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和不自律的媽媽,養出截然不同的孩子

去年一項全國31個省份的60多名高考學霸的調查畫像發現:

他們並沒有贏在起跑線上,

他們的媽媽並沒有充當全職陪讀,

他們並不是書呆子,

他們也追星,

他們也愛玩手機遊戲。

那為何他們成為了學霸?

有一個共性是,他們很自律,前提是父母也很自律!

自律和不自律的媽媽,養出截然不同的孩子

通常,他們很小就已經養成了自律的習慣,想玩的時候專注的玩,功課主動去學,最難堅持的鋼琴、背誦都是一復一日不間斷,他們的背後總是有一個將生活、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的媽媽。

科學家將孩子的3-6歲稱為“潮溼的水泥期”,意思是說孩子的85%性格、習慣和生活方式都在這一時期形成,將7-12歲稱為“正凝固的水泥期“,這一時期孩子85—90%的性格、習慣等已形成。

父母是最好的榜樣

魯道夫·斯坦納在《童年的王國》寫過,孩子在七歲前實際上是一個觀察者。

在年幼的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們觀察和模仿的對象,他們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會心領神會,並奉之為最高準則,最終通過模仿和學習,成為和父母一樣的人。

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自己下班後就懶散的躺在沙發上無聊的刷新著手機,日漸平庸的日子,早已忘卻曾經鬥志滿滿的自己。

自律和不自律的媽媽,養出截然不同的孩子


自律是一件可以傳承的戒尺

在英國有一個愛德華家族,八代子孫,共600多人。老愛德華是個博學多才的哲學家,為人嚴謹勤勉。他的子孫有13位當大學校長,100位教授,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醫生, 20多人當過議員,75人是軍官,1人當過大使,1人擔任過副總統。

這樣一個開掛的家族,正是得益於優良的家庭氛圍,一代代優良品質的傳承。要想讓孩子自律,我們必須先自律起來。

自律之道當從“小事”開始

心理學家進行過研究,他們讓參與實驗的人改變一些小習慣,比如左撇子的人用右手、改變口頭語,等等,結果發現這些人在生活中其他方面的自律水平也慢慢提高了,這是因為他們負責自律的大腦神經得到了鍛鍊。

自律和不自律的媽媽,養出截然不同的孩子


所以從孩子的小習慣開始訓練,慢慢的養成小習慣後,孩子們會將小習慣投射到大事中去。

例如:

堅持訓練孩子睡覺前將自己的鞋子擺整齊,衣服疊整齊放在固定的位置。慢慢的孩子會習慣性的整理好自己的書包、文具、書桌。

堅持訓練孩子每天到家先將作業完成後再做別的事,慢慢的孩子就會知道做事情要分清輕重緩急,慢慢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有時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處世態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說,父母的整個人生,都會參與到教育中來,教育孩子的王道,實際也是執著地栽培自己。

你覺得大道小有媽媽的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贊或者分享給身邊的人,或者關注我,期待與您的交流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