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研發投入過億卻持續獲得融資,這家公司為何成為資本的寵兒

2017年,國內聯合辦公管理面積達到了700萬平方米,“聯合辦公”首次作為一個行業被大家所公認,以此切入市場又瞄準了“辦公體驗升級”的“夢想加”,是行業內一個比較神奇的存在,他的低調屬於“任你喧譁浮躁,我自錦衣夜行”的模式。

今年,修煉完內功的夢想加,開始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就在前不久,夢想加宣佈完成 1.2 億美金的 C 輪融資,刷新了行業單筆融資的記錄,這距離他們完成B輪系列融資,僅僅過去了五個月。

產品研發投入過億卻持續獲得融資,這家公司為何成為資本的寵兒

夢想加成都華商金融中心空間

資本在向這個行業聚攏,又特別的青睞夢想加。這個入行並不是最早,開店的速度也不是最快的公司,究竟是什麼了吸引了資本的目光?

從用戶出發,賦能核心商圈

2015年,夢想加由溫夢飛、李文磊、王曉魯共同在北京創立,直到2017年才開始加速拓展外部的市場,佈局北京、上海、廣州及成都等城市的核心商圈。到了2018年3月, 在保持所有單店健康盈利的情況下,夢想加總運營及開發面積就超過了10萬平米。

產品研發投入過億卻持續獲得融資,這家公司為何成為資本的寵兒

(夢想加創始人溫夢飛、王曉魯、李文磊發佈會現場合影)

在現實的商業環境裡,純粹以C端用戶體驗切入的辦公場景升級,即便是大型企業也是很難擁有,且夢想加深知,辦公體驗、辦公效率的提升是城市經濟發展、吸引優質企業的基礎。因此,夢想加並沒有將服務場景僅僅鎖定在創業公司,而是將目標定在了所有企業的常規辦公場景上,從成立之初,就從基礎硬件、軟件平臺開始,優化辦公體驗相關的諸多細節、功能、場景。

目前,入駐夢想加的客戶包括了數百家小微型企業,和類似華人文化、易到、海天網聯等快速擴張中的中型公司,以及傳統巨頭或網絡巨擎如中糧、亞洲航空、鉑濤集團、滴滴、今日頭條、騰訊等。

從一線城市的核心區域,到極具發展潛力的成都、杭州、西安、南京、重慶等新一線城市新興商業區,夢想加持續在空間佈局上投入,在規模擴張中加強整體的服務能力、承載能力,為城市、新經濟及優秀的企業賦能。

不斷投入,推動行業變革

2018年8月28日,夢想加C輪融資暨品牌升級發佈會在北京舉行,GA、高瓴資本、愉悅資本的投資方代表均出席了發佈會,並對夢想加發展寄語。在今年3月的B輪系列融資中,夢想加還得到了包括鷗翎投資(Ocean Link)、巨人集團旗下M31 Management等的支持,完成總規模達3億元人民幣的融資。

資本的不斷跟進,看重的不僅僅是夢想加的產品理念,還包括他們在行業中的突破。在夢想加創立的三年半時間中,空間產品設計團隊在實際運營的數據反饋基礎上,在功能設計、施工管理、配套傢俱等方面追求優化、提高效能,投入超過上億成本,目前已經可以做到前期營建週期、成本較單一企業投入節約40%以上。

產品研發投入過億卻持續獲得融資,這家公司為何成為資本的寵兒

夢想加北京大成國際中心空間

在此次發佈會上,夢想加首度亮相了其核心業務,包括:以共享、靈活型服務為主的聯合辦公空間業務,專屬、定製化服務為主的全週期辦公服務業務、即需即用的消費型流動辦公業務三者結合的“辦公空間化服務”;以軟硬件智能辦公產品整合而成的“智效辦公體系”輸出業務。

據瞭解,空間業務方面夢想加目前已佈局北京、成都,成為兩地市場上規模最大的辦公空間,同時快速擴張至上海、杭州、西安、重慶、南京等一線及新一線城市,2018年內落地40餘個空間,而服務客群也從一線城市的中小型團隊、中糧、百度等大企業分散辦公團隊,擴展至進駐新一線城市的蔚來、快手、OPPO等大公司區域分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夢想加流動辦公會員也在近一年取得了快速發展,吸引了聯想、用友、鉑濤等企業以及商旅和自由辦公人群。夢想加所有空間進入成熟運營期滿租率均達到95%以上,成為同業健康運營的典範。

作為獨立於空間之外的“智效辦公體系”輸出業務,也在2018年形成爆發趨勢:龍湖地產、華潤集團、蛇口招商局等都引入夢想加“智效辦公體系”佈署智能管理系統,為其實現跨區、異地甚至跨國的辦公空間、辦公資源管理全面提效,員工辦公體驗升級。

有行業內人士曾這樣評價夢想加:從夢想加不做的事情,我們更容易區分他和其他玩家的區別——不做孵化器、不參與股權投資,團隊的70%是技術人員。

而夢想加自己則表示,新一輪融資將會繼續投入至一線、新一線城市核心商業區內空間規模拓展,同時,以“極致優化”的產品觀持續對辦公場景創新投入、驅動整個商業辦公產業鏈上下游的變革。

從用戶出發、不斷投入、修煉內功,這大概就是夢想加成為資本寵兒的原因。正如鷗翎投資創始合夥人江天一所說的那樣:“聯合辦公行業前景光明,但競爭也十分激烈。夢想加無論從產品調性、原創性、適應性、標準化程度還是單店回報上看,都是優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