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退市“淨值”增量 銀行理財市場轉型加速

資管新規出臺已有一年多時間,為了符合新規定,各家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都在積極轉型,保本理財產品的市場佔比不斷萎縮,而淨值型產品的佔比則不斷加大。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投資者對於有明確預期收益率的保本理財產品依然戀戀不捨,對於“身價”總在波動中的淨值型產品則仍舊不太接受,這也是理財市場轉型中,讓各家銀行倍感頭疼的難題。

上月保本理財佔比僅17%

據瞭解,根據資管新規,預期收益型產品要向淨值化轉型,保本理財產品最終要退出市場。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11月發行的理財產品中,保本理財產品佔比僅為17%,環比10月下降了2.1個百分點,降幅較前幾個月有所擴大。

各家銀行的產品轉型也在積極運作之中。光大銀行11月1日發佈公告,宣佈從11月30日起停止“活期寶”理財服務,“活期寶”餘額將轉回至投資者的簽約卡內。為協助投資者提前做好相應的資金規劃,該行新發行了結構性存款產品“週週存”。交通銀行隨後也發佈公告,宣佈從11月20日起停止辦理沃德薪金定投組合產品,並提前終止沃德薪金定投組合產品協議。有分析師表示,下架的這兩款產品都屬於預期收益型的保本產品。

此前,還有銀行將原先的預期收益型產品調整為淨值型產品。

更多的銀行則採取了不再新發保本理財產品,等待存量保本產品在資管新規規定的過渡期內到期從而自然終止的做法。

淨值型產品新增量創新高

理財市場新老產品的銜接過渡中,淨值型產品的份額正不斷增加。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11月淨值型理財產品發行量環比增長27.47%,新增淨值型產品數量創新高,已經連續五個月超過1000只。今年以來,淨值型產品發行量穩步增長,下半年以來發行量大幅增加。

另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淨值型產品存續餘額達7.89萬億元,佔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比例為35.56%。業內預計,到今年末,淨值型理財產品規模佔比可達到50%左右。而根據資管新規的要求,明年年底前,銀行理財產品的轉型就要全部完成,因而預期明年淨值型產品的發行量還會繼續大幅增長。

此外,新發行的理財產品還表現出風險偏低、期限拉長的特點。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風險等級在中低級及以下的非保本理財產品佔比為83.93%,而風險等級在中高級和高級的非保本理財產品佔比只有0.15%。今年上半年,新發行的封閉式非保本理財產品加權平均期限為185天,同比增加約47天;而新發行的期限在3個月及以下的封閉式產品累計募集資金僅佔全部新發行封閉式非保本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的17.95%,佔比同比下降16.62個百分點。

投資者認可仍是難題

各家銀行都在積極推進理財產品轉型,可不少投資者的思路卻沒有跟上轉型的步伐。採訪中,多位投資者向記者表示,多年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一直是他們投資理財的主要方式,尋找預期收益率較高的產品購買已經成了一個習慣,對於銀行新近發行的淨值型產品,一時之間還有點兒難以接受。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一定要調整心態,因為銀行要打破理財產品“剛性兌付”的做法已成定局。在銀行對其進行風險承受能力測評時,投資者一定要實事求是,真實作答,以便銀行理財師為其推薦與其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財產品。同時,投資者也需要具有一定的金融知識和判斷能力。目前市場中大部分淨值型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仍然是固收類資產,產品收益波動相對較小,能夠實現業績比較基準的產品依然佔比較高。而淨值型理財產品大多采取市價法估值,也有可能為投資者帶來更多理財收益。其實以往的預期收益型產品也並非沒有投資風險,只是這種風險常常被投資者忽視。本版撰文除署名外 新報記者 朱健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