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瓶好酒的三個要素

思想者/打造一瓶好酒的三個要素

文 / 曲阜孔府家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譚小林

偌大的中國版圖,毫不吝嗇的給予了各地不同香型、獨具特色的地域性白酒,每一款酒也都代表著不同著地域屬性。在源遠流長釀造傳承中,不僅造就了中國白酒的獨特與其文化的精髓,也譜寫著中國白酒的“風物誌”,講述著酒與地理、文化之間的關聯與故事。

中國白酒種類繁多,無論是從香型、風格、度數或者品牌等各個分類來看,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版圖上,都清晰的勾勒著風格各異的美酒脈絡。

那麼,在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中國白酒中,什麼樣的酒才能稱之為一瓶好酒?一瓶好酒的理念是什麼?一瓶好酒的標準是什麼?針對這個問題,我認為一瓶好酒應該具備以下三大要素。


一、不可將就的白酒品質

喝酒在中國人生活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白酒作為一種快消品,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有的人習慣在某種特定的場合下開懷暢飲,而有的人則每天都喜歡小飲幾杯,所以說一杯好酒對我們而言至關重要。

什麼樣的酒才是一杯好酒呢?或許中國人普遍的“一分價錢一分貨”的觀念中,只有大品牌或者高價格的名優酒,才能叫做好酒。其實,答案並非如此,它帶有巨大的侷限性。

當下的白酒消費環境發生著巨大的改變,消費者在選擇消費的時候,更加的成熟,也更加的理性,他們對於白酒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這種高要求主要體現在酒質本身。

成為一瓶好酒的前提很簡單,首先“要是一瓶好酒”,然後才是“這瓶酒叫什麼”的問題。只有讓消費者通過親身感受這瓶酒的價值,他才會在“味蕾”滿足的情況下,認可和承認這是一瓶品質為先的好酒,繼而才會順著這瓶酒的脈絡去探尋酒背後的歷史、文化和故事。反之,如果沒有好的品質保障,那麼再動聽的故事都只會門庭冷落。所以,一瓶好酒的核心一定是以品質為根。


二、與消費者有效互動

雖然消費者的心智越來越成熟,消費能力也在不斷提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一瓶好酒僅僅依靠過硬的品質,就能夠吸引消費者的青睞和選擇。畢竟,現在的好酒也怕巷子深。

一瓶好酒在走向市場,走向消費者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只靠各種形式媒體的宣傳,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又或者戶外媒體,對於一款品牌的推廣作用而來力量有限,媒體在短時間是不可能解決品牌市場或者認可度的問題。加之白酒種類眾多,媒體形式多樣,那麼最終消費者所看到的只會是白酒市場的混亂,從而增添選擇的難度,作用只會適得其反。

因此,白酒不僅僅要依靠好的品質,更要主動出擊,積極做消費者喜愛的白酒。那麼,如何走近消費者呢?答案,與消費者互動,加大對品牌文化的傳播和推廣,從而增強白酒的市場營銷力度。

白酒作為一種快消品,市場形成主要依靠消費的市場基數、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和購買慾望。在這種情況之下,酒企要想增加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在無法改變市場因素的情況下,能夠影響或者改變的只有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那麼消費者到底想要什麼?無非是品質、包裝、品牌、價格等因素。所以在好品質的基礎上,與消費互動還要擁有好故事,講好好故事。久而久之,於無形中培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三、塑造品牌獨特的價值觀

現在不是廣告宣傳的時代,白酒品牌在做到品質為先的基礎之上,還要傳承釀造,在工藝和技術上更加精益求精,從而建立品牌獨有的符號和標籤。

白酒根據香型、風格等因素可以分類,同樣,消費者也會根據白酒價值、價格等進行分類,即高端消費、中端消費和低端消費。不同消費程度的消費者對白酒品牌的要求不同。高端消費群體更在乎品質,中端消費群體則更偏重品質保障基礎上品牌的符號、價值觀等,而低端消費群體更重視品牌的知名度或者產品的性價比。

但是站在企業的角度講,無論針對哪一個消費層次的群體而言,品牌都要在做到品質為先的基礎之上,在傳承釀造工藝的前提下不斷的提升和改進釀造技術,在精益求精的追求下打造品牌獨有的價值觀。沒有核心價值觀的品牌將最終消亡,不能在消費者層面塑造清晰價值觀的企業將在競爭中落敗。

無論是基於人類文明,還是基於地方特色,都可以塑造出獨特的品牌價值觀,比如消費者對茅臺的認可是茅臺的產地,而對孔府家的認可是儒家文化,所以茅臺不斷強化產地,而孔府家更適合講中國傳統文化。兩者是不同的。但誰能在各自領域做到創新發展,則決定著彼此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