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選車的十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誤區一:開國產車沒面子,買車要買合資或者進口品牌

受大環境影響,很多人都有外國的月亮更圓的觀念,這放在買車上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在中國,車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還是“面子代表”。很多消費者認為自主品牌的口碑差,不安全,開起來掉身價,所以,無論預算是否足夠,都想要買合資品牌甚至是進口品牌的車。

新手選車的十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誤區二:降價促銷定有實惠

少數不理智的消費者一看到商家的降價、促銷活動就怦然心動,匆匆將車“拿下”,心裡還美滋滋地認為落了個大便宜。降價、促銷對於消費者而言,當然不是件壞事,但首先得保持冷靜的頭腦。俗話說,“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針對商家的優惠活動,首先要大致瞭解此舉目的何在,有不少商家其實都是為了清理庫存、處理滯銷車型。此外,有一些所謂的降價促銷活動聽起來很誘人,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優惠。

新手選車的十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誤區三:手動檔比自動檔省油?

事實並不一定是這樣。一輛車的油耗數據與很多因素都有關係,比如車重、風阻係數、發動機係數、變速箱等,此外,還跟駕駛員的駕駛習慣有相當大的關係,如果駕駛員本身技術不過關的話,手動檔可能還會更加費油。而目前,一些高端車型開始選用檔位更加綿密的自動變速箱,也可以大大降低油耗。

新手選車的十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誤區四:安全就是車重、皮厚、德系車,日系車就是皮薄不安全

德系VS日系,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而安全性是其中最主要討論的熱點。其實,沒有絕對安全的車,也沒有絕對不安全的車,安全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你不能指望自己開一臺小轎車在100kw/h與大貨車碰撞的時候還能大幾率生還。

新手選車的十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誤區五:性能理解為配置

買車看“性價比”已經成為很多消費者的共識,但消費者在追求產品性價比的過程往往走入一個誤區,將性能理解為配置,過分關心產品的配置,而忽視了產品真正的性能。如今汽車配置同質化傾向越來越明顯,性能顯然更應成為消費者購車時的主要參考。雖然眾多車型配置雷同,但單從發動機技術方面仍可分出三六九等。

新手選車的十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誤區六:渦輪增壓就是好,自然吸氣是落後的技術

很多人把渦輪增壓吹得神乎其神,因進氣方式工作原理的不同,渦輪增壓有爆發力,動力隨傳隨到,加速感覺很爽,而且相同功率的話排量更小,所以,很多人認為渦輪增壓比自然吸氣發動機更好。

新手選車的十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誤區七:底盤越高越好?

底盤無論是越高越好還是越低越好的說法都不是絕對的,底盤的高低對性能的主要影響實在通過性方面,一般而言,底盤高讓車有更好的通過性,但是隨著車的重心升高,車在高速的穩定性就會降低。因此底盤並不是越高越好,底盤低的車相對而言要比底盤高的車更好操控。還是那句話,買車的時候一定要先考慮到用途,如果需要經常過坑坑窪窪的鄉間道路的話,底盤還是稍高為妥。

新手選車的十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誤區八:空間越大越好

對於空間的大小,是見仁見智,理論上大空間的車款無論是駕駛或是乘坐、還是載物都更為理想,但首先判斷空間大小,以不妨礙日常駕駛、乘坐為前提,用中級車的標準來檢視家用車的空間是不太正確的,再說,後排腿部空間的大小一部分是取決於前排駕駛者的身高,所以小車的空間與大車的空間不能相提並論。當然如果是一家三口,就沒有考慮購買SUV或者是7座多功能車款,可能你會說日後一家大小出遊,加上雙方的家長,一部車至少要坐7人,購買7坐的車,是最恰當的。事實上,你要知道一年有幾次是有這樣的情況出現,購車不能因為一兩個星期的特殊需求而衝動。。

新手選車的十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誤區九:盲目持幣等待

很多消費者很早就有買車計劃,但總想再等等,等到車價最低的時候再出手。結果就無休止地等了下去,一直拿不定主意。這類消費者由於對汽車降價特別敏感,總擔心剛買的新車價格降了。實際上,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車價會一直呈現下降趨勢,即使等到白了頭也沒有絕對的最低價。所以,消費者只要有實際購車需求、目前車價能接受,就沒有必要遲遲不出手,正所謂“早買早享受”。

新手選車的十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誤區十:後期維護只是一筆小花銷,不必太在意

不同的品牌、不同的車型、不同的排量、不同的地區車輛的後期維護保養價格也是不相同的,很多人在購車的時候往往不會去考慮這些問題,但購車之後卻經常抱怨車子的保養費用太貴。洗車、美容、裝飾、更換零件等都是買車後必須做到的基本要求,在這些方面能省一點是一點,積少成多也是一筆客觀的數字啊。

新手選車的十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