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伐魏,为什么不东进中原而是西出祁山?

张远宏37772303


诸葛亮伐魏,为何不东进中原而西出祁山?(上)

 

诸葛亮伐魏,为什么不东进中原而西出祁山?这个问题,因为《三国志》与《三国演义》都未正面涉及,相关论者过去也众说纷纭,因此很少见到令人悦服的答案。近看《新三国演义》,颇感中肯,兹录此作答。

 

诸葛亮在成都,既遣人入魏布散流言,便一心筹划伐魏之事,以便乘魏主新立,司马懿得除之机,大举兴兵,乃先入见后主,上奏伐魏之意曰:

“陛下,伐魏除贼,重振汉室,乃先主毕生宏愿也。臣受先主托孤,不敢须臾忘此。以臣观之,魏可惧者,司马懿也。今臣已遣人入魏,布散流言离间,以假魏主之手,先除司马懿。臣料此计可成,伐魏良机在即,特奏陛下,允臣领兵,相机伐魏。”

后主闻奏曰:

“伐魏山川险峻,路途遥远,父相南征劳苦,若再远出伐魏,得无过劳乎?”

闻后主关怀,诸葛亮心下感动,乃曰:

“臣受先主托孤,陛下厚恩,理当鞠躬尽瘁报效,何患劳苦乎?再则,倘离间计奏效,司马懿得除,魏主新立,内事未定,此伐魏良机也,岂可错失耶?”

后主闻言曰:

“朕闻曹魏地广兵雄,大将云集,能征惯战,未若征南之易也。父相既定伐魏,仍当慎之,可进则进,不可进则退,务求保全。”

后主所言,虽无高见,然出语每见关爱,令诸葛亮愈见感动,乃谢曰:

“臣谢陛下关爱。臣亦知魏势甚大,难以撼动,故拟先出祁山,以袭雍、凉。”

后主闻诸葛亮伐魏不东指而欲西进,当即疑曰:

“魏据中原,都洛阳,父相伐魏,当驱兵东进,何不指东而向西耶?”

后主之言,虽未出常人思虑,毕竟有所思,令诸葛亮甚觉欣慰,闻言乃笑曰:

“当年,先主三顾茅庐,臣献隆中对:三分天下,以荆州为家,取西川以建基业;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然后静待天时,荆州大军出宛、洛,西川大军出汉中,直下中原,复兴汉室。今荆州已失,此策休矣。然除贼兴汉,乃先主宏愿,故臣另辟蹊径,以续先主未竟之业。”

后主闻言,点头曰:

“父相赤诚,天下皆知。止是不指东而向西,恐世人难明,愿父相明言。”

诸葛亮闻言曰:

“陛下所虑,正臣欲禀明之处也。经臣深思,伐魏若指东,有诸害而无一益,必败无疑也。”

后主虽知诸葛亮思虑周详,神机妙算,却不明伐魏指东,害在何处,闻言乃问曰:

“指东直捣敌巢,为何有害无益耶?”

诸葛亮见问曰:

“兵书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臣请先为陛下言彼。魏据中原,我若东指,彼系本土作战,以逸待劳,其利一也。

“彼居本土,易调兵、亦易增援,其利二也。

“彼居本土,粮草需即得供,无漕运之累,无被劫之忧,其利三也。

“魏居本土,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占,其利四也。

“平原之战,乃魏之长,其利五也。”

后主何尝细思过这些?闻诸葛亮连言五事,面色已露不安。诸葛亮见了,并未打住话,继续曰:

“中原辖制宇内,欲王天下者,必先王中原,故古今英雄,无不逐鹿中原。今魏据中原,已占先机;且蜀地仅及魏十之四,人丁方及魏十之二,强弱之势,大异焉。我本弱小,又居僻地,纵以举国之力突入中原,亦不足敌之,其利六也。

“彼势强,又居强势,其利七也。

“臣仅言彼之大端,即有七利。夫敌之利,即我之害也。”

后主何曾虑及此等事宜,闻言频频点头。见后主已明其意,诸葛亮又曰:

“臣再言己。我东指中原,劳师袭远,以疲困之师,击以逸待劳之旅,其害一也。

“我出川艰险,路途迢遥,调兵不易、增援更难,一旦被困,其危莫测,其害二也。

“我军东指,战线长,路途险,粮草输运艰难,更时有被劫之忧,一旦被劫,粮草无继,大军即陷死地,其害三也。

“我远伐中原,孤军深入,犯兵家大忌,极易为敌所乘,其害四也。

“我军东指,战于平原,乃我之短,以短敌长,必无胜算,其害五也。

“我异域作战,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利我,其害六也。

“我本势弱,更处弱势,益弱我势,其害七也。

“夫我之害,即敌之利也。”

闻诸葛亮逐一细述,后主听的心惊胆战,背心发凉。诸葛亮却继续曰:

“倘伐魏东指,利皆在彼,害皆在我,若不识此,必蹈死地也。故臣弃东指而西向,军出祁山。”


张远宏37772303


诸葛亮伐魏,怎么东进中原?

这里的中原应该是指洛阳一带吧,东进中原,也就是说从蜀汉的成都出发,经永安,到达夷陵,再北上进攻襄阳,攻打宛城,直取洛阳。

根本就无法东进中原,蜀汉的东边是吴国的荆州,如果诸葛亮伐魏东进,那么必然要经过吴国的领土,吴国怎么办?肯定是不让诸葛亮通过了,以孙权的尿性,还不时刻提防着诸葛亮,要知道荆州都是孙权偷袭取来的,越是偷来的,越是害怕别人也用同样的方式偷走。



况且东联孙权,也是诸葛亮的既定政策,在魏国存在时,诸葛亮断然不会更改既定国策。

就算人家孙权同意你借用吴国的土地去攻打中原,你诸葛亮这么打,根本没有可能打进中原,蜀军就会全军覆没,一是补给是问题,二是目标太过于明显,三是中原地区魏国重兵把守,连关羽占有荆州都打不下襄樊,更别说诸葛亮了。

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从来就不是长安,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就是拿下陇右。

从历次诸葛亮北伐的路线来看,诸葛亮五次北伐,有三次是出祁山,诸葛亮的战略目的是:先拿下陇右,切断曹魏关中与凉州的联系,进一步蚕食雍凉,然后再是攻占长安,再依托关中之地,以函谷关为险,东出函谷,攻打洛阳,还于旧都。

诸葛亮的目标很明确,而且也非常适合目前的情况,蜀弱魏强,诸葛亮没有办法与魏国拼实力,只能采用迂回陇右的战略,一步一步打击魏国。



而魏延提出的子午谷战略,先不论成功与否?在战略上也与诸葛亮的既定战略不一样,即使拿下长安,也守不住,四面八主的魏国会围过来,到时长安就是一座孤城,还是要失守的,所以诸葛亮拒绝了魏延的子午谷谋略。

而东进中原更加不靠谱,前面已经解释过了,而最正确的战略就是诸葛亮既定的西出祁山战略,所以诸葛亮要选择了。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因当时曹魏政权及其主要军事力量据守在祁山(今甘肃西和县北),诸葛亮北伐祁山,其目的是统一中国。这是诸葛亮早在《隆中对》时定下的奋斗目标。他五出祁山伐魏是同实现这一目标分不开的。公元二二三年,西蜀和东吴恢复了联盟关系,尤其在公元二二五年平定了南中少数民族的叛乱以后,蜀国没有了后顾之忧,国内社会及政局已较为安定,诸葛亮也作了充分的准备,北伐曹魏,统一中国的条件己臻成熟,所以诸葛亮才有了五出祁山的军事行动。并不是其他方向没有行动出囗。


渤海绿洲


诸葛亮北伐是以骚扰为目的,并非有能力占领魏国,就凭几万人马,一但失去山川之避护,能遭几日之围歼。此诸葛选择六出祁山之主要原因。


张老大159957934


这个问题我也多次表述,由于亮坚持隆中对造成,见我前面问答的


十八星座


这种问题其实很简单,关羽丢了荆州以后,蜀国已经妹有在中原罚魏的出口了!


地中海的蔚蓝29395427


诸葛亮打仗谨慎!魏国可以战败蜀,但灭不了蜀!只有北伐才能自保!诸葛亮不冒险!如果用魏延出子午谷直抵长安在当时有几分胜算!只有位延可当此任!因冒险诸葛亮不采纳!


王医5


东进?在失去荆州的情况下诸葛亮从何处进军?当时的蜀军只能从汉中北伐,汉中是他们唯一的出口,不走祁山道便只能听魏延的走子午谷入长安,诸葛亮否决了子午谷,所以蜀军就只剩下祁山了,除非诸葛亮从吴国手中夺回荆州


蜉蝣菌Jun


第一,中原地区敌军粮草补给容易,兵源充足。西出岐山,大大拉长了曹魏的补给线。第二,曹魏统治中原地区久,政权稳定,统治西北地区相对短,政权相对不稳固。第三,蜀国国力弱,应该先打敌人的薄弱点。


秦时张子房


古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南出三峡,北出祁山,是大军出川的战略通道,三峡被孙吴封杀,只能北出祁山,从甘肃天水,再取关中这一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