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大家最想吃到家乡什么小吃?哪种食物是你最怀念的又念念不忘的?

里里杨


回家过年我最想吃的无非有两样:一样是家乡的土猪肉腊肉,另一样是大糯米粑粑。

那烟火熏烤过的腊肉口感味道都很地道,肥而不腻,香味四溢,使人流连忘返。在各大城市流转这些年,我都没有吃过比家乡更好的腊味,也没有找到比家乡更美味的糯米粑吧。

农村人过年条件没有城里那么好,拿得出手的年货也就这两样了。

一、腊肉是自家猪栏养的土猪酿制的,制作方法也很接地气,值得向朋友们介绍介绍。

每户人家,一年到头养就两三头,喂得滚肥,卖去一两头,补贴家用,剩下的一头就留过年。杀猪过年在我家乡是件大事,汤猪那天,爸爸拂晓就起来烧香祭祖,然后请来族里的叔叔伯伯一起来帮忙,刚蒙蒙亮的时候,他们已经把猪烫好,将猪肉一挂挂切好挂在两根竹竿上,妈妈则坐在傍边用生柴烧一堆火慢慢熏烤,两杆猪肉就架在火烟上方。

这样的熏烤要持续三四天,等那肉外层变成了黑黄黑黄的,腊味就出来了,然后就可以挂在屋檐的墙上晾着。

吃的时候,用热水将熏制过肉洗干净,然后切成片,直接放下锅头打汤,那味道非常美味,而且一点不肥腻。男女老少都爱吃。走亲访友,就提着腊肉去,相当有面子哦!

工作以后,我离开了家乡,每当忆及家乡,那腊肉的美味就飘进我的梦里。

二、家乡的大糯米粑粑也令我陶醉。我们那里打糯米粑粑的过程简直是热闹非凡,全程都是纯手工。一家一户轮着来,轮到我家做,邻居就全过来帮忙。蒸好的糯饭放在一口石臼里,两个气力好的男人举着木桩你一下我一下对打,打到糯饭碎到匀匀的粘粘在一起,妇女们就把它取下来放在簸箕里,我们小孩就一窝蜂用过去,抢着将它扭成一个个圈摆好,一边扭粑粑,一边往嘴里塞,香甜可口,柔韧性极好,QQ的,美美的,该大欢喜!这个在家乡是年里送礼最好的礼物。

如今,人到中年,那打糯米粑吧的场面依然令我难以忘怀。腊肉和糯米粑吧诠释的是浓浓的家乡的味。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尝试这样之作一些年味哦!

不知朋友你那里的年味都有哪些?不妨介绍一下。








远方的事件


我们家乡,年二十五到年二十八这几天,就是做一些小吃的时候了。准备好的粘米粉、糯米粉、红糖按一定的比例提前一天晚上和在一起,搓成团。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开始油炸一种叫“油果”的食物,有点类似广州的煎堆,只是没有芝麻还有是实心的,就是将粉团再捏成一个个小小团子,放到油锅里炸,这个很考究火候,我们用的是柴火灶,火大了容易焦黑,里面还不熟,火小了,大半天都炸不熟。另外还有一种叫做“铁勺挞”的小吃,是用粘米浆放到一个平平的铁勺里,再加上浸泡开的黄豆一起油炸而成。

一种叫做“打糙米”的小吃,这个小吃工序十分繁杂,先是要用当年的新糯米浸泡、蒸熟,晾晒至六七分干,拿到舂米的地方,将米舂扁,越扁越好,之后再晒干,再炒爆类似爆米花这样炒。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打糙米了,街上买了麦芽糖,熬到可以拉丝的时候,将爆好的米花与麦芽糖搅拌均匀,之后压平,切块,用白色的纸封好,保存的好的,放一年都不会坏。做这个小吃前前后后加起来得要半个月,还要是天气好,现在已经没有几家做这个东西了。

实际上这些小吃在现在看来既油腻又不好消化,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好吃的东西,但是,对于我们小时候零食匮乏的情况下,那是相当吸引人的。

我们镇的豆腐很出名,据说是我们那里的水好,别的地方一样的人用一样的方法就是做不出一样的味道来。直到现在,都是外出回乡的人们必带的手信之一。那时候,物质并不丰富,豆腐也算是比较奢侈的东西了,大多过年节才能吃到。

豆腐有两种,一种是山水豆腐,每家每户过年前都自己家做,如果要放得久点就油炸了,加上大量的盐腌制,吃到年后的三四月份的都有。还有一种是放到灶上炕干的豆腐,我们叫豆腐干,这种就只有一部分祖传的人才会做,大多是做来卖的,这样豆腐干比山水豆腐更出名一些,就我们家那边才有的特产,很受欢迎。这两种豆腐都可以做成的客家酿豆腐,非常的美味。






里里杨


飙飙是我最喜欢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