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老味道|去合肥淮河路步行街,這家特色美食排隊也要吃!

去首都北京要吃“全聚德”烤鴨,而到了合肥,沒有吃過“廬州烤鴨店”裡的烤鴨也是一大遺憾。

在老合肥人的成長記憶裡,廬州烤鴨店裡的脆皮烤鴨、鴨油燒餅、鴨油湯包……這些經典的美味也總讓人想起就齒頰留香。為吃上幾個金黃香酥的鴨油燒餅,排再長的隊也心甘情願!

安徽老味道|去合肥淮河路步行街,這家特色美食排隊也要吃!

位於合肥淮河路步行街鬧市口的廬州烤鴨店

安徽老味道|去合肥淮河路步行街,這家特色美食排隊也要吃!

廬州烤鴨店,1984年開張營業,如今已成為合肥人心中的老字號美食。2000年“鴨油燒餅、鴨油湯包”還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華名小吃”榮譽稱號。

合肥的烤鴨不是像北京天津那樣片成薄片,用薄餅捲上黃瓜蔥絲等菜,抹面醬。就是切成大塊吃,味道還不錯的,皮脆,肉嫩,是有味道的。

安徽老味道|去合肥淮河路步行街,這家特色美食排隊也要吃!

烤鴨的歷史悠久,早在南北朝的《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而"烤鴨"一詞的出現則始於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後,明宮御廚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鴨製作菜餚,為了增加鴨菜的風味,採用炭火烘烤,使鴨子吃口酥香,肥而不膩,受到稱讚,即被皇宮取名為"烤鴨"。

很快,明朝宮廷的烤鴨技藝就傳入蘇皖等地區的民間,很快就得到了老百姓的喜愛,隨後又因明王朝遷都北京,迅速風靡北方。各地人們結合風俗口味加以改進,形成了風味各異的烤鴨,比如北京地區的烤鴨以燜爐為主,江淮地區的烤鴨以掛爐為主。

安徽老味道|去合肥淮河路步行街,這家特色美食排隊也要吃!

上世紀50年代的掛爐烤鴨

廬州烤鴨店的前身要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前,當時在十字街附近有一家名為“吳鴻發”的私人餐館,拿手的菜餚是“雞血糊”。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公私合營改為國營“大眾早點店”,一直是合肥老百姓喜愛的美食店。

1984年,合肥市政府支持市食品公司在“大眾早點店”的基礎上成立“廬州烤鴨店”。要知道,在當時用合肥古稱“廬州”做店名招牌的幾乎沒有,可見社會各界對廬州烤鴨這一傳統美食的認可。

安徽老味道|去合肥淮河路步行街,這家特色美食排隊也要吃!

國營大眾早點店裡很是熱鬧

安徽老味道|去合肥淮河路步行街,這家特色美食排隊也要吃!

本世紀初的廬州烤鴨店

1997年,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國營飯店經營不景氣,紛紛開始實行職工內部承包制。廬州烤鴨店樓層經理劉光霞被任命為副總經理,帶著下崗職工不等不靠,奮力拼搏,自負盈虧,很快扭虧為盈。

烤鴨店在徽菜泰斗、中國烹飪大師方乃根的指導下,進一步確定了“鴨油湯包”、“鴨油燒餅”等小吃品種的投料比例、製作工藝和質量標準,還挖掘研製出“桂花赤豆糊”、“鴨血湯”等合肥人喜愛的民間小吃。

2000年“鴨油湯包”、“鴨油燒餅”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華名小吃”榮譽稱號,“五香牛肉”榮獲國家商業部金獎、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

安徽老味道|去合肥淮河路步行街,這家特色美食排隊也要吃!

鴨油燒餅曾獲“中華名小吃”稱號

從此以後,廬州烤鴨店的名聲更響了,鴨油燒餅、桂花赤豆糊、牛肉粉條砂鍋、鴨油湯包等各色老少咸宜的小吃,更是受到老百姓的追捧,還躋身了中華老字號。

2007年,廬州烤鴨店又經歷了一次波折。浙江錢塘集團收購了合肥飲服公司,並將廬州烤鴨店一併購入。劉光霞又帶領員工,籌巨資買回烤鴨店的房產,當發現“廬州烤鴨店”的品牌已經被惡意搶注又多次前往國家商標局申訴,最終拿回了“廬州烤鴨店”的商標,為合肥守住了這個老品牌。

安徽老味道|去合肥淮河路步行街,這家特色美食排隊也要吃!

最後強調一下自己的親身感受,我每次路過烤鴨店就被那濃郁的香氣所吸引,腳像生根一樣的邁不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