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泰国近两百年来对华友好的源头

读历史@大决战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的影响范围不仅仅在于中国版图,其实它从古代历史上就已哺育东亚,甚至整个东南亚都深受中国的影响,因为数百年来,中国人要么是在东南亚国家殖民,要么是移民到了东南亚。如果你将中国人的定义扩展到足以涵盖当今中国所涵盖的地理区域内的任何一个群体或文化,那也许已经是几千年的事了。

说起泰国,我们对它的熟悉莫过于~泰拳、泰国人妖,当然还有其前美女首相英拉。现在中泰两国关系发展的不错,泰国除了购买中国军舰以外,最近两年也大量采购量中国先进的外贸坦克VT-4。

找到了,泰国近两百年来对华友好的源头

过去250年里,泰国的贵族精英的血缘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暹罗是中国非常忠诚的附属国。当缅甸或越南攻击他们时,暹罗人得到了中国的支持。其中泰卡代部落实际上是云南人的后裔,这使得他们与中国关系密切。在古代,暹罗王国经常有一半人口是中国人,这对于暹罗国家的成功带来了很大帮助。

找到了,泰国近两百年来对华友好的源头

暹罗 [xiān luó]是中国对现东南亚国家泰国的古称,自公元13世纪开国,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四个时代。1939年6月24日改国号为“泰国”,1945年复名“暹罗”,1949年再度改名为“泰国”,沿用至今。

找到了,泰国近两百年来对华友好的源头

吞武里王朝的建立者是华裔郑信(1734年―1782年),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史称“达信大帝”或“吞武里大帝”。

1763年,缅甸入侵暹罗,郑信率部防卫暹都。四年后,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大城王国陷落后,暹罗王朝得以复辟,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的支持。但在1857年中国输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暹罗(泰国)停止了与中国的朝贡关系。

找到了,泰国近两百年来对华友好的源头

1763年,缅甸入侵暹罗。在这个历史年份,也是清朝乾隆时期,清缅战争的第二年。1765年4月,缅清战争爆发,乾隆皇帝迭遣重臣,三次征缅。先后任命云贵总督杨应琚、伊犁将军明瑞、大学士傅恒为主帅,共征调官兵八万多名参战。经过7年的战事,清缅双方于1769年11月在老官屯与缅甸签订和约。缅甸于战后十八年主动求贡,重新被纳入东亚朝贡体系。

找到了,泰国近两百年来对华友好的源头

1788年,孟云派出一个100多人的使团向清王朝进贡。1790年,乾隆帝80大寿,孟云又派出使团到北京祝寿,并请赐封、开关禁,得到清廷同意。同年6月,清高宗正式赐封孟云为缅甸国王。至此,两国完全恢复了友好关系。

回顾历史,清缅战争造成了中南半岛上的重大政局变动:既削弱了缅甸,又让缅甸失去了新征服的暹罗。 1767年,缅甸灭暹罗(泰国)大城王朝,为应付与清朝的战争,缅军仅留下9000人镇守。

1768年,暹罗(泰国)华侨郑信趁机率民众起义,复国成功,建立了吞武里王朝,后在内变中被部下杀害,郑信手下将领昭批耶却克里回师平乱建立曼谷王朝,郑信被尊为泰国五大帝之首,这也是泰国近两百年来对华友好的源头。

找到了,泰国近两百年来对华友好的源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