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為什麼等到曹睿死後才發動兵變?

七星印月



司馬懿為何在曹睿死後才敢發動政變?

諸葛亮常談羨慕,能迴天地春。司馬懿精於謀略,善於用兵,深諳韜晦。他是曹魏三代託孤輔政大臣,又被人稱之為:三國英雄士,四朝經濟臣。司馬懿極其聰慧,博學多識,年少時就遠近聞名,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繼任丞相後強徵司馬懿為文學椽,後來讓司馬懿做太子中庶子,也就是輔助曹丕的差事。曹丕在位時,司馬懿成為託孤輔政大臣,也是曹丕對抗宗親的工具。


曹睿繼位後,司馬懿臨危受命,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司馬懿兢兢業業,一生都在為曹魏徵戰,然而卻在曹睿去世後,發動高平陵政變,竊取大權。然而司馬懿既然想篡權,為何要等到曹睿死後,才發動政變?筆者認為,這是有著深刻原因的,以下做簡要分析。


首先曹睿在世之時,司馬懿並沒有實權。曹丕臨終前,將司馬懿任命為託孤輔政大臣,除了他還有三位,分別是曹真、曹休、陳群。曹丕讓司馬懿好生輔佐曹睿,同時也告訴曹睿,要永遠防著司馬懿。因為從曹操開始,眾人都紛紛議論司馬懿有狼顧之相,並且曹操曾兩次夢見三馬同食一槽,因此曹操警告後人,要永遠防著司馬懿。曹睿繼位之後,司馬懿也成為牽制曹魏宗親的工具。


曹丕在位時,曹真、曹休等就開始大肆圈地據為己有,侵吞國家資產,由於他們手握重兵,曹丕也不敢得罪。曹丕死後,宗親們更是肆無忌憚,曹睿只好用司馬懿牽制,懿依舊管理尚書檯,執行新政,防止曹魏宗親貪汙受賄、任人唯親。因此司馬懿當時只是個文官,並沒有什麼實權。後來諸葛亮北伐,曹真屢戰屢敗,曹睿不得不起用司馬懿為大都督,然而司馬懿雖然掌握兵權,但長期在在征戰,又有大將軍曹真的牽制,沒有機會發動政變。


其次魏明帝曹睿英明神武,牢牢控制大權。不得不說,曹睿是個英明的皇帝,從小就長相俊美,聰慧過人,又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曹操因曹睿超凡脫俗,更是對他寵愛有加,曹操曾誇讚:有曹睿在,曹魏江山可以傳三代了。曹睿在位期間,曾指揮司馬懿曹真等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防禦吳國,設立律博士制度,又與陳群等人制定了《魏律》,因此曹睿是個有座位的皇帝。


諸葛亮北伐期間,司馬懿被曹睿牢牢控制,由於司馬懿侵害了宗親們的利益,曹真、曹休等恨不得殺司馬懿,以除後患。每次都是曹睿阻止。而司馬懿稍有不慎犯錯,輕則降職,重則罷官,因此司馬懿在朝中很不得勢,更沒有什麼謀反的機會。而且當時人心向魏,司馬家族並未給世人什麼恩惠,司馬懿在這個時候謀反無異於自取滅亡。


再次曹睿在位,曹氏宗親依然強大,司馬懿在當時兼職不值一提。曹魏三代用司馬懿的原因,就是司馬懿有大才,可以輔助曹魏江山,然而三代人都未曾重用司馬懿,只是諸葛亮北伐之時才讓他掌握軍權。最主要是,託孤大臣不止司馬懿一個,還有曹真、曹休、陳群。曹真曹休才是真正的掌權者,手握重兵,可以說他們想殺司馬懿易如反掌,只是曹睿護著司馬懿。


後來諸葛亮北伐之時,由於曹真屢次打敗仗,丟城失地,曹睿這才起用司馬懿。而且司馬懿打敗仗之時,曹睿有再次起用曹真。二人相互牽制,由此看來曹睿也是個權謀家。因此曹睿在世,曹氏宗親雖然人才凋零,但大權在握,再加上曹睿英明神武,司馬懿沒有發動政變的機會。

你是如何看待司馬懿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曹睿的執政能力

曹睿為曹丕長子,226年即位,是謂魏明帝,即位時23歲,執政13年,239年去世,時年36歲。

曹丕擔心自己的兒子年輕,為兒子安排了四個輔佐的顧命大臣:曹休、曹真、陳群、司馬懿。可是曹睿非常聰明,擅長帝王之術,為了自己大權獨攬,攘外必先安內。將曹休、曹真和司馬懿三個掌握朝廷實權的人物,輪番調往與東吳和西蜀作戰的前線,基本上在京城待的時間很短,根本影響不了曹睿掌握大魏的朝廷實際權力,而且也不能干預曹睿的執政。(曹睿劇照)

在對外作戰中曹休和曹真相繼病死,但是他們也抵禦了吳蜀兩國的進攻,並且平息了遼東公孫淵的反叛,可以稱之為明君了。一個沒有多少實權的陳群就沒有調動,對權臣的控制可見一斑了。

曹睿無子,養子曹芳即位

曹睿雖然聰明,曾經有三個兒子,但無一例外都沒有到成年就夭折了。無奈只好弄了兩個養子:齊王曹芳和秦王曹詢。(郭皇后劇照)

曹睿特別好色,大概是因為自己的兒子早早夭折,他拼命的行走於嬪妃的床笫之間,希望能夠生下自己的嫡系後代,但事與願違,掏空了自己的身體,後代的事情也沒有解決。(曹芳劇照)

239年正月27日,36歲的魏明帝病故。病故之前,急招司馬懿和曹爽(曹真長子)進宮,託付後事,曹爽和司馬懿成為顧命大臣輔佐曹芳,這時的曹芳才7歲,是謂魏少帝。(司馬懿劇照)

司馬懿被廢,曹爽專權

曹爽是曹真的長子,曹睿託孤時,他被封為大將軍,假節鉞,簡單說曹爽掌握了曹魏的軍事大權。

曹爽在曹芳剛剛即位時,凡事和司馬懿商量,不過後來聽了別人的計謀,尊司馬懿為太傅,趁機剝奪了司馬懿的軍權。並將原來的禁衛軍將領蔣濟免職,各主要的軍事位置都換上了自己的兄弟和親信。(曹爽劇照)

244年,曹爽覺得自己是大將軍,但是一點戰功也沒有。於是就起兵征討蜀漢,司馬懿勸阻,但是曹爽大權獨攬,哪裡肯聽。結果曹爽被蜀漢的大將軍費禕擊敗,並且造成很大的內耗,戰爭地區的人民怨聲載道。

247年,曹爽兄弟將郭太后遷移出宮,架空了司馬懿,專擅朝政,黨羽遍佈,並且排擠了大量的官員。在宮殿內,曹爽甚至帶走曹芳的嬪妃出去玩樂,根本不把魏帝放在眼裡,儼然有取代魏帝的苗頭,因為曹芳不是曹睿的親生兒子,繼承帝位有瑕疵。

高平陵之變

曹爽對司馬懿換是小心提防的,248年,曾派人試探司馬懿的狀態。當時司馬懿應該啥病都沒有,但是馬上裝病,垂垂老矣的樣子,人都變得糊塗了,試探的人回去彙報給曹爽後,曹爽放心了。

司馬懿在幹什麼吶?這些年來的征討指揮,手下聚攏大批的將士親信,並且暗地裡培養了精銳的3000死士,尋找合適的時機發動政變。在朝堂上凡是曹爽排擠下來的軍隊人士以及朝臣,司馬懿都傾心相交,拉攏到自己的陣營,壯大自己的力量。

249年,魏明帝曹睿已經去世10年了。曹爽兄弟陪著魏帝曹芳去拜謁曹睿的陵寢——高平陵。曹爽的主要班底都參加了拜謁活動,出城前,謀士桓範告誡曹爽,他們這些掌握軍權的主要人物不能一起去參加這個活動,都城軍隊會失去領導,曹爽不以為然。

司馬懿培養的死士和拉攏的被曹爽排擠的大臣將領們紛紛出動,佔據了曹爽及其兄弟的軍隊駐地,打開武器庫,迅速裝備起來一直大軍,並將郭皇后搬了出來。然後他們認為曹爽兄弟有篡位奪權之意,下令免去曹爽兄弟的官職和軍職。謀士桓範逃出都城,建議曹爽攜皇帝曹芳到許昌,號令天下討伐司馬懿。(桓範劇照)

曹爽就是個沒什麼本事的傢伙,遇到這樣的事情馬上慌了,他仍舊留戀家族和安逸的生活,願意投降,繼續他的富貴人生。桓範悲痛地哭泣道:

“曹子丹這樣有才能的人,卻生下你們這群如豬如牛的兄弟!沒想到今日受你們的連累要滅族了。”

曹爽回到都城後,家族被軟禁看管。司馬懿很快找了一個曹爽謀反的事件,將曹爽家族及其黨羽誅滅三族,5000多人受到牽連。司馬懿從此掌握了曹魏的軍政大權。


穿越再現彼岸


我個人覺得有三點原因:

1、曹睿不是小屁孩

司馬懿主要是依靠曹丕上位的,曹丕死後,曹睿繼位時,已經二十多歲,是一個心智完全成熟的年輕人。而且從曹睿之後執政的手腕來講,絕對稱得上是一位頗有才幹的皇帝,尤其對於底下大臣的駕馭堪稱一絕。

2、能臣仍在,權利制衡

曹丕死後,以曹真、曹休、陳群和司馬懿為基礎成立了領導班子。當時,曹操時期的能臣干將雖然大多凋零,但曹真、曹休仍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電視劇中很多都在貶低他們)。陳群算是這裡唯一的文官,他是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創始人,“九品中正制”雖然在後世飽受詬病,但在當時可是最受士族階級歡迎的制度,陳群在士族集團頗有威望。司馬懿和他們相比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優勢,自然不敢輕易造次。

3、司馬懿太忙

翻看歷史,司馬懿在曹睿執政時期,基本都在對外作戰,而且曹睿對其看的很緊,國家的權利都集中在曹睿手裡,從對抗諸葛亮到平定遼東,司馬懿一直很忙,而且司馬懿手裡的軍隊遠達不到發動兵變的實力,不過,這些年的征戰,讓司馬懿在軍中頗有威望,為其之後發動高平陵之變提供了一定的軍事基礎。

司馬懿最後的成功,恰恰印證了郭德綱的一句調侃:“等你把他們都熬死了,你就是藝術家了”。司馬懿在嘉平元年(249年)發動高平陵之變。已經70歲了,他一生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曹真、曹休、陳群、諸葛亮等眾多豪傑,小孩子曹芳和匹夫曹爽怎麼是他的對手?


黑水布衣


在曹叡面前,司馬懿就是一個孫子

同志們,自古以來造反都是一件危險性極高的時期,不是每一個權臣一開始就想著去造反的,大家最初都想做忠臣,例如魏武帝曹操、宋武帝劉裕、明成祖朱棣,這些起初都不敢謀反。但隨著自己實力的增長,這才萌生了造反的念頭,而這個過程是比較漫長的,絕非一蹴而就。

司馬懿作為曹氏父子的謀士,在曹操、曹丕、曹叡時期都非常老實,畢竟上述這三位大佬都是歷史上雄主,尤其是曹操,司馬懿在曹操手底下混得時候絕對沒想過造反的事兒,借他一萬個膽子他也不敢。(曹操活著的時候,司馬懿就是個孫子)

司馬懿出生於一個官宦世家,他年輕時便名聲在外,曹操在掌權後派人徵召他。但司馬懿認為曹操是閹宦之後,不恥於與其為伍,他藉口生病婉拒了曹操的邀請。

在第一次邀請被拒後,曹操沒有說啥,直到曹操擔任丞相後,他再度徵召司馬懿,這一次曹操威脅司馬懿,若是不從則逮捕他。司馬懿非常恐懼,他只得放下架子,前往朝中任職。

司馬懿這個人確實是非常厲害,他的眼光也非常卓越。早在曹操降服漢中之時,司馬懿就建議曹操趁機南下進攻尚且立足未穩的劉備,一鼓作氣拿下益州。

然而當時曹操年事已高,在經歷了赤壁之戰的失敗後,曹操已經無心統一中國,曹操當時的重心在於安頓後方,為曹丕接班做鋪墊,於是扔下句“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之後便東撤返回許都。

曹操主力的撤退給了劉備以可乘之機,劉備隨即率主力北上奪取漢中,曹操聞訊後雖然親自帶兵反撲,但最終還是被劉備擊敗,丟掉了漢中。

拿下漢中使得諸葛亮獲得了北伐中原的前進基地,此後諸葛亮北伐都是以漢中為基地,給曹魏造成了極大的困擾。而如果當時曹操能夠執行司馬懿的建議,立即南下攻擊劉備,說不定就不會有三分天下了。

曹操死後,司馬懿作為曹丕的心腹,地位得到了進步一提高,甚至成為曹丕的託孤重任。曹丕臨終前曾任命曹真、陳群、司馬懿為輔政大臣,曹丕為此還專門告誡太子曹叡:“有間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意思是這個人你千萬不要懷疑。

而到了曹叡上臺後,司馬懿被封為舞陽侯,更是被委以重任。在曹叡時期,司馬懿晉升為肱骨之臣,他領兵在外相繼在東線和西線擊退了孫權和諸葛亮的北伐,又平定了遼東,深受曹叡的器重。

不過即便是位高權重,司馬懿在此期間仍舊沒有造反的念頭,因為此時他並非一家獨大,曹真和陳群都不是好惹的主兒。雖然在曹叡時期,曹真和陳群都接連去世,但魏明帝曹叡也是一代雄主。(當時的人對曹叡的評價很高,認為他的能力不在秦皇漢武之下)

《三國志》中對曹叡的評價是:

即位之後,褒禮大臣,料簡功能,真偽不得相貿,務絕浮華譖毀之端,行師動觽,論決大事,謀臣將相,鹹服帝之大略。

司馬懿在曹叡手底下是老老實實的,不敢有一點非分之想。(在曹叡面前,司馬懿也是個孫子)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公元239年,年僅35歲的魏明帝曹叡駕崩,整個曹魏的局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曹叡生前曾有過三子,分別是:

清河王曹冏

繁陽王曹穆

安平王曹殷

可不幸的是,這三個兒子全部都早夭了,這讓曹叡十分苦惱。

由於自己的兒子都夭折了,對於繼位人問題,按理說曹叡應該首先從自己的兄弟中挑選。但是曹叡並不想把皇位傳給兄弟,於是他收養了兩個遠房宗室之子——曹詢和曹芳。後來曹詢也早夭了,只剩下了曹芳一人。

對於曹芳到底是誰的兒子,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曹芳與曹叡之間應該隔著很遠。

其實立曹芳為儲君也是可以的,只是曹叡死的太早了,曹叡駕崩時曹芳才剛剛七歲,虛歲也就是八歲,就是一個小孩子,主少國疑,碰到諸葛亮這樣的忠臣還好,可問題是司馬懿並非忠臣。

而更重要的是,自從曹丕上臺後,為防止兄弟威脅自己,曹丕嚴重削弱宗室力量,使得夏侯家和曹家都遠離了朝廷的政治中心,對權臣起不到制約作用。並且在曹叡駕崩後,受命與司馬懿一同輔政的大將軍曹爽又是個不折不扣的廢物。此時的司馬懿環顧四周,發現周圍之人都是一群鼠輩,奪權之心漸起。

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誅殺曹爽三族,此後他又平定了淮南的叛亂,徹底掌握了曹魏的朝政。

司馬懿在掌權之後非常剋制,拒絕了朝廷的一切爵位和封賞,甚至比當年的曹操還要低調。曹操雖然沒有直接代漢稱帝,但至少也被封王。而司馬懿連個郡公的爵位都不要,試圖想向世人證明,他仍是大魏的忠臣。

但是此時的司馬懿確實已經有了奪權之心,司馬懿只不過想給自己留個好名聲,在加之當時司馬家族尚且沒有完全做好立即推翻曹魏的準備,因此司馬懿所要做的就是給司馬昭和司馬師鋪路,讓這倆兄弟完成代魏稱帝的大業。


千佛山車神


曹叡(叡同睿)是曹丕的長子,他是魏國的第二代皇帝,二十四歲繼承皇位,三十六歲去世,曹家短命,幾代人都沒有熬過司馬懿,最後讓司馬懿得了江山。


司馬懿為什麼等到曹叡死後10年才叛變,這裡邊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可以說明這個事情:

第一在曹睿時期,司馬懿還不具有可以兵變的實力,雖然有這十萬魏兵,是他們的大都督。但是司馬懿還在雍涼一帶抵禦諸葛亮,要是司馬懿帶領著魏兵殺進長安,很可能收到諸葛亮和魏國將領的包夾,要知道,諸葛亮可是很想除掉司馬懿這個心頭禍患。司馬懿是不管在曹魏還是在外面,都有人憋著勁要對付他,他雙拳難敵四手,所以只有靜靜的等待。


第二,曹叡去世後,輔國大臣曹爽架空了司馬懿的權利,讓他變成了一個虛有其表的空架子,但是即便是這樣,曹爽還是沒有放過司馬懿,時不時的要對付他,只要一看司馬懿不順眼曹爽就要派兵圍剿他,司馬懿在曹爽面前如坐針氈,夾著尾巴做人,他早想造反,只是時機不成熟,所以司馬懿在等候。

第三:司馬懿年輕的時候就跟著曹操,他輔佐了曹操,曹丕,曹叡,還經歷了兩次臨終託孤,雖然曹操早就覺得司馬懿有反叛之心,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對付他,司馬懿事情證明,他用50年的時間證明自己是一個忠臣,但是卻用一剎那的時間反叛了曹家。



司馬懿就是能忍,能熬,他忍住了一切甚至連諸葛亮給他送女人衣服羞辱他,他都能忍,最後把諸葛亮氣死的五丈原,他嘔死的曹操父子,熬死了曹家三代,熬死了諸葛亮,熬到沒有人與之抗衡的時候,他拿起了劍。


在司馬懿的人他沒有敵人,他視諸葛亮為朋友,他視曹操為師長,甚至諸葛亮去世後,他並沒有歡欣雀躍,而是痛哭流涕,覺得他失去了一個讓他仰慕的良師益友。


佳寧姐姐說歷史


司馬懿的個人野心也是隨著實力增長和形勢演變而變化的。

司馬懿一開始應該並沒有篡位的野心。曹操時期他的職位還不高。曹操要任用他,他還不肯去。不論他是想擺譜還是真不想去,總之這個時候不可能有篡位野心。

曹丕以後,司馬懿逐漸成為當朝名將,積累了大量的資源。在這個時期,司馬懿越來越表現出秀出群倫的能力。剋日平遼東之類的舉動可以說已經展現出了超凡脫俗的能力。率先在關中屯田則從戰略上一舉奠定了勝局。特別是曹睿時代前後,他的地位得到了兩次關鍵提升:他兩次成為了輔政大臣。



到了曹芳時代,高平陵事變之前曹爽的飛揚跋扈成功地將名聲太盛的司馬懿塑造成了被壓制打擊的老臣。這在高平陵事變的關鍵時刻可以說產生了極大影響。正是在處理這一事件的過程中,司馬懿實際掌握到了曹魏王朝的至高權力。

在處置高平陵事變時,司馬懿大肆處決曹魏宗室、形成與曹魏徹底決裂、勢不兩立的局面,才是關鍵的轉折點。

在此之後,司馬懿不是篡位不篡位的問題,而是篡位不篡位都已經貼上牌子了。



騎虎難下。

可以說,即便到了這個時候,司馬懿家族也不過就是自古以來常見的權臣模樣。霍光,梁冀,廢立皇帝的權臣多了去了。

然而時代不同了。司馬懿家族生活在董卓、曹操之後。自從曹操把持朝政數十年最後成功篡位之後,司馬懿站在權臣的位置上,已經自然而然地貼上了篡位者的標籤。



可以說,實力讓司馬懿具備了政變推翻曹爽的能力,形勢讓司馬懿走上了篡位道路。


歷史伶俜者


司馬懿一代權臣,精於謀略,善於用兵,深諳韜晦,謀略才能與諸葛亮不相上下。他是曹魏的三代託孤大臣,又被人稱之為:三國英雄士,四朝經濟臣。

曹丕在位時,司馬懿成為託孤輔政大臣,也是曹丕對抗曹氏宗親的主要工具。曹睿繼位後幫助其四處征戰,抵禦諸葛亮的北伐,立下赫赫戰功。然而卻在曹睿去世後,發動高平陵政變,竊取大權。

司馬懿想篡權的話,為什麼要等到曹睿去世後發動政變呢?首先,曹丕去世後將曹睿託孤於曹真、曹休、陳群、司馬懿四位大臣,讓司馬懿好好輔佐曹睿,同時曹丕還告誡曹睿要防著司馬懿,曹操還在世的時候就曾說過司馬懿此人有狼顧之相,告誡後人一定要提防此人。曹睿繼位後,司馬懿也成為牽制曹魏宗親的工具。曹睿在位時,司馬懿開始並沒有任何的實權,只是一個文官。後來諸葛亮北伐,而曹真屢戰屢敗,曹睿不得不起用司馬懿為大都督抵禦諸葛亮。雖然此時大權在握,但由於長期在外征戰,還有大將軍曹真的牽制,並沒有機會造反。而且曹睿確實是聰慧過人、很英明的一位君主,司馬懿被其牢牢的控制在手裡。曹睿死後,將其養子齊王曹芳託付於司馬懿,於是司馬懿和曹爽成為託孤大臣。此時曹睿、曹真都不在世,就變成曹爽和司馬懿之間爭奪最高權位了。曹爽乃是一位公子哥,喜歡附庸風雅、飲酒作樂,將朝中之事全都推給司馬懿處理,雖後來經人提醒設計奪取了司馬懿的兵權,但其遠遠不是司馬懿的對手。司馬懿利用曹爽帶著親信大臣陪曹芳去高平陵祭拜明帝機會,發動了政變。

司馬懿可以成功,也是源於曹爽乃是無能之輩,不敢破釜沉舟與司馬懿一戰,接受了司馬懿的條件,回到了洛陽交出大將軍印,被軟禁起來,後來被殺。


微視集中營


司馬懿三朝元老不假,但曹操一直就看不上他,而且還處處防著他,所以司馬懿在曹操手下就是個打醬油的材料。

曹操死後曹丕繼位,司馬懿給曹丕出過五路伐蜀的主意,但五路伐蜀只是曹魏一相情願的事情,輕易就被諸葛亮把曹魏的五路伐蜀計劃給破了。

司馬懿也只能繼續在曹丕手下當他跑龍套的角色。

好容易曹丕死了,曹睿繼位,司馬懿該大顯身手了,卻被諸葛亮用反間計四處散佈謠言說他司馬懿要造反,弄的曹睿也疑心重重,索性把他打發回家養老去了。

你說曹家對他一直就不放心,處處提防著他,他司馬懿怎麼奪權?

曹睿死後,繼位的皇帝曹芳太小,撐權的宗族曹爽又是個笨蛋,這才給了司馬懿奪權的機會。

所以司馬懿也只能在曹睿死後奪權。


用戶2394723182969王


曹叡生前乃至高平陵以前,司馬懿一直是忠臣形象,安心為領導打工就好了,沒必要作死,真的打出造反的旗號,也沒魏兵會聽他的。

曹爽執政後用了一些自己的親信,進行了一些制度變更,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司馬懿也是其中之一,於是這些人支持司馬懿通過政變推翻曹爽,有了他們的支持,司馬懿做事更有底氣,而且師出有名:在太后授權下,以顧命大臣的身份剷除禍國權奸。

大臣們支持曹爽下臺不代表他們同時支持司馬懿後來的作為,如司馬懿殺曹爽就不在蔣濟的預期內,劇情一旦失控,沒有後悔藥可以吃,甚至吃也沒用,誰知道平行空間下曹爽繼續專權就不會出現曹爽篡國呢?

司馬懿辭掉了相國、郡公、九錫,但他的兒子司馬駿八歲當上散騎常侍侍講、孫子司馬攸六歲封侯,更要命的是,家廟都立在都城洛陽了。

但還有戲劇性的事:毌丘儉、文欽起兵討伐司馬師的時候,在檄文中還說“故相國懿,歷事忠貞”云云,還給司馬昭、司馬孚、司馬望也發了好人卡,只宣佈司馬師是狼人,但作為功臣子也可以饒他一命放他回家吃飯。而另一方面,他們給郭淮寫信又說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中殺戮俊傑太多。按道理,書信不像檄文,內容是不能天下皆知的。不知道是司馬懿忠臣論在當時本就有市場,還是二位意圖通過發好人卡分化司馬家。

還有東吳丞相張悌評價:“諸葛、司馬二相,遭值際會,託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漢,或冊名於伊、洛。丕、備既沒,後嗣繼統,各受保阿之任,輔翼幼主,不負然諾之誠,亦一國之宗臣,霸王之賢佐也。”魏發起滅蜀之戰時,張悌也說:“司馬懿父子,自握其柄,累有大功,除其煩苛而布其平惠,為之謀主而救其疾,民心歸之,亦已久矣。故淮南三叛而腹心不擾,曹髦之死,四方不動,摧堅敵如折枯,蕩異同如反掌,任賢使能,各盡其心,非智勇兼人,孰能如之?其威武張矣,本根固矣,群情服矣,奸計立矣。”


代牧益州閻文平


五胡亂華時代,有個羯族強權人物,叫石勒,建立過統一北方的後趙政權。他曾經評價過司馬懿,把司馬懿貶低的一文不值。

有一次石勒大宴群臣,喝醉了,眼花耳熱之後,心理膨脹,問自己的百官,他的功業,可以跟歷史上哪個皇帝相比。

趙國的群臣自然星宿派弟子附體,把拍馬屁之奇技,阿諛奉承之能事,展現的淋漓盡致。一時之間,大殿之上,唾沫與口水齊飛,屁聲共人聲同味。

石勒手下重臣徐光最後讚頌石勒說,陛下的文韜武功超過了漢高祖劉邦,陛下的雄才大略超過了魏武帝曹操,自夏商周三代以下,沒有一個人能跟陛下相比,再往上數的話,恐怕只有軒轅黃帝一個人能比得上您!

石勒雖然心理膨脹,但是也知道這些人在誇大其詞拍馬屁,他自己總算還有點自知之明。

他哈哈大笑說,假如我遇到了漢高祖,我也只能俯首稱臣,跟韓信彭越之流爭功勞。假如我遇到了光武帝,我將跟他群雄並起,逐鹿中原,到最後還不知道鹿死誰手呢。

他接著說,大丈夫做事,應該光明磊落,在太陽和月亮的光芒照耀下看得見地方行事。我才不像曹操、司馬懿父子之流,下三濫,陰嗖嗖,就會欺負人家孤兒寡婦,通過狐媚和姦詐的行為贏取天下。

大丈夫行事當雷雷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

其實,石勒這幾句話,前面什麼比肩光武帝劉秀的事就不說了,自誇自擂得沒譜了。單單說他指責曹操和司馬懿欺負孤兒寡婦這句。

石勒說曹操欺負孤兒寡婦獲得天下是不怎麼對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漢獻帝早已經成年了,曹操豈能叫欺負孤兒寡婦?董卓那才叫欺負孤兒寡婦。漢獻帝是主動依附曹操的,是主動送貨上門。

石勒說司馬懿、司馬昭欺負孤兒寡婦則確乎沒錯。

魏明帝曹睿還在的時候,當權的還是曹氏家族,曹睿最信任的是曹休、曹真等人,司馬懿還得往後靠。

所以,只要曹睿還在,司馬家族就不敢有所異動,曹睿雖然到後來很荒淫奢侈,可是他並不傻。

有清醒的曹睿,有曹氏家族的曹真曹休掌握大權和兵權,司馬懿家族怎麼敢輕舉妄動?那時候,魏國出兵打仗,如果曹家的人在,都是以曹真曹休為主將,司馬懿最多是個副將,有時候還是後將軍。

在魏明帝時代,司馬懿別說起兵造反了,他要做的反而是“狐媚”以博得魏明帝曹睿的信任。

魏武帝曹操時代,司馬懿只不過是個小小的文官,曹操手下又謀士環繞,武將如雲,哪裡顯得出他來啊。

就算他最擅長的裝病,曹操都能一眼瞧出來。

曹操聽說年輕的司馬懿有點小名氣,就派人徵召他,結果司馬懿“辭以風痺,不能起居”推辭了。曹操就派人去刺探他的病情,司馬懿堅臥不動,以為把曹操騙過去了。其實曹操只是不願意勉強他罷了。

後來,曹操做了丞相,又想起了司馬懿,於是再次徵召他。這次曹操沒客氣。

敕行者曰:‘若覆盤桓,便收之。’帝懼而就職。

什麼意思啊,你再跟老子裝病,老子就把你收監問罪了。於是司馬懿“懼而就職”。

曹睿在的時候,大權在握,又有曹氏家族的人為輔助,司馬懿如果敢出么蛾子,一樣“便收之”。在狠人那裡,司馬懿這套玩不轉。

曹睿死後,齊王曹芳繼位,年方八歲。司馬懿和曹爽輔政,司馬懿鬥倒曹爽,才真正掌握魏朝大權。

此時,司馬懿、司馬昭父子真真正正欺負人家孤兒寡婦來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