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訪談|對話一線經銷商,英菲尼迪仍需強化品牌力

一品访谈|对话一线经销商,英菲尼迪仍需强化品牌力

2019-2

11

對日系豪華品牌來說,品牌營銷只是品牌力提升的一個環節,想要在中國市場取得長久發展,需要一個全方位維度的升級。

TopAuto

一品君有一位大學同學,是一名汽車4S店銷售,主要售賣英菲尼迪品牌車型(包括國產東風英菲尼迪和進口英菲尼迪全部車型)。這次過年回家,一品君與他見面交談,從他這位英菲尼迪一線銷售2018年來所經歷的一切,也折射出了英菲尼迪2018年的艱難道路。

一品访谈|对话一线经销商,英菲尼迪仍需强化品牌力

“來我們店裡購買英菲尼迪的消費者,白領、公司高管、做生意的大老闆等各種各樣的車主都有,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懂英菲尼迪的品牌和車型,不用我過多的介紹產品,只需介紹價格、優惠政策和購車贈禮即可。”對於4S店內日常的消費人群,他這樣向一品君介紹道。

一品访谈|对话一线经销商,英菲尼迪仍需强化品牌力

從這個現象中我們可以看出,購買英菲尼迪的消費者,一般都是懂英菲尼迪這個品牌的,而其他不選擇英菲尼迪的消費者,要麼購買力不足,要麼選擇了其他豪華品牌,換句通俗易懂的話說就是:英菲尼迪都賣給了懂它的人。

在中國市場,如果一個品牌堅持為懂它的人服務,可以說這個品牌是值得尊敬的,因為它有實力,有個性,只是中國市場的消費者,沒有那麼多瞭解它的,無法欣賞其魅力所在。既然懂它的人只在少數,那也就註定了這些品牌的小眾命運。

然而現在大家都是要掙錢的,英菲尼迪自然也不願意做小眾品牌,需要更多的人“懂它”,2014年成立東風英菲尼迪合資公司進行國產,也正是為了擴大在中國市場的規模,隨後也獲得了銷量上的增長。

一品访谈|对话一线经销商,英菲尼迪仍需强化品牌力

雖然在2018年,國內車市遭遇寒冬,但豪華品牌銷量呈整體上漲趨勢,然而英菲尼迪卻出現了銷量下滑,這也是國產之後的首次銷量下滑。2018年全年,英菲尼迪累計銷量為44,407輛,相比2017年的48,408輛累計銷量,同比下降約9%,離10萬輛的目標相差甚遠。

另外在日系豪華品牌中,謳歌與英菲尼迪可謂同病相憐,也在國產後的一輪銷量衝刺後在2018年止步,2018年謳歌累計銷量10,044輛,相比2017年全年累計銷量16,348輛,同比大增100.8%的突飛猛進,2018年就像踩了一腳急剎。

不得不說,日系豪華品牌在品牌力方面,相比BBA確實不夠強勢,一方面是因為BBA不僅國產化早,目前國產產品矩陣豐富,同時本土化規模也越來越龐大,紮根中國追求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則是BBA的品牌形象已被廣大消費者所熟知。

一品访谈|对话一线经销商,英菲尼迪仍需强化品牌力

例如按照官方說法:奔馳主打豪華與舒適乘坐,寶馬主打駕控,奧迪主打科技,而按照民間段子:奔馳車主大多是商務人士,寶馬車主通常是暴發戶,奧迪車主很有可能是政府官員,不論這些說法是否準確,但這些段子的存在也說明了BBA在廣大消費者眼中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品牌形象。

此時反觀日系豪華品牌,英菲尼迪的駕控標籤並不明顯,謳歌的定位也很不清晰,二者的消費人群是什麼樣的人?可以說都無法定義。不過雷克薩斯的豪華與舒適乘坐和奔馳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也許是雷克薩斯在品牌營銷上的成功之處,對雷克薩斯銷量的持續增長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其實單從產品力來看,日系豪華品牌如果和BBA正面硬剛,不見得沒有贏面,只是在品牌營銷上,日系豪華品牌總是稍遜一籌,品牌力自然也不佔優勢,當國內汽車市場由“增量之爭”轉向“存量之爭”時,產品力佔不到優勢,品牌力卻處於劣勢,自然會被競爭對手奪去市場。

一品访谈|对话一线经销商,英菲尼迪仍需强化品牌力

謳歌和英菲尼迪都是吃了品牌力的虧,今後在品牌營銷方面,如何塑造出一個清晰且有市場前景,同時能夠受到廣大消費者認可的品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雷克薩斯雖然在2018年取得了銷量上的增長,但也同樣不能忽視品牌力的提升。

對日系豪華品牌來說,品牌營銷只是品牌力提升的一個環節,想要在中國市場取得長久發展,日系豪華品牌需要一個全方位維度的升級,除了品牌營銷之外,還需要繼續強調品質的增長,即便是銷量下滑,也需要穩住陣腳,強化內外生長,同時加快中國市場本土化進程,深化“在中國,為中國”的品牌使命,不僅為自己創造價值,同時也為中國本土的合作伙伴、供應商等價值鏈上全部成員共同創造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