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留得住人 沉得下心

2018-10-08 13:3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沈聽雨

医院:留得住人 沉得下心

從浙大市一醫院(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到桐廬縣第二人民醫院,路程約118公里,開車需要兩個小時。如今,一週五天,每天早上6點40分,從浙大市一醫院開出的班車,會載著不同科室的醫生,前往桐廬縣二院坐診。

桐廬縣二院有著70多年的建院歷史,承擔著分水鎮及其周邊近10萬人的健康、醫療服務。90年代後,由於醫院設備陳舊、醫療技術落後,桐廬縣二院的骨幹人才和就診患者不斷向外流失。

2013年8月,隨著雙下沉政策的實施,浙大市一醫院全面託管了桐廬縣二院,成立浙大市一醫院集團桐廬分院。此後,優質的人才和資源雙下沉,給桐廬縣二院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9月21日,記者走進桐廬縣二院,眼前住院大樓和門診大樓煥然一新,一派繁忙景象。

三樓,來自浙大市一醫院消化內科的副主任醫師王暉,正在為病人做胃鏡、腸鏡檢查。桐廬縣二院的年輕醫生正在一旁進行臨床學習,偶爾也會上手操作。他告訴記者:“如今醫院消化內科共有3名醫生,因為自己剛來所以只能獨立做胃鏡檢查,其他兩位在浙大市一醫院醫生的帶教下,胃鏡、腸鏡都可以獨立操作。”此時,診室外,來自分水鎮及其周邊的患者,已經排起了長隊等待。

在遠程會診室,記者看到由浙大市一醫院牽頭,集團下八家分院及其周邊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們,正依託“互聯網+”技術,開展病歷討論。一張網、八家分院、多學科專家,集遠程醫療諮詢、教學、培訓於一體,創新性的遠程會診正在這裡開啟。

自託管以來,桐廬縣二院整體的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都得以提升,相繼開展了肝葉切除術、EMR(胃、腸息肉內鏡下高頻電凝摘除術)、ESD(胃、腸道扁平病灶粘膜下注射後摘除或剝離術)等新項目,新成立了心理科、國醫館、泌尿、肛腸、肺功能、纖支鏡、超聲碎石等科室,新培養了一批以80後、90後為主的醫療業務骨幹。其中,消化內科和普通外科,更是快速發展,已經接近了市級重點學科水平。

“曾經由於人才流失,醫院的外科水平不斷下降,一些最基礎的手術都無人能做。”桐廬縣二院外科主任俞雪華告訴記者,好在託管以來,浙大市一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封光華堅持每週來兩次,門診、手術、查房全部帶教示教。如今外科又強起來了,病人也願意留下來。據悉,託管第一年,桐廬縣二院外科的業務量就上升了30%,近兩年也一直穩步提升。

此外,浙大市一醫院還開通了綠色通道和“直通車”制度,確保雙向轉診無障礙,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如今,以浙大市一醫院集團桐廬分院為紐帶,浙大市一醫院、桐廬縣二醫院、四個社區衛生服務院合為一體,形成了“1+1+4”的醫療新格局,將更有效落實“社區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

“自強不息,厚德行醫。”這是浙大市一醫院派駐下沉桐廬縣二醫院的馬建忠院長所提出的院訓。在託管的第五年,桐廬縣二院各方面都得到了顯著提升,醫生有了獲得感、積極性,病人就診更滿意。未來,桐廬縣二院也將遵照院訓,繼續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