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像取經 別讓“通勤難”偷走年輕人的幸福感

上班像取經 別讓“通勤難”偷走年輕人的幸福感

在北京街道上的公交車上,下班後被困在交通高峰期的人們承受著日復一日的通勤壓力。記者鄭平平/照片

國慶節過後,許多城市工作者在社交媒體上開始了新一輪的“悲劇”:“比工作更糟糕的是他們在上班的路上被堵住了”,“其他人像悲劇一樣去上班”。維林,我去上班就像一個月經”,“瀋陽地鐵早高峰擠壓我薄”…

大城市的通勤困難在年輕人面前是一個日益突出的問題。今年6月,《極光數據》發表了《2018年中國城市通勤研究報告》,重點關注中國GDP的前10大城市。報告顯示,排名第一的北京平均上下班時間為13.2公里(56分鐘),排名第十的武漢平均上下班時間為8.2公里(43分鐘)。

全國各地的年輕人也高呼口號。昨天是一名通勤者在北京折磨了1000萬名年輕人。今天是“體育西路”轉變為“地獄西路”…顯然,“通勤困難”已經成為擠佔年輕人的生活時間和影響他們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汽車進站前,她開始考慮是否放手。

河北姑娘喜歡在仲夏比較通勤到“經書”。為了省錢,她住在燕郊,在幾公里外的北京二環工作。通勤已經成為她每天不得不面對的痛苦的經歷。

每天,這95個將糾纏在“擠壓或不擠壓”的最終問題。經常在公共汽車停靠之前,她開始考慮是否要“放開”擠,但往往沒有準備好“衝刺”,她被周圍的乘客推到幾米之外。

北京地鐵2號線下午6點,IT人員孫飛告訴記者,排隊就像賭博。如果你沒有到達那裡,下一次可能會有更多的人。但是“進入”和“能夠插上”通常會增加回家的幾率。

我們必須向前衝。半年後,Sun Fei目睹了兩次或三次由擁擠而引起的戰鬥,其中最激烈的一次,震驚了警方。他並不感到驚訝。我們能做什麼?畢竟,沒有人願意上班遲到,或者在回家的路上浪費時間。

當我上車的時候,情況並沒有改善。大多數幸運的乘客可以坐到他們的座位上,但周圍有很多吵鬧的人。沒有座位的乘客更悲慘。他們只會把他們的扶手拖在剎車上,就像海藻一樣。

每年夏天,越來越多的人和交通堵塞會讓人們更煩躁。“這就像浪費生命。”仲夏抱怨說,為了不遲到,她早上6:30乘公共汽車,走路和夢遊一樣。當你離開工作時,你通常要等四到五趟火車才能找到一個避難所。什麼也沒做。它在路上消失了6個小時。”

“我可能是一個上海年輕人,通勤者被殺”。工作了4年,目前從事金融業的張文雨露苦笑。她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她住在保山,她的單位在虹口。她每天上下班通勤兩小時。

與上海平均54分鐘的通勤時間相比,張文宇並沒有參加網友們所說的“通勤地獄豪華餐”,但從長遠來看,她仍然感到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

第一次抗議是在肩上進行的。張文鈺打開他的日常揹包,拿出一個13英寸的蘋果電腦、文件、雨傘和水玻璃。因為沉重的負擔,匆忙的時間和不平坦的路面,她已經把最喜歡的高跟鞋留在辦公室了,只是在上班時穿了一會兒。

“小心一些令人不快的肢體碰撞。”張文玉有些沮喪,但是這些並不是她最無法忍受的事情。有人在車裡吃飯,原來車廂關上了,各種酸味的食物讓她一路呼吸困難。很多次,在她上車之前,她想到了煎餅、薯條和雞蛋的混合物。

諸如擁擠、擁擠和氣味等令人不舒服的通勤經歷會消耗耐心,使人們感到寧願工作到死,也不願在路上花太多時間。

你開車會更好嗎?住在北京五環的李欣宇給出了否定的回答。從家到地鐵站大約兩公里,一年前,他開始開車上班。通勤者的舒適度有了輕微的提高,事情也變得憂心忡忡。

“恐怕交通堵塞會遲到。總有亂七八糟的,插進去,喜歡吹喇叭,有時會海龜開車,撞車。最可恨的是騎電動自行車,速度很快,喜歡到處亂跑,稍微粗心就會發生交通事故。李欣宇開車上下班後感到很累。

“我該怎麼辦?要麼離開大城市,要麼在城市裡花更多的錢。年輕人說自己無助。

通勤超過1小時的通勤者更有可能平均抑鬱率為33%。

事實上,通勤者困難的後果遠不止於往返路上的挫折感。這一群“工作與住房分離”的年輕人也不得不承受不斷增加的經濟成本、健康狀況不佳以及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的下降。

在2017年劍橋大學和其他機構對34000多名工人進行的一項聯合調查中,通勤超過一小時的工人患抑鬱症的幾率要高出33%,患上工作壓力的幾率要高出12%,每晚睡眠不足7小時的幾率要高出46%。

仲夏告訴記者,她的大多數同事都同情她的上下班困難,讓她準時下班,把未完成的工作帶回家。經過3小時的長距離湍流,她只是想在床上“癱瘓”。經過一場艱苦的思想鬥爭,她不得不振作起來,繼續加班,直到一兩點鐘才睡覺。

超負荷手術,透支她的健康,不到三個月的工作,仲夏因為不按時進食肚子疼,內分泌問題,臉上出現痤瘡。

有些上班族比那些不能按時上班的人更加緊張。張華,住在沙河,靠開出租車為生,每天早上從出租車裡出來,趕上四個在關村維雅大廈拼車的女孩。他們沒有分享租金,但他們知道它在路上。因為太晚沒有地鐵,所以他們把我的車租到了一起。”張華說,將近30公里外,4個女孩將分攤100元的差旅費。

“仍然沒有辦法得到一輛車,一輛黑色的小汽車或一輛高價的汽車。”Pan Xi在北京的一家新媒體公司工作時告訴記者,她只乘地鐵從上班到家旅行三站,但是她在旅行中花了至少50元,不得不至少等十分鐘。去叫出租車。有時沒有司機願意帶小費。”

當年輕人受到通勤者的困擾時,已經有父母的父母更痛苦。為了讓孩子們正常工作,他們整天精疲力竭。

早上5點起床,為孩子們準備早餐,做家務。6:40喚醒孩子,看著他洗臉吃。自從孩子們上學以來,北京父母劉娟就開始“超長待命”。每天早上七點,她準時離開家,送孩子上學,然後開車去單位。她經常花1個多小時在公路上大約13公里的早晨高峰時間。

這也是劉娟時代最焦慮的時刻。她常常幻想她下次會遲到。偶爾,劉娟的丈夫自願送孩子上學,但她只能睡20分鐘。後來,道路將被封鎖,收益將丟失。”

“出租自己的房子,然後在校門口租一套”,“在同一個街區找人和拼車”,“夫妻分工,分配時間接孩子”。為了避免在通勤路上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住在城裡的父母絞盡腦汁,各施特技。

在平日旅行中,“排空身體”允許閒暇時間的所有安排被“補充”取代。劉娟說,到了週末,她會在家裡呆一天,“慢點。”仲夏也喜歡睡半天,然後洗衣服半天。“大約半個星期的時間來看你”正成為年輕人描述友誼的最新流行語。

此外,“通勤困難”也擠壓了年輕人下班後學習的時間,面對知識的快速更新、激烈的競爭現實,他們不得不像“海綿擠水”,需要時間來“充電”。王曉是上海徐彙區一家汽車公司的研發人員,他養成了在地鐵上背單詞和看書的習慣。但是嘈雜的環境常常使他分心。

一些專業人士指出,在地鐵上閱讀實際上是對巨大成本的一個小小獎勵。它影響視力。它還會長期保持固定姿勢,造成手足背痛和麻木。

“通勤難”的城市病並非沒有解決辦法。

姚元,香港大學的博士生,知道大城市的年輕人交通不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生活費用的上漲。

姚元說,在學校附近租房子,3000港元或4000港元只能租到一間破舊的“棚屋”:從廚房換出來的幾平方米空間,“這間房不能放下四把傘”。廚房桌子上有一塊木板,這是睡覺的地方。現在他住在深圳灣附近,生活條件很好。但相應的港口通關驗收,三個地鐵,一個半小時的公交車往返行程。

這似乎是每個年輕人的生存體驗。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所研究員葛豔夏在工作伊始就對此深感不安。為了協調一個項目,她幾乎每天都在清華大學(第五西北環路)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二東南環道)之間奔跑。

在葛豔霞的心目中,理想的租房地點在兩地中間。但她的工資只有4000元,所以她不得不坐在後座,在清華大學附近租了一個小房間。租金是2800元,剩下的勉強夠吃的。

為了不耽誤工作,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都市研究所執行院長葉唐林也在學校附近為他的父母租了一所房子。他經常“閒逛”,以便能騎自行車上下班。

在葉廷麟看來,通勤是每個城市發展的瓶頸。這不僅與城市人口的大量湧入有關,城市規模也越來越大,而且與規劃部門前瞻性不夠,導致公共設施體系錯位。”以北京為例,市政基礎設施配備了1100萬人。事實上,隨著移民的湧入,人口已經超過3000萬,交通和其他自然方位無法承載。

葛豔霞把“通勤困難”提到三個“變量”。首先,城市人口的流動性日益增加,大多數人終生不能在一個單位居住,導致住房等福利保障的功能基礎喪失。其次,就業與居住空間關係進一步疏遠,形成多個獨立的就業中心和居住中心。最後,提出了家庭遷移的現實需要。

“與家人團聚、同居往往需要更多的空間和更低的價格,遠離就業區的公寓更大、更便宜,成本也相對較低。”葛豔霞三年前在北京調查了年輕人的發展,發現63.19。%的人平均每天減去一個多小時。通勤壓力顯著高於總人口平均水平。

“當前的問題是城市發展的必要階段,是痛苦,不是沒有解決辦法。”葉堂琳建議政府部門應該把移民納入自己的人口管理,並根據實際現象裝備基礎設施。同時,它為中小城市創造了更多的機會為年輕人創造更多的選擇。

從就業區與居住區空間關係的轉變來探討通勤問題。葛豔夏給出了對策。她建議通過增加就業集聚區的居住機會或增加居住集聚區的就業機會來改變目前的就業-住房不平衡格局。

在大多數年輕人看來,現在最重要的是提高通勤者的舒適度。針對這一問題,葉唐林建議加大車站密度,調整公交網絡覆蓋密度,針對不同人群設置快慢列車,建立“公交+地鐵”、“城郊鐵路”和“城際”通勤體系。“鐵路”在一些大城市更好地服務於大都市圈的三圈。

除了宏觀調控措施外,葉還建議上下班族在上下班高峰期儘量選擇公共交通。與旅行效率相比,私家車不足以供道路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