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泰國近兩百年來對華友好的源頭

讀歷史@大決戰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它的影響範圍不僅僅在於中國版圖,其實它從古代歷史上就已哺育東亞,甚至整個東南亞都深受中國的影響,因為數百年來,中國人要麼是在東南亞國家殖民,要麼是移民到了東南亞。如果你將中國人的定義擴展到足以涵蓋當今中國所涵蓋的地理區域內的任何一個群體或文化,那也許已經是幾千年的事了。

說起泰國,我們對它的熟悉莫過於~泰拳、泰國人妖,當然還有其前美女首相英拉。現在中泰兩國關係發展的不錯,泰國除了購買中國軍艦以外,最近兩年也大量採購量中國先進的外貿坦克VT-4。

找到了,泰國近兩百年來對華友好的源頭

過去250年裡,泰國的貴族精英的血緣可以追溯到中國。歷史上暹羅是中國非常忠誠的附屬國。當緬甸或越南攻擊他們時,暹羅人得到了中國的支持。其中泰卡代部落實際上是雲南人的後裔,這使得他們與中國關係密切。在古代,暹羅王國經常有一半人口是中國人,這對於暹羅國家的成功帶來了很大幫助。

找到了,泰國近兩百年來對華友好的源頭

暹羅 [xiān luó]是中國對現東南亞國家泰國的古稱,自公元13世紀開國,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吞武裡王朝、卻克里王朝(曼谷王朝)四個時代。1939年6月24日改國號為“泰國”,1945年複名“暹羅”,1949年再度改名為“泰國”,沿用至今。

找到了,泰國近兩百年來對華友好的源頭

吞武裡王朝的建立者是華裔鄭信(1734年―1782年),生於泰國阿瑜陀耶城,史稱“達信大帝”或“吞武裡大帝”。

1763年,緬甸入侵暹羅,鄭信率部防衛暹都。四年後,緬軍攻陷暹都,大城王朝滅亡。大城王國陷落後,暹羅王朝得以復辟,部分原因在於中國的支持。但在1857年中國輸掉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暹羅(泰國)停止了與中國的朝貢關係。

找到了,泰國近兩百年來對華友好的源頭

1763年,緬甸入侵暹羅。在這個歷史年份,也是清朝乾隆時期,清緬戰爭的第二年。1765年4月,緬清戰爭爆發,乾隆皇帝迭遣重臣,三次徵緬。先後任命雲貴總督楊應琚、伊犁將軍明瑞、大學士傅恆為主帥,共徵調官兵八萬多名參戰。經過7年的戰事,清緬雙方於1769年11月在老官屯與緬甸簽訂和約。緬甸於戰後十八年主動求貢,重新被納入東亞朝貢體系。

找到了,泰國近兩百年來對華友好的源頭

1788年,孟雲派出一個100多人的使團向清王朝進貢。1790年,乾隆帝80大壽,孟雲又派出使團到北京祝壽,並請賜封、開關禁,得到清廷同意。同年6月,清高宗正式賜封孟云為緬甸國王。至此,兩國完全恢復了友好關係。

回顧歷史,清緬戰爭造成了中南半島上的重大政局變動:既削弱了緬甸,又讓緬甸失去了新徵服的暹羅。 1767年,緬甸滅暹羅(泰國)大城王朝,為應付與清朝的戰爭,緬軍僅留下9000人鎮守。

1768年,暹羅(泰國)華僑鄭信趁機率民眾起義,復國成功,建立了吞武裡王朝,後在內變中被部下殺害,鄭信手下將領昭批耶卻克里回師平亂建立曼谷王朝,鄭信被尊為泰國五大帝之首,這也是泰國近兩百年來對華友好的源頭。

找到了,泰國近兩百年來對華友好的源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