,而致橫犯胃腑。此吞酸之症也。”延請其方,醫者曰:“名姓或有礙。”

《魏延別傳》雲:“魏延,字饋陽,義陽人也。少時慷慨,於鄉里樂善好施,多行義舉,曾放言曰:“但有寸金,必饋吾鄉。”故表字“饋陽”。後,人謂不祥,遂改之。

★之十二

孟德刺董不成,為陳宮所獲。宮感其志,親釋之,隨其行。中道宿呂伯奢之邸。陳宮早寐,獨在一屋。而操與伯奢聯床抵足,共論夜話。伯奢曰:“竊聞黃土以其仁厚,能負載萬物。是故軒轅主后土之養氣,而庇佑下人。卿欲效軒轅而甘負天下之興亡乎?操慨然對曰:“操自當砥礪心志,荷負天下重責。寧使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適宮起夜,只聞操對句後半,心不自安,遂棄操而去。

★之十三

曹操大宴於許都,天子在席。宴酣之時,操持酒樽趣帝前,醉聲曰:“陛下可知,設若無孤,天下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天子亦大醉,對曰:“袁本初、孫仲謀、劉玄德,與朕而將四矣!” 二人大笑,暢飲竟夜。次日醒覺,皆醺醺然,盡忘前事。左右無敢告之者,君臣親善如初。

★之十五

吳主嫁妹於劉豫州,又多贈美人玩好,金玉錦綺,極聲色犬馬之能事,意以軟困挫其志也。劉豫州留吳中凡三月,無不愜意。一日出遊,適見江邊青石一塊,遂祝曰:“倘使吾能離脫東吳,勾返荊州,當一劍裂石。”言訖手起劍落,火光迸濺,青石兩斷,眾皆稱奇。豫州觀之再三,乃曰:“或誤中,何妨再試之。”

《古今名物通考 石篇》載:金陵有十字紋“恨石”,其上劍痕兩條,傳為三國時蜀先主所斷。

★之十六

芒碭山中產異蛇,尖頭扁腹,通體鱗青,土人皆呼之為陳思王。世有未解,有熟知風土者曰:“此蛇毒甚,每噬人,七步即斃,倒伏成屍,是以子建名之。”

★之十七

建安中,西域有力士,黑麵虯髯,勇戾敢鬥,三十六國無能敵之者。遂隨賈人入中國,遍訪猛士。時人皆稱蜀中有張飛者,有萬夫不當之勇,冠傑中原。力士輾轉至成都,先主使車騎將軍迎之,不敵。先主驚曰:“不意此胡兒,竟賽吾弟!”

力士驕甚,返西域,每自誇矜曰:“以中土人物之盛,猶未吾匹也。當銘記之,以勵子孫。”即更名“賽翼德”。後子孫繁衍,遂化大食俗名。

★之十八

馬超降劉備,舊非故人,而奉職甚尊。諸葛亮恐備舊部有不平之議,乃修書解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書既畢,令書佐抄錄數份,分致關羽、張飛、黃忠處。

★之十九

涼州多駿足,皆麒驥之屬。中平三年,董卓得涼種一匹,喜其雄駿,乃豢於營中,號曰赤菟。永漢元年,董卓進京,贈赤菟於呂布,使殺丁原。布得之甚喜,馳城飛塹,每隨驅乘;至建安三年,曹操誅佈於徐,遂饋赤菟,以邀關羽,羽欣然納之,不離左右。建安二十四年,呂蒙襲荊,羽敗走麥城,行不及半日,為追兵所戮。赤菟數日不食草料而死,世以“忠義”譽之。

《伯樂相馬經》雲:“馬種如人,貴齔貴韶。壽逾三十、齒白者,縱麒驥驊騮,亦歸羸駑,殆不堪用。”

★之二十

明人《玉堂漫筆》載:正德朝有學子,儀姿雄正,貌頗堂皇,儼然文曲之相。及鄉試,主考望之甚奇,遽取其卷讀之,笑而批曰:“真河北名將也。”生不明其意,有同窗以詩解曰:“可憐白馬死,難免延津亡,河北真名將,到此夢黃粱。”

◆之二十一

孫權於赤壁破曹操,猇亭破劉備,意甚驕,一日大宴諸臣,酒半酣,問:“曹操比吾如何?”

張昭對曰:“曹操寡謀。”

又問:“劉備比吾如何?”

張昭對曰:“劉備亦寡謀。”

權大笑:“吾有不及二人之處乎?”

張昭不答。次日,左都督程普暴疾終。

◆之二十二

操破荊州,丕隨父在軍中,先領隨身軍,徑投南陽孔明家,見一婦人痛哭,丕向前喝問,婦人告曰:“妾乃諸葛之妻黃氏也。因孔明出隨豫州,不肯遠行,故留於此。”丕欲得大功,令左右執下,按劍坐於堂上。

卻說曹操統領眾將入臥龍崗,至諸葛草堂門下,黃氏出拜曰:“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願為世子執箕帚。”操視之曰:“真吾兒婦也。”遂令曹丕納之。丕大悔。

◆之二十三

操屯兵斜谷,夏侯敦入帳,稟請夜間口號。適庖官進紅燒肉,操隨口曰:“紅燒肉,紅燒肉!”敦傳令眾官,都稱“紅燒肉”。行軍主簿楊修,見傳“紅燒肉”,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敦大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緣故,修曰:“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也:紅燒肉者,外焦裡嫩,油而不膩。魏王外示強盛,內實疲敝,明以貪取,暗無纏意。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夏侯敦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裝。操聞之大驚,喚楊修問之,修以紅燒肉之意對。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亂我軍心!”喝刀斧手推出斬之。

◆之二十四

關公既歿,坐下赤兔馬被馬忠所獲,獻與孫權。權即賜馬忠騎坐。潘璋語馬忠曰:“昔董卓以此馬賜呂布而奉先死,曹操以此馬賜關羽而云長亡,赤兔佳則佳耳,恐妨主,願子察之。”馬忠不從。後馬忠與先主戰於猇亭,兩軍爭鋒間,赤兔前蹄忽陷,馬忠乃加鞭大呼曰:“赤兔,赤兔!今日妨吾!”遂為關興所殺。

◆之二十五

玄德敗走長坂,文聘攔住,玄德罵曰:“背主之賊,尚有何面目見人!”文聘羞慚滿面,引兵自投東北去了。張郃攔住,玄德罵曰:“背主之賊,尚有何面目見人!”。張郃羞慚滿面,引兵自投西北去了。許褚攔住,玄德拍馬望南去了。

◆之二十六

關公既被害,玄德欲報仇,忽報東吳有使齎書到。玄德啟視之。書略曰:“孤與皇叔,彼此皆漢朝臣宰。皇叔不思報國安民,乃妄動干戈,殘虐生靈,豈仁人之所為哉?即日願送歸夫人,縛還降將,並將荊州仍舊交還,永結盟好,共滅曹丕,以正篡逆之罪,皇叔宜自思焉。”玄德意動,翻視書背後又批兩行雲:“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玄德大怒,遂發兵。

《吳主別傳》雲:權久憚曹公,一切御製紙張器皿皆印八字警之。

◆之二十七

先主少時販履織蓆為業,家甚豪富。其鄰貧敝,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餘,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往來者皆怪此樹非凡。 涿人李定雲:“此家必出貴人。” 先主聞之以千金購其舍。

◆之二十八

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逃歸鄉里。出關,過中牟,有人於叢中呼:‘此人乃曹操。”遂被執,後為陳宮釋之。

《英雄記》雲:靈帝末年,先主嘗在京師,後與曹公俱還沛國,募召合眾。

◆之二十九

張遼與孫權戰於合肥,權不敵而走,張遼問吳降人:“向有紫髯將軍,長上短下,便馬善射,是誰?”降人答曰:“是孫會稽。” 張遼語其左右:“吾欲得吳主,乃一會計耳 。”遂縱去。

◆之三十

操度數將終,召曹丕至榻前,嘆曰:“汝未經軍旅,諸將跋扈,吾恐其不欲從汝行,奈何?”丕垂淚曰:“父王勿憂,不欲從吾行者,吾使其從父行。”

◆之三十一

先主據下邳,曹公遣劉岱、王忠擊之,皆為關張所擒。先主誅劉岱,釋王忠。關羽問曰:“二人何為殊遇也?”先主曰:“無它,惺惺相惜耳”

魏書 武帝紀引注 魏略曰:王忠,扶風人。三輔亂,忠飢乏啖人 。

◆之三十二

初,先主往奔中郎將公孫瓚,瓚表為別部司馬;先主往徐州救陶謙,謙表先主為豫州刺史,先主從曹公還許,曹公表先主為左將軍。世稱三個代表雲。臣裴松之曰:“先主一生顛沛,未嘗得暇,屢有貴人代為表奏職要,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

◆之三十三

孫策遊獵為刺客襲,創甚,將危,呼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卿不如我;雄姿英發,大喬傾心,夫妻恩愛,卿不如我;然因人成事,形貌奇偉,極貴高壽,我不如卿”言訖卒。

◆之三十四

瑜與曹仁戰於南郡。曹軍狡詐,誘之深入,弓弩齊發,吳兵遂潰走,瑜中矢。歸營,醫者曰:“此箭頭上有毒,急切不能痊可。若血氣衝激,其瘡復發。”小喬聞之,曰“吾夫病瘡,軍中左右無人服侍,妾豈可安坐江東”,遂起身往軍中夫妻得見,瑜長嘆一聲,喚左右取紙筆作書上吳侯。乃聚眾將曰:“吾非不欲盡忠報國,奈天命已絕矣。汝等善事吳侯,共成大業。”是夜,瑜箭瘡復裂而卒。

◆之三十五

荀湛問學於許,曹公設席宴之,矜誇曰:“孤雖戎不解鞍,亦重經學,麾下武人,無不精熟典籍。”荀湛試問曰:“仲尼誅少正卯事,眾卿其意為何?”曹洪驚曰:“許下盜匪,非某所轄,請諮夏侯將軍。”又問元讓,夏侯惇獨目圓瞪,拔刀喝叱:“仲尼何人,竟擅行戕殺!宜速付有司名正典刑。”荀湛略疑,又轉問許褚,許褚少贛,默然許久,方答:“不知,或是董卓遺黨。”荀湛語於曹公,曹公怒,曰:“此必青州兵所為,彼黃巾舊部,軍紀甚憊。”急召于禁責罵。于禁惶然不敢言,口稱萬死。

後荀湛遊學至南皮,謁袁紹,盡言其事。適紹討曹,聞之大喜,遂傳檄四方,中有文辭:“閹曹無德,兇暴放橫,所過無不殘破,前戮徐、泗之地,又使仲尼誅少正卯,天下壯士,寧不懷恨歟?”

《兩晉學案》載:“漢季經黃巾之亂,千里荒殫,人物喪盡,學多不彰。”

◆之三十七

國朝既興,有夷人擅蹴鞠名貝利者訪華,至成都,入武侯祠,獨拜桓侯。眾不解,貝利泣曰:“此故長官也,雖遠必拜。”

《三國志張飛傳》載:“益州既平,以飛領巴西太守。”

◆之三十八

晉永寧元年,有氐族李特者,與兄弟李庠、李流作亂於蜀,與益州刺史羅尚戰於廣漢。李特使人大張旗纛,兄弟三人,皆稱“賽諸葛”。晉軍聞之,無不膽寒,自顧相謂曰:“葛公鎮撫蜀中多年,魏吳不敢側覷,一人而已!況今三葛乎?”遂漏夜遁走。

軍入廣漢城,有白首老吏,當街斥特:“諸葛丞相天縱之才,爾有何恃,大言若是?”特停韁,笑答曰:“吾擅弓矢,百步可散馬蹄;大弟庠擅搏撲,可鬥健兒五人;二弟流,長於騎,入險峻如履平地。此三者勝諸葛遠矣。”

◆之三十九

鄧哀王衝字倉舒。少聰察岐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卒。太祖親為請命。及亡,哀甚,祭曰:生子當如孫仲謀。

◆之四十

三年,太祖既破張繡,東禽呂布,遂與袁紹相拒。時議紹軍勢大,惟彧曰:“紹兵雖多而法不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皆不足畏。”

《袁紹傳》雲:袁紹在河北,軍中謀主以六子為佳:田豐,鉅鹿人也;許攸、逢紀,南陽人也;審配,陰安人也; 辛評、郭圖,潁川人也。《荀彧傳》載:“荀彧,字文若,潁川潁陰人也。

◆之四十一

明永曆年間,閩中有書生擅寫志怪。建陽坊主餘象鬥愛其才,惟恐稿成不速,乃問:書約二十萬言,卿每日可完字幾何?” 書生對曰:可比三國時飛將軍夏侯妙才。象斗大喜,遂不問。月餘,索其稿,竟未成。

《魏書》載:淵為將,赴急疾,故軍中為之語曰:“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之四十二

初,紹欲伐曹,田豐阻諫,紹不從。豐懇諫,紹怒甚,械繫之。紹軍既有官渡之敗,紹謂逢紀曰:“田別駕前諫止吾,吾慚見之。”紀曰:“豐聞將軍之退,拊手大笑,言‘袁公若勝,吾大姓顛倒寫。’”紹於是有害豐之意。”

◆之四十三

十八年五月丙申,曹公進魏公,受九錫,曰:大輅玄牡、袞冕赤舄、樂則、朱門、納陛、鈇鉞、弓矢、秬鬯,並虎賁之士三百人常侍左右。虎賁為漢帝所授,操頗有戒懼,恐謀害己身,常吩咐曰:“吾夢中好殺人;凡吾睡著,切勿近前。”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一虎賁慌取覆蓋。操躍起拔戟斬之,覆上床睡;半晌方起,佯驚問:“何人殺吾虎賁?”眾以實對,操痛哭,命厚葬之,取戟名之“格虎大戟。”以示警懼意。自此無敢近者。

及薨,曹丕造“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置之墓穴,至今尚在。

◆之四十四

陳壽撰《三國志》,帝紀、妃傳前後相連。《魏書》次序為武帝紀、文帝紀、明帝紀、三少帝紀,再接后妃傳;《蜀書》亦然:先有劉二牧傳、先主傳、後主傳,再接二主妃子傳。惟《吳書》次序迥異,先有孫破虜討逆傳、吳主傳、三嗣主傳,中插劉繇太史慈士燮傳,再次方為妃嬪傳。其可怪也歟。

◆之四十五

一十八路諸侯討董,會於虎牢關。呂布橫戟陣前,諸將震惶不敢前。惟張飛躍馬搦戰,矛指喝曰:“本著呂氏,又投丁原、董卓,真三姓家奴也!”呂布巋然不動,劉備上前,喝曰:“本著呂氏,又投丁原、董卓,真三家姓奴也。”西涼軍俱大疑,以目瞋布,布為之氣奪。董卓遂棄洛陽。

◆之四十六

關羽鎮荊州,適北上討曹,臨徵問馬良吉凶。良擅卜乩,即批曰:天下三分,各有其一。羽笑曰:此吾兄命數,非某也,先生謬矣。後羽敗亡於臨沮,權葬其軀,函首於曹公,以諸侯禮葬許,劉備又立衣冠冢於成都。大眾始悟馬良之靈機。

◆之四十七

諸葛亮初治蜀,以漢德地險,命楊儀督工鑿石架空,修造閣道,以通行旅,又倚崖砌石為門,號曰劍閣。適魏延統軍出關,觀此形勝,贊曰:“此隘可為雄壯矣。” 左右曰:“此楊長史所築。” 魏延又贊:”果然人如關名。”

◆之四十八

劉備伐吳,軍有十數萬,皆屯於猇亭。吳主拜陸遜都督,臨發密囑:蜀道艱險,轉運不宜,卿此去可覘其糧草,便宜擊之。月餘,遜有書信至:彼火燒連營,我軍宜守。吳主惑,還書曰:都督謬矣,火燒連營,豈不宜攻乎?遜書又至:彼營之中,無不滿屯火燒,接連數十里,糧草優足,實不能攻。

《三國志—先主傳》: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注:涿郡,今涿州也,今屬河北。

◆之四十九

劉備伐吳,軍有十數萬,皆屯於猇亭。陸遜當之。月餘,遜有書信至:彼火燒連營,我軍宜守。吳主惑,還書曰:都督謬矣,火燒連營,豈不宜攻乎?遜書又至:彼營之中,無不滿屯火燒,接連數十里,糧草優足,實不能攻。吳主甚憂,問計於群臣:“孤欲求和,卿等誰可任之?又環顧眾人臉色,笑曰:”非子瑜不能當此任。“

諸葛瑾,字子瑜,瑾面長似驢,常為孫權所嘲。

◆之五十

孔明隱於草廬,先主枉駕顧之。一顧不在,曰云遊未歸;二顧不在,曰訪友未回。先主頗悵然,乃留書雲:“僕有重耳志,君是介子推。” 三顧乃見,相談甚歡。

◆之五十一

曹操苦頭風,召華佗診之。佗曰:“先飲麻沸散,刀開頭顱,取出風涎,可愈。” 曹操疑懼,仍使華佗施術。術既畢,華佗自矜曰:“吾先為關君侯刮骨去毒,又為曹丞相開顱去涎,可謂完滿矣!” 操大驚:“刀可洗過?” 華佗默然,遂下獄死。操不日亦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