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的開啟者:貝多芬「上」

世界上恐怕沒有一個作曲家能像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那樣赫然聳立,即便是不熱愛古典音樂的人也知道貝多芬其人。而在他活著時候,也有著非常多的崇拜者,把他視為瘋狂的天才和英雄。1827年3月,貝多芬逝世,有兩萬人參加了他的葬禮。學校停課,軍隊也被調來維持秩序。

音樂漫談26 | 浪漫主義的開啟者:貝多芬「上」


今天,貝多芬的音樂仍然受到大多數人的喜愛。統計數字顯示,他的交響曲、奏鳴曲、四重奏在音樂廳上演和電臺的播放頻率,要比任何一位古典作曲家都要多。這些作品既溫柔又有力量,有時被精心地剋制著,有時又迸發出音樂的激情。

就如貝多芬本人為了戰勝個人的不幸——逐漸嚴重的耳聾而去鬥爭那樣,他的音樂被賦予了一種鬥爭和最終勝利的意味。它有一種正義的,甚至是道德的信念。它激勵著聽眾,並因此而形成一種普遍的魅力。

音樂漫談26 | 浪漫主義的開啟者:貝多芬「上」


歷史學家們將貝多芬的音樂氛圍三個時期:早期、中期和晚期。在許多方面,他的音樂屬於維也納學派古典風格。貝多芬使用古典音樂體裁——交響曲、奏鳴曲、協奏曲、絃樂四重奏和歌劇;使用古典主義時期的創作曲式——奏鳴曲—快板、迴旋曲和主題與變奏。然而即使在他早年的創作中,他的音樂也反映出一種新的精神,預示了浪漫主義時期(1820-1900)音樂風格的到來。

我們能在他的慢板作品中聽到非常強烈的抒情表現,而在快板作品裡則充滿了一些驚人的主題、強有力的節奏和鮮明的力度對比。儘管貝多芬是海頓的學生和莫扎特的仰慕者,但他張揚個性的意願將音樂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毫無疑問,他是浪漫主義音樂的開啟者。

音樂漫談26 | 浪漫主義的開啟者:貝多芬「上」

貝多芬的早年時期(1770-1802)

貝多芬出身於德國萊茵河畔波恩市的一個音樂家庭,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這個城市的宮廷音樂家。貝多芬出生於1770年12月17日,他的父親粗暴且酗酒成性,當發現年幼的貝多芬有著非同尋常的音樂天賦後,便強迫他整天不分日夜地練琴。不久後他又嘗試將貝多芬培養成少年天才——第二個莫扎特,並告訴世人這個矮小的男孩比他的實際年齡要小一兩歲。

1792年,也是莫扎特死後的第二年,貝多芬永久移居到維也納。一位經濟贊助者在貝多芬臨行前說:“你將要去維也納實現多年未完成的心願——你將從海頓手中獲得莫扎特的精神。”

音樂漫談26 | 浪漫主義的開啟者:貝多芬「上」


貝多芬來到維也納後,在約瑟夫·海頓哪裡上作曲課,並很快獲得了進入奧地利首都富裕人家的權利。這並非因為他那糟糕透頂的社交技巧,而是因為他作為一名鋼琴家的傑出才能。貝多芬演奏鋼琴的力度、強度和激烈程度,比任何一位維也納貴族曾經聽到的都要大很多。而且他有著獨特的技巧,正像當時一位目擊者所說:“他知道如何去吸引每一個聽眾,常常讓他們熱淚盈眶,很多人甚至大聲抽泣起來,這是因為他的表演中具有某種魔力。”

音樂漫談26 | 浪漫主義的開啟者:貝多芬「上」


貝多芬的天才最終讓他得到了來自三位貴族的一筆年金,以保障他的創作不被幹擾。這份協定書的大致內容是,他們不會去幹涉貝多芬的創作內容,給予的金錢僅僅是為了保障他的工作不會由於他的基本生活需要而陷入困境,更不會使他卓越的天才受到阻礙。這與海頓在40年前所籤的合約有著巨大的反差(參見海頓篇章【音樂漫談18 | 古典主義時期(三):弗朗茲·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上]】)。

此時音樂不再僅僅適合一種工藝,作曲家也不再僅僅是一個僕人,音樂成為一門崇高的藝術,而創造者是一位必須得到保護和供養的天才——這是一種新的浪漫主義的音樂價值觀。正是在這樣的價值觀驅使下,貝多芬表現出古怪的一面,但也正是這種古怪性格使他的作品擁有了大膽獨創的可能性。

音樂漫談26 | 浪漫主義的開啟者:貝多芬「上」

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OP.13(1799)

貝多芬音樂的大膽的獨創性,可以在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悲愴”奏鳴曲(”Pathetique”Sonata)中聽到。他為這首獨奏的鋼琴奏鳴曲加標題“悲愴”,暗示了他在作品中感受到的激情和悲憤。它強大的戲劇性和緊張性,主要來自極端的對比並置。在力度(由強到弱)、速度(從慢板到急速)和音域(很高到很低)上都有極端的兩極。這首作品比任何一部海頓、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都要求具有更高的演奏技巧和持久力。貝多芬經常在維也納的貴族家中和宮殿裡演奏這首作品,以展示他的精湛琴技。

音樂漫談26 | 浪漫主義的開啟者:貝多芬「上」

音樂漫談26 | 浪漫主義的開啟者:貝多芬「上」

第一樂章

在曲子的第一樂章,貝多芬用“超人”的速度和力度演奏鋼琴,並且據說在一次長河中由於演奏和絃的力度過大,彈斷了六根琴絃。“悲愴”奏鳴曲開始處撞擊性的c小調和絃,暗示出貝多芬有時是很狂暴地對待這一樂器。在這段驚人的開始之後,貝多芬繼續將情緒極為不同的音樂放在一起:突強的和絃之後馬上是寧靜的抒情,只是另一聲雷鳴般的和絃才將它打斷。這段慢引子可能是貝多芬在鋼琴上即興演奏後寫下來的一個版本,這種即興演奏使他在維也納獲得了巨大聲譽。這段引子引出了一個由右手演奏的激烈上行的主部主題。聽眾感到的焦慮情緒通過低音區左手演奏而被加強了,使人想起遠處的隆隆雷聲。

音樂漫談26 | 浪漫主義的開啟者:貝多芬「上」

第一樂章的其餘部分像是在激烈的、快速的主題和暴風雨般的和絃之間的一場競爭。但在很有激情和張力的同時,也存在著古典形式的控制。在這個奏鳴曲—快板樂章的展開部和尾聲的開頭,都有撞擊性和絃的返回。因此,這些和絃確立了牢固的形式界限,並以此來防止快速主題的飛馳失控。貝多芬的音樂經常傳遞出一種抗爭的情感:古典形式給貝多芬帶來一些與之對抗的東西。

第二樂章

與莫扎特更加輕快而跳躍的風格相比,貝多芬的演奏更具有“連奏(legato)”的性質。貝多芬本人曾說:“一個人可以讓鋼琴歌唱,只要他有這種感覺。”在“悲愴”第二樂章的連奏旋律線條中,我們可以聽到貝多芬在讓鋼琴歌唱。而他給這一樂章寫下的表情記號也是“如歌的”。因為這個旋律的歌唱性,比利·喬(Billy Joel)在專輯《An Innocent Man》中的歌曲《This Night》的副歌中借用了這個主題。

音樂漫談26 | 浪漫主義的開啟者:貝多芬「上」

第三樂章

“悲愴”奏鳴曲的第二和第三樂章的對比表明,曲式並不能決定音樂的基調。儘管第二樂章慢板和快速的第三樂章都採用了迴旋曲式,但前者是抒情的讚美詩,後者是熱烈而略帶戲謔性的追逐。這一樂章有對第一樂章中撞擊性和絃和強烈對比的暗示,但那些狂暴和衝勁已被柔化,轉變成一種熱情、戲謔的情調。

18世紀的鋼琴奏鳴曲本質是一種優雅、適度的個人音樂。那是一種類似莫扎特、海頓那樣的作曲家兼教師為他們有天賦的業餘學生創作的,在家裡演奏的音樂。但貝多芬的奏鳴曲與他們有些不同,他將公眾舞臺上的輝煌技巧注入其中。他的32首鋼琴奏鳴曲中宏大的音響,寬廣的音域和更寬廣的長度,使它們更適合於19世紀不斷增長的大音樂廳中演奏。從浪漫主義時期開始,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就成為職業鋼琴家的必練曲目,今天也依然如此。

音樂漫談26 | 浪漫主義的開啟者:貝多芬「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