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什麼時候能出像貝多芬、莫扎特一樣的大音樂家?

時代造就“英雄”。由於歷史的侷限性,特定的時期和環境造就了特定的“英雄”人物。音樂界也一樣,貝多芬和莫扎特所處的時代,是早期交響樂時代,他們從小受家庭的影響(貝多芬四歲被父親強拍學習鋼琴與小提琴;莫扎特在父親的帶領下,六歲時就和十歲的姐姐安娜開始了漫遊整個歐洲的旅行演出。),對交響樂等西方音樂耳濡目染。

中國什麼時候能出像貝多芬、莫扎特一樣的大音樂家?

貝多芬的人生經歷比較坎坷,一生中遭遇過很多比較大的挫折,個人的命運,社會的現實,對他的世界觀、藝術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的性格怪異,作品風格恢弘,思想深邃,跟命運鬥爭、反抗精神突出。“自由、平等、博愛”及“全世界人民團結擁抱起來,像兄弟一樣,經過艱苦的鬥爭,才能獲得真正的歡樂”(對第九交響曲“歡樂頌”的概括)的理想。

中國什麼時候能出像貝多芬、莫扎特一樣的大音樂家?

莫扎特是音樂世家出身,音樂天賦極高,被人稱為音樂神童,然而莫扎特曾說:“人們以為我的藝術得來全不費功夫。實際上,沒有人會像我一樣花這麼多時間和思考來從事作曲;沒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許多次。”莫扎特曲風輕巧華麗,音樂細膩、華貴、含蓄、旋律優美,結構嚴謹,具有強烈的古典色彩和超然物外的藝術特點。

中國什麼時候能出像貝多芬、莫扎特一樣的大音樂家?

貝多芬和莫扎特都是古典主義音樂家,是交響樂基礎的奠定者。交響樂雖然氣勢恢弘,感情細膩,表現力無限豐富但能夠欣賞交響樂的群體畢竟有限,只有少數人欣賞,全世界大多數老百姓並不欣賞交響樂。一是沒有機會聽或者看;二是沒有聽習慣,感覺距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

音樂藝術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交響樂只能代表一個方面。各地有各地的文化藝術,當聽到我國古典音樂時,你會感覺到“空氣中流動的是高山、是流水、是絲竹、是冬雪,是千古纏綿不絕的生命呼喚。”讓人說不清、道不盡的感覺,這正是我國古典音樂藝術魅力之處。

中國什麼時候能出像貝多芬、莫扎特一樣的大音樂家?

中國古代優秀音樂作品繁多,如:伯牙的《水仙操》、《高山流水》;師曠的《陽春》、《白雪》;嵇康的《廣陵散》;華彥鈞“瞎子阿炳”的《聽松》、《二泉映月》、等作品也流傳廣泛,且受眾面佔世界總人口的近1\4,也傾倒過無數世界頂級音樂界人士。

中國什麼時候能出像貝多芬、莫扎特一樣的大音樂家?

我們崇拜貝多芬和莫扎特,崇拜高雅、恢宏、表現力豐富的交響樂。但隨著時間的潛移默化,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自己的根文化——中華文化越來越崇拜。當您老了獨處時,也許一曲古琴“梅花三弄”、“陽關三疊”讓您的心情更舒暢些。

這何嘗不是我們心目中的貝多芬和莫扎特

這只是本人的感覺,不知這種感覺對不對,請您提出寶貴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