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控制血糖保護心臟?你確定你的堅果吃夠了?

想要控制血糖保護心臟?你確定你的堅果吃夠了?

“春風十里不如你”——今日份心靈雞湯。


應該不會得糖尿病,即便得了,估計也不太容易併發心臟問題——因為愛嗑松子、還酷愛運動 ……

好吧,我承認我這個玩笑一點兒都不好笑,我只是想說:堅果對健康真的好重要!特別是木本堅果(又叫樹堅果類,包括核桃、榛子、杏仁、腰果、夏威夷果、開心果等)。

這不,最近(2月19日)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上的一項研究,得出了一個讓研究人員興奮不已的結論:進食堅果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當具有心臟病、中風、高膽固醇風險的2型糖尿病遇上了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維生素E、葉酸、鈣、鎂、鉀、植物化學素等營養成分的堅果,會發生怎樣的生化反應呢?我們來看看研究發現了什麼:

▍每週5份堅果,保護糖友的心臟


每月吃<1份堅果 VS 每週吃5份堅果的糖友,後者:

  • 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降低 17%
  • 冠心病發生風險降低 20%
  • 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 34%
  • 全因死亡風險降低 31%


確診糖尿病前就吃堅果、且確診後沒有改變這個習慣的 VS 確診後增加了堅果攝入量的糖友,後者:

  • 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降低 11%
  • 冠心病發生風險降低 15%
  • 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 25%
  • 全因死亡風險降低 27%


此外,每週多吃一份堅果,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可降低3%,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6%。

(全因死亡率是個什麼東東?以前的文章里科普過,不多說了)

▍一份堅果是多少

研究中用的堅果量,一份為28克。為什麼不是25克或30克?因為美國人做這個研究用的是他們的度量衡——盎司,1盎司=28克。

那麼,28克堅果具體到核桃、杏仁、榛子等,又應該是多少顆呢?耐心看到文末,有你想知道的所有答案!

▍“堅果”的選擇有講究

是的,事實上,不是所有大家理解中的“堅果”都有這麼華麗麗的保護效應。因為,我們日常說的堅果,其實包括了兩大類:樹堅果和種子類(本文一開頭就跟大家解釋了什麼是樹堅果)。也就是說,諸如南瓜子仁、葵花籽、西瓜子仁、花生 等,都屬於種子類,並非研究中特別強調的樹堅果,研究結論明確告訴我們:花生等種子類,只能降低糖友的全因死亡率,對其他心血管事件沒有顯著的保護意義。

所以,選擇樹堅果,而非花生等種子類,是關鍵!

你可能會很詫異:為什麼呢?不都是油料作物嗎?不都說花生油是好油嗎?

研究團隊認為,出現這樣的差異,是因為樹堅果與花生的脂肪酸構成有很大差異:花生脂肪酸含量明顯低於樹堅果,且在與樹堅果的代表——核桃做比較時: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於核桃,不飽和脂肪酸總量低於核桃。同時,花生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如γ-生育酚、菜油甾醇、豆甾醇等的含量也較核桃有較大的差異……

所以,健康效益的差異性不是無緣無故存在的……

研究對象及數據 (非專業人士可忽略)

以上結論,來自於美國50個州的16217名研究對象(男女都涵蓋),根據他們在被確診患有2型糖尿病前後的飲食情況、以及從入組到2014年數十年間樹堅果和花生的攝入情況,在排除了性別、體重、吸菸、用藥、運動、高血壓、高血脂、患病時長等因素的干擾後得出。在整個隨訪期間,共發生了3336例心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2567例、中風789例),死亡5682例(其中死於心血管疾病1663例,死於癌症1297例)——雖然研究團隊承認還是存在些許不足,但本次得出的結論已經足夠讓他們開心不已、歡欣鼓舞。

因為,既往的一些相似研究,只是針對堅果對健康人群的心血管保護作用,而非糖尿病患者。而本次研究的結論證實:堅果對健康人群和糖尿病患者都具有重要的心血管保護作用。至於堅果為何有助於改善血糖控制、血壓、脂肪代謝、炎性反應及內皮損傷,還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或許除了前面提到過的營養成分,還有別的保護機制在發揮效應。



想要控制血糖保護心臟?你確定你的堅果吃夠了?


插句廢話:我超愛這隻執著專一的松鼠,雖然它好醜…

今日份心靈雞湯就是因它而來的…


結合以上,屋主給糖友們做了個基於自己理解的小小總結(健康人群同樣適用):

  • 在不過敏、沒有任何不適症狀的前提下,應該將堅果納入健康膳食,特別是樹堅果;
  • 花生≠樹堅果,花生是種子類,樹堅果是樹上結的堅果,樹堅果對糖友的心血管保護意義更大;
  • 無論花生還是堅果,請選擇原味非烘烤的,不吃添加了糖或鹽的加工堅果/花生;
  • 每天不宜太多,畢竟堅果和花生都是油料作物,單位克數內熱量較高。參考這個研究的結論,我個人的意見是將樹堅果納入每天的健康飲食,作為上下午的健康小加餐,但不一定需要吃到28克,要根據自己的飲食脂肪攝入情況調整。如果飲食中油脂攝入量挺大的,建議吃堅果和花生的同時適當減少油脂攝入——減少烹調用植物油和料油,並限制動物脂肪來源的油脂(比如肥肉、雞皮、黃油等),以及考慮將樹堅果攝入量控制在每天10~15克左右——等同於每週吃了文中所說28克一份量的2.5~4份堅果呢(10x7÷28=2.5,15x7÷28=3.75≈4),不少了;而每天10克或者每週50~70克(去皮去殼的淨重),也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的堅果攝入量。
  • 沒有單一的食物可以實現全面的健康保護作用,均衡的飲食結構+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幫助本文研究結果更好發揮作用的基礎。換句話說,如果一邊抽菸酗酒葛大爺癱一邊吃28克堅果,結果未必很樂觀(畢竟人家的研究是針對糖尿病患者而不是還沒成為糖友的人);
  • 這個研究的結果只能作為我們的一個新關注和參考,健康飲食的大方向還是要遵循膳食指南,而糖尿病的飲食治療也是必須堅持的基礎保障。因此,不要因此而過多放縱自己膳食脂肪的攝入量,畢竟,高脂飲食會導致代謝損傷、傷害腸道微生態平衡和促進炎性反應,也是有大量數據支持和證實的(既往聊過這件事: ),最近青島大學李鐸團隊的一項就此問題的RCT研究也在國際知名期刊《Gut》上得到發表。


你們最關心的內容:28克堅果有多少?

我們先來看看,10克和30克堅果/種子分別是多少——鑑於有同行已經視覺量化了這部分內容,懶惰的老阿姨決定厚著臉皮借圖先給大家預熱一下:

10克堅果/種子有多少?


想要控制血糖保護心臟?你確定你的堅果吃夠了?



30克堅果/種子有多少?

想要控制血糖保護心臟?你確定你的堅果吃夠了?


怎樣?是不是一目瞭然?

不過呢,畢竟圖中展示的只是10克與30的量,而不是28克。所以,為了幫助大家更清晰直觀地對比不同克數堅果的數量,老阿姨親手總結了一個表格,包括了不同種類堅果和種子的不同進食量,以及每100克堅果/種子會給我們的身體帶去多少熱量,供需要體重控制的小夥伴們參考(有沒有很感動):


想要控制血糖保護心臟?你確定你的堅果吃夠了?


鑑於堅果/種子個頭大小和品種產地的不同,顆數和熱量都會有一點點的浮動,所以僅供大家參考。熱量數值,我借鑑了《中國食物成分表》,但是不同版本里個別堅果的熱量數值也有一點點差別,請大家大致參考,並牢記堅果和種子都是高熱量食物+油料作物即可!

另外,諸如西瓜子和松子這種好多十顆甚至一兩百顆的,咱們就不用一個個數數了哈,還沒吃就會被累死的,參考前面的圖示吃個一捧兩捧的量,基本就OK了。


想要控制血糖保護心臟?你確定你的堅果吃夠了?



我打賭你今晚回家會偷吃堅果,因為,寫這篇的過程中,我就沒忍住,已經幹掉了兩份……

順便科普一下,《冰河世紀》裡,松鼠斯克萊特心心念的橡果不屬於堅果,而是類似於栗子的一種果實,以澱粉為主要成分。哦,對了,順便再多說一句:栗子也不屬於堅果,嗯!

—— 全文終 ——


遂謙碎碎念

與其花錢亂買保健品,不如實實在在吃點兒靠譜的食物……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專業營養科普內容(成人及母嬰),歡迎關注我的個人自媒體:搜索微信公眾號“遂謙的營養小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