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人們都是怎麼生活的?

wangfuan


伊朗是一個多民族國家(65%波斯人,16%阿塞拜疆人,7-10%庫爾德人,2%阿拉伯人等),人口非常年輕。平均年齡為27歲,70%的伊朗人未達到25歲。

值得一提的是伊朗的生活成本和食品價格。

由於國際社會對伊朗的制裁,生活成本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增長。

主要是因為伊朗的貨幣(里亞爾),其價值在不斷下降。不斷增長的生活成本只能導致一點:貧窮。

在通往德黑蘭最大的墓地的高速公路上,可以看到許多小孩子在賣鮮花,也在十字路口賣著各種各樣的東西。

在大城市,貧富之間的鴻溝顯而易見:

一方面,你看到街上的孩子們必須努力工作,

另一方面,有很多富人擁有昂貴的房屋和汽車,很少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看到保時捷,寶馬,奔馳等豪車。

伊朗失業率較高,即使受過高等教育,年輕人也很難找到工作。年輕人的失業率約為30%。

在大多數情況下,沒有直接接受教育意味著貧窮。

就業市場競爭激烈,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年輕的伊朗人追求獲得大學學位以增加高薪工作的機會。

學校和大學都非常重視:

許多家長將孩子送到私立學校,讓他們在特殊學校上課,以確保他們在學校表現最好。

每個人都希望被最好的大學和那些能夠離開這個國家去接受更好教育的人所接受。

除此之外,伊朗人特別強調家庭,尊重和禮貌。

家庭是非常重要的,所有家庭成員都必須互相支持。

所以很少有人將老人送到養老院之後離開。





走進伊拉克


伊朗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人們都是怎麼生活的?

我的一個朋友國慶期間去了伊朗,我請她從一個旅遊者的視角,寫了當時的所見所聞。這次我們在伊朗呆了十天九晚,走的是常規路線:德黑蘭(Tehran)、卡尚(Kashan)、亞茲德(Yazd),設拉子(Shiraz)和伊斯法罕(Esfahan)。總的感覺是,這是一個超出我們想象的國家。安全、穩定(除了貨幣)、友好、熱情,旅遊基礎設施成熟。

由於制裁,伊朗的旅遊預訂不太方便,通過朋友推薦找到了一個靠譜的伊朗導遊Moj負責安排我們的食宿和行程,全程包了一輛麵包車跟隨,相當舒適方便。

一、女性入境時沒有頭巾怎麼辦?

從烏魯木齊飛德黑蘭的南航CZ6025航班在夜空中平靜地飛過一片片燈火輝煌的大城市(好像是中亞幾國的首都),圍坐在空客320最後兩排的我們卻越來越激動。

想到今後10天將滴酒不沾,平時不怎麼喝酒的我們頻頻向空姐討要法國紅酒,代價就是填寫了六張乘客調查表。這個航班提供各種酒類!我看到的有紅酒,白葡萄酒還有啤酒,而且還非常好喝。

四個多小時的飛行轉瞬即逝,直到空姐開始披上美麗的黑色頭巾,我們三個女生才頓時驚叫起來:我們的頭巾都託運了!怎麼辦,怎麼辦,不帶頭巾下飛機會被立即遣返吧?

空姐微笑地告訴我們:你們這種情形我見的不少,用外衣裹住腦袋,也是可以過海關的。

於是,在等候入境的時候,我便看見了好幾個像我們一樣裹著奇怪頭巾的女生。還有一個女生的長裙沒有過腳踝,跨出機艙門,就被當地一位工作人員威脅要遣返回去,後來看她也用外衣裹住腳部,姿勢奇怪地挪動到入境口,好像最後也讓她入境了。

德黑蘭自由塔

二、一路被熱情的伊朗人拉著合影

其實一開始,我們是想低調地做個安靜的旅行者。旅行經驗豐富的我總是提醒隊友們出門不要太招搖,箱子要用破舊的,衣服也不要過於鮮豔,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說話。

可是,伊朗人民如火的熱情立即融化了我們的行為準則。不論是在首都還是古城,一行六人感同身受到明星的“煩惱”,一路上揮手致意到手軟,逛個街吃個飯喝個咖啡都有可愛的各個年齡層次的當地人前來搭訕求合影。

Moj說,伊朗人的熱情已經成為這個國家的旅遊景點之一。

很奇怪,打招呼的人基本都能猜出我們是中國人,對著我們“Chin”、“Chin”喊個不停。 也有猜我們是韓國人的,Moj說伊朗人也很喜歡看韓劇。

我們發現,伊朗年輕人挺喜歡用英語和外國人交流,小學生都會用“Hello”、“How are you”等簡單的英語大方地和我們打招呼。

在卡尚我們還參觀了一所小型的英語培訓學校,與十幾位女中學生進行了友好而熱烈的交談。整所學校只有一間能容納十幾人的小教室,生意也好的不得了,每個學生40美元一學期,大約上30節課。

伊朗學校的英語教育據說很爛,所以基本上有條件的學生都要額外花錢上補習班。畢竟再封鎖也有解禁的一天,伊朗將重新回到世界的懷抱,年輕人都在為未來做準備。

三、和伊朗帥哥喝茶

看別人的遊記裡寫獨身旅行者容易被伊朗人邀請到家裡去吃飯,可能我們一大群人太多,別人不好邀請,這種好事我們沒有遇上。

但是,我們在伊朗的第一天就被帥哥請去喝茶了。我們在德黑蘭一家銀行閒坐等導遊存錢,同行的一個姐姐按捺不住好奇,舉起大相機就對著銀行內部一陣拍,立刻引來一位酷似基努裡維斯的大堂經理。伊朗基努柔聲細語地用標準的英語詢問她為什麼拍銀行,解釋之後經理也沒再追究什麼就離開了。在我們女生還沉浸在伊朗基努迷人的酒窩中的時候,他又返回來了,邀請我們上樓去喝茶。

在銀行二樓的員工休息室裡,在帥哥的招待下,我們享用了紅茶、薑汁餅乾和巧克力,銀行總經理也過來和我們打招呼,邀請與我們去他辦公室合影,彷彿我們是中國來的大客戶。

我們趁機簡單瞭解了一下伊朗的金融業。伊朗有28家銀行,有私有的,有國有的,也有公私合營的。這傢俬有的Bank of Mellat應該是第二大銀行。由於歐美的經濟制裁,伊朗通過賣石油給中國獲得一些外匯,然後再通過中國購買商品,中石油開的崑崙銀行在伊朗就有業務。

不過,這幾年伊朗通貨膨脹很厲害,每年以百分之幾十的速度遞增,Moj說銀行現在的存款利率高到30%以上,但是錢放在銀行還是貶值得很快,三年前一美元能買10公升汽油,現在只能買到3公升。

四、夜市裡賣的中國貨比淘寶還便宜

由於這個國家沒有啥娛樂項目,我們經常在各種時段(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看到人們在空曠的地方(廣場、草坪、清真寺等公共場所)上鋪開毯子席地而坐,三三兩兩地喝茶吃東西,或者是深更半夜地逛夜市。

注意觀察了一下,似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移動mini bar:一個手提塑料籃筐,裡面放著一個雙體氣壓保溫瓶(小時候我們家裡用的那種用手壓出水的熱水瓶)、咖啡茶糖罐、若干一次性紙杯,還有各種零食,包括瓜子。連我們的麵包車上也有,下車休息的時候,司機Ali就提著籃子為我們來了一次茶會。

清真寺前席地而坐的人們

在設拉子,夜市從晚上10點才開始,熱鬧非凡,小孩子也不睡覺,跟著大人在外面玩。賣的東西目測都是中國貨,很多衣服價格居然比淘寶還便宜。Moj說,這是因為中國商人在波斯灣的船上製作衣服,然後偷偷運到伊朗賣,大大減低了物流費用和偷逃了稅費, 所以價格不可思議地便宜。我還看到了賣美國大片盜版碟的老爺爺,一張碟約2美元。

賣盜版碟的老爺爺

路邊的報刊亭內容也很豐富,各種報刊雜誌,還有英文報紙,有《伊朗日報》和《德黑蘭時報》,都是對開的大報,版面設計比較國際化。Moj說,雖然伊朗對媒體管控嚴格,但是隻要符合規定,私人都可以辦報。

五、吸毒的人,唱歌的人,和道德警察

不過,在陰暗的路邊,也有一些猥瑣的人奇怪地蹲在地上,好像在乞討,也好像什麼也沒有做。Moj說那些人都是吸毒的,在這麼嚴格控制的社會里,伊朗仍有超過一百萬吸毒的人。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伊斯法罕橋洞下唱歌的男人們。約莫六七點鐘的時候,天麻麻黑了,我們來到了郝久橋(Khaju Bridge),我覺得比著名的三十三孔橋漂亮多了,遊人也少,似乎是當地人的熱門休閒地。

橋邊有一群人,男女老少都有,圍坐在一起聽一位老人唱歌,中間還燒了一壺茶,看不出是什麼群體。走到一個橋洞下,發現有幾十個當地男人聚在一起輕輕地哼唱著伊朗民歌,一人唱罷,立即就有另一個人接上,大多數人也就是靜靜地聽歌拍著手。

伊斯法罕橋洞裡唱歌的男人們

其實,伊朗的公共場合是不允許有人唱歌跳舞的,但是道德警察(也稱宗教警察)對於群眾的合理娛樂需求會網開一面,像這種橋洞歌會不會擾亂什麼社會秩序,一般都不會干涉。

六、現代化的酒店和購物中心

不要以為伊朗是個落後的地方,我們在卡尚古城住的Manouchehri House精品酒店,是Lonely Planet罕有的滿分酒店,絕對不輸給歐美同業。這家只有九個房間的酒店2011年開業,由傳統的大宅改建而成,裝修和服務水平都國際一流,不過目測住店客人有近一半是中國人。

卡尚Manouchehri House酒店

因為看到《紐約時報》上一篇講購物中心在伊朗如雨後春筍一般發展起來的報道,其中還說色拉子的波斯灣購物中心(Persian Gulf Complex)按佔地面積算是“世界第四大購物中心”(不信,完全不信),讓我們萌生了想去逛逛的想法。

不過這個地方我們用Google Maps找了一下,離市區很遠,開車得40多分鐘。我們好說歹說勸Moj改變了行程帶我們去商場。他是一個有原則的導遊,雖然是我們請他為我們服務,但他有很多自己的想法,總覺得我們應該像其他歐洲遊客一樣熱愛學習波斯文化歷史,參觀每個重要的清真寺。

伊朗這種超大型的購物中心都修在近郊,沒有公共交通,服務的都是有車的中產階級。伊朗每個大城市都有富人區,德黑蘭的在城市北部,色拉子的在城市南部,開車去商場的路上就明顯感覺不一樣:安靜,整潔,綠樹成蔭。

這家波斯灣購物中心真心不小,四五層樓高,佔地很廣,外牆最顯要的位置是四個字母:Zara。由於制裁,伊朗看不到任何歐美大牌商店,Zara估計是購物中心裡面最大牌的專賣店了。此外還有一個Hyperstar Market,完全是家樂福這一類大超市的經營模式。


一天一條


常駐出差伊朗,現一直在伊朗生活,就我在伊朗的生活和伊朗人當地生活比

飲食:

我一直都是自己做飯吃,外面的吃不慣,伊朗人喜歡吃薄荷葉,只有adaspro我能吃點,飯裡面有葡萄乾和豆子,最常見的食物就是卡巴,燒烤的牛肉,並且他們什麼都喜歡燒烤,西紅柿,辣椒都不例外

夜生活:

伊朗人喜歡夜裡出去玩,經常到某個朋友家開party,因為在外面是不準唱歌的,什麼廣場舞,那是想都不能想。週末喜歡駕著車,拉著床單等等去找個位置席地而坐吃點東西

特殊節日:

最值得一提的當屬齋月了,一個月裡,白天不能喝水,不能吃東西,很多店都關門的,到晚上8點40開始吃東西,在外面除了走路,什麼都不能幹,哈哈

禁忌:

相信禁酒大家都知道,但有些小店也可以買到酒,不過是伊朗人自身釀的,不好喝,他們難買到好喝的真酒,但很多人都會在家裡偷喝,有客戶就跑到我們家裡和我們一起喝酒。撲克牌也是買不到的,唯一的途徑就是哪天看到路邊有人兜售,趕緊買2盒藏起來吧,哈哈

還有好多好多各方面飲食文化風俗等等值得說的,這裡就不贅述了,網上也有一些,可以查查看


皮卡兵乒乓


提到伊朗你會想到什麼?女性因受宗教影響而無法“正常”生活,因研製核武器而受到西方制裁,還是天天對外喊打喊殺?

對於伊朗的印象,我們似乎都被西方的政治新聞侷限了,普通的伊朗人民是怎麼生活的呢?我們來看看居住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的年輕人的生活日常吧:

他們穿著時尚,髮型前衛,說著流利的英語,乍一看,這一群伊朗年輕人和追逐流行的紐約、倫敦同齡人沒什麼差別。

“我們很享受生活,”一個年輕女孩說到,“朋友們相約出來,開心地笑,開心地玩。”她們坐在一個公園裡休息,周圍有年輕的家庭和成群的朋友享受著溫暖的天氣,時而自拍,看不出西方媒體口中伊朗的黷武形象。

伊朗的生活在近幾年發生了變化,與兩個朋友走出博物館的索拉布·薩利赫說道。

經濟“變得越來越好,與其他國家的外交關係得到改善,我希望一切會變得更好。”他說。

他對伊朗的未來很樂觀,認為伊朗經歷了很多困難,他們年輕一代有責任對國家抱有希望。

伊朗政府與西方國家政府“可能非常不同”,但我們普通人的生活與其他國家的一樣,與朋友在咖啡廳吃午飯的Yazdan Gordanpour說,她和朋友們都在大學裡學習英國文學。

“如果西方的年輕人來到伊朗,他們就會看到與他們想象的完全不同的伊朗。”Gordanpour的一位朋友說到。

“我有個美國朋友,她曾經告訴我,我說起伊朗時,他們都很害怕,心想‘好吧,那裡不是在打仗嗎?’而我就很疑惑,他們為什麼會那麼想?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了,他們可以來伊朗看看,感受下我們的文化——當然,喝酒和夜店是被禁止的。”


GET資訊


伊朗遜尼派約佔世界穆斯林總數的90%,什葉派約佔10%。

作為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朗的神權高於一切。宗教的影響使伊朗還保有許多古老的風俗習慣。因此,在全球化浪潮的推進下,伊朗的古老而富有就更加讓人著迷。

 

伊朗是一夫多妻制的國家,伊朗社會同時存在著大量的剩女。


鐵男春秋




9.11之後12天,我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國家,生活了16年,從一個學生到丈夫再到父親,好像一眨眼就過去了,剛來的時候什麼都不習慣,什麼都看不慣,到漸漸地適應,到把這裡認為是自己的第二故鄉真的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同樣關於問題也真的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網上有很多遊記,都可以看看,基本都是親身經歷的也都基本屬實,感興趣的也可以研究下伊朗歷史,伊朗人總的來說素質比較高,很熱情,也是咱們中國的友好國家,對中國人也友好,伊朗就是波斯,在波斯語裡,伊朗這個詞的意思就是雅利安人的土地,波斯有悠久的歷史,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古蹟,是個值得旅遊的國家,伊朗革命後變為政教合一的國家,國家層面對宗教的意識比較強,但老百姓不完全是這樣,伊朗人在文化上來講很注重人文精神,從他們的電影上可以感受到,加上工作壓力不大以及宗教和法律影響造成人們對刺激型娛樂不重視,人們有時間經常會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這就是他們最放鬆的娛樂。最後想說的就是如果來伊朗尊重伊朗的法律,不過喜歡還是不喜歡,畢竟你是在人家國家裡做客,要尊重人家的習慣,你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


金東旭1








來了一個月了,我眼中的伊朗。


LDD68188352



德黑蘭,設拉子,伊斯法罕等大城市的年輕人開放程度不低,高收入人群的文化教育水平也不遜色於國內。沒有太多現代化的建築,但是依舊美麗,去過七次每次都會一不一樣的感覺。個人建議五月去最好的季節,秋冬高原太過乾燥。帶上各種降火藥,食物好吃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適應。想喝酒不是沒可能但是看自己了....


心銳-志遠32795505


說起伊朗,不得不說的就是一個詞就是幸福感,這是我的在伊朗呆了超過五年的生意朋友在講述他的經歷的時候提到最多的一句話。

我們很多時候都會恐慌,恐慌自己的財富增長跟不上這個社會,恐慌別人都依靠在違法邊緣鋌而走險賺到了錢,而自己是不是該堅守自己內心對於道德的堅守,而伊朗,雖然整體國家的國力不強盛,而且很多基礎設施和配備都非常一般,文化,對外來的接受和開發程度都很小,但是你能感受到當地人對於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充滿希望的感覺,去到伊朗的一些城市的夜晚,大家都很愛逛夜市,雖然是非常普通的夜市,但是當地人也能逛的有滋有味。

當地不允許聚在一起玩鬧,但是大家卻還是會找地方一起跳當地傳統舞蹈,再加上當地人的宗教信仰,他們對於道德的恪守也是做的非常好的。


蒙歌先生


其實伊朗人和中國人二三十年前的狀態蠻像的

首先很熱情,特別是對中國人。去年在伊朗呆了半個月,不論是在行車路上,還是在巴扎裡閒逛、亦或是在各種旅遊景點,伊朗人會對我們呼喊著“qin”(發音同秦,指代中國),會拉著我們各種拍照合影,會很熱情的上來用肢體語言和不太流利的英語跟我們交流,當然微笑更是不會少的。

其次就是那種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伊朗和中國一樣都是文明古國,在古代創造了非常輝煌的文明。永遠記得在波斯波利斯遺址,講解員講解著大殿遺址上的各種浮雕,充滿自豪的介紹著當時像大流士臣服的周邊國家,民族,雖然語言不通但能夠感受到他的那種自豪感。而我們的漢語翻譯,則用非常口語化的方式進行翻譯:“埃及人服了,帶著珍寶來了,亞述人服了,帶著牛馬來了......”言語中同樣充滿了自豪,和我們中國人講起自己國家輝煌古代歷史時的表情神態完全是一樣的。

再次,伊朗人很自強,在歐美多年的制裁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成為了伊斯蘭世界了唯一擁有完備工業體系的國家。這種成就,沙特、卡塔爾,阿聯酋、伊拉克和埃及,直到現在也都沒有實現。同時在伊朗期間,你能感受到伊朗人骨子裡的那種自強,他們堅信自己的國家會越來越好,他們堅信沒有歐美,憑藉自己民族的智慧,也能創造出幸福生活來。

最後就是那股子倔強勁頭,像極了文革時期的中國,不懼歐美長期制裁,敢於和任何國家翻臉,感覺只要是為了伊朗的利益,就算與全世界為敵,也無所謂。

很喜歡這個國家,像極了我們的當年。不過還是希望伊朗的未來也能夠和中國當年的發展軌跡一樣,去主動的擁抱更廣闊的世界,放下仇恨學會求同存異,這樣一個有著深厚歷史的國家,有著堅韌不拔性格的民族,一定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