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走錯了,漳州這所著名醫院改名了!

昨日,小編在原175醫院門口看到,原來的175已經更名了啦,改叫做第909醫院。

如圖:

別走錯了,漳州這所著名醫院改名了!

175改名了

別走錯了,漳州這所著名醫院改名了!

查閱相關資料,切實如此,在中國軍網相關報道上,175醫院也改稱為解放軍第909醫院了。

原來175醫院、現第909醫院是全國首批三甲醫院,擁有2個全軍中心和多個優勢學科,醫療設備較為齊全。特別是他們家的骨科在福建地區十分出名,醫院骨科成立於1963年,1989年成為南京軍區創傷骨科研究所,2005年升格為全軍創傷骨科中心,2007年成立骨科醫院。現展開床位300張,設有四個醫療病區、一箇中心實驗室及《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誌》編輯部。

那麼為什麼改名呢?原來,近期,包括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原解放軍第187醫院在內的多所軍隊醫院以新番號集中亮相。

據《福州晚報》報道,11月5日,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正式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記者5日下午看到,“福州總院”的門牌已經撤掉,更換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


別走錯了,漳州這所著名醫院改名了!

“福州總院”正式更名


更名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在完成軍隊醫療保障任務的前提下,將繼續為地方人員提供醫療服務,不影響市民在該醫院看病。

另據海南日報客戶端報道,根據全軍後勤力量改革調整部署,11月5日,原解放軍第187醫院舉行更名揭牌儀式,這所擁有67載光輝歷程的醫院正式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28醫院”。安徽蚌埠新聞網稱,11月5日上午,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3醫院正式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二醫院。

近期,部分合並組建醫院的新名稱中也出現了“聯勤保障部隊”字樣。據微信公號“常州日報”11月6日消息,陪伴常州人60餘年的解放軍第102醫院與市民告別了,重新組建的新醫院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04醫院!《濟南日報》報道稱,11月5日上午,由原濟南軍區總醫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十八醫院、第一四八醫院、第四五六醫院共同組建成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六〇醫院,在原濟南軍區總醫院禮堂舉行迎軍旗儀式。

此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入推進軍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強調按照軍隊不經營、資產不流失、融合要嚴格、收支兩條線的標準,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停止軍隊一切有償服務活動。另據解放軍報報道,軍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解讀,軍隊有償服務主要分佈於15個行業,包括:地產租賃、農副業生產、招接待、醫療、科研、幼兒教育、新聞出版、文化體育、通信、人才培訓、基建營房工程技術、儲運設施、民兵裝備修理、維修技術、司機訓練。

同步,《指導意見》明確,停止有償服務的涵義,是指:堅決停止一切以營利為目的、偏離部隊主責主業、單純為社會提供服務的項目。這意味著,過去多年,軍隊醫院租賃科室、租賃設備、租賃房產、執照,與社會資本合作開設腫瘤、醫美等高端診療分院/門診的營利性商業行為,將在年內全面關停。而那些過去打著軍隊醫院、軍隊科研院所“招牌”,從事營利性醫療活動,甚至是欺詐性診療,實為銷售保健食品、假劣藥品的營銷“亂象”,也將被全面清除。

早在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就曾明確提出:推進軍隊醫院參加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納入國家分級診療體系工作”。而在2017年4月全面推開的北京市醫療分開綜合改革,就包括301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等北京駐地軍隊醫院。而據**瞭解,正在完善中的京津冀藥械聯合採購平臺,也有望出現軍隊醫院組團談判、採購的身影。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認為,軍隊醫院既是社會的也是國防的,這次改革可能涉及到軍隊醫院大量轉移地方的問題,如此一來,病人勢必將大批向地方轉移,因此醫院應開通軍人服務窗口,把軍人當做重要服務對象。由於當下社會醫療資源本身就不夠,假如轉到地方,既要解決軍人就醫問題,同時,還可以向社會開放而不會閒置,以軍民融合思維來對待,這一切問題就化解了。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部隊醫院向地方移交也許是醫改深水區的“新機遇”,有利於社會合理分配醫療資源,還可有效促進地方的醫療服務競爭,給群眾看病帶來實惠。

另外,此次部隊醫院的改革,必將促使部隊醫療人才的流動,推動醫療人才市場化進程。據軍報報道, 軍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軍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的政策制度逐步完善,包括醫療科研崗位津貼、經費收支管理、職工安置保障在內配套政策措施已經出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