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捉關羽,敗劉備,四次伐曹無敗績,為何被孫權逼死?

etleon


孫權和陸遜雖然有著很友好的從前,但是此一時、彼一時。他們最好還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今天,我們來看看這事。

陸遜是三國時吳國數一數二的名將,他不但文武雙全,行軍打仗、處理內政皆不在話下,還忠心耿耿,為東吳的發展鞠躬盡瘁。他火燒連營,逼退了劉備的復仇大軍,對魏國則贏下了重要的石亭之戰。他歷任大都督、上大將軍,最終官至丞相,地位非常尊崇。可到了晚年,他卻是硬生生被自己的主公孫權逼死的,十分悽慘,那麼,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呢?

其實,陸遜與孫權的關係可以說是相當好的,陸遜剛剛嶄露頭角,孫權就“以兄策女配遜。”當呂蒙為了襲取荊州,稱病會建業養傷時,孫權詢問他誰可以代替他處理事務,呂蒙回答:“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而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無復是過。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便,然後可克。”

呂蒙對陸遜推崇備至,孫權本人也很看好他,於是孫權“乃召遜,拜偏將車右部督代蒙。”這之後,陸遜逐漸飛黃騰達,一步步走上東吳權力的高處。孫權十分信任他,對他的建議很重視,且基本上都採納了。《三國志》中舉例道:“權每與禪、亮書,常過示遜,輕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

連寫給劉禪、諸葛亮的國書,孫權都要先給陸遜過目修改,以保證言辭妥當。黃龍元年(229),孫權東巡,留下太子孫登、諸位皇子和宗室子弟在武昌,並且“徵遜輔太子,並掌荊州及豫章三郡事,董督軍國。”孫權不但把孩子交給陸遜教育,荊州等地的大事也悉數託付給了他。

孫權的次子,建昌侯孫慮在堂前建起鬥鴨欄,讓鴨子在其中爭鬥,以此為樂。陸遜立刻嚴肅地說:“君侯宜勤覽經典以自新益,用此何為?”孫慮馬上就拆毀了鴨欄。孫權的侄子孫松仗著和孫權關係親密,縱容士兵,“遜對之髡其職吏。”陸遜當著孫松的面把他的士兵頭髮剃光。

陸遜教育皇子的事蹟大多此類,可見其直言進諫,不只是對孫權。後來,孫權想要征討夷州,將這一海外島嶼劃歸吳地,陸遜上書勸阻,卻沒被採納。結果,孫權得不償失,對陸遜的意見便更加重視了。赤烏七年(244),陸遜擔任丞相,本來是一件喜事,可是隨後到來的是更多的是非。

赤烏五年(242),深受孫權喜愛和重視的太子孫登去世,人們都因為賢德的太子死去而傷心。在孫登的遺書中,他向孫權推薦了很多賢臣,另外,還希望自己死後,三弟孫和能夠當上太子。孫權遵從了他的遺願,立孫和為太子。而這一舉動引起了孫權的四子孫霸、長女全公主的不滿,於是孫和、孫霸“二宮並闕”。

這種情況下,大臣們紛紛站隊,各自派遣家族子弟前去侍奉兩位繼承人中的一位。全琮寫信將此事告知陸遜,陸遜則“以為子弟苟有才,不憂不用,不宜私出以要榮利;若其不佳,終為取禍。”他認為繼承人應該憑藉才能得到皇位,反對結黨結派。

孫權曾經生了場大病,下旨讓太子孫和前往太廟祈福,孫和妃子的叔叔就住在太廟附近,於是邀請孫和到家中坐坐,全公主的線人將這一情報回稟,全公主便向孫權進讒言說孫和不去太廟祭祀而是去了外戚家謀劃事情,又說孫和之母王夫人聽說孫權病重後非常高興。

這下子孫權當然是怒不可遏,王夫人則被這一謠言害得鬱鬱而終。太子孫和則派遣手下到孫權床下探聽消息,得知孫權想要廢掉自己,於是借親信陸胤去見陸遜的機會,請求陸遜為他辯解。於是“遜上疏陳:‘太子正統,宜有盤石之固,魯王籓臣,當使寵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獲安。謹叩頭流血以聞。’”

陸遜用太子不宜頻繁更換,且嫡庶有別等理由為孫和說話,可此時孫權已經對孫和起了厭惡之心了,於是對陸遜的苦諫視而不見,另外,孫權還派使臣詢問陸遜身在武昌,怎麼得知宮中的消息。陸遜誠實回答是陸胤告知,孫權便找來陸胤,陸胤為了保全孫和,便推脫給楊竺。

楊竺受不住酷刑,在獄中招供了陸遜不存在的二十多條罪行,又有太子太傅吾粲因為和陸遜有數次書信往來,被處死,於是“權累遣中使責讓遜。”不久,“遜憤恚致卒,時年六十三。”後來,其子陸抗澄清了父親被指控的罪行,孫權大為後悔,哭著對陸抗說:“吾前聽用讒言,與汝父大義不篤,以此負汝。前後所問,一焚滅之,莫令人見也。”

陸遜為吳國付出了全部心血,可惜在繼承人問題上,他的剛正不阿和直言進諫惹怒了年老後逐漸變得昏聵的孫權。陸遜的出發點本是穩定社稷,遵循禮法,而一心想要廢除太子的孫權則過於暴躁。陸遜一代賢臣、社稷之臣,卻因為這種原因不幸殞命,實在令人惋惜。


文蹤旅跡


陸遜這麼強悍的一個人,孫老闆敢把他一直留在身邊嗎?

陸遜何許人也?江東第一帥才也。可以說三國出將入相第一人便是陸遜。他設計幫助孫權奪取荊州,斬殺關羽。在劉備大軍壓境之時,他又頂住壓力,擊敗劉備保衛江東。甚至在北伐之戰中,陸遜也有所建樹。

孫權建立東吳帝國以後,陸遜也就成了東吳的宰相。所以說陸遜不僅是打仗厲害,治國也是一位小能手。就是這麼一位小能手,逐漸把自己給送進了墳墓。


為什麼呢?

他哪裡玩得過孫權呢?

就算論打仗陸遜是天下第一,可是論權謀,那孫權說第二,誰敢排第一?三國三位領導當中,曹操和劉備,都是靠自己雙手打拼奪取的天下,他們實在是太難了,必須要靠硬實力才行。而孫權跟他們完全不同,人家19歲孤零零地就成了幾百萬人的老大。

孫權慌不慌?當然是非常慌的。這要是換成普通人,可能早就尿褲子了。畢竟他沒有什麼帶兵打仗的經驗,也沒做過集團領袖,所以他要想坐穩這個位置,只能依靠一樣東西,那就是權謀。

只有利用好政治手段,他才能在這個位置上坐長久。這是他這麼多年來鍛鍊下來的能力。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當然鍛煉出來的能力也就不一樣了。

陸遜雖然是書生模樣,但是他跟隨東吳將領南征北戰也有十好幾年了,所以戰爭經驗相當豐富。再加上他的小腦袋瓜子比一般人聰明,自然能夠在軍事上有所建樹。

孫權打仗的能力,我們可以參照合肥與張遼一戰後,落下孫十萬名號的經歷。他就是不善於打仗,這是沒辦法的。如果又善於權謀,又善於打仗,那麼好了,三國就不要分裂了,統統給孫權算了。

所以說孫權對陸遜所使用的依舊還是權謀之術,而陸遜在政治上的行為近乎弱智。上帝看來還是公平的,他給陸遜開了那麼多扇門,總算是為他關上了一扇窗。

陸遜幹了什麼?

陸遜他還能敢幹什麼呢?

作為東吳的宰相,陸遜算是比較憋屈的。因為他的主子孫權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幾個人之一,比陸遜還要聰明。尤其是在政治方面,孫權幾乎無人可及。

所以陸遜就比較納悶啊,自己不管怎麼努力,要想得到孫權的認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孫權晚年喜怒不定,有點闊怕,陸遜竟常常不知所措。

這種感覺是可以理解的,陸遜這個人比較實在,他學不會孫權那些花花腸子,所以他看到什麼就說什麼,從來不拐彎抹角。

孫權的倆兒子內鬥,這很顯然是孫權佈下的一局棋。從後來他對這倆兒子的態度來看,他一個都不看好。

與其把這倆貨當時就給廢了,還不如給他們造成一點錯覺,隨後再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所以孫權假意放出消息來,表示朕要廢太子了!

What?這怎麼行呢!耿直的陸遜連忙跑到孫權身邊,聲嘶力竭地位太子說好話,表示太子是國家的根本啊,是不能廢掉的啊!

孫權心裡冷冷一笑,這麼快就上鉤了。但是他故作遲疑,嘆了口氣,這個呢,太子沒什麼出息你也看得出來,你看看魯王怎樣?

陸遜氣得差點跳起來,他立刻表態,魯王簡直就是個王八蛋,他要是做了東吳的主子,那東吳可就完蛋了。這簡直徹底得罪了魯王那幫人,其實就算孫權不動手,陸遜的小日子也不會好過了。

不過孫權還是比較厚道的!他殺了魯王,廢了太子,還順道宰了一幫子江東豪強,美其名曰瞎摻和朕的家事。

那麼陸遜咋地了?

陸遜是被孫權搞死的?

孫權在解決了這幫人以後,雙眼直勾勾地盯著陸遜看。陸遜這回算是明白過來了,原來皇帝陛下是要鞏固皇權,所以壓根就不是因為太子好不好的問題,而是江東豪強們手裡的權力太大,使得孫權不開心了。

陸遜假裝沒看到孫權的眼神,故意四處張望。孫權知道,陸遜已經發現了自己的秘密,這下子就不能留了。

但是陸遜是東吳的大攻城啊,可以說沒有陸遜,那就沒有後來的東吳。所以陸遜是不能立刻殺掉的。

不過孫權是誰?他有的是辦法。於是孫權每天都派人去問候陸遜,史書上記載的是,常常派人去指責陸遜,結果逼得陸遜羞愧鬱悶而死。

其實我覺得事情絕沒有那麼簡單,這幫人去陸遜家裡到底跟陸遜說了些什麼,這才是最關鍵的事情。

以孫權的尿性,他會讓這幫人說些什麼呢?大家完全可以大開腦洞去想一想這件事。我認為孫權會以江東豪族的利益作為交換,只要陸遜去死,那麼他就不再屠殺江東豪族,尤其是陸家的子孫。

要知道這個時候江東豪族們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損失,只有陸家,孫權是還沒有下手的。所以陸遜選擇去世,或許是為了保住家族的未來。


江湖小曉生


因為江東是世家政權。

孫策起家,只有父親的舊部1000多,賓客幾百人,得到舅舅吳景、周瑜叔叔周尚、大戶朱治等人幫助,才能迅速席捲江東。

但三國是世家社會,江東四大家族,顧陸張朱雖然臣服於孫策孫權的武力,但他們對於一個縣級世家的孫堅家族並不信服。所以孫權大力提拔周魯布全等中小世家,甚至呂蒙這樣的寒門。這當然令四大家族很不滿意。

孫家與四大家族的矛盾就在此。

四大家族及其主要姻親,掌握江東一半的土地人口財富,他們是孫權的重要威脅。但孫權無法拔除他們,畢竟穩定是最重要的,逼反任何一家都將給江東帶來傷筋動骨的損失。

另外一方面,對外作戰,擴張軍隊,治理地方都需要世家支持,所以孫權只能忍。

但世家並不傻啊。比如,孫權要向荊州合肥用兵,佔據土地人口最多的四大家族就得出錢出糧出私兵去協助孫權,而且是最多份額。且不說失敗了就是重大損失丟到水裡,就是獲勝後的收益是誰的?

顯然,大頭是孫權的,其次就是支持孫權的中小世家及寒門將領,四大家族收穫甚微。

誰願意做這樣的事?

所以四大家族從來主張畫境自守。

對孫權來說,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不能忍受四大家族的掣肘。但是中小世家底蘊不足,寒門根本沒有後續發展可能,所以四大家族依舊佔據核心位置,尤以顧雍及陸遜為代表。

孫權當然只能親自出馬了,直接赤裸裸地冤殺顧雍逼死陸遜,這就是孫權與四大家族持久性衝突的表面化。也是孫權為子孫削減世家威脅做出的努力。


四川達州


我們知道孫權晚年昏庸,對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的待遇一樣,底下的人也分為兩派,相互爭鬥。陸遜也陷入了兩宮之爭,但是他主張是保太子孫和,曾數次上書孫權,陳述廢長立幼的利害關係。再加上孫權的檢察官,曾誣告陸遜,所以孫權對陸遜極為不滿。把陸遜的親戚都流放在外,經常派人去責備陸遜,最終陸遜鬱郁而亡。

其實孫權是想借兩宮之爭,打擊江東士族。江東吳郡有四大家族,分別是魏、顧、陸、虞。陸遜也是江東四大家族之一,而且陸遜在朝中官職為丞相,必然成為孫權重點打擊的對象。我們知道孫權治理東吳的辦法是吳人治吳,把自己的利益和江東士族綁在一起,但是孫權又對江東士族不信任,所以通過打壓的方式讓這些士族知道,誰才是老大。

還有一種可能是孫權怕自己死後,子孫繼位,沒有人能震得住陸遜,所以提前把陸遜整死,其實這也是孫權後期昏庸的想法。此為個人觀點,僅為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