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離職員工,最見企業格局!

來源: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近日,微博上的一則新聞引發了網友熱議。

7月底,王先生離職時,領導提了一個 “蠻橫無理”的要求:讓他必須刪光所有同事的微信賬號,否則不簽字。

為了儘快離職,王先生按要求刪了。對方特意在他手機上確認,還有遺漏未刪除的賬號,再次刪除後才作罷。

現在4個月過去,王先生意識到自己被侵犯了隱私權,提出投訴。對此,他的前領導回應,要求刪除同事微信是對公司團隊的保護,並不是強制,是徵得了王先生同意。

如何對待離職員工,最見企業格局!

暫且不說王先生與前領導各執一詞的孰是孰非,從網友們的評論,我們可以看到,有對領導出發點的理解,但更多的,是對公司強制行為的不滿。

如何對待離職員工,最見企業格局!

有一位網友說,離職後若有心要找前同事,即便刪除了微信,也可以打電話,公司此做法未免不近人情。

評價一家公司對待員工的好與壞,不僅是看員工入職後的福利待遇,還看員工離開時,公司的態度。

對待離職員工的方式,最能體現一家企業的氣度與格局。

1

小格局的公司撐不起大發展

如何對待離職員工,最見企業格局!

網上曾有篇文章《離職3天,我被20個同事集體拉黑》。講述了小姑娘晴晴由於家庭原因辭職,第3天時發現被部門全體同事拉黑。

同事私下說,是老闆讓所有人當面刪除,杜絕與晴晴的一切聯繫。因為“她不懂感恩,公司培養了她三年,結果合同到期就狠心離開,絲毫不顧公司遇到的困難。”

公司的困難要顧及,員工的家庭就不需考慮?這個老闆處事,只從自己的立場出發,行為粗暴極端,除了讓離職員工寒心,也難免讓在職員工有兔死狐悲的難受。

馬雲曾說,員工離職只有兩個原因,一是錢沒給到位;二是心委屈了。說到底就一條:幹得不爽。

再優秀、福利再好的公司,幹得不爽的情況,總會存在。從員工離職的原因入手,照法律條文辦理、相送離開,可能是企業應對的最好做法。

但有些公司的負責人,總是自認為把員工的各種身份證明攢在手中,就能決定員工的去留。

留住人,留不住心,對企業經營毫無幫助,又何必要卸磨殺驢、落井下石?

以算計的心,懷著怨恨,對離職員工詆譭或封殺,都只會暴露出企業格局太小。

沒有胸懷的公司,又怎麼扛起大事業?

2

困住人才不如發展積累人才

在全球化與信息化的當下,終身僱傭關係屬於少見,也不現實。員工的離職,人才的流動,可能會造成暫時性的損失,但也有可能是一筆隱形財富。

國際顧問公司執行董事湯姆·蒂藺尼就曾說:

“如果你認為你能永遠困住人才,那才是愚蠢的。你應該在他們離職之後,繼續與他們保持聯繫,把他們變成擁護者、客戶或者商業夥伴。企業有這樣開放的心態,才能更好地招賢納士,為企業發展積累人才。”

如何對待離職員工,最見企業格局!

真正有格局的公司,不僅在於它對在職員工無微不至的關懷,還在於它對離職員工不離不棄的照顧。

管理諮詢界的巨頭麥肯錫將員工的離職視為“畢業”,前員工都是“麥肯錫校友”。

它一直投巨資,用於培育其遍佈各行業的“畢業生網絡”。這些校友在畢業之後,無論去世界上哪一處麥肯錫的辦公室,都會得到熱情的招待。

一家優秀的企業,心態必然是開放的,胸懷必然是廣闊的。它會把每一位員工,視為自己的孩子與夥伴,相伴時守護,相離時祝福。

3

提升員工的工作體驗和滿意度

在現代社會,員工離職後,公司與其的關係大概有這麼幾種:

1 形同陌路。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2 好聚無好散。出於對商業秘密、技術等方面的保護,公司設法打擊離職員工。員工要麼憤怒反擊,要麼默默忍受;

3 再見亦是朋友。公司與離職員工維繫著良好感情,保持著聯繫,甚至有的離職員工與前東家成為了合作伙伴。

據智聯招聘《2018中國年度最佳僱主初選報告》顯示,百強企業更重視提升內部員工的工作體驗和滿意度,因而獲得現任員工和前員工的肯定與讚揚。

這些企業都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一、強烈的認同感。企業文化如果能贏得多數員工的認同,就會形成感情紐帶,將員工與企業緊密聯繫在一起。即使某天員工離職了,這份感情也許會依舊存續。

這恰恰能夠降低員工離職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餐飲行業的佼佼者海底撈有個做法:店長離職,只要任職超過一年以上,就給8萬塊的“嫁妝”,就算是這個人被小肥羊挖走了,也給。

創始人張勇解釋,在海底撈工作太累,能幹到店長以上,都對海底撈有貢獻,應該補償。

海底撈前段時間上市,說至今創辦十幾年,店長以上有過百人,但拿走“嫁妝”的,只有三個人。這充分說明了海底撈員工的忠誠度之高。

試問有幾家企業,會在員工離職時,額外支付一部分費用?不說額外支付,就算是不克扣工資就已經不錯。

所以,留住員工的原因,是企業真誠地善待員工。

如何對待離職員工,最見企業格局!

第二、牢固的信任感。谷歌的企業文化一直為人稱道,它在2016年建立了創業公司孵化器Area 120。凡成員都可以申請,提交商業計劃。如果合適,谷歌將會送出投資意向書,幫助建立一家新公司。

這一措施,成就了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雙贏,不僅減少員工因創業而離職,還為谷歌拓展市場和業務提供了機會,也為員工創業提供了支持。

谷歌的偉大,就在於它始終相信員工,相信他們會有所創造、有所創新。因此它願意為員工的創新行為提供支持。即使創新失敗,也不會打擊員工的士氣。

相互之間的信任,維繫了谷歌與員工的良好關係。

如何對待離職員工,最見企業格局!

第三,厚實的安全感。跳槽者就是背叛者?在阿里,這種顧慮不存在。

馬雲說,除了3萬在職員工,他還有5萬多後援。這5萬多後援,其實就是離職的“阿里人”。這些人有的離職創業、有的去了競爭對手的公司。但無論怎樣,阿里都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願意儘可能提供幫助。

馬雲說,

能在阿里共事,是我們的緣分。如果你要辭職,我會尊重你的選擇。如果辭職出去後發現外面不適應,想回來,完全可行,我歡迎。今後對於想創業的人,我們會給予一些投資。

真誠,是彼此給出的最好態度。

作者:焱公子,髮型光芒萬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強,專注寫職場。解薄情人世,書深情故事。微信公眾號:焱公子(Yangongzi2015)。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