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寄情之山水⑫:管理大师——申不害

重读郑州│第八篇 英才寄情之山水

英才寄情之山水⑫:管理大师——申不害

管理大师---申不害

  • 申不害(公元前385—前337年)亦称申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春秋时期京城(今郑州市荥阳京襄城村)人。其学说本于黄老,而主刑名,为法家创始者,与商鞅齐名,史称 “申商” 。韩非、李斯奉他为宗师,因此又称 “申韩之学” 。在其学说中,“术” 是核心内容,所谓术就是 “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谋群臣之能” 。即君主要经常监督臣下,考核其是否称职,予以奖惩,使能尽忠职守,以加强君主专制。申不害有关以 “术” 治国的思想虽不是首提,但是他是第一个在理论上系统研究和阐述者,对于今日领导控制方法的研究仍具有启迪意义。

    申不害生活的年代适逢郑韩交替之际,他原为郑国小吏,韩灭郑后,潜心研究强国治国之术,终获韩昭侯关注。韩昭侯十二年(公元前351年),拜申不害为相,以求变革图强。申不害不负君望,上任伊始,便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 “申不害” 变法,首先,就是整顿吏治,加强君主集权统治。在韩昭侯的支持下,首先向挟封地自重的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强族开刀,果断收回其特权,摧毁其城堡,清抄其府库,财富充盈回库,不但稳固了韩国整治局面,而且使韩国实力大增。与此同时,大行 “术” 治,对官吏加强考核和监督, “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有效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使韩国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随后,又整肃军兵,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国兵混编,进行严格军事训练,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他进而又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同时,还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使韩国冶铸业十分发达,当时就有 “天下宝剑韩为众” 、 “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的说法。

    申不害相韩十五年, “内修政教,外应诸侯” ,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史称 “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韩国也一步跨入战国七雄之列。申不害的以术治国,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提出的官员考核制度,给后代君主选拔官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申不害的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六篇,散见于当时其它法家的论作之中,现仅存唐代《群书治要》一书辑录的《大体》篇。他的许多思想观点和言论,散见于《艺文类聚》《意林》《玉函山房辑佚书》等著作中。

重读郑州•英才寄情之山水

图 版

申不害像

英才寄情之山水⑫:管理大师——申不害

郑州荥阳申不害故里京襄城遗址

英才寄情之山水⑫:管理大师——申不害

英才寄情之山水⑫:管理大师——申不害

英才寄情之山水⑫:管理大师——申不害

英才寄情之山水⑫:管理大师——申不害

英才寄情之山水⑫:管理大师——申不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