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徑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研發“車規級”MEMS固態激光雷達

汝晴 | 文

36氪獲悉,激光雷達解決方案提供商「一徑科技」宣佈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雲天使領投,東科創星跟投,老股東明勢資本繼續加註,一葦資本擔任財務顧問。本次融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產品試驗和量產準備。

一徑科技成立於2017年,曾於2018年1月獲得明勢資本、臻雲創投、英諾天使基金的天使輪投資。

該公司的第一代激光雷達產品採用了MEMS技術,計劃未來5年內實現L3級自動駕駛和無人物流領域的規模化落地,並通過自身集成芯片研發能力佈局下一代基於光學相控陣(OPA)技術的激光雷達,瞄準5-10年後的L4/L5級自動駕駛市場。

MEMS(微機電系統)、OPA(相控陣)和Flash(快閃)是車載固態激光雷達的三種主要技術路徑。與機械式激光雷達相比,固態激光雷達更能滿足自動駕駛普及的要求:大規模、低成本、車規級。

一徑科技的創始人兼CEO石拓告訴36氪,目前,L2級自動駕駛已成為高端車標配。10年內,全球約1億輛新車中,將會有25%左右的車搭載L3級及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系統,屆時激光雷達的需求量將達到5000萬-7500萬臺,按單車成本1000美元估算,市場空間將在500億到750億美元之間。

在2019年Las Vegas的CES展會上,一徑科技發佈了首款產品 ML系列固態激光雷達,水平視場角120度,垂直視場角30度,可配置到60度,具有300x100的像素分辨率,典型幀率為20幀每秒,最高幀率可達60幀。同時,一徑科技也在開發針對車載前向遠距離的產品MLX,屆時ML系列產品分別具有低反30米、80米和200米的測距範圍。此外,ML系列產品可搭配成不同視場的組合,可以為L3/L4級自動駕駛提供無死角感知方案。

石拓表示,他們的MEMS激光雷達計劃在2019年下半年開始量產,最終,其大批量量產價格能低至數百美金。

目前,在激光雷達這個賽道,Velodyne已經佔據大量市場份額,Innoviz以MEMS激光雷達技術快速拿下BMW合作訂單,OPA激光雷達的先驅Quanergy也在2016年拿到了9000萬美金的融資,同時,國內也有多家初創公司競逐激光雷達這個賽道。

相比同行,石拓認為,一徑科技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競爭優勢:

  • 技術和可靠性方面:與其他廠家的方案不同,一徑科技把光學設計和MEMS振鏡調控技術結合,可實現大角度、超高頻率、高垂直線束的掃描,能夠通過車規級的各類可靠性測試。目前,該公司激光雷達中的關鍵敏感組件已經通過AEC-Q100要求的相關環境測試,如正弦和隨機機械震動、機械衝擊、高低溫測試等。同時,整機模塊的車規級可靠性正在推進,計劃在2019-2020年完成模塊車規級可靠性測試驗證。

  • 成本控制方面:首先,一徑科技通過自研核心芯片,降低了綜合BOM(物料清單)成本;其次,研發團隊通過特殊的光路設計,避免了組裝環節對高精度對準和裝配的要求,並通過自動化降低了封裝、組裝、標定和測試環節的成本;在部分較為成熟的器件與芯片方面,一徑科技已經與一些國際知名供應商建立深度合作關係,有部分芯片已經建立深度定製合作關係。

  • 研發光學相控陣(OPA)技術:單片集成發射機、OPA和接收單元的單片集成光子方案,是未來最理想的固態激光雷達解決方案。一徑科技已經完成OPA固態激光雷達的整體架構設計與關鍵芯片流片。除了芯片和硬件設計以外,該公司計劃通過算法能力解決背景光的干擾,並實現對其他LiDAR信號串擾完全免疫的能力,確保未來L4/L5大規模應用場景的數據可靠度。不過,石拓認為,OPA技術還在開發早期階段,至少需要3-5年才能開發出與現有方案接近的產品。

一徑科技核心團隊成員來自清華大學、麻省理工、馬德里理工等高校。CEO石拓曾就職於硅光技術企業SiFotonics,擔任硅光子研發及產品部門負責人,在集成光電芯片領域有十餘年經驗,帶領團隊開發了100G/400G全集成相干接收機、25G Ge/Si APD等芯片產品,發表過30多篇SCI文章和國際專利。聯合創始人夏博士和其他核心團隊成員多年從事高性能、低功耗、高集成度的多核處理器芯片、數字信號處理芯片的算法設計、芯片設計和集成技術研究和開發,有多次成功流片的經驗。

相關閱讀:

自動駕駛的未來全靠它!揭秘固態激光雷達創業江湖

潮科技 | MEMS和傳感器的5個技術商業化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