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之外:清朝國宴什麼樣?“滿漢全席”與清廷並無關係

《禮記》“禮運篇”講:“夫禮之初,始諸飲食”。陶冶人格培養規矩當從最基本的生物本能開始,禮在食中,尊長愛幼,中庸謙和,構建一大套食文化規矩。

清廷負責宴會與飲食的衙門

清朝負責朝廷宴會與內廷日常飲食的衙門,主要有四個:禮部精膳司、光祿寺、御膳房與掌關防管理內管領事務處。在此根據《清會典》《國朝宮史》《宮史續編》等典籍,分別簡要介紹各衙門職能。

禮部下轄四司,其中精膳司負責筵饗事務。凡朝廷法定宴會,提前上呈宴圖擬定程序,獲皇帝批准後,行文相關衙署準備。

想象之外:清朝國宴什麼樣?“滿漢全席”與清廷並無關係

演講人:李寶臣

李寶臣 北京文史研究館館員、北京社科院研究員。主要著作有《文化衝撞中的制度慣性》《禮不遠人》等,發表《禮法社會的政治秩序》等論文六十餘篇。

光祿寺下轄大官、珍饈、良醞、掌醢四署。負責籌辦宴會事務。

御茶膳房負責皇帝一家人日常飲食與內廷筵宴,隸屬內務府。初分茶房與膳房,乾隆十三年合併為御茶膳房。御膳房分兩處:一在景運門外,稱外御膳房,分擔部分朝廷宴饗事務,以及供應宮內值班官員的膳食;一在養心殿南面,稱內御膳房,只服務皇帝一人。御茶房在乾清門內東廡。乾隆三十六年(1771)設御茶膳檔案房,掌本房題本奏章、文書檔案等事宜。

想象之外:清朝國宴什麼樣?“滿漢全席”與清廷並無關係

掌關防管理內管領事務處,簡稱掌關防處,負責內廷的物資供應,管理餑餑房、菜庫、酒醋房、官三倉、恩豐倉等。餑餑房雍正二年設,亦分內外,內房專供皇上;外房供妃嬪、皇子與朝廷宴會所需。餑餑即糕點,乃是宮廷日常飲食、宴會與祭祀上供必須之品,消費旺盛。

朝廷例宴的分級

朝廷例宴按性質、等級而供應宴品不同。分為:滿席六等,漢席三等,上席、中席。這種分類,查閱光緒《清會典》卷七十三“光祿寺”開列的清單可知:

一等滿席:用面一百二十斤。定額玉露霜方酥夾餡各四盤、白蜜印子雞蛋印子各一盤、黃白子鬆餅各二盤、合圖例大餑餑六盤(合圖例系滿語什錦之義)、小餑餑二碗、紅白饊枝三盤、乾果十二盤、鮮果六盤、甎鹽一碟。陳設高一尺五寸。

二等滿席:用面一百斤。定額玉露霜二盤、綠印子雞蛋印子各一盤、方酥翻餡餅各四盤、白蜜印子黃白子鬆餅各二盤。餑餑以下與一等席同。陳設高一尺四寸。

三等滿席:用面與二等席同。定額方酥以下與一等席同。無黃白子鬆餅,別有四色印子四盤、福祿馬四碗、鴛鴦瓜子四盤。陳設高一尺三寸。

四等滿席:用面六十斤。定額方酥以下俱與三等席同。陳設高一尺二寸。

五等滿席:用面四十斤。定額方酥以下俱與四等席同。陳設高一尺一寸。

六等滿席:用面二十斤。無方酥夾餡四色印子、雞蛋印子,餘與五等席同。陳設高一尺。

據《清會典事例》記載:乾隆年間,一至六等滿席分別用銀為八兩、七兩二錢三分四釐、五兩四錢四分、四兩四錢三分、三兩三錢三分、二兩二錢六分;到了嘉慶年間普增至十兩、八兩、六兩、四兩、二兩八錢等等。

一等漢席:肉饌鵝魚雞鴨豬肉等二十三碗、果食八碗、蒸食三碗、蔬食四碗。道光《光祿寺則例》卷四十“造辦漢席”詳細記錄了宴品構成。有興趣可以一查。

二等漢席:肉饌二十碗,不用鵝。果食以下與一等席同。

三等漢席:肉饌十五碗,不用鵝鴨。果食以下與二等席同。

上席:高桌陳設實一座,用面二斤八兩,寶花一攢,肉饌九碗,果食五盤,蒸食七盤,蔬菜四碟。

中席:高桌陳設寶一座,用面二斤,絹花三朵,肉饌以下與上席高桌同。

從史料來看,滿席只有各式餑餑與乾鮮果品。制度規定,三等滿席以上皆用於祭祀供品,四等以下才在宴會中使用。譬如,帝后過世靈前隨筵用一等,皇貴妃用二等,嬪妃用三等,貴人、公主用四等,常在、答應奠筵用五等。

筵宴場所,宴品豐儉,這是由禮典政治等級決定的。譬如:元旦、萬壽、冬至、皇帝大婚,在太和殿舉行;凱旋宴在西苑豐澤園。皆用四等滿席。

招待外藩王公與各國貢使宴會在禮部或下榻館舍,兼用五六等滿席。

進士恩榮宴、衍聖公來京宴於禮部,用六等滿席。

文會試主考等官員入場前、出場後宴於禮部;武會試入、出場宴於兵部。皆在三等漢席中選擇一等。

盛大宴會皆上茶酒。茶系乳茶。酒分乳酒、祭酒(黃酒)、燕酒與燒酒。

清朝國宴什麼樣

在古代,國宴被稱為宴饗。在清朝,最重要的宴饗就是元旦、冬至、萬壽三大節的太和殿宴會。

今人可能會以為既然是國宴,必是珍饈畢集豪奢無比,能夠享用珍品極盡口腹之歡,如今甚至有人把現代商業炒作的“滿漢全席”誤認為昔日的宴饗食單而大加渲染追捧。其實,所謂的“滿漢全席”是清亡以後,清朝宮廷膳食檔案公開,商家打著皇家旗號營銷高檔宴席的行為,與清廷並無關係。

清朝早期的國宴,延續關外傳統,由皇帝與宗室王公共同出資。這是因為,當時清太祖努爾哈赤創建的八旗制度是兵民合一行政軍事組織,遇到戰爭,將士自帶武器、乾糧出征,所獲戰利品由八旗均分。既然如此,逢上喜事聚會慶祝,就不能只由汗王努爾哈赤一人出資,必須各家分攤。

以乾隆三年元旦太和殿宴饗為例來說明這種傳統:計劃需用餑餑二百一十席、羊百隻、酒百瓶。《清會典禮部事例》記錄了王公進獻的份額:親王每人八席,郡王五席,均羊三隻,酒三瓶;貝勒三席,貝子二席,均羊二隻,酒二瓶;奉恩公一席,羊一隻,酒一瓶。當時親王十二人,郡王八人,貝勒五人,貝子二人,奉恩公十五人,共應進一百七十三席,羊九十一隻,酒九十一瓶。不足部分由禮部行文光祿寺補辦三十七席、羊九隻、酒九瓶。

這裡所說的席係指四等滿席,俗稱餑餑桌。王公進獻的是否成品,還是按額折算出資,估計應是後者,交納相應銀兩由光祿寺統一辦理。假如繳納實物,羊比較好辦,而酒與餑餑就很難做到口味、包裝、形態一致。

不過後來,隨著清朝王公們逐漸喪失旗主權力,國宴也不再要求王公們出資,而改由朝廷擔負。

清朝國宴主打滿洲餑餑、羊腿與乾鮮果品的習慣一直保持到清末。

宴席上的羊肉,初期為燒烤,康熙二十三年改作蒸煮,餐具也由銀器改用瓷器。滿席糕點由光祿寺煠食房與清宮外餑餑房預先製作,按宴會規制等級裝盤,分別額碼放在紅漆長方形矮桌上,酒分灌於瓷罐,系以紅絡。安放在餑餑棚內,光祿寺官員驗看合格後,按桌纏以紅布覆以紅袱,命人日夜看管,宴前抬至會場布席。“御桌”由御膳房單獨預備。

屆時太和殿丹陛正中設黃幔,內設反坫(接手桌案)與炭火銅盆上置兩口大鐵鍋分別用來熱酒熱肉。兩側鹵簿後設藍布帳幔,排列宴桌。上午十時開始入場,王公與一品大臣在殿內,文三品、武二品以上官員在丹陛上簷下。四品以下官員坐帳幔下。一般兩人一桌,地上鋪氈上置蒲團,席地而坐。全體官員就位,皇帝駕臨升座,奏中和韶樂,眾臣一叩首坐下。

宴會進程分為三進三賜:進獻皇上茶,皇上飲茶,隨後賜眾臣茶;進獻皇上酒,皇上飲酒,賜眾臣酒;進獻皇上饌,皇上進饌,賜眾臣饌。一進一賜,全體官員都要在原地一叩首。隨後分場次樂舞表演,有滿洲慶隆舞,蒙古、瓦爾喀部舞以及朝鮮、回部等雜戲。每場演出結束,眾臣依然要原地一叩首。演出全部結束,奏丹陛大樂,眾臣三叩首,鳴鞭,奏中和韶樂,皇上還宮。眾臣散去。桌上宴品可以打包帶回。

這裡要說一下,出席國宴,拋開政治榮譽意義不談,其實很為辛苦。清廷三大節中的元旦、冬至都處在寒冷季節,穿戴厚重朝服、聽口令反覆站起叩頭坐下,其實很勞累。若是坐在殿外,不但寒氣逼人,又無法觀看殿內舞蹈雜戲,卻要隨班行禮,甚至會感到無聊。而且萬壽節由於根據在位皇帝生日而定,譬如:康熙生於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乾隆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兩帝萬壽分別在春秋季,氣候宜人,實是出席官員的幸事。若皇帝生日在夏季,那麼其中的悶熱難安之狀,自不待言——光緒二十年六月二十六日在太和殿舉行萬壽宴會,時任吏部郎中的何剛德參加,所著《春明夢錄》說:“宴列于丹陛,接連及殿下東西,兩人一筵,席地而坐。筵用幾,几上數層餑餑,加以果品一層;上加整羊腿一盤。有乳茶,有酒。贊禮者在殿陛上,贊跪則皆起而跪,跪畢仍坐。宴惟水果可食,餑餑及餘果可取交從者帶回。赤日行天,朝衣冠,盤膝坐,汗流浹背,然卻許從者在背後揮扇。歷時兩點鐘之久。”

再如惲毓鼎《澄齋日記》光緒二十三年十月初八日記,記錄了他出席慈禧壽筵的情況:“雨稍止。卯正二刻,頤和園仁壽殿筵宴。入座皆朝服。毓鼎改與庶子慶頤同桌。光祿寺斟酒一巡,內務府斟奶茶一巡,均系銀碗。計:羊腿四隻,一大盤國語名色食牡丹;蘋果四盤,葡萄四盤,荔枝、桂圓、黑棗、核桃仁各一盤;五色糖子四盤;五色餑餑二十盤,牛毛饊子三盤(每盤十六件,虛架起)。謝宴,謝盤賞,行一跪三叩禮。辰初宴畢,以口袋攜各品果餌而歸。唯蘋果、葡萄尚可吃,餘則或生或蛀”。其中所說的“國語名色食牡丹”,國語系指滿語,“色食牡丹”,牡丹亦作穆丹,乃糖蓉糕之類的點心。宴品的“生或蛀”,是晚清政治腐敗、官員惰政的絕好例證。儘管慈禧慶壽,籌備充分,投資預算不菲,但是光祿寺、內務府等衙門皆是敷衍了事,以次充好,乘機中飽私囊。

清宮日常飲食各設膳房

宮廷日常生活飲食自有一番規矩。皇帝一家人平日各吃各的,不像尋常人家聚在一起用餐。帝后嬪妃以及太皇太后、太后、太妃、皇子女等內廷主位各設本宮廚房。依其身份等級,御膳房每日供應食材與蠟炭。食材包括米麵、油鹽醬醋、時令鮮菜等品類齊全。蠟炭則是照明用的白蠟、黃蠟、羊油蠟,燒飯取暖用的紅羅炭、黑炭。

《國朝宮史》卷十七“日用”詳細記錄了內廷主位的日用、月用分例,在此僅舉豬肉一項,可以從中感知清代后妃等級待遇之間的巨大差距:皇太后:豬一口;皇后:豬腿肉菜肉共二十五斤;皇貴妃:十二斤;貴妃:九斤八兩;妃:九斤;嬪:六斤八兩;貴人:六斤;常在:五斤;答應:一斤八兩。

在清朝,皇帝每日兩次正餐,兩次加餐。呈現農業社會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用餐習慣。一般來說,早膳多在卯正到辰時(六到八時);晚膳午正到未時(十二時至十四時)。晚清宮廷作息時間逐漸擺脫農業社會習慣,早膳基本上變成午餐,晚膳成為名副其實的晚餐。

御膳房每日按事前報批核準的菜譜烹飪,何人制何菜,職司明細,全部記錄在案。皇帝餐畢,隨同用膳記錄一併存檔,按月結集成冊。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有卷帙浩繁的《膳底檔》。

皇帝用膳地點不定,行之所在只要傳膳,大監需要立即從膳房運送到指定宮殿佈置。御膳房做飯都是按點提前做好以備隨時傳送的。齊如山《清宮史話》講,做好的菜品,“盛於黃砂碗之內蓋好,然後都擺於一大鐵板之上,板下有炭火,上邊再蓋一鐵板,板上仍生炭火,如此則上下都是火,碗中永是沸度,永遠撲哧撲哧冒泡。幾時敬事房太監喊一聲傳膳,則立刻把鐵板撤下,把各碗之菜,由黃砂碗傾入細瓷碗中”。

只要傳膳令下,太監結隊用食盒運送,清末太監耿進喜說“盒子裡盛著傢伙,盒子外頭包著被窩”。被窩就是黃雲緞的棉袱子。

御膳傳到,當班太監擺膳。清末太監信修明自述《宮廷瑣記》講,擺膳所用膳桌為金花清地漆八仙炕桌。桌之下有一楠木矮桌,名叫土子根。殿當中鋪油紙一張,以防菜油汙地。膳桌左右,靠牆設八仙桌各兩張,距膳餐桌甚遠,以備放置膳菜、點心、粥罐之用。殿外院中仍設紅漆油桌四張,為膳菜落腳之用。盤碗為江西黃龍瓷,皆有銀蓋,以防菜冷,冬天有火碗和火鍋,以及暖盤和暖碗,皆銀質。名菜上均有銀牌,長三寸,寬五分,菜如有毒,銀牌則變色。

若論吃飯,皇帝與常人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延續生命的本能,只不過皇帝享用機會比較充分。至於菜品繁多,餐具精美,布席上菜程序化,並不代表皇帝能吃下多少。繁文縟節、聲勢浩大超出食物與工時浪費意義,往往是所謂皇朝物阜民豐的象徵。

清朝的皇帝一般坐在炕上用餐,侍餐太監按皇帝心思佈菜。溥佳《清宮回憶》講,皇上吃飯是“吃一看二遠觀三”,多數菜品只是擺樣子。

皇帝每餐後,大量的剩菜,則用來“克什”。郝懿行《證俗文》卷十七說:“滿洲以恩澤為克什,凡頒賜之物出自上恩者,皆謂之克什。”吳振域《養吉齋從錄》卷十三說:“每日膳單指出某物賜某處、賜某人。”后妃、阿哥、公主與御前、內務府、軍機、南書房入直大臣以及總管、管事太監皆可能得到賞賜。獲賜者,向來視為恩寵榮譽。這也是皇帝籠絡人心的手段。

至於御膳味道,不要說今人無從判定,就是當初眾多曾享受過克什待遇的人,也沒留下多少關於御膳味道的文字記憶。顯然,皇帝的餐飯沒有什麼令人叫絕之處。溥儀曾評價御膳是“華而不實,費而不惠,營而不養,淡而無味”。

御膳房不同於市面上的經營性飯莊,它只服務皇帝一人,年節家宴擴大到后妃,沒有靠精研提高廚藝牢籠食客的動力。而且御膳房更不是廚藝實驗所,它只是照本宣科、維持祖制舊法的地方。膳單預先擬定審核後,皇帝之外,誰也不能改動絲毫。御膳房機構龐大,花費驚人,食材優質高檔,廚藝卻不見得高超。廚役終身制,且父子相承,按部就班依樣畫葫蘆就可以衣食無憂。內御膳房三旗廚役五十七人、招募廚役十人、伕役三十人。眾人各司其職,按烹飪專長、食材種類,分工明確細化,落實到個人頭上,不過每日做同一類別的幾道菜而已,即使想鑽研廚藝有所創新,也難衝破層層管制直達天顏。道光以前,御膳基本上以燒蒸煮炸為主。每日正餐大致由火鍋、蒸食、熘燴、燒炸、醬菜、主食、粥湯、餑餑以及時令應景菜組成。燒蒸煮炸菜品的製作工藝相對簡單。

即使烹製精良,但這種裝盒保溫的傳送方式,讓大部分菜品失去品嚐最佳時刻,譬如在膳單上經常出現的兩大片盤:掛爐豬與掛爐鴨,即今日之烤乳豬與烤鴨。片盤經過蓋蓋包裹保溫,蒸汽內斂致使肉片疲軟,錯過食用良機。炸制食品同樣如此。再如蒸煮菜餚,有的不怕保溫時間久,有的太久則軟爛如泥失去質感。而中國美食素來推崇出鍋第一時間趁熱吃最地道。

皇帝的家宴

內廷例行宴會莫過於皇帝家宴。皇帝與后妃聚餐一年到頭不過幾次,皆選在年節之際。聚則聚矣,卻是同堂分桌用餐。更為奇特的是,皇帝、皇后與嬪妃之間,按等級使用的餐具與菜品數量遞降的差距懸殊。當代清宮劇的皇帝與后妃同桌共餐談笑,屬於超時代創意。

以乾隆二年除夕家宴為例:乾清宮內正中地平上安置金龍大宴桌,地平上左側西向安置皇后金龍宴桌。地平下,東西兩側對擺妃嬪宴桌。西邊:頭桌貴妃,二桌純妃,三桌海貴人、裕常在;東邊:二桌林妃,三桌嘉妃、陳貴人。

本日的《膳底檔》記錄的膳品擺桌是這樣的:

皇上金龍宴桌上:群膳、冷膳、熱膳四十品(白裡黃碗),兩邊乾溼點心四品,奶餅敖爾布哈(滿語奶餅子)一品,奶皮一品(俱五寸黃盤)。中:金匙、象牙筷紙花筷套,兩邊小菜三品、清醬一品(金碟);

皇后桌上:群膳三十二品,兩邊乾溼點心四品(五寸黃盤),匙箸紙花筷套;

嬪妃桌上:每桌群膳十五品。兩邊乾溼點心四品(紫龍黃碟),小菜四品(銀碟),匙箸紙光筷套。

宮廷餐具,瓷器為大宗,多由江西景德鎮官窯燒造。此外亦有金銀、玉石、琺琅、翡翠、瑪瑙的熱鍋、暖碗、盤碗、匙筯等。皇后用黃釉黃龍盤碗,貴妃、妃用黃地綠龍盤碗,嬪用藍地黃龍盤碗,貴人用綠地紫龍盤碗,常在用五彩紅龍盤碗。

酉時(晚六時)開宴,先上湯飯,帝后各一對盒,嬪妃各一盒;再上奶茶;第三上酒饌;最後上果桌。每一程序都是先呈進皇上,其次皇后,再次妃嬪。按順序分別演奏丹陛清樂、中和清樂與承應宴戲。宴畢,奏中和韶樂,皇上離去。樂止,皇后以下各還本宮。

第二天是乾隆三年元旦,申時(下午四時)仍在乾清宮,賜宴宗室王公、額駙。兩人一桌,開宴九桌。宴品與程序類似除夕宴。

“滿漢全席”非清廷宴式

民國以後,清宮膳底檔公開,同時,御膳房廚役大批流向社會,讓人有機會了解御膳的構成與宮廷烹飪技法。可是在這千載難逢最容易進行商業炒作的時刻,餐飲業界卻未創造“滿漢全席”之名進行營銷。日本田中靜一《一衣帶水:中國料理傳來史》認為,“滿漢全席”作為成型宴單,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餐飲業的炒作。既是商業營銷就要編排相對固定的菜譜進行推介。

近些年,隨著查閱清宮膳底檔的便利,難以盡數的滿漢全席菜譜大都是以同治、光緒時期現成的添安膳單為底本,進行改造重編的。第一歷史檔案館保存的清帝膳單多如牛毛,這對於餐飲營銷者來說,剪裁拼接花樣翻新的食單菜譜易如反掌,而且名正言順掛上御膳之名。何謂“全席”?中華佳餚數也數不清,誰能一網打盡?

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清廷膳單記錄的菜名雖多如牛毛,卻沒有一件詳細記錄了烹飪技法。所謂宮廷秘製、秘方、秘法大都缺乏歷史實證。在古代,社會生活衣食住行四項,衣住行三項皆有等級限制,唯獨食無貴賤之分,有條件即可隨心所欲。

正如我們前面一再強調的,皇上擁有食材的優質與品類繁多,讓常人望塵莫及,但不見得他就能夠享用絕佳的烹飪技法。

當代打起宮廷美食旗號進行商業營銷的,常常貼上乾隆或慈禧喜愛標籤。其實,誰又能確鑿知道這兩位被當下視為奢華講究的舊時人物,究竟愛吃什麼。口味乃身內之物,並不因身份地位差異而分高下,在生物本能的吃上扯古今名人,荒誕之極,如果味道好惡不由己出,卻被名人聲威鎮住,那就不是品嚐,而是耳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