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工智能無感停車迎來高光時刻

近日,《福布斯》發佈了關於“中美AI之爭”的最新解讀,文章指出,人工智能有可能重塑全球秩序。在人工智能的大國之爭中,美國並非佔盡優勢,中國科技行業正在達到專業知識、人才和資本的臨界質量,這將重新調整全球力量的制高點。“能夠成功培育顛覆性創新文化的政府,將處於引領21世紀的戰略位置。相比之下,抵制人工智能的政府將發現自己面臨一個極度危險的未來。”

2019年人工智能無感停車迎來高光時刻

勿容置疑,美國是人工智能的全球鼻祖,但中國是人工智能的第一大應用國。正如互聯網源於美國,卻盛於中國,甚至趕超了美國,如今,在人工智能的創新與應用領域,中國已經走在美國前面,未來仍將繼續領先美國,領跑全球。

目前,人工智能在城市交通、製造業、金融管理和勞動力市場等領域率先發力。從2018年的發展情況來看,智慧停車席捲全球勢力不容小覷,不單單是北上廣深以及紐約、倫敦、東京等大都市採取智慧停車管理手段,就連很多三四線及以下城市都提出了智慧停車建設規劃,可見,停車難並非大城市通病,在人口與汽車與日俱增的背景下,不少小城市也難堪其擾,紛紛尋求解決方案。

中國智慧停車看深圳。深圳是中國最早實施道路智慧停車的城市,當時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股效仿、學習熱潮,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成熟,深圳又領先全國開展人工智能無感停車試點。2017年8月,迪蒙人工智能無感停車正式落戶大鵬新區,這是深圳首個採用高位視頻技術模式的路內停車試點,真正實現了“無感出入、無感支付、無人值守”人工智能停車管理。按照規劃,到2020年,深圳將率先構建全國首個城市級智慧停車雲平臺。

據瞭解,深圳人工智能無感停車採用了迪蒙獨創的人工智能算法開發的高位視頻技術,車牌識別率高達99.99%,一套設備可同時管理8-12個車位。此外,迪蒙“燈杆高位視頻智能一體化技術”能夠根據道路特點,將所有高位視頻設備統一安裝在現有道路燈杆上,就地取材滿足網絡通訊和用電需求,避免額外立杆造成資源浪費、影響市容市貌,從而極大地降低了項目施工和維護成本。根據城市停車設施建設需求,後期還能以路內停車為支點,徹底打通路內路外停車資源,並全面鏈接交通指揮和交警執法系統,實現城市停車一體化、一張網、一盤棋和車位共享、數據共享、平臺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