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與明朝一開始和談,清朝要求互不相犯,崇禎為何堅決不同意?

藏嬌



牽機553


這件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估計只有滿清自己知道,因為明史都是滿清後來編撰。

歷史上後金同明朝的關係,一直都是爾虞我詐,後金的不臣之心明朝早已經有戒備。

後金改國號為清之後,努爾哈赤頒佈了八大恨,其實這八大恨中,多數是滿清自己杜撰。或者說是他們自己作死,然後轉而怪罪於明朝。

對於當年的事情,真相如何已經是很難去辨證了,不過滿清喜歡篡改歷史的習慣,一直都是沒有改變。

就拿康熙和乾隆兩大盛世來說,很多的記載都是缺乏的,例如康熙年間有記載的圈地運動,這在歷史上就是一筆帶過。

而且對於這段記載,清史將其歸罪於鰲拜一人之錯,其實圈地的都是八旗子弟和世家大族。

鰲拜倒臺之後,也不見這些土地重新劃分,依舊是被八旗子弟佔有。

而由於圈地導致的大饑荒和流民餓殍,都被滿清選擇性的遺忘了,據不完全統計,當時那次圈地運動,幾乎使得上千萬百姓失去土地。

在平定吳三桂的時候,由於土地被圈佔,北方几乎是徵收不到糧食,當時康熙又縱容士兵搶劫百姓,。

所以說很多記載,清朝都是進行了粉飾,包括乾隆年間遇到了國庫巨大虧損,也是採取了粉飾而過。

這也就意味著清朝和明朝的那次和談,到底是誰要求互不侵犯,而又是誰頻頻來襲,相信通過很多事情都可以判斷出來。

明朝末年,北方防禦壓力巨大,滿清騎兵幾乎年年前來劫掠,並且還策動蒙古部落,一起對明朝進行襲擾。

整個大明朝,幾乎一直都在為北方防禦而做努力,每年花在修建長城上的費用,都足夠賑災十幾次。

所以如果真的可以互不侵犯,崇禎難道會傻到不同意,說到底滿清坑明朝坑的太多,到最後一點基本的信任都沒有了。


小司馬遷論史


松錦大戰明朝慘敗之後,崇禎就意識到不求和不行了,因為打不過及時認慫並不丟人,所以崇禎也就派了使團去盛京,希望能通過議和實現明清的和平。

當然,皇太極也表達了其議和的誠意,並親自出城二十里迎接求和的使團。而且皇太極也開出了幾條不能稱之為條件的條件:

第一、滿洲以塔山為國界,明國則以寧遠為國界線。此後雙方互不侵犯。

第二、戰爭中俘獲的奴隸、牲畜以及繳獲的戰利品,將不會歸還給明朝。但停戰後再有明朝人逃過邊界,滿州就會將其遣返。

第三、雙方在連山一帶重新開展邊貿。大清每年賣給大明一千斤人參和一千張貂皮,換取明國一萬兩黃金和一百萬兩白銀。

第四、崇禎最好可以親自前來遼東與皇太極會盟,立下互不侵犯的誓言,或者派出足夠分量的大臣代替也行。

這幾個條件壓根夠不上條件,第一條個第二條就是讓明朝認清現實,放棄那些已經不屬於自己的土地和人口,第三條比遼餉強多了,而且也不是歲幣,面子上也過得去。唯獨第四條,意味著明清將完全處於平等地位,這是好面子的明朝無法接受的。

這份條件可以說對明朝非常優厚,甚至令清朝的漢臣不滿。因為這些漢臣不少都是歸順清朝得原明朝官將,他們深知明朝大部分資源都已經投入到了遼東這個無底洞,他們知道明朝已經沒什麼後勁了,所以他們強烈反對同明朝議和,指出議和是下策,這份條件更是不可取。張存仁就指出,應該要崇禎割讓黃河以北,皇太極遷都北京正式做天下共主;祖可法建議,明朝也就龜縮山海關的吳三桂部尚有戰鬥力,只要憑藉幾十門紅衣大炮以及精銳步騎兵幾日狠攻,就可以拿下山海關,統一天下並不是問題。

但是皇太極也有自己的考慮,首先明朝廣大的國土和人口就讓皇太極頭疼不已,或者說他還沒有做好入關的相應準備,所以他需要時間來做準備;再者皇太極也在滿洲人的領袖和天下共主當中有過困惑,這時候他應該是滿洲人的領袖這個想法佔了上風。

所以他對明朝的使團表示,如果明朝不打算接受他的條件,那就雙方準備好武器再幹一票。這讓明朝使團下定決心把議和的內容上報,陳新甲準備秘密上報的時候,結果消息洩露,崇禎只能殺了陳新甲當替罪羊。陳新甲也很冤,因為他都是按照崇禎的意思在組織和談,結果因為崇禎沒有擔當,最後做了崇禎卸磨殺驢的刀下之鬼。

所以,明清之間再無和平可言,直到公元1644年,多爾袞帶領八旗鐵騎揮師入關。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其實這個事也算是一筆爛賬了,歷史上有許多的說法,清朝說自己誠意滿滿,相對而言是不太可信的,因為清朝有一個壞習慣,就是喜歡篡改史料。當時清廷方面無論怎麼看,都是處於絕對的劣勢的,雖然戰場之上打贏了幾次,但是他們終究跨不過山海關,本來少數民族就不擅長耕地,所以經常缺糧,他們又和蒙古的出征方式不同,所以每次的戰爭成本其實不低。議和這種事情他們巴不得,只是態度曖昧不明,原因很簡單,當時的他們玩不轉談判這種事情,要知道,清朝當時除了漢奸範文臣懂點禮儀,其他的所謂貝勒都是抓瞎,沒有什麼文化,和談一旦開始,他們肯定是被明朝牽著鼻子走。

明朝這邊,其實根據很多史料證明,崇禎是有合談的想法的,並且讓陳新甲與楊嗣昌前後都參與過這件事情。崇禎一開始只是想試探一下大家,但是,大臣們基本都不同意!那個時代的士大夫是認死理的,尤其是黃道周這撥人,反對之激烈超乎了崇禎還有議和派的想象,所以崇禎沒有辦法繼續實施和談了。崇禎之所以殺掉議和派首領陳新甲,大部分人是認為崇禎拿他背鍋,其實背鍋只是一個小目的而已,更多的是給朝廷大臣還有天下百姓一個交待罷了,是不得不殺的,崇禎沒有現在的人想得那麼齷齪。因為議和的事情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崇禎的統治地位,所以堅決不能同意。


歸哥聊歷史


寧遠之戰,以清軍慘勝、明朝大敗結束,雙方都無力再發動大的攻勢,皇太極已佔據關外大部分區域,因為滿族起勢主要是為了爭取更大生存空間,對其而言,關外之地已然充足。而且做為半遊半定居的民族,尤其是長期為臣的民族,並無膽魄敢輕易踏入中原腹地。而且,關錦防線吳三桂關寧鐵騎防衛,滿族軍隊心有後怕,再次攻佔,必然損失慘重。如繞道攻取北京,雖自崇禎二年後有多次繞行千里攻破薊州北長城防線,包圍京師,造成京師震動,但路途遙遠,小股騷擾可以,大兵團進攻卻會導致後勤保障難以為繼,無法對明廷有顛覆性作用。對崇禎皇帝而言,李自成流民肆起,國庫開支難以為繼,大敗之後根本無力再啟戰端。

在這個時候,雙方都有議和的願望,於是公元1642年,明朝派出了一支中高規格的代表團訪問清朝。作為清朝的皇帝,皇太極的熱情表現讓明朝使臣受寵若驚。明朝使臣即將抵達瀋陽的時候,皇太極特意率領文武官員出城20裡迎接,而且對明朝使臣的態度非常熱情。皇太極說:我非欲取大位得天下也,所以興兵,蓋欲爾察知其故”,意指效仿俺答汗以武求和,同時表示“惟願兩國和好,財物豐足,互相貿易,各安田獵,以樂太平”。

其實,在雙方的接觸過程中,大方向是一致的即這並非是原來南宋對金的求和、割地這種不平等的被動的議和,清朝仍然奉明朝為正統,只不過不是以前的君臣關係,而是兄弟關係,平等之中有高下。如皇太極說“今曰貢,則非和親矣;曰市,則非賂遺矣;既貢且市,則非征戰矣”“和事成後,自當遜爾大國,爾等亦視我居察哈爾之上可也”,“和好若成,即普天之下,盡為爾朝廷所屬矣”。明顯並未以戰勝方洋洋自得,居高臨下。

故當楊嗣昌提出妥,“攘內必先安外”之說後,雖然朝臣多有議論,但崇禎皇帝便對議和不置可否,著周元忠赴瀋陽與皇太極方討論議和。但隨著崇禎十一年楊嗣昌“四正六隅、十面張網”戰略實施,三月,張獻忠大敗,十一月,李自成闖將李自成正在洪承疇、孫傳庭等的窮追不捨下勢力銳減,率劉宗敏、田見秀等十八騎逃亡商洛山中。楊嗣昌所說的“十年不結之局”似乎就要走到盡頭。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開始以為農民軍不足為患,明廷完全有能力單面應對清軍。尤其是朝中清流掀起彈劾楊嗣昌運動,其中攻訐最力的是少詹事黃道周,他們表面上反對楊嗣昌“奪情入閣”,實際上反對他主導的對清和議。崇禎帝於當年七月五日召集群臣於平臺,讓楊嗣昌與黃道周在御前辯論,最後崇禎帝袒護楊嗣昌,貶斥黃道周等彈劾楊嗣昌的官員。

儘管楊嗣昌擺脫彈劾,但崇禎帝礙於群臣反對,不敢接受楊嗣昌的建議,對和談明確支持,方一藻、高起潛與滿清的和議遂不了了之。同時,新被起用的兵部尚書盧象昇亦堅決反對與清議和,與楊嗣昌形成尖銳對立。皇太極見此情形,乃於崇禎十一年(1638年)九月派兵大舉入塞,對明朝展開懲罰性打擊。由於明廷內部政見分歧,總督天下援兵的盧象升未能與楊嗣昌、高起潛良好配合,導致盧象升戰死於鉅鹿賈莊,七十餘城先後失守,四十六萬人被俘(包括德王朱由樞),到崇禎十二年(1639年)三月清軍方才揚長而去。事後追究責任時,楊嗣昌雖被彈劾,但崇禎還是保住了他,並感慨:“大事幾成,為幾個黃口書生所誤,以至於此。

至此,議和失敗,皇太極也徹底看清明庭虛弱,統一大志不可更改。

究其原因:沒有和談成功,關鍵崇禎皇帝對自身實力判斷大誤,沒有認識明朝己奄奄一息,根本無選擇。且多次搖擺,無力對前線人員尤其是楊嗣昌提供有效支持。說是被黃口書生所誤,其實仍由自己刻薄寡恩所致。其二,言官只逞口舌之利,樹己形象,不看眼前事實,不看朝廷危局,終明一朝,言官清流難以以清譽塗之。孟子有云:天下之事,敗於小人者十一,敗於君子者十九。概莫如是。







正其居


其實明清議和早在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時,就由袁崇煥與清廷(當時還叫後金)進行過接觸。明朝寧遠大捷後,袁崇煥為了爭取時間在山海關外四百里的錦州、中左、大凌三城構築防線,於是派遣使者與後金進行和談。努爾哈赤死後,袁崇煥還派人到後金去弔喪,一是麻痺後金,二是“以覘虛實”。當時皇太極剛剛即位,汗位並不穩固,外部還有來自朝鮮和蒙古的威脅,為了避免三面受敵,皇太極積極響應。不過雙方開出的條件相差太遠,根本無法滿足對方的要求。皇太極要求明朝給予大批財物,劃分國界,山海關內歸明朝,遼河以東歸後金,遼河以西則不許明朝修建城堡。袁崇煥則要求後金退出遼東地區,並歸還被俘人民,雙方最終不歡而散。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袁崇煥此次與皇太極議和,事先並沒有嚮明熹宗奏請。袁崇煥深知皇太極狼子野心,根本無和可談,與後金議和,只不過是為了刺探後金虛實。明熹宗知道這個情況後,“以為非計,頻旨戒諭”。袁崇煥上疏解釋只不過是為了爭取時間加緊戰備,明熹宗才放下心來,也沒有追究袁崇煥。在這點上,明熹宗要遠遠勝過其弟崇禎帝,給予邊關將領一定的便宜從事的權力,這樣不至於貽誤軍機。

崇禎帝即位的第十一個年頭,公元1638年,清軍進四次進入明朝境內。當清軍逼近北京時,明朝內部發生了主和與主戰之爭。兵部尚書楊嗣昌和太監高起潛認為明軍既要對付清軍,還要抽調大量兵力剿滅農民軍,兩線作戰,實在支撐不來,不如與清軍議和,好一意對付農民軍。侍讀學士黃道周和督師盧象昇堅決主戰,認為和議根本不可能實現。崇禎帝向盧象昇詢問方略時,盧象昇答道:“陛下命臣督師,臣知有戰而已。”從崇禎帝內心來講,他是偏向於主和的。但由於他不想揹負與清軍簽訂城下之盟的罵名,不願在此時乾綱獨斷,只能違心的支持盧象昇的意見。可惜的是,盧象昇雖空懷報國之志,然手中僅有疲弱之師五千餘人,根本不是清軍的對手。在河北邢臺地區遭到數倍清軍的包圍,身受重傷,壯烈犧牲,所率五千之眾也全部被清軍殲滅。崇禎帝為他的虛榮好面子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崇禎帝在位期間的第二次與清議和發生在崇禎十五(公元1642年),這次議和與上次議和有了質的區別。不僅僅是為了與清罷戰,爭取喘息之機。而是希望藉助清軍剿滅關內的農民軍,這就是所謂的“款邊以剿寇”。崇禎帝根據兵部尚書陳新甲的推薦,偷偷地派郎中馬紹愉出關與皇太極談判。此事只有崇禎帝極個別人知道,朝廷大臣全然不知,史稱“上深秘之,外廷不知也”。六月,馬紹愉將議和條款上報兵部,導致事情洩露,朝廷上下一片譁然,崇禎帝為了遮掩自己,只好把陳新甲拿出來平息眾怒,將其處死了事。明清和議失敗後,皇太極便於當年十一月第五次進入明朝境內,往返八個月之久,攻克三府、十八州、六十七縣、俘獲人口三十六萬九千人,牲畜三十二萬一千餘頭,獲黃金一萬二千餘兩、白銀二百二十萬五千餘兩。崇禎帝再次為自己的好面子付出了更加慘痛的損失,明朝在農民軍和清軍的兩面合擊下,更加虛弱不堪,亡國近在咫尺。

崇禎帝這個人一生勤政,宵衣旰食,為扭轉明王朝的頹勢付出了所有心力。然而,由於他本人固有的缺點不僅未能延續明王朝的統治,反而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對他個人而言,勤政未能換來國祚,真是莫大的不公!


歷史的小學生


1、明朝祖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管皇帝是否昏庸,不管他們的愛好是鬥蛐蛐、當木匠、玩猛獸、煉丹吃藥,還是好色荒淫,明朝的皇帝骨氣是有的!從沒有卑躬屈膝、割地賠款議和!

2、明朝稱呼女真為建奴,不但認為女真是叛逆,還瞧不起女真,和女真議和,面子上過不去!

3、崇禎帝上位後,搬倒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東林黨人掌權。東林黨自命清高,不擅理政,不通軍務,黨爭卻很積極。很多東林黨大臣內心怯懦卑汙,口號卻非常響亮,凡是勸崇禎帝同意議和,換取戰略時間和空間的建議,都被他們攻擊為卑躬屈膝,有辱國格。

4、如果崇禎帝同意議和,那麼會被後世認為有違祖訓,會被認為是朱家的不肖子孫。以崇禎帝剛愎自用志大才疏的性格,肯定不會忍受這樣的屈辱!


十八掌之亢龍有悔


從太宗朱棣開始遷都北京就是天子守國門,相比宋朝而言,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不稱臣不和親不賠款。骨氣自然比宋朝人強的多。所以宋朝特別是南宋以主和的居多,崇禎智商還是在線的,也有能力,智鬥魏忠賢就可以看出來。只不過有點剛愎自用,生性多疑,當然和他的出身有關,本來明朝在他手上是可以中興的,一些機會都被他白白錯過了,冤殺袁崇煥自毀長城。本身就使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雪上加霜。主要是崇禎想做中興之主,所以不想議和。


奇少說電視歷史


明朝是中央正朔,你邊境蠻夷反叛者隨便就能來對等談判?那不是等於我承認你是能和我平起平坐的對等政治實體嗎?能不能談成只要你大明同意談,他就已經得分了,那中央王朝芸芸諸公又不是傻子。就好比當年香港問題談判北京方面始終只和英國政府照面,對於香港地方只是私下裡交流徵詢意見絕不會和他們談判,那是個地位問題。和臺灣也是一樣的,只和他進行兩黨間談判不可能是政府間談判,因為雙方互不承認,你要談那麼就說明你已經認可了他是對等政治實體,所以這是不可能的。


夢竹62142066


明朝不可能跟滿清進行和談。明的戰略目的其實我們可以看出來,它是先解決掉起義軍,轉身再進行與滿清的對抗。要想一戰平滅滿清是不可能的,明一定是要經過長時間的對滿清進行封搜並與之進行拉鋸陣地戰拖垮滿清。怎知起義軍打完一波又一波,北邊按起葫蘆南邊又起了瓢。各地軍隊疲於笨命。滿清五破長城終而復返,說明它當時根本沒有吞明的力量。可能壓根在明帝國眼裡如果國內程平,平滅遼東是很簡單的事。可惜當時明帝國糜爛的內政,激化的社會矛盾,決策者的誤判和扭捏,朝臣間的爭鬥,一起葬送了明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