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史奇葩,中科招商這個新三板「寵兒」怎變成短命「壞孩子」?

這絕對是載入中國證券史的“奇葩”異事!新三板被強制摘牌後,餘波未了,市值曾達1300億的明星私募巨頭——中科招商董事長單祥雙,卻只能悲催地在一輛大巴上開年度股東大會。

證券史奇葩,中科招商這個新三板“寵兒”怎變成短命“壞孩子”?

證券史“奇葩”,大巴上開年度股東大會

證券史奇葩,中科招商這個新三板“寵兒”怎變成短命“壞孩子”?

中科招商董事長單祥雙在大巴開年度股東會

6月29日上午,本應在通州區西集鎮的北京陽光國際會議中心陽光禮堂召開的中科招商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卻被迫改換地點,改在一輛大巴舉行。理由是“因公安和酒店方接到惡意舉報,導致酒店方取消股東大會會議室的使用,且不允許股東進入會場,到場部分股東提議,在會場外繼續召開股東大會。”

唐代詩人韓愈有詩云:“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昔日,中科招商可是創業板的龍頭,“喧啾百鳥群”,而如今,“一落千丈”的單祥雙,還是那隻高傲的“孤鳳凰”嗎?

頂著近40度高溫、眾多異議股東的抗議,大巴處於行駛中,單祥雙一手拿著小喇叭,一手拿著會議資料,場面“窘迫”的中科招商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就這樣開著。。。。。。

證券史奇葩,中科招商這個新三板“寵兒”怎變成短命“壞孩子”?

大巴上的中科招商年度股東會

也許大巴行駛時抖動的緣由,即便是“中科招商集團”官方微博,其傳出的大巴股東會場面圖多是模糊不清。

大巴上,手持擴音器的單祥雙(注:可不是職業導遊呀!),向大巴上的股東們喊話:“有信心在未來三年時間重回資本市場。”(注:之前單祥雙曾聲稱要移向新加坡上市)

今年6月8日,單祥雙發出了“致股東的一封信”,題目是《走出至暗時刻,迎來絢麗朝暉》。信中寫道:“今年年初,在平穩渡過摘牌危機後,公司管理層提出了“瘦身、變現、引戰、上市”的“八字”經營計劃。半年過去了,這“八字”經營計劃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公司的基本面已處於持續改善當中。”

至於股東最為關心的“引戰”和“上市”計劃,單祥雙聲稱,“公司已與境內外10餘家機構投資者進行了多輪接洽,其中包括5家央企和特大型金融機構,公司已從中優選2家機構進場對公司開展盡職調查。公司計劃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另外,他還聲稱“

積極開展登陸其他資本市場的相關工作,並與瑞信等中介機構就相關事宜進行多輪洽商”等云云。

證券史奇葩,中科招商這個新三板“寵兒”怎變成短命“壞孩子”?

單祥雙致股東的一封信

證券史奇葩,中科招商這個新三板“寵兒”怎變成短命“壞孩子”?

單祥雙如此窘迫:風頭太盛,戰略失誤?

證券史奇葩,中科招商這個新三板“寵兒”怎變成短命“壞孩子”?

中科招商董事長單祥雙

單祥雙和中科招商陷入如此窘迫的境地,究竟是風頭太盛,還是戰略失誤,或者其他原因?

政策趨嚴,突遭新三板強制摘牌,令中科招商管理層措手不及。1月2日,摘牌後的首次股東大會上,當中科招商董事長單祥雙走進會場,現場混亂不堪、叫罵聲不絕於耳,“單祥雙,大騙子”、“ 假股東,滾出去”…… 曾誓言把中科招商做到萬億市值的單祥雙,留下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回應。而在2015年3月,中科招商登陸新三板時,曾一度是新三板龍頭股。從瘋狂舉牌到黯然離場僅二年光景,可謂短命!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對於單祥雙來說,中科招商摘牌可不是僅僅撤掉股票代碼(832168)那麼簡單,正如一波說今年2月文章《短命新三板“壞孩子” ,被“捧”壞的股神單祥雙》說的,後面等待的可能是一連串的負向連鎖反應。

證券史奇葩,中科招商這個新三板“寵兒”怎變成短命“壞孩子”?

《福布斯》2015年10月刊封面

《福布斯》2015年10月刊封面,曾大筆描繪“資本豪客” 單祥雙,文字上有“舉牌16家上市公司,推出300億定增”,“ 單祥雙在資本市場大開大闊,其產融結合之局日漸清晰”等云云。

描繪如此好的遠景,短短時日,單祥雙和中科招商為什麼不是升騰而上,而是迎來“悽風苦雨”?看看過去,可知未來,不妨回顧一下被捧壞的“股神”單祥雙的歷史吧!

單祥雙,生於1967 年,祖籍山東菏澤的單縣,可他算是一個東北人,出生在黑龍江,是在農村成長的。1988年,從廈門大學會計系畢業後,單祥雙選擇了考研,成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碩士研究生。此後,他先後在國家教委、交通部任職,後來又到招商局集團(北京公司)以及國通證券(今招商證券)工作;25歲那年,單祥雙就已是處級幹部了,對於一個農村娃來說,簡直是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2000年12月,單祥雙辭掉公職後創立中科招商的前身“北大招商”時(全稱:深圳市北大招商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帶有“政府背景”的先天烙印,這與其此前體制內的工作經歷不無關係。所有對外宣傳資料上,中科招商都宣稱自己是“中國最大的私募股權公司”,那麼,不妨先看看“業內老大”深厚的背景資源吧!

證券史奇葩,中科招商這個新三板“寵兒”怎變成短命“壞孩子”?

演講中的單祥雙

當年,單祥雙到深圳蛇口,只帶著6個人,可組建中科招商的前身“北大招商”股東投資方一個個“不同凡響”: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招商局蛇口工業區、21世紀科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這三家聯合發起人,足以說明早期的中科招商確實是有政府關係,而且這是我國第一家由政府批准成立的,以受託管理創業資本和產業資本為主營業務的公司。

更名“中科招商”是2002年1月,當時,中科院系統通過受讓股份的方式,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故而更名為“中科招商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新註冊登記時,進行了一次增資擴股及股權變更,其中大部分股東均是國企背景或者大型企業集團,比如有中國科學院、招商局、鄂爾多斯、北京城建和央企中國華錄集團。

2015年3月登陸新三板前夕,中科招商的股權結構已發生根本性變化,事實上已是“單記”家族企業,似乎與原來國有控股局面大相徑庭。其中,董事長單祥雙持股佔51.824%,為第一大股東、控股股東;二股東是沙鋼的沈文榮,另外,十大股東中還有永聯集團吳耀芳、中天集團董才平等。

十餘年間,中科招商創始股東不斷“變化”,股權逐漸向單祥雙傾斜,直到登陸新三板前夕的2014年7月,中國華錄集團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其1.88%的股權(底價4800萬元),中科招商前十大股東已變成了清一色的自然人。

有著如此深厚的成長背景,中科招商在上市路演時也就亮出“獨一無二”的優勢:“中國第一家股權投資基金專業管理機構”、“中國最大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最具品牌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和“中國唯一全資質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如此牛X,自然也就是成就牛X哄哄的人,單祥雙的頭上也就帶著“股神”桂冠。別看公司被新三板摘牌,可中科招商集團依舊成功入選“2017中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二十強”榜單。(

莫大的諷刺吧!

證券史奇葩,中科招商這個新三板“寵兒”怎變成短命“壞孩子”?

2017中國PE/VC行業20強

一路以來,擁有中科院等國資背景股東,手上有大筆資金(2005年就有一百億投資資金的規模),中科招商與地方合作自然是所向披靡,共同設立基金的形式瘋狂擴張。從最早的北上廣,到後來發展到二三線城市,中科招商的種子基金數量在2012年就達到近百個,廣東分公司曾創下一天發6只基金的創舉。可想而知,單祥雙的中科招商在投融資上有多便利。

有一個疑問,作為中科招商創始人,單祥雙最初最多是國資性質股東的“代理人”,或者說是“管家”,他如何變成了“主人”、如何發跡、或者說靠什麼獲取財富呢?

胡潤髮布的“2016年全球富豪榜”, 有8位富豪來自新三板,其中,九鼎吳剛以27億美金的財富,為創業板首富,排名第二就是單祥雙,身價是20億美金。

不妨說一下中科招商曆史上的兩大內部機制,透析單祥雙“不平凡”財富路:一是利益分配機制方面。據相關媒體披露,與國資背景股東合作時,單詳雙提出了一種“優先合夥人”模式,即作為中科招商的優先合夥人,分配利益上具有優先權。

以種子基金為例,收益分配上,80%歸基金注資人,剩下的20%屬於基金管理公司,而這20%收益中的30%部分,是先獎勵予“優先合夥人”的。

第二,決策機制方面。中科招商有一套獨特的決策機制,設有二個投資委員會,一個是單祥雙為首的內部投委會,裡面包括投資、風控、法務等成員;另一個就是外部投資委員會,通常由投資方構成,也就是誰出錢,誰就說了算!

證券史奇葩,中科招商這個新三板“寵兒”怎變成短命“壞孩子”?

“飛豬”落塵埃,新三板短命“壞孩子”

證券史奇葩,中科招商這個新三板“寵兒”怎變成短命“壞孩子”?

單祥雙談公司金融創投

被風口捲上的天的豬,終究會撲騰掉落塵埃;當中科招商拱上千億市值時,單祥雙自以為是“鳳凰展翅”,卻沒有意識到只不過是一頭“飛豬”。

新三板旅程戛然而止、被強制摘牌,“股神” 單祥雙的臉上,被重打了一記耳光。股東大會上被噓、一片叫罵聲中,單祥雙倒是說了一句大實話:自己“度日如年、苦不堪言”!

中科招商登陸新三板,對於新三板的發展趨勢,單祥雙覺得,新三板的魅力在於創新。轉板是階段性的權宜之策,並非長久策略。新三板就是要做成“中國的納斯達克”,有自己的微軟、蘋果、Facebook這樣領先型的企業。真是成也中科招商,敗也中科招商。掛牌新三板後,單祥雙個人身價擠進了“百富榜”,可2016年,隨著中科招商股價跌落,單祥雙持股的市值也隨之飛流直下,一下子從130億元縮水至65億元。

2017年12月26日,當股票代碼“832168”正式成為歷史那一刻,摘牌前的中科招商定價只剩下0.61元/股,哀嚎遍野之後,留下“一地雞毛”。

證券史奇葩,中科招商這個新三板“寵兒”怎變成短命“壞孩子”?

中科招商,這個新三板“寵兒”,怎麼變成短命“壞孩子”?

從行業類型來說,中科招商是一傢俬募機構,或者說是單祥雙家族的私募機構。“看好天氣帶好傘”,那麼,私募業的天氣是什麼?

2016年7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發佈,簡稱

“私募八條新規”( 私募八條新規),又稱八條底線。令中科招商最痛苦、“卡脖子”的規定就是:掛牌私募的“管理費收入與業績報酬之和”須佔收入來源的80%以上。

監管層的要求如何來理解呢?就是說,私募業務收入要佔總數八成以上,可實際上,中科招商的管理費收入和投資收益分成,只佔40%,差了一倍。上市後,中科招商為了擴張規模,搞了一套“投資換股權”模式,另外,公司定下增發後,直接投資的比例也大幅上升。更令管理層“燒腦”的是,“股災”期間,中科招商、九鼎等買入或者舉牌了A股市場的小盤股。比如,賺得盆滿缽滿的,就有後來被王衛的順豐借殼上市的鼎泰新材。

近幾年來,金融過度“自由化”,特別是混業問題日益凸顯,也爆發了一連串弊端。比如,一些銀行機構已“混”成投行、券商、保險,而創投等又“異化”成“類銀行”,加上少數金控集團“異類”崛起(不具體指明XXX吧!),令金融業高負債率、高槓杆率高企不下,強化監管、迅速“拆彈”已變得勢在必行!2017年夏,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橫空出世”,劍指資管亂象,成了第一個實實在在的“重錘”。

單祥雙的“萬億市值”大夢蔫了!一封封整改監管函催急,過去瘋狂舉牌的中科招商,船大難掉頭,從2017年以來,旗下子公司一共進行了14次減持行動,其中13次是針對上述公司的。例如,去年元月,一舉清倉了大連聖亞、綿石投資、沙河股份、豐樂種業、祥龍電業、北礦科技、三變科技七家上市公司股份。可中科招商基金數量那麼多,規模又那麼大,一年時間完成整改,那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鞭打“當頭羊”! 新三板“定增王”、A股“屯殼王”中科招商,這個屢教不改的“壞孩子”,只能黯然離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