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歷史君
說張良是中國明哲保身第一人,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關於他的故事,大家多多少少肯定都聽說過一些。當然關於他的事情,大家最熟知的是,他幫助劉邦打下了一片大好河山。到了劉邦稱帝后,輪到他們這一幫功臣,坐享其成,封官加爵的時候,張良卻選擇了急流勇退。
正是因為張良在人生的最頂峰的時期,他宣佈退隱朝野,獨善其身,不問世事。所以他才沒有遭到劉邦的報復。
張良為何在功成名就的時候退隱山林呢?難道他真的不想當官嗎?
事實上肯定不是這樣的,張良跟著劉邦出生入死,不就是想封侯拜相,指點江山嘛。
最後他之所以選擇不問政事,是因為他在跟隨劉邦打江山的時候,已經把劉邦這個人給看透了,劉邦絕對是隻可共患難,不可共享福的人。
那麼張良是通過劉邦做得哪些事情,來看透劉邦發呢?
我們說幾個人,大家應該就知道了。
蕭何和張良一樣,都是劉邦最為倚重的人。劉邦和項羽在爭天下的時候,讓蕭何給他管理大後方,雖然蕭何做的很好,劉邦缺人,他就給劉邦補充人員,劉邦缺糧,他就給劉邦籌集糧餉,可以說蕭何兢兢業業,從來沒有耽誤過劉邦的事,還把劉邦的大後方給治理的有井有條,要說這樣的蕭何,劉邦應該獎賞人家才對,畢竟人家是有功之臣。
可是,劉邦不這樣想,他猜疑蕭何,覺得蕭何這個人有異心,對他不忠。
因為蕭何在關中的名聲太好了,關中的人對他很尊重。劉邦擔心蕭何在背後擺自己一刀,然後自己稱王稱霸了。那他劉邦豈不是成了冤大頭。
想到這裡,劉邦就隔三差五地派人去問蕭何最近怎麼樣了?
蕭何剛開始以為劉邦關係自己很高興,可是,時日已久,他覺得不對了。
蕭何在想若是問候的話,也該是蕭何問候劉邦呀,畢竟劉邦在前線打仗,那裡才是最為危險的地方。
也就是在這時候,蕭何的門客告訴他,你就要大難臨頭了。
蕭何知道劉邦這麼頻繁地問自己沒有按好心,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做?
這個門客就告訴蕭何,劉邦在前線打仗,是怕你在後院發展自己的勢力,畢竟你這麼多年,治理的關中非常的富庶,百姓對你都是讚賞有嘉。劉邦是怕你撇開他自立門戶。所以,他對你不放心。
蕭何問這個門客,那我該怎麼辦呢?
門客告訴他,只要你把你的後代,兒子,侄子全部都給送到前線,幫助劉邦打仗。他就不會懷疑你了。
蕭何依計行事,劉邦見了蕭何的親人來戰場。他很高興,從此,再也不問蕭何怎麼樣了。畢竟蕭何把最親近的人,都送來當人質了,他劉邦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要知道這些事都是發生在張良眼皮底下的事情,劉邦連蕭何這個老鄉都不相信,他會完全相信張良嗎?
所以說劉邦這個人,多少有點不地道。當你對他有用的時候,他都敢懷疑你。若是他真的當了皇帝,對你豈不是想殺就殺了。
所以,單從這件事上來看,就可以看出,劉邦是個只可共患難,不可共享福的人。
我們在看張良做的另一件事,劉邦稱帝之後,要分張良食邑三萬戶,而且這三萬戶,可以讓張良自己選,還是讓他選當時最為富庶的齊國的土地。
張良拒絕了劉邦,他覺得要這麼大塊地方,劉邦怎麼可能對他放心。若是他真的選三萬戶齊地的食邑,劉邦肯定會找他麻煩的。在張良看來,這麼多食邑只能給他帶來禍害,所以,他拒絕了劉邦。
最後張良在貧窮的留縣,選了一萬戶做自己的食邑,劉邦對張良的做法感到很滿意。
張良在被封為留侯之後,就退隱山林不問政事了。所以,漢初三傑中,只他一人度過了一個安詳幸福的晚年。
被劉邦視為漢初三傑的蕭何和韓信就沒有這麼幸運,韓信最後被殺呂后了,死的時候只有三十歲,這個大家都清楚。
蕭何雖然最後也善終了,但是,他的命運也很坎坷。
劉邦臨死前把他給抓進了監獄,想要處死他。最後要不是蕭何自毀名節,又有高人來為他說情,說不定他真的就死在了劉邦的前面。
所以,相對比來說,還是張良的做法最聰明。
張良退隱山林之後,專心修道,死後還羽化成仙,到了太上老君的身邊。當然這是傳說了。但是,張良的後代都開始修道,這是真實的。
張良的八世孫張道陵學道有方,成了開宗立派之人,中國大名鼎鼎的正一道就是他開創的。張良的後代,之所以有作為,經久不衰。就是遵循了他的教導,一代又一代的把道給傳承了下來。張家的道和孔子的儒家學說一樣,對中國的影響都是十分深遠的。
史學達人
諸葛亮曾經這樣評價張良:仰其像不威,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成帝王之師。意思是張良長相不威猛,但是卻能為帝王謀劃,平定天下。史載:張良狀如婦人好女,放到現在就是小鮮肉的長相,但是人不可貌相,張良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輔佐劉邦成就帝業,簡直比大將還威猛。那麼張良有多聰明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張良有一個好的出身,他們家五代相韓,是典型的官宦之家。到張良這一輩,韓被秦所滅,張良散盡家財,招募勇士,發誓要恢復韓之舊境。那麼張良的聰明才智是如何學來的呢?
張良花錢僱傭了一個大力士,在博浪沙偷襲秦始皇,結果擊中了秦始皇車隊的副車,秦始皇大怒,於是全國緝賞張良。張良逃匿於下邳,而下邳和沛縣離得很近。
有一次張良在下邳遊蕩,在橋邊遇到一個老人。這個老人故意將自己的臭鞋丟到橋下,招呼張良去撿。
張良本來想揍他,但看他年紀大,於是忍了。誰知道剛把鞋撿上來,那老頭又故意把鞋丟下去,還讓張良撿。張良忍了,又把鞋撿回來。老頭笑眯眯的對他說:孺子可教,過兩天你還來這裡,我有東西交給你。後來,張良兩次來晚,被這個老頭一頓臭罵。最後一次,張良半夜就起來,終於趕在了這老頭的前面到達。這老頭給張良一本書,張良一看就震驚了,原來這本書是失傳很久的《太公兵法》,張良從此以後認真研讀這本兵書,再出門時,已經不是那個普通的張良了,而送張良書的人是半人半仙的黃石公。後來黃石公還收了一個徒弟,他的名字叫諸葛亮。
張良對劉邦有多重要呢?非常重要,張良幫過劉邦,幫過呂雉,更幫過劉邦之子漢惠帝劉盈,可以說,張良在劉邦稱帝前後是劉邦最重要的謀士。張良善陽謀,陳平善陰謀,兩人一陰一陽,項羽就是再厲害,也抵擋不住。那麼張良這麼厲害,當初是怎麼看上劉邦的呢?
張良曾經多次向別人兜售《太公兵法》的精髓,只有劉邦聽了之後能夠悟出其中的道理,並且隨之實施,於是張良感嘆:這就是天意呀,從此以後,我就輔佐你了。
張良體弱多病,因此不能夠領兵打仗。那麼他是如何幫助劉邦的呢?靠計謀。具體來說就是舉薦人才,增強劉邦的勢力。那麼張良都舉薦過哪些人才呢?
當時劉邦平定三秦之地後,率軍六十萬直撲彭城,一舉攻克了彭城。結果被項羽率領三萬騎兵所擊潰,差點被俘。劉邦想捐出關東之地用來招攬人才共擊項羽,於是向張良獻計,張良給劉邦舉薦了三個人。
一個是英布,英布在劉邦攻擊彭城後,並沒有響應項羽的號召前來助戰,這說明英布對項羽並不完全忠心。於是張良建議劉邦策反英布。
一個是彭越,彭越在滅秦後沒有被項羽封侯,心生怨恨,於是投靠了齊國田橫。在田橫的幫助下,率軍在項羽身後不斷襲擊項羽的運糧隊伍,惹得項羽心煩不已。
一個是韓信,張良建議韓信襲取魏國,然後東進取代、趙等國,對項羽形成包圍之勢力。最後劉邦採納張良的計策,派隨何策反英布,又派人聯絡彭越,封韓信為左丞相,曹參和灌嬰為將,北上開闢第二戰場。
最後,正如張良預料的那樣,在北方韓信相繼攻破了魏、代、趙、齊四國,彭越攻取了梁地,偷襲了項羽後方,而英布則在南方奪回了九江等地,在戰局上徹底包圍了項羽,項羽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撤退。
因此,論破項羽之功,張良功居第一。後來劉邦讓張良在齊國任選兩萬戶作為封地,張良拒絕了,張良說:我和您相遇在留縣,就把我封在留縣吧。於是張良被封為留候,一個封地最小,卻官位甚大的職位。那麼張良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張良看出劉邦為人好猜忌,怕招惹麻煩,因此以退為進,在功成時就選擇隱退,正好自己身體不好,於是就告假劉邦,不參與政事。但是有時不是他想躲避就能躲避的,後來,呂雉為了保住太子之位,又去請教張良。那麼張良如何應對呢?
劉邦喜歡貌美如花的戚夫人,愛屋及烏的也偏愛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劉邦想改立劉如意為太子,呂雉很害怕,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有人給她出主意,讓她去請教張良。
張良一開始一口決絕,不打算幫忙。後來呂雉派呂澤在半路截住張良,強行問計,呂澤告訴張良:換了太子,先生能高枕無憂嗎?張良無奈,給呂澤出了一計,說普天之下劉邦不能徵召來的人才只有四個人,你把這四個人找來輔佐太子,則太子之位無憂。
後來,呂雉派人去請這四人,他們是著名的商山四皓,分別是
東園公、綺裡季、夏黃公、甪里先生 。劉邦後來病重,又想廢太子。張良親自去求情都不管用,最後商山四皓共同出面跟隨太子去服侍劉邦,劉邦問太子身後這四人是誰,在得知是商山四皓後大驚,於是喃喃的說道:太子羽翼已豐,大勢已定。隨之,再也沒有廢立太子的打算了。因此,張良既有輔佐劉邦成立帝業之功,又有安定社稷,穩固太子地位之功。人聰明到這種程度,簡直無人可及。劉邦死後,張良請退,跟隨赤松子雲遊,日習辟穀之術,修仙練道去了。而張良學道這一舉動,惠及了他的子孫。為什麼這樣說呢?
張良的第八世孫張道陵也學習道教,並且開宗立派,創立了正一道,成為一代宗師。其後代張魯繼而開創五斗米教,在漢中傳教安民,威震一方。可以說,張良的思想,通過他的子孫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一直流芳至今。試問,從古到今,能做到這種境界的能有幾人呢?
每日趣評
他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是中國古代鮮有的智者,或者說神人。他功勞卓著,皇帝對他言聽計從,但他功成名就之後,不留戀權力,急流勇退,得以保全。他更是痴迷黃老之道,他的一個智慧,讓自己的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甚至至今還是一個受人尊崇的千年家族。那麼,他到底是誰,他到底憑什麼讓自己的家族世代輝煌呢?
他就是張良,戰國晚期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人,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大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他是漢高祖劉邦的最重要的謀士,他幫助劉邦率軍一路兵不血刃,率先攻入秦朝都城咸陽。他出謀劃策,使劉邦在危險重重的鴻門宴得以脫身。 後來,他又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幫助呂后扶持劉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為留侯。
此時,他是漢朝的王侯,功成名就,但張良自請告退,摒棄人間萬事,崇信黃老之學,專心修道,想要得道成仙。公元前186年,張良病逝,諡號文成侯。雖然說張良病逝了,但他真正的傳奇,才剛剛開始。
據《仙傳抬遺》記載,張良曾遇黃石公授書,讀後便能應機權變,輔佐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張良還以此修之於身,能煉氣絕粒,輕身羽化。與綺裡季、東園公、夏黃公,為雲霞之交。後解形於世,葬龍首原。赤眉軍起義,有人發其墓,但見黃石枕,化而飛去,不見其屍形衣冠,得《素書》一篇及《兵略》數章。這段記載很簡單就是說張良死後,羽化成仙了。
傳張良登仙后,成為了太玄童子,常跟著太上老君在太清之中修道,其八世孫張道陵亦得道。張良的八世孫張道陵七歲即能通道德經及河洛圖諱之書,皆極其奧。據傳他跟太上老君學道,創立了正一盟威道,簡稱正一道。雖說張道陵跟太上老君學道的說法有點扯,但其先祖張良無疑是張道陵修道,甚至創立正一道的一個重要人物。張道陵為天師派第一代張天師,其子孫世代接任天師之位,被歷代帝王所尊崇。至民國初期,已傳至六十三代,也就意味著這個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成了歷史上僅次於孔家的第二大家族。
總之,自從張家創立了正一道後,任憑這世間王朝更替,張天師的家族卻千年屹立不倒,世代輝煌,不得不佩服張良以及張道陵的智慧呀!張道陵與孔子一樣,創立了一服務於朝廷的社會組織,他們幫著朝廷愚民,維護其封建統治,藉此來換取自己家族世代的輝煌。各位,你們說呢?
密探零零發
張良在漢朝和在歷史上的地位很高,在武廟裡面,主祀是姜子牙,也叫武成王,張良是配祀,然後十哲與六十四名將是從祀,也就是說張良在武廟裡面的地位排名第二。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劉邦信任也最器重的其實是張良,在史記裡面,我們完全看不到劉邦對張良的猜忌,而對蕭何,卻是一直是猜忌,外打出仗的時候,還派人一直打探蕭何的消息。
蕭何不得已將族人都派往前線,才打消了劉邦的想法,而漢朝建立之後,蕭何又不得已自汙,後來還被劉邦下獄,最後才逃命下來。
而韓信,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劉邦兩次跑到韓信的軍中,奪了韓信的兵權,後來又將韓信從楚王貶為淮陰侯,最後蕭何與呂后聯手殺掉了韓信。
而最聰明的就是張良了,當劉邦想要賜給他齊地三萬戶的時候,他拒絕了,而只要了一個小小的留縣做為自己的封邑,而在漢初功臣裡,張良只排在了六十二名,這個正是張良的高明之處,樹欲靜而風不止。
蕭何與曹參也就才萬戶侯,如果張良真接受了三萬戶侯,那麼就在排名第一蕭何與排名第二曹參之上了,那麼必然會起眾人的不滿。
而如果張良完全不接受,那也顯得太虛偽,如果真的完全無所求,那就說明是有所求的,所以張良特意挑了與劉邦第一次見面的地方做為封邑,那麼劉邦就會時常想起,自己與張良是怎麼見面的,然後怎麼一起奪天下的。
另外,張良在漢朝建立之後,就歸隱山林,但是並不是完全不問政事,比如在遷都上面,在廢立太子上面,還有建議呂后請商山四皓輔佐太子上面,在需要張良出現的時候,張良就出現了,那麼劉邦,呂后,劉盈都會記得張良的好的。
歷史簡單說
張良是西漢初年的功臣中獲得後世讚譽最多的人。由於他不居功自傲,又懂得進退,及時辭官歸隱。他這種做法,後世給予了極大的肯定。認為後世張家能成為中國2000年曆史上最顯赫的家族之一,都是因為張良留下了好的家風的緣故。
(張良劇照)
不過,今天我想說的是,張良當時的做法,真的是對的嗎?會不會反而是張良的做法,害了他的子孫呢?
我們來看兩條記載。一條是《史記》上的:“留侯不疑,坐與門大夫謀殺故楚內史,當死,贖為城旦,國除。”還有一條是《漢書》上的:“子不疑嗣侯。孝文三年坐不敬,國除。”
“留侯不疑”是誰?他是張良的兒子張不疑,承襲了張良的爵位,所以也是“留侯”。《史書》上的意思是說,張不疑參與謀殺了“故楚國”(也就是戰國時期的那個楚國)的內史(內史是一種官名,差不多也就是舊貴族吧),本來該死,最後花錢買了條命回來,不過“國除”,“留侯”因此不存在了,張不疑成為一個守城門的更夫。
《漢書》上的意思則是說他犯了“不敬”之罪,所以“留侯”給取消了。
這兩段記載,都有些語焉不詳,沒說一個明白。先說《史記》的記載。張不疑是堂堂的“漢初三傑”張良的兒子,他殺個原楚國的舊貴族,就算判死罪,為什麼就“國除”呢?漢文帝不可以把這個“留侯”轉讓給張不疑的弟弟張闢強嗎?為什麼要如此絕情,取消“留侯”這個爵位呢?
(劉邦劇照)
《漢書》上則根本就沒說張不疑殺人的事,而是說他“不敬”。我們知道,在古代,只有得罪皇帝才叫做“不敬”。這個解釋顯然更有說服力一點。既然是得罪了皇帝,“國除”,也是理所應當的。不過,《漢書》也像在和後人打啞謎,張不疑究竟犯了什麼“不敬”,並沒有說。
歷史上雖然沒有記載,但是,我們可以從張良的身上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張良在劉邦建國以後,極力辭官歸隱。他雖然獲得了劉邦尊重,但是劉邦其實是並不高興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劉邦看來,張良這樣做,至少表達了三層意思:
一是劉邦認為張良對他有意見。這個意見主要是因為劉邦殺功臣,張良心裡表示不滿,所以退隱避禍。但是張良這種退隱避禍,卻已經把他的態度表現出來了。
二是劉邦認為張良不想歸附他。張良是原先韓國的舊貴族,一心想要依附的是韓王。後來因為韓王實在扶不起來,所以才歸順了劉邦。但是張良一直對韓王念念不忘,所以採用了不和劉邦合作的方式。
三是張良幫呂雉。劉邦在晚年的時候,是狠下一條心,要改換太子,把皇位傳給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的。張良卻在這時候幫呂后出主意,讓她請出“商山四皓”,為劉盈助威。這樣一來,劉邦才暫時放棄了改立太子的打算。但是,他並沒有就此完全放棄這個想法,從他死前試圖殺樊噲就可以看出,劉邦是正在一步步剪除呂后勢力的。
(呂后劇照)
我認為張良做得最差的一點,就是他出面幫呂后。張良幫完呂后,劉邦去世,劉盈繼位後,本來他應該繼續辭官歸隱的,但是呂后的風格和劉邦可不一樣,她堅決不允許張良歸隱,堅決不允許張良不合作。《史記》上記載:“呂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聽而食。後八年卒,諡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也就是說,由於呂后強迫他留下來,他也沒辦法,最後只得留下來,直到去世。
張良沒有接受劉邦的封賞,卻留在呂后身邊。恰恰是留在呂后身邊的這段歷史,為兒子們埋下禍根。當時張良的兩個兒子張不疑在封國,張闢強擔任侍中。而且張闢強還勸陳平別和呂后對抗。也就是說,張良讓他自己和兒子們與呂后靠得太近了。而恰恰是因為靠得這麼近,呂后去世,諸侯王和大臣們誅殺諸呂后,張良兩個兒子的處境非常尷尬。雖然最終我們也不知道張不疑犯了什麼罪,但肯定是這段歷史,為後來漢文帝毫不客氣地把張家的爵位給“國除”,留下禍根。
至於張家在後世兩千年中,能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大姓,那也是因為漢初的時候,張家人就比較多,並非所有的張家人都是張良後代的緣故。
張生全精彩歷史
張良的聰明在於懂得自保,他深懂帝王之術,有帝師之稱。張良看人極其的準,劉邦正是在他的謀劃下,一步一步地成就了一番帝王霸業的。
你看在劉邦和項羽楚漢爭霸的時候,經過彭城之戰,劉邦被項羽打了一個大敗,一夜之間,劉邦似乎回到瞭解放前。可以說此刻的劉邦,真的走到了人生的低谷時期。
這時候是張良給劉邦分析了一下,當時天下的形勢。也算是鼓舞劉邦的雄心,為劉邦打打氣吧。
他告訴劉邦,你捲土重來,再和項羽痛痛快快的爭個高低。千萬不要放棄,因為你還是有機會的,但是,我說的你有機會,是必須要爭取三個人的幫助,這三個人就是韓信,彭越和英布。
韓信和彭越好爭取,他們兩個本來就是劉邦的左膀右臂,關鍵是英布,他可是項羽帳下第一猛將呀。
張良告訴劉邦,英布其實和項羽已經有隔閡了,你看項羽去齊地打仗,英布沒有去,項羽對他很不滿。
現在的英布也是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和項羽決裂?
只要我們抓住這個機會,去離間英布和項羽的關係,爭取英布這件事,十有八九是可以成功的。
劉邦手下的說客,隨何表示願意去說服項羽,結果這件事還真的是被隨何給幹成了。英布表示和項羽決裂,加入劉邦集團。
最終劉邦打敗項羽,就是因為韓信發動的垓下之戰,聯合了英布和彭越的軍隊。
張良是在鴻門宴不久後,韓信帶領劉邦殺出漢中之後,開始加入到劉邦集團,成了劉邦集團的一個核心成員的。
在和劉邦相處的過程中,張良對劉邦這個人是瞭如指掌的。
張良知道劉邦可共患難,不可共享福。
所以,劉邦當了皇帝之後,他就主動選擇了退隱江湖。對於他來說,作為有功之臣,只有不問政事,只有不張揚,才會不被劉邦所猜忌。
只有不被劉邦猜忌,才有可能免遭橫來之禍,才能安享晚年。這就是幾千年來,張良急流勇退,明哲保身被人稱頌的原因。
張良退隱之後,就開始煉丹修道了。
據說他到了後來還羽化成仙,到了太上老君的身邊。
張良的後代更是不得了,他們也是學習張良,深受張良的影響。過起了閒雲野鶴的生活,因為張良的後代,也都沉迷於道家,到了張良的第八式孫張道陵時期,他還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的“正一道”,大家所熟知的天師道,就是經過張道陵,張衡和張魯祖孫三代而創立的。他們這個道家,在中國曆經兩千年而不衰。在中國能和他們張家道家相比的也只有孔子的儒家之道了。
漢史趣聞
漢初三傑第一人——張良
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同時也是“三傑”之中最有智慧的人。因此他也成為了劉邦和呂雉最為尊重的人。《史記》中記載劉邦對於漢初三傑的評價,體現了他對三人的態度;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以上是《史記》的原文。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劉邦在介紹三人時,蕭何、韓信都是直呼其名,唯獨介紹張良時,卻選擇了稱呼他的字。這在古代君主對臣子時,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尊敬。
張良之所以得到了劉邦和呂雉的尊敬,其原因就在於高超的智慧。
劉邦起兵之初,張良跟隨劉邦入關。在這期間,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針,最終攻入關中,並且在鴻門宴中成功解救劉邦。
楚漢相爭之中,劉邦數十萬大軍敗於彭城之戰,當時劉邦經歷慘敗,所有的戰略方案被打亂,心灰意冷,甚至想退出諸侯爭霸。此時的張良又為劉邦制定“下邑之謀”,最終劉邦靠著張良的戰略計劃,一步步的擊敗了項羽,奪取了天下。以此可見,張良在劉邦的身邊充當著“帝師”的角色。
天下大定之後,劉邦便冊封了張良為萬戶侯。但此時的張良便託辭多病,閉門謝客。他的身份也從劉邦的老師,變成了劉邦賓客。在劉邦翦除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也看透了“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殘酷現實,所以選擇默不作聲,基本不參與劉邦的任何決策。
在西漢皇室的內部的權力的鬥爭中,張良也遵循“疏不間親”的原則,從來不參與皇室的權力爭鬥。即便劉邦欲廢黜呂雉之子的太子之位時,呂雉親自請求張良出山輔佐劉盈。張良依然心如止水,推辭不就,只是為呂雉推薦了商山四皓。
後來張良為了尋求黃老之學,選擇追隨先師黃石公的腳步隱居世外桃源。公元前189年老病而亡,也成為了漢初少有得以善終的的開國功臣。
張良死後,其子孫也有起有落,但大多崇奉黃老之學。直到張良八世孫張道陵徹底悟道,成為了道教的張天師。從此之後,張氏宗親世襲罔替,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僅次於孔氏家族的第二大家族。直至今天依然世代傳承,興盛不衰。
我是越關
張良,字子房,潁川城父(今安徽亳縣)人。本姓姬,出身韓國貴胄,其祖五代相韓。秦掃滅六國後,張良輔佐劉邦滅秦、建漢、克楚,立下顯赫功勳,被封萬戶侯(留侯)。
張良雖是一介文弱書生,也從未曾獨自統軍征戰 ,但熟讀《太公兵法》的他卻擅長謀略,在劉邦陣營裡佔有重要地位,他和蕭何、韓信三位西漢開國功臣一起被譽為“漢初三傑”(加上陳平為“四傑”)公元前230年,秦國滅掉韓國。彼時的張良年紀尚小,國仇家恨使他發誓要刺殺秦始皇,滅掉秦國。博浪沙一擊未中,張良逃到下邳(今江蘇邳縣)藏匿起來。在此期間,他因緣際會得黃石公贈予謀略奇書《太公兵法》。張良得此書後悉心鑽研,為日後幹大事打下了紮實的知識基礎。
在中國歷史上,張良以足智多謀著稱。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兵反秦,張良亦聚集百餘年輕人投奔沛公劉邦,史載:“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喜,常用其策”。在滅秦以及之後群雄爭霸的戰爭中 ,張良出謀劃策,屢建奇功。
張良自幼身體羸弱,他以多病之身竭力為劉邦效命,獻計獻策,為漢統一中國起到了巨大作用。劉邦建漢稱帝后,點贊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封其為留侯。
據說張良性格恬淡,不好名利,喜歡黃老之術,常從赤松子遊,因此得以善終。
劉邦掃平群雄、登上皇帝寶座後,為保劉漢江山千秋萬代,開始殺戮功臣,臧荼、韓信、陳豨、英布、彭越等先後被誅殺,蕭何、張良、陳平等人未遭屠戮,算是很幸運的了。
張良之所以功高而不遭漢高祖猜忌,居官善終,其原因據說與高祖劉邦廢立太子一事有關。《史記》記載,劉邦不喜歡性格仁弱的太子劉盈,想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劉邦要廢黜太子劉盈,最著急的當然是劉盈生母呂后。見劉邦態度堅決,呂后無計可施,只得找張良問計。深諳自保術的張良本欲推脫不管,但呂后再三強求,他才獻出一計:“這事不是光靠口舌就能改變陛下主意的,不過有四位老者很受陛下敬重,現在隱居深山拒絕出仕,如果能請他們出山輔佐太子,則會對鞏固太子之位大有幫助”。
呂后大喜,派弟弟呂澤奉太子親筆信,攜帶厚禮,恭請四老下山。這四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就是“商山四皓”。呂澤用卑辭厚禮終於將四位老者請出了山。
此時,恰逢劉邦平定英布叛亂後班師回朝,在慶功宴上,四老隨太子劉盈親來朝賀。劉邦見這四位蒼髯皓首,仙風道骨的老人,十分驚訝。一詢問,才知道這四位相貌不凡的老人就是自己屢請而不出的“商山四皓”。劉邦說:“原來是你們,我曾屢次請求你們出山相助,你等卻避而不見,今天你們卻為何被我兒子請出來了呢”?四老答:“陛下輕慢別人,臣等害怕受辱,因而藏匿不出,太子仁孝,禮賢下士,天下人都願為太子效勞,即便獻出生命亦在所不辭,所以我們慕名下山而來”。
劉邦暗自思忖:“這‘商山四皓’名滿天下,牛逼哄哄,以前連自己的面子都不給,如今卻甘願和太子交往,看來太子羽翼已成啊”。劉邦見太子已經形成一股勢力,羽翼豐滿,背後又有精於權謀的呂后撐腰,恐怕難以廢黜他了,便放棄了廢嫡立庶的主張。
《史記·留侯世家》記載:“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呂后見張良妙計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心存感激,還覺得自己欠了張一個大大的人情,日後眷顧、提攜、保護他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張良淡泊名利,經常閉門學道不出,亦或是雲遊名山大川,和世外高人交朋友。其實,聰慧過人的張良深諳功成身退的道理,他又何嘗不是在以此法逃離政治漩渦、韜晦自保?
劉邦死後,呂后為了報答張良,強勸張良結束學道,還勸他說:“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何自苦如此”。再三請他出山做官,此時的張良已是風燭殘年,身體又虛弱,已經不可能有什麼作為了。他再三婉拒呂后邀請,一心一意尋仙訪道,打坐煉丹。
漢惠帝六年,張良老病而死,諡號文成侯,意思是以文才治國安民,善始善終。
和功高震主、被誅三族的韓信、彭越、英布等人比,張良無疑是幸運的。他靠自己的智慧得以善終,而且福及子孫後代,據說張氏一脈綿延兩千餘年且人才輩出,張良若泉下有知,也應該倍感欣慰吧。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
鐵馬冰河wu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這是劉邦對漢初三傑的評價,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張良確實足智多謀,開國功臣裡張良也是功成身退,史書上說張良精通黃老之道,從不貪圖榮華富貴,劉邦平定天下,初建漢朝後,就跟隨赤松子雲遊天下。
試想,這也正是張良的聰明之處,他深知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道理,所以隱居深山,四處雲遊,當然這只是張良聰明的一點,他還有一個智慧,也就是黃老之道的研究,讓自己的家族輝煌了足足兩千多年,他創造了中國第二大世家,據說如今已經傳到第六十四代。
張良在急流勇退之後,為人非常低調,也正是如此,張良的家族存在過短時期的低谷,張良的長子張不疑,前往刺殺原來楚國的王公貴族,最後被判處死刑,剝奪留侯國爵,沒辦法,只能四處遊走,傾盡家財才將其救出,最後做了個守城的更夫。
史書記載:“留侯不疑,坐與門大夫謀殺故楚內史,當死,贖為城旦,國除。”這怕是張良家族最低谷的時期,比起張良那時候,簡直天差地別,後來張良的孫子張典,做了清河太守,玄孫做了陽平公,也算是上升了一些,比起平民百姓自然是好了不少。
這一切到了張良的第八世孫張道陵時,張道陵才悟出了先祖的智慧,他認為為官始終會被打擊,就算權傾朝野,那也只是曇花一現,昔日的韓信、衛青等人就是如此,要想家族永世昌盛,那就必須與世無爭,跳出權力和財富的紛爭。
就這樣,張道陵開始發揚先祖張良的黃老之道,創立天師道,並形成了“天師世家”,也就是2000多年的道家歷史,從道家創立之後,似乎每一個朝代都想得到道家的幫助,尤其是安撫百姓,統治其思想,天師世家也成了僅次於孔子世家的第二大家族。
據調查,天師世家傳至現在已經是64代尤其是江西LHS張天師一系,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現如今也一直都有“南張被孔”的說法,天師世家的形成和發展與張良的黃老之道有一定的關係,更像是張良智慧的延伸。
黃老之道: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 "黃"是指黃帝,"老"是指老子,黃老學派就是以黃帝、老子為基礎不斷髮展的一個學派,現如今道家最初的概念就是指漢朝初期的黃老。
羽評郡主
張良是楚漢時期一位大才,兼修法家的帝王之術、兵家的太公兵法和道家的黃老之術。歷史總是用“運籌於帷幄之中,絕勝於千里之外”來形容他,在我看來未免太過片面。
張良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投資人、一位高瞻遠矚的掌舵手、一位深諳人性的心理學家。
一、經驗豐富的投資人(劉邦就是站在風口的豬)
張良與劉邦不僅是君臣關係,還是劉邦的戰略伙伴、啟蒙老師、救命恩人。為了劉邦,張良絕對夠意思,掏心掏肺的那種。天下大亂,群雄並起。
在劉邦還未發跡的時候,張良唯獨認為劉邦是將來統一天下的人。此時劉邦正在沛縣當沛公,張良就帶著他的隊伍投奔了劉邦,還為劉邦講習兵法,這對以前沒受過教育的劉邦產生了巨大的幫助。
劉邦攻秦兜兜轉轉,進展不順。張良立馬從韓國趕過來替劉邦決策,為劉邦滅秦做出了三大貢獻:取宛城、過武關、約法三章。楚漢戰爭打響了,張良立馬逃出楚國陣營,回到劉邦身邊,為劉邦出謀劃策,獲得了劉邦的看重和好感。
劉邦先入關中,並關上函谷關大門,讓項羽怒髮衝冠,直接攻破函谷關,雙方已經要進入打仗模式,劉邦處於絕對的劣勢(1:4,而且還是群毆一個)。
張良一看這不行啊,連忙動用自己的社交關係,找來老友項伯在項羽面前求情。又組了一個冰釋前嫌的飯局-鴻門宴。在這宴無好宴,殺機四伏的情況下,處處幫劉邦維繫著,最後還留下來善後。一場鴻門宴,雖然讓劉邦過得很驚險,但避免了雙方兵戎相見。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時,要把劉邦趕到了蜀地,其實相當於流放了。劉邦這無賴的暴脾氣快要爆發了,準備發兵攻打項羽。張良一看劉邦又是玩火自焚,連忙一邊勸劉邦冷靜,一邊向項羽求漢中給劉邦,讓劉邦有了回來的出路。
二、高瞻遠矚的掌舵手(數次決策天下的走勢)
等到劉邦出來了(還定三秦),項羽準備轉頭收拾劉邦,張良又勸項羽,劉邦只是想拿回自己本來應當封的關中,沒有東進爭奪天下的意思,讓項羽放鬆警惕,麻痺大意。劉邦才有時機在關中迅速經營,有了和項羽爭霸的資本。
彭城之戰後,劉邦喪失了對關東的進取之心。張良在楚漢戰爭發揮了決定天下命運的決策,因此他的地位與價值在此期間不斷放大。一面給了韓信兩三萬殘兵敗將北上去統一北方(心也真夠大),一面聯合梁地的彭越、項羽最倚重的淮南王英布反楚。
同時,又與項羽打持久戰,項羽軍人困馬乏,要求和談,鴻溝為界。張良又趁著楚軍撤退時,彙集各路大軍對項羽進行圍殲(雖然中間有點挫折)。垓下之戰,是韓信的軍事傑作,也是張良審時度勢的戰略眼光。
天下初定,張良又做了五件大事:第一、廢除六國後代分封制,推崇秦朝的郡縣制,挽救戰爭末期的人心。第二、暫時封韓信、彭越、英布等人為王,共同圍殺天下最可怕的項羽,日後慢慢剪除(七大異姓王在張良的眼裡不足為懼)。
第三、定都關中,鞏固國本。劉邦想賴在洛陽,群臣勸不動,也只有張良能鞭辟入裡地勸劉邦改主意。第四、論功行賞,安定功臣之心。劉邦取得天下後久久不封侯,讓底下的開國功臣們蠢蠢欲動。雖然沛縣老兄弟沒明面向劉邦說,私下抱怨已經數不勝數。張良勸劉邦立馬給他最討厭的雍齒封侯,穩定了朝堂。
第五、劉邦想要改立太子,一場奪嫡之爭即將開啟。張良堅定不移地站太子黨,還請來了商山四皓給太子站臺,讓劉邦改變了初衷。張良這一做法,讓呂后十分感激,在呂后執政的八年,張良過得極好。
三、深諳人性的心理學家-深藏功與名
張良本身就是貴族出身,見證了韓國內部的爾虞我詐,也在一個較高的視野見證了六國的滅亡。韓國滅亡後,張良遊歷天下,見識和閱歷不斷拔高,在個人能力得到了質的飛躍。
他處於高位時,可以看朝堂、君臣、天下的走勢。他處於市井時,也能看到真正的人性、人心。這段遊歷,讓張良獲得了人間智慧,從而能在以後的道路上游刃有餘,功成身退。
劉邦初定天下後,張良便有了功成身退的想法。劉邦要把齊地的3萬戶封給他,張良不敢居功自傲,也不敢全盤接受。銳減至1萬戶,再求封於與劉邦相識的留地,主動把自己的名次往後壓。
這是一個一石三鳥的計策。第一、顯示自己淡泊名利,無慾無求。第二、向劉邦表達忠心,追懷一下相識的點點滴滴。第三、不引起他人的嫉恨,不給自己樹敵。張良果然完美地脫身了。
漢初三傑,七大名王,沛縣功臣,被劉邦整死收拾的不在少數,而張良作為第一集團的領軍人物安然無恙,不得不稱讚他的智慧。
四、開創了一個流芳百世的家族
張良本來準備不識人間煙火,一心向道,可以說道家的種子從張良開始,就已經種下了。在呂后的勸說下,享受人間富貴,在不經意間開創可一個流芳百世的家族。
張良家族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在政治上,一部分是在宗教上。張良後代有很多能在史書上留名的政治人物,但總體上看政治地位並不顯赫。張良兒子張不疑襲爵後犯法,留侯之爵被廢。
但他的八世孫張道陵在東漢時開創了道教,張家從此成為了道教的掌門人,歷朝歷代都不變,天師只能是張天師。尤其在中國古代信道皇帝的統治時代,張家更是顯赫一時。從張道陵開創道教至今已有2000年,可以說,張良家族與孔老夫子的孔氏家族成為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