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最見員工的人品

“如何開始與如何結束,是職業關係中極為重要的部分”。但問題是,人們總會花很多時間準備如何給別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卻很少考慮到“最後印象”。無論你為何辭職,無論是因為你深深感到不幸福還是準備抓住新機會,“你都需要保持敏感,做好規劃”,施萊辛格說。

一個員工的離開,最能體現這個員工的內心獨白。有的人離職時把文檔交接的規規整整,注意的事項交待得很清楚。一個人的教養體現在方方面面,分開時,相互對方沒了牽制,人設最容易崩塌。如今,人們不再奉行60後、70後那種,在一個公司幹到老的信條,離職已經成為職場生活的一種常態。

長久以來,對公司的不滿,對領導的不滿,在離職時都會發洩出來。這可能不全是離職的人的人品問題,也可能是公司的問題。但,相忘於江湖,不撕逼不扯皮,平靜地處理好離職手續,未嘗不是一種好的方式,也看出了你的格局。

離職,最見員工的人品

馬雲也說過,辭職無外乎兩種原因,一是待遇不好,員工覺得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二是覺得公司工作的環境不好,自己對公司的認可度不高。無論是哪一種原因來說,辭職離開都是心有不滿的,所以很多人辭職之前都說了很多自己的心裡話,大倒苦水,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

“離職見人品”,離職在某種意義上講,屬於“撕破臉”,因此可以撕掉一個人的偽裝,展現了最真實的一面。有的人離職以後覺得沒必要再“討好”公司,因此表現出對公司制度的各種無視,不尊重公司,離職時惡意詆譭公司。如果公司確實存在問題,說說公司不好還可以理解,但是無中生有,誇大事實這樣就反應一個人的人品問題了。惡意詆譭只能說明你想吹牛逼,證明你離開是多麼的正確,別人留在那都是傻逼,靠這樣的方式抬高自己會讓人非常討厭的。

人智商高不高沒關係,但做人的格局一定要大,說白了,你可以不聰明,也可以不懂交際,但一定要大氣。好好說聲再見,畢竟你曾在那裡揮灑過汗水,如果把曾經的公司說得一文不值,不堪之至,那麼,你曾經的付出、曾經的熱血,又算什麼?你否定的不止是老東家,也是你個人的努力以及曾經的付出。即使是被公司傷害,也是職場中的一種體驗,原諒這些經歷反而能體現你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