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淨值型"銀行理財投資指南,請收好

根據監管規定,銀行理財產品作為銀行發行的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淨值化管理。2020年底過渡期結束以後,商業銀行不得再發行或者存續 "預期收益型"銀行理財產品。

為滿足監管要求,目前各家銀行都在積極進行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據統計,2018年商業銀行共發行淨值型理財產品4481只,同比增長278.78%。與此同時,"預期收益型"銀行理財產品正在逐步減少。未來,銀行理財將是淨值型產品的天下。

對投資者來說,何為理財產品淨值化? 銀行理財淨值化,是利還是弊?如何選擇"淨值型"理財產品呢?本文將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

何為理財產品淨值化?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理財淨值化其實就是投資結果信息公開化、透明化,收益分配方案正常化、合理化。

為什麼這麼說呢?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銀行業開始理財淨值化轉型前,各家銀行推出的都是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比如說,張三花了5萬元,購買了某銀行發行的1年期、預期收益率5%的封閉式理財產品。

張三購買了理財產品以後,就只能呆呆地等著產品到期,然後收回本金和收益。在長達1年的投資週期內,他無法瞭解所投資理財產品的收益波動情況,也不知道實際投資收益率能不能達到5%。產品到期後,張三除了知道本金和收益有沒有到賬,銀行是不是按5%的預期收益率進行正常兌付外,其它的還是一概不知。

假設這期理財產品的實際投資收益率是6%,張三拿到的依然會是5%,中間1%的差價全部歸了銀行;假設這期理財產品的實際投資收益率是4%,銀行為了維護聲譽、避免投訴,還是會照樣按5%進行兌付,中間1%的損失則由銀行補貼。這種情況,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剛性兌付"。

從上面這個例子大家可以看到,銀行進行理財淨值化轉型以前,理財產品的價值波動和最終投資收益情況是不公開、不透明的,銀行幾乎不會向投資者披露任何與之相關的信息。

與此同時,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的收益分配方案也是不正常、不合理的。理財與存款有本質性區別,老百姓到銀行存款,是把錢借給銀行,老百姓與銀行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係。而理財業務的本質是:銀行接受投資者的委託,代其進行理財,投資者與銀行之間是一種委託——受託關係。投資者承擔風險並獲取投資收益。銀行可以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也可以按事先約定,在投資業績優良時收取一定的業績報酬。上面例子中的這款封閉式理財產品,當實際投資收益率高於5%時,超過的部分全由銀行拿;低於5%時,不足的部分由銀行補貼,這種類似存款的做法,本身就是不正常、不合理的。

而淨值化將改變這一局面。假設李四花了5萬元,購買了某銀行發行的1年期、業績比較基準為5%的封閉式淨值型理財產品。雙方在理財合同中約定,當實際投資收益率(扣除固定管理費、託管費等)超過5%時,超出部分銀行與投資者各拿一半。

理財新規要求,商業銀行應當至少每週向投資者披露一次封閉式公募理財產品的資產淨值和份額淨值。換句話說,同樣在1年的投資週期內,李四將至少能看到52次理財產品的淨值信息,相比於淨值化轉型以前的1次都看不到,無疑是更公開化、透明化了。

如果這期理財產品的實際投資收益率是6%,李四拿5.5%的收益,銀行拿0.5%的業績報酬。如果實際投資收益率是4.8%,李四就拿4.8%的收益,銀行則只能拿固定管理費用,而沒有業績報酬了。淨值型產品的收益分配方案迴歸了理財業務的本質,比預期收益型產品更正常化、合理化了。

銀行理財淨值化,是利還是弊?

對投資者來說,銀行理財淨值化,利遠大於弊。

首先,正如上文所分析的,淨值化意味著公開化、透明化,投資者購買了銀行理財以後,能夠及時瞭解理財產品價值波動以及最終投資收益情況,能做到心中有數了,這顯示是有利於投資者的。

其次,銀行理財淨值化以後,投資者能夠分享超額投資收益。上面第一個例子中,某銀行發行了1年期、預期收益率5%的封閉式理財產品。大家認為實際投資收益率是高於5%的可能性大,還是低於5%的可能性大呢?毫無疑問,肯定是高於5%的可能性大,因為銀行是一個自負盈虧的商業機構,一般不會做虧本的買賣。淨值化以前,投資者永遠只能拿到5%的收益。而淨值化以後,投資者就可以分享超額收益了。

大家可能會想,如果實際投資收益率達不到5%呢?這種情況下,投資者的收益會減少,但投資者因此也就知道這家銀行的投資能力有限,下次可能就不會再買這家銀行的理財產品了。

一方面,為了追求業績報酬,銀行會努力提升投資業績。另一方面,銀行之間的競爭和優勝劣汰,將使得投資能力強的銀行脫穎而出,並使得投資能力弱的銀行業務規模不斷萎縮,甚至被淘汰出理財市場。這兩方面作用的結果,最終都將有利於投資者。

如果真要說淨值化有什麼弊端的話,那應該就是增加了投資者選擇的難度。對於預期收益型產品,由於收益率是固定的,所以投資者很好做出選擇。但"淨值型"理財產品,由於收益率是浮動的,投資者會感覺不習慣,也不知道如何選擇。接下來,我來說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如何選購"淨值型"理財產品?

下面,我從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 安全性

大家在判斷一款理財產品的安全性時,首先可以看它的風險等級。按監管要求,銀行理財產品按風險評級結果,由低到高至少劃分為一級至五級。三級以下都屬於中低風險,四級風險較高,五級風險最高。

其次,大家可以看理財產品的類型。按監管要求,銀行須將理財產品分為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權益類理財產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和混合類理財產品,並明確告知投資者。目前,銀行發行的主要是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風險普遍不高。如果你投資的是權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或混合類理財產品,那麼風險就比較高了。

第三,大家還可以看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和範圍,換句話說就是理財產品投資的底層資產。如果理財產品明確寫明不投資股票,只投資國債、政策性金融債等高信用等級的債券,那麼它的安全性就比較高。

  • 收益性

淨值型銀行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率,都是不保證本金支付和收益水平的非保本理財產品,用戶實際獲得的收益與產品淨值有關。那麼,如何判斷其收益性呢?

一是參考業績比較基準。一般來說,淨值型產品的實際投資收益率會在業績比較基準上下的一個區間範圍內,出入不會太大。有些銀行結構化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本身就是一個區間。

一份

二是參考過去的投資業績。有些銀行除了公佈產品淨值外,還會公佈理財產品的上日年化、上期年化、七日年化或近1月年化收益率等代表過去投資業績的信息,大家也可以進行參考。

三是重點關注收益分配方案和費用高低。

一份

如上圖所示,投資者在贖回或到期時所獲得的本金和收益,是在扣除固定管理費、銷售手續費、託管費、浮動管理費(即業績報酬)之後的理財產品淨值。

這就意味著,除了實際投資收益率以外,一款產品的固定管理費、銷售手續費和託管費的高低,以及銀行獲得浮動管理費的條件和比例,也會影響到投資者的最終收益。還有一些理財產品,銀行會收取認購費用、申購費用和贖回費用,這些費用的高低,也會影響到投資收益。所以,大家在選擇淨值型理財產品時,要重點關注這些信息。

總的來說,大家在選擇淨值型理財產品時,可以參考業績比較基準和過去的投資表現,並重點關注理財產品的收益分配方案,優先選擇那些費用低,銀行獲得浮動管理費的條件和比例較為合理的產品。

  • 流動性

除了安全性和收益性外,投資者還應關注淨值型理財產品的流動性,儘量選擇現金流與自身資金使用計劃相匹配的理財產品。

一是要看理財產品是開放式的還是封閉式的,如果是開放式的,多長時間開放一次;如果是封閉式的,封閉期有多長。二是要看理財產品是否支持轉讓。目前,已經有不少銀行推出了理財產品轉讓平臺,這相當於提供了一個流動性的解決方案。大家可以關注平臺的活躍度和轉讓的成功率。如果購買理財產品後,能夠以市場價格快速轉讓出去,那麼流動性也就有了一定保證。

除了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外,大家在選擇淨值型產品時,還要了解一下購買門檻。目前,不少銀行理財產品的起購金額已經從原先的5萬元降到了1萬元。

截至目前,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和工商銀行五家大型銀行已先後獲批設立理財子公司。按監管規定,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不設銷售起點金額,不需要到網點進行面籤,並可以直接投資股票。但是,新成立的理財子公司應該不會再發行預期收益型產品,淨值型產品的普及速度將進一步加快。

在淨值化大勢所趨的背景下,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瞭解什麼是理財產品淨值化,並學會如何選擇淨值型產品。如果你有銀行理財投資方面的問題,也歡迎留言評論。

歡迎關注《小錢說金融》,獲取更多金融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