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到底有多聪明?张良的一个智慧让家族辉煌了2000多年?

夏目历史君


说张良是中国明哲保身第一人,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关于他的故事,大家多多少少肯定都听说过一些。当然关于他的事情,大家最熟知的是,他帮助刘邦打下了一片大好河山。到了刘邦称帝后,轮到他们这一帮功臣,坐享其成,封官加爵的时候,张良却选择了急流勇退。

正是因为张良在人生的最顶峰的时期,他宣布退隐朝野,独善其身,不问世事。所以他才没有遭到刘邦的报复。

张良为何在功成名就的时候退隐山林呢?难道他真的不想当官吗?

事实上肯定不是这样的,张良跟着刘邦出生入死,不就是想封侯拜相,指点江山嘛。

最后他之所以选择不问政事,是因为他在跟随刘邦打江山的时候,已经把刘邦这个人给看透了,刘邦绝对是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福的人。

那么张良是通过刘邦做得哪些事情,来看透刘邦发呢?

我们说几个人,大家应该就知道了。

萧何和张良一样,都是刘邦最为倚重的人。刘邦和项羽在争天下的时候,让萧何给他管理大后方,虽然萧何做的很好,刘邦缺人,他就给刘邦补充人员,刘邦缺粮,他就给刘邦筹集粮饷,可以说萧何兢兢业业,从来没有耽误过刘邦的事,还把刘邦的大后方给治理的有井有条,要说这样的萧何,刘邦应该奖赏人家才对,毕竟人家是有功之臣。

可是,刘邦不这样想,他猜疑萧何,觉得萧何这个人有异心,对他不忠。

因为萧何在关中的名声太好了,关中的人对他很尊重。刘邦担心萧何在背后摆自己一刀,然后自己称王称霸了。那他刘邦岂不是成了冤大头。

想到这里,刘邦就隔三差五地派人去问萧何最近怎么样了?

萧何刚开始以为刘邦关系自己很高兴,可是,时日已久,他觉得不对了。

萧何在想若是问候的话,也该是萧何问候刘邦呀,毕竟刘邦在前线打仗,那里才是最为危险的地方。

也就是在这时候,萧何的门客告诉他,你就要大难临头了。

萧何知道刘邦这么频繁地问自己没有按好心,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个门客就告诉萧何,刘邦在前线打仗,是怕你在后院发展自己的势力,毕竟你这么多年,治理的关中非常的富庶,百姓对你都是赞赏有嘉。刘邦是怕你撇开他自立门户。所以,他对你不放心。

萧何问这个门客,那我该怎么办呢?

门客告诉他,只要你把你的后代,儿子,侄子全部都给送到前线,帮助刘邦打仗。他就不会怀疑你了。

萧何依计行事,刘邦见了萧何的亲人来战场。他很高兴,从此,再也不问萧何怎么样了。毕竟萧何把最亲近的人,都送来当人质了,他刘邦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要知道这些事都是发生在张良眼皮底下的事情,刘邦连萧何这个老乡都不相信,他会完全相信张良吗?

所以说刘邦这个人,多少有点不地道。当你对他有用的时候,他都敢怀疑你。若是他真的当了皇帝,对你岂不是想杀就杀了。

所以,单从这件事上来看,就可以看出,刘邦是个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福的人。

我们在看张良做的另一件事,刘邦称帝之后,要分张良食邑三万户,而且这三万户,可以让张良自己选,还是让他选当时最为富庶的齐国的土地。

张良拒绝了刘邦,他觉得要这么大块地方,刘邦怎么可能对他放心。若是他真的选三万户齐地的食邑,刘邦肯定会找他麻烦的。在张良看来,这么多食邑只能给他带来祸害,所以,他拒绝了刘邦。

最后张良在贫穷的留县,选了一万户做自己的食邑,刘邦对张良的做法感到很满意。

张良在被封为留侯之后,就退隐山林不问政事了。所以,汉初三杰中,只他一人度过了一个安详幸福的晚年。

被刘邦视为汉初三杰的萧何和韩信就没有这么幸运,韩信最后被杀吕后了,死的时候只有三十岁,这个大家都清楚。

萧何虽然最后也善终了,但是,他的命运也很坎坷。

刘邦临死前把他给抓进了监狱,想要处死他。最后要不是萧何自毁名节,又有高人来为他说情,说不定他真的就死在了刘邦的前面。

所以,相对比来说,还是张良的做法最聪明。

张良退隐山林之后,专心修道,死后还羽化成仙,到了太上老君的身边。当然这是传说了。但是,张良的后代都开始修道,这是真实的。

张良的八世孙张道陵学道有方,成了开宗立派之人,中国大名鼎鼎的正一道就是他开创的。张良的后代,之所以有作为,经久不衰。就是遵循了他的教导,一代又一代的把道给传承了下来。张家的道和孔子的儒家学说一样,对中国的影响都是十分深远的。


史学达人


诸葛亮曾经这样评价张良: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意思是张良长相不威猛,但是却能为帝王谋划,平定天下。史载:张良状如妇人好女,放到现在就是小鲜肉的长相,但是人不可貌相,张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辅佐刘邦成就帝业,简直比大将还威猛。那么张良有多聪明呢?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张良有一个好的出身,他们家五代相韩,是典型的官宦之家。到张良这一辈,韩被秦所灭,张良散尽家财,招募勇士,发誓要恢复韩之旧境。那么张良的聪明才智是如何学来的呢?

张良花钱雇佣了一个大力士,在博浪沙偷袭秦始皇,结果击中了秦始皇车队的副车,秦始皇大怒,于是全国缉赏张良。张良逃匿于下邳,而下邳和沛县离得很近。

有一次张良在下邳游荡,在桥边遇到一个老人。这个老人故意将自己的臭鞋丢到桥下,招呼张良去捡。

张良本来想揍他,但看他年纪大,于是忍了。谁知道刚把鞋捡上来,那老头又故意把鞋丢下去,还让张良捡。

张良忍了,又把鞋捡回来。老头笑眯眯的对他说:孺子可教,过两天你还来这里,我有东西交给你。后来,张良两次来晚,被这个老头一顿臭骂。最后一次,张良半夜就起来,终于赶在了这老头的前面到达。这老头给张良一本书,张良一看就震惊了,原来这本书是失传很久的《太公兵法》,张良从此以后认真研读这本兵书,再出门时,已经不是那个普通的张良了,而送张良书的人是半人半仙的黄石公。后来黄石公还收了一个徒弟,他的名字叫诸葛亮。

张良对刘邦有多重要呢?非常重要,张良帮过刘邦,帮过吕雉,更帮过刘邦之子汉惠帝刘盈,可以说,张良在刘邦称帝前后是刘邦最重要的谋士。张良善阳谋,陈平善阴谋,两人一阴一阳,项羽就是再厉害,也抵挡不住。那么张良这么厉害,当初是怎么看上刘邦的呢?

张良曾经多次向别人兜售《太公兵法》的精髓,只有刘邦听了之后能够悟出其中的道理,并且随之实施,于是张良感叹:这就是天意呀,从此以后,我就辅佐你了。

张良体弱多病,因此不能够领兵打仗。那么他是如何帮助刘邦的呢?靠计谋。具体来说就是举荐人才,增强刘邦的势力。那么张良都举荐过哪些人才呢?

当时刘邦平定三秦之地后,率军六十万直扑彭城,一举攻克了彭城。结果被项羽率领三万骑兵所击溃,差点被俘。刘邦想捐出关东之地用来招揽人才共击项羽,于是向张良献计,张良给刘邦举荐了三个人。

一个是英布,英布在刘邦攻击彭城后,并没有响应项羽的号召前来助战,这说明英布对项羽并不完全忠心。于是张良建议刘邦策反英布。

一个是彭越,彭越在灭秦后没有被项羽封侯,心生怨恨,于是投靠了齐国田横。在田横的帮助下,率军在项羽身后不断袭击项羽的运粮队伍,惹得项羽心烦不已。

一个是韩信,张良建议韩信袭取魏国,然后东进取代、赵等国,对项羽形成包围之势力。最后刘邦采纳张良的计策,派随何策反英布,又派人联络彭越,封韩信为左丞相,曹参和灌婴为将,北上开辟第二战场。

最后,正如张良预料的那样,在北方韩信相继攻破了魏、代、赵、齐四国,彭越攻取了梁地,偷袭了项羽后方,而英布则在南方夺回了九江等地,在战局上彻底包围了项羽,项羽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撤退。

因此,论破项羽之功,张良功居第一。后来刘邦让张良在齐国任选两万户作为封地,张良拒绝了,张良说:我和您相遇在留县,就把我封在留县吧。于是张良被封为留候,一个封地最小,却官位甚大的职位。那么张良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张良看出刘邦为人好猜忌,怕招惹麻烦,因此以退为进,在功成时就选择隐退,正好自己身体不好,于是就告假刘邦,不参与政事。但是有时不是他想躲避就能躲避的,后来,吕雉为了保住太子之位,又去请教张良。那么张良如何应对呢?

刘邦喜欢貌美如花的戚夫人,爱屋及乌的也偏爱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刘邦想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吕雉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有人给她出主意,让她去请教张良。

张良一开始一口决绝,不打算帮忙。后来吕雉派吕泽在半路截住张良,强行问计,吕泽告诉张良:换了太子,先生能高枕无忧吗?张良无奈,给吕泽出了一计,说普天之下刘邦不能征召来的人才只有四个人,你把这四个人找来辅佐太子,则太子之位无忧。

后来,吕雉派人去请这四人,他们是著名的商山四皓,分别是

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 。刘邦后来病重,又想废太子。张良亲自去求情都不管用,最后商山四皓共同出面跟随太子去服侍刘邦,刘邦问太子身后这四人是谁,在得知是商山四皓后大惊,于是喃喃的说道:太子羽翼已丰,大势已定。随之,再也没有废立太子的打算了。

因此,张良既有辅佐刘邦成立帝业之功,又有安定社稷,稳固太子地位之功。人聪明到这种程度,简直无人可及。刘邦死后,张良请退,跟随赤松子云游,日习辟谷之术,修仙练道去了。而张良学道这一举动,惠及了他的子孙。为什么这样说呢?

张良的第八世孙张道陵也学习道教,并且开宗立派,创立了正一道,成为一代宗师。其后代张鲁继而开创五斗米教,在汉中传教安民,威震一方。可以说,张良的思想,通过他的子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直流芳至今。试问,从古到今,能做到这种境界的能有几人呢?


每日趣评


他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中国古代鲜有的智者,或者说神人。他功劳卓著,皇帝对他言听计从,但他功成名就之后,不留恋权力,急流勇退,得以保全。他更是痴迷黄老之道,他的一个智慧,让自己的家族辉煌了2000多年,甚至至今还是一个受人尊崇的千年家族。那么,他到底是谁,他到底凭什么让自己的家族世代辉煌呢?

他就是张良,战国晚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他是汉高祖刘邦的最重要的谋士,他帮助刘邦率军一路兵不血刃,率先攻入秦朝都城咸阳。他出谋划策,使刘邦在危险重重的鸿门宴得以脱身。 后来,他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

此时,他是汉朝的王侯,功成名就,但张良自请告退,摒弃人间万事,崇信黄老之学,专心修道,想要得道成仙。公元前186年,张良病逝,谥号文成侯。虽然说张良病逝了,但他真正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据《仙传抬遗》记载,张良曾遇黄石公授书,读后便能应机权变,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张良还以此修之于身,能炼气绝粒,轻身羽化。与绮里季、东园公、夏黄公,为云霞之交。后解形于世,葬龙首原。赤眉军起义,有人发其墓,但见黄石枕,化而飞去,不见其尸形衣冠,得《素书》一篇及《兵略》数章。这段记载很简单就是说张良死后,羽化成仙了。

传张良登仙后,成为了太玄童子,常跟着太上老君在太清之中修道,其八世孙张道陵亦得道。张良的八世孙张道陵七岁即能通道德经及河洛图讳之书,皆极其奥。据传他跟太上老君学道,创立了正一盟威道,简称正一道。虽说张道陵跟太上老君学道的说法有点扯,但其先祖张良无疑是张道陵修道,甚至创立正一道的一个重要人物。张道陵为天师派第一代张天师,其子孙世代接任天师之位,被历代帝王所尊崇。至民国初期,已传至六十三代,也就意味着这个家族辉煌了2000多年,成了历史上仅次于孔家的第二大家族。

总之,自从张家创立了正一道后,任凭这世间王朝更替,张天师的家族却千年屹立不倒,世代辉煌,不得不佩服张良以及张道陵的智慧呀!张道陵与孔子一样,创立了一服务于朝廷的社会组织,他们帮着朝廷愚民,维护其封建统治,借此来换取自己家族世代的辉煌。各位,你们说呢?


密探零零发


张良在汉朝和在历史上的地位很高,在武庙里面,主祀是姜子牙,也叫武成王,张良是配祀,然后十哲与六十四名将是从祀,也就是说张良在武庙里面的地位排名第二。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刘邦信任也最器重的其实是张良,在史记里面,我们完全看不到刘邦对张良的猜忌,而对萧何,却是一直是猜忌,外打出仗的时候,还派人一直打探萧何的消息。

萧何不得已将族人都派往前线,才打消了刘邦的想法,而汉朝建立之后,萧何又不得已自污,后来还被刘邦下狱,最后才逃命下来。

而韩信,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刘邦两次跑到韩信的军中,夺了韩信的兵权,后来又将韩信从楚王贬为淮阴侯,最后萧何与吕后联手杀掉了韩信。

而最聪明的就是张良了,当刘邦想要赐给他齐地三万户的时候,他拒绝了,而只要了一个小小的留县做为自己的封邑,而在汉初功臣里,张良只排在了六十二名,这个正是张良的高明之处,树欲静而风不止。

萧何与曹参也就才万户侯,如果张良真接受了三万户侯,那么就在排名第一萧何与排名第二曹参之上了,那么必然会起众人的不满。

而如果张良完全不接受,那也显得太虚伪,如果真的完全无所求,那就说明是有所求的,所以张良特意挑了与刘邦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做为封邑,那么刘邦就会时常想起,自己与张良是怎么见面的,然后怎么一起夺天下的。

另外,张良在汉朝建立之后,就归隐山林,但是并不是完全不问政事,比如在迁都上面,在废立太子上面,还有建议吕后请商山四皓辅佐太子上面,在需要张良出现的时候,张良就出现了,那么刘邦,吕后,刘盈都会记得张良的好的。


历史简单说


张良是西汉初年的功臣中获得后世赞誉最多的人。由于他不居功自傲,又懂得进退,及时辞官归隐。他这种做法,后世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认为后世张家能成为中国2000年历史上最显赫的家族之一,都是因为张良留下了好的家风的缘故。

(张良剧照)

不过,今天我想说的是,张良当时的做法,真的是对的吗?会不会反而是张良的做法,害了他的子孙呢?

我们来看两条记载。一条是《史记》上的:“留侯不疑,坐与门大夫谋杀故楚内史,当死,赎为城旦,国除。”还有一条是《汉书》上的:“子不疑嗣侯。孝文三年坐不敬,国除。”

“留侯不疑”是谁?他是张良的儿子张不疑,承袭了张良的爵位,所以也是“留侯”。《史书》上的意思是说,张不疑参与谋杀了“故楚国”(也就是战国时期的那个楚国)的内史(内史是一种官名,差不多也就是旧贵族吧),本来该死,最后花钱买了条命回来,不过“国除”,“留侯”因此不存在了,张不疑成为一个守城门的更夫。

《汉书》上的意思则是说他犯了“不敬”之罪,所以“留侯”给取消了。

这两段记载,都有些语焉不详,没说一个明白。先说《史记》的记载。张不疑是堂堂的“汉初三杰”张良的儿子,他杀个原楚国的旧贵族,就算判死罪,为什么就“国除”呢?汉文帝不可以把这个“留侯”转让给张不疑的弟弟张辟强吗?为什么要如此绝情,取消“留侯”这个爵位呢?

(刘邦剧照)

《汉书》上则根本就没说张不疑杀人的事,而是说他“不敬”。我们知道,在古代,只有得罪皇帝才叫做“不敬”。这个解释显然更有说服力一点。既然是得罪了皇帝,“国除”,也是理所应当的。不过,《汉书》也像在和后人打哑谜,张不疑究竟犯了什么“不敬”,并没有说。

历史上虽然没有记载,但是,我们可以从张良的身上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张良在刘邦建国以后,极力辞官归隐。他虽然获得了刘邦尊重,但是刘邦其实是并不高兴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刘邦看来,张良这样做,至少表达了三层意思:

一是刘邦认为张良对他有意见。这个意见主要是因为刘邦杀功臣,张良心里表示不满,所以退隐避祸。但是张良这种退隐避祸,却已经把他的态度表现出来了。

二是刘邦认为张良不想归附他。张良是原先韩国的旧贵族,一心想要依附的是韩王。后来因为韩王实在扶不起来,所以才归顺了刘邦。但是张良一直对韩王念念不忘,所以采用了不和刘邦合作的方式。

三是张良帮吕雉。刘邦在晚年的时候,是狠下一条心,要改换太子,把皇位传给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的。张良却在这时候帮吕后出主意,让她请出“商山四皓”,为刘盈助威。这样一来,刘邦才暂时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打算。但是,他并没有就此完全放弃这个想法,从他死前试图杀樊哙就可以看出,刘邦是正在一步步剪除吕后势力的。

(吕后剧照)

我认为张良做得最差的一点,就是他出面帮吕后。张良帮完吕后,刘邦去世,刘盈继位后,本来他应该继续辞官归隐的,但是吕后的风格和刘邦可不一样,她坚决不允许张良归隐,坚决不允许张良不合作。《史记》上记载:“吕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听而食。後八年卒,谥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也就是说,由于吕后强迫他留下来,他也没办法,最后只得留下来,直到去世。

张良没有接受刘邦的封赏,却留在吕后身边。恰恰是留在吕后身边的这段历史,为儿子们埋下祸根。当时张良的两个儿子张不疑在封国,张辟强担任侍中。而且张辟强还劝陈平别和吕后对抗。也就是说,张良让他自己和儿子们与吕后靠得太近了。而恰恰是因为靠得这么近,吕后去世,诸侯王和大臣们诛杀诸吕后,张良两个儿子的处境非常尴尬。虽然最终我们也不知道张不疑犯了什么罪,但肯定是这段历史,为后来汉文帝毫不客气地把张家的爵位给“国除”,留下祸根。

至于张家在后世两千年中,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姓,那也是因为汉初的时候,张家人就比较多,并非所有的张家人都是张良后代的缘故。


张生全精彩历史


张良的聪明在于懂得自保,他深懂帝王之术,有帝师之称。张良看人极其的准,刘邦正是在他的谋划下,一步一步地成就了一番帝王霸业的。

你看在刘邦和项羽楚汉争霸的时候,经过彭城之战,刘邦被项羽打了一个大败,一夜之间,刘邦似乎回到了解放前。可以说此刻的刘邦,真的走到了人生的低谷时期。

这时候是张良给刘邦分析了一下,当时天下的形势。也算是鼓舞刘邦的雄心,为刘邦打打气吧。

他告诉刘邦,你卷土重来,再和项羽痛痛快快的争个高低。千万不要放弃,因为你还是有机会的,但是,我说的你有机会,是必须要争取三个人的帮助,这三个人就是韩信,彭越和英布。

韩信和彭越好争取,他们两个本来就是刘邦的左膀右臂,关键是英布,他可是项羽帐下第一猛将呀。

张良告诉刘邦,英布其实和项羽已经有隔阂了,你看项羽去齐地打仗,英布没有去,项羽对他很不满。

现在的英布也是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和项羽决裂?

只要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去离间英布和项羽的关系,争取英布这件事,十有八九是可以成功的。

刘邦手下的说客,随何表示愿意去说服项羽,结果这件事还真的是被随何给干成了。英布表示和项羽决裂,加入刘邦集团。

最终刘邦打败项羽,就是因为韩信发动的垓下之战,联合了英布和彭越的军队。

张良是在鸿门宴不久后,韩信带领刘邦杀出汉中之后,开始加入到刘邦集团,成了刘邦集团的一个核心成员的。

在和刘邦相处的过程中,张良对刘邦这个人是了如指掌的。

张良知道刘邦可共患难,不可共享福。

所以,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他就主动选择了退隐江湖。对于他来说,作为有功之臣,只有不问政事,只有不张扬,才会不被刘邦所猜忌。

只有不被刘邦猜忌,才有可能免遭横来之祸,才能安享晚年。这就是几千年来,张良急流勇退,明哲保身被人称颂的原因。

张良退隐之后,就开始炼丹修道了。

据说他到了后来还羽化成仙,到了太上老君的身边。

张良的后代更是不得了,他们也是学习张良,深受张良的影响。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因为张良的后代,也都沉迷于道家,到了张良的第八式孙张道陵时期,他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正一道”,大家所熟知的天师道,就是经过张道陵,张衡和张鲁祖孙三代而创立的。他们这个道家,在中国历经两千年而不衰。在中国能和他们张家道家相比的也只有孔子的儒家之道了。


汉史趣闻


汉初三杰第一人——张良



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同时也是“三杰”之中最有智慧的人。因此他也成为了刘邦和吕雉最为尊重的人。《史记》中记载刘邦对于汉初三杰的评价,体现了他对三人的态度;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以上是《史记》的原文。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刘邦在介绍三人时,萧何、韩信都是直呼其名,唯独介绍张良时,却选择了称呼他的字。这在古代君主对臣子时,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尊敬。



张良之所以得到了刘邦和吕雉的尊敬,其原因就在于高超的智慧。


刘邦起兵之初,张良跟随刘邦入关。在这期间,张良为刘邦出谋划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最终攻入关中,并且在鸿门宴中成功解救刘邦。

楚汉相争之中,刘邦数十万大军败于彭城之战,当时刘邦经历惨败,所有的战略方案被打乱,心灰意冷,甚至想退出诸侯争霸。此时的张良又为刘邦制定“下邑之谋”,最终刘邦靠着张良的战略计划,一步步的击败了项羽,夺取了天下。以此可见,张良在刘邦的身边充当着“帝师”的角色。



天下大定之后,刘邦便册封了张良为万户侯。但此时的张良便托辞多病,闭门谢客。他的身份也从刘邦的老师,变成了刘邦宾客。在刘邦翦除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也看透了“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残酷现实,所以选择默不作声,基本不参与刘邦的任何决策。

在西汉皇室的内部的权力的斗争中,张良也遵循“疏不间亲”的原则,从来不参与皇室的权力争斗。即便刘邦欲废黜吕雉之子的太子之位时,吕雉亲自请求张良出山辅佐刘盈。张良依然心如止水,推辞不就,只是为吕雉推荐了商山四皓。



后来张良为了寻求黄老之学,选择追随先师黄石公的脚步隐居世外桃源。公元前189年老病而亡,也成为了汉初少有得以善终的的开国功臣。

张良死后,其子孙也有起有落,但大多崇奉黄老之学。直到张良八世孙张道陵彻底悟道,成为了道教的张天师。从此之后,张氏宗亲世袭罔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孔氏家族的第二大家族。直至今天依然世代传承,兴盛不衰。


我是越关


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今安徽亳县)人。本姓姬,出身韩国贵胄,其祖五代相韩。秦扫灭六国后,张良辅佐刘邦灭秦、建汉、克楚,立下显赫功勋,被封万户侯(留侯)。

张良虽是一介文弱书生,也从未曾独自统军征战 ,但熟读《太公兵法》的他却擅长谋略,在刘邦阵营里占有重要地位,他和萧何、韩信三位西汉开国功臣一起被誉为“汉初三杰”(加上陈平为“四杰”)公元前230年,秦国灭掉韩国。彼时的张良年纪尚小,国仇家恨使他发誓要刺杀秦始皇,灭掉秦国。博浪沙一击未中,张良逃到下邳(今江苏邳县)藏匿起来。在此期间,他因缘际会得黄石公赠予谋略奇书《太公兵法》。张良得此书后悉心钻研,为日后干大事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在中国历史上,张良以足智多谋著称。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兵反秦,张良亦聚集百余年轻人投奔沛公刘邦,史载:“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喜,常用其策”。在灭秦以及之后群雄争霸的战争中 ,张良出谋划策,屡建奇功。

张良自幼身体羸弱,他以多病之身竭力为刘邦效命,献计献策,为汉统一中国起到了巨大作用。刘邦建汉称帝后,点赞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封其为留侯。

据说张良性格恬淡,不好名利,喜欢黄老之术,常从赤松子游,因此得以善终。

刘邦扫平群雄、登上皇帝宝座后,为保刘汉江山千秋万代,开始杀戮功臣,臧荼、韩信、陈豨、英布、彭越等先后被诛杀,萧何、张良、陈平等人未遭屠戮,算是很幸运的了。

张良之所以功高而不遭汉高祖猜忌,居官善终,其原因据说与高祖刘邦废立太子一事有关。《史记》记载,刘邦不喜欢性格仁弱的太子刘盈,想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刘邦要废黜太子刘盈,最着急的当然是刘盈生母吕后。见刘邦态度坚决,吕后无计可施,只得找张良问计。深谙自保术的张良本欲推脱不管,但吕后再三强求,他才献出一计:“这事不是光靠口舌就能改变陛下主意的,不过有四位老者很受陛下敬重,现在隐居深山拒绝出仕,如果能请他们出山辅佐太子,则会对巩固太子之位大有帮助”。

吕后大喜,派弟弟吕泽奉太子亲笔信,携带厚礼,恭请四老下山。这四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就是“商山四皓”。吕泽用卑辞厚礼终于将四位老者请出了山。

此时,恰逢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后班师回朝,在庆功宴上,四老随太子刘盈亲来朝贺。刘邦见这四位苍髯皓首,仙风道骨的老人,十分惊讶。一询问,才知道这四位相貌不凡的老人就是自己屡请而不出的“商山四皓”。刘邦说:“原来是你们,我曾屡次请求你们出山相助,你等却避而不见,今天你们却为何被我儿子请出来了呢”?四老答:“陛下轻慢别人,臣等害怕受辱,因而藏匿不出,太子仁孝,礼贤下士,天下人都愿为太子效劳,即便献出生命亦在所不辞,所以我们慕名下山而来”。

刘邦暗自思忖:“这‘商山四皓’名满天下,牛逼哄哄,以前连自己的面子都不给,如今却甘愿和太子交往,看来太子羽翼已成啊”。刘邦见太子已经形成一股势力,羽翼丰满,背后又有精于权谋的吕后撑腰,恐怕难以废黜他了,便放弃了废嫡立庶的主张。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吕后见张良妙计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心存感激,还觉得自己欠了张一个大大的人情,日后眷顾、提携、保护他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张良淡泊名利,经常闭门学道不出,亦或是云游名山大川,和世外高人交朋友。其实,聪慧过人的张良深谙功成身退的道理,他又何尝不是在以此法逃离政治漩涡、韬晦自保?

刘邦死后,吕后为了报答张良,强劝张良结束学道,还劝他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何自苦如此”。再三请他出山做官,此时的张良已是风烛残年,身体又虚弱,已经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了。他再三婉拒吕后邀请,一心一意寻仙访道,打坐炼丹。

汉惠帝六年,张良老病而死,谥号文成侯,意思是以文才治国安民,善始善终。

和功高震主、被诛三族的韩信、彭越、英布等人比,张良无疑是幸运的。他靠自己的智慧得以善终,而且福及子孙后代,据说张氏一脉绵延两千余年且人才辈出,张良若泉下有知,也应该倍感欣慰吧。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


铁马冰河wu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这是刘邦对汉初三杰的评价,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张良确实足智多谋,开国功臣里张良也是功成身退,史书上说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从不贪图荣华富贵,刘邦平定天下,初建汉朝后,就跟随赤松子云游天下。

试想,这也正是张良的聪明之处,他深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所以隐居深山,四处云游,当然这只是张良聪明的一点,他还有一个智慧,也就是黄老之道的研究,让自己的家族辉煌了足足两千多年,他创造了中国第二大世家,据说如今已经传到第六十四代。

张良在急流勇退之后,为人非常低调,也正是如此,张良的家族存在过短时期的低谷,张良的长子张不疑,前往刺杀原来楚国的王公贵族,最后被判处死刑,剥夺留侯国爵,没办法,只能四处游走,倾尽家财才将其救出,最后做了个守城的更夫。

史书记载:“留侯不疑,坐与门大夫谋杀故楚内史,当死,赎为城旦,国除。”

这怕是张良家族最低谷的时期,比起张良那时候,简直天差地别,后来张良的孙子张典,做了清河太守,玄孙做了阳平公,也算是上升了一些,比起平民百姓自然是好了不少。

这一切到了张良的第八世孙张道陵时,张道陵才悟出了先祖的智慧,他认为为官始终会被打击,就算权倾朝野,那也只是昙花一现,昔日的韩信、卫青等人就是如此,要想家族永世昌盛,那就必须与世无争,跳出权力和财富的纷争。

就这样,张道陵开始发扬先祖张良的黄老之道,创立天师道,并形成了“天师世家”,也就是2000多年的道家历史,从道家创立之后,似乎每一个朝代都想得到道家的帮助,尤其是安抚百姓,统治其思想,天师世家也成了仅次于孔子世家的第二大家族。

据调查,天师世家传至现在已经是64代尤其是江西LHS张天师一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现如今也一直都有“南张被孔”的说法,天师世家的形成和发展与张良的黄老之道有一定的关系,更像是张良智慧的延伸。

黄老之道: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 "黄"是指黄帝,"老"是指老子,黄老学派就是以黄帝、老子为基础不断发展的一个学派,现如今道家最初的概念就是指汉朝初期的黄老。


羽评郡主


张良是楚汉时期一位大才,兼修法家的帝王之术、兵家的太公兵法和道家的黄老之术。历史总是用“运筹于帷幄之中,绝胜于千里之外”来形容他,在我看来未免太过片面。

张良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投资人、一位高瞻远瞩的掌舵手、一位深谙人性的心理学家



一、经验丰富的投资人(刘邦就是站在风口的猪)

张良与刘邦不仅是君臣关系,还是刘邦的战略伙伴、启蒙老师、救命恩人。为了刘邦,张良绝对够意思,掏心掏肺的那种。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在刘邦还未发迹的时候,张良唯独认为刘邦是将来统一天下的人。此时刘邦正在沛县当沛公,张良就带着他的队伍投奔了刘邦,还为刘邦讲习兵法,这对以前没受过教育的刘邦产生了巨大的帮助。



刘邦攻秦兜兜转转,进展不顺。张良立马从韩国赶过来替刘邦决策,为刘邦灭秦做出了三大贡献:取宛城、过武关、约法三章。楚汉战争打响了,张良立马逃出楚国阵营,回到刘邦身边,为刘邦出谋划策,获得了刘邦的看重和好感。

刘邦先入关中,并关上函谷关大门,让项羽怒发冲冠,直接攻破函谷关,双方已经要进入打仗模式,刘邦处于绝对的劣势(1:4,而且还是群殴一个)。



张良一看这不行啊,连忙动用自己的社交关系,找来老友项伯在项羽面前求情。又组了一个冰释前嫌的饭局-鸿门宴。在这宴无好宴,杀机四伏的情况下,处处帮刘邦维系着,最后还留下来善后。一场鸿门宴,虽然让刘邦过得很惊险,但避免了双方兵戎相见。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时,要把刘邦赶到了蜀地,其实相当于流放了。刘邦这无赖的暴脾气快要爆发了,准备发兵攻打项羽。张良一看刘邦又是玩火自焚,连忙一边劝刘邦冷静,一边向项羽求汉中给刘邦,让刘邦有了回来的出路。



二、高瞻远瞩的掌舵手(数次决策天下的走势)

等到刘邦出来了(还定三秦),项羽准备转头收拾刘邦,张良又劝项羽,刘邦只是想拿回自己本来应当封的关中,没有东进争夺天下的意思,让项羽放松警惕,麻痹大意。刘邦才有时机在关中迅速经营,有了和项羽争霸的资本。

彭城之战后,刘邦丧失了对关东的进取之心。张良在楚汉战争发挥了决定天下命运的决策,因此他的地位与价值在此期间不断放大。一面给了韩信两三万残兵败将北上去统一北方(心也真够大),一面联合梁地的彭越、项羽最倚重的淮南王英布反楚。



同时,又与项羽打持久战,项羽军人困马乏,要求和谈,鸿沟为界。张良又趁着楚军撤退时,汇集各路大军对项羽进行围歼(虽然中间有点挫折)。垓下之战,是韩信的军事杰作,也是张良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

天下初定,张良又做了五件大事:第一、废除六国后代分封制,推崇秦朝的郡县制,挽救战争末期的人心。第二、暂时封韩信、彭越、英布等人为王,共同围杀天下最可怕的项羽,日后慢慢剪除(七大异姓王在张良的眼里不足为惧)。



第三、定都关中,巩固国本。刘邦想赖在洛阳,群臣劝不动,也只有张良能鞭辟入里地劝刘邦改主意。第四、论功行赏,安定功臣之心。刘邦取得天下后久久不封侯,让底下的开国功臣们蠢蠢欲动。虽然沛县老兄弟没明面向刘邦说,私下抱怨已经数不胜数。张良劝刘邦立马给他最讨厌的雍齿封侯,稳定了朝堂。

第五、刘邦想要改立太子,一场夺嫡之争即将开启。张良坚定不移地站太子党,还请来了商山四皓给太子站台,让刘邦改变了初衷。张良这一做法,让吕后十分感激,在吕后执政的八年,张良过得极好。



三、深谙人性的心理学家-深藏功与名

张良本身就是贵族出身,见证了韩国内部的尔虞我诈,也在一个较高的视野见证了六国的灭亡。韩国灭亡后,张良游历天下,见识和阅历不断拔高,在个人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他处于高位时,可以看朝堂、君臣、天下的走势。他处于市井时,也能看到真正的人性、人心。这段游历,让张良获得了人间智慧,从而能在以后的道路上游刃有余,功成身退。



刘邦初定天下后,张良便有了功成身退的想法。刘邦要把齐地的3万户封给他,张良不敢居功自傲,也不敢全盘接受。锐减至1万户,再求封于与刘邦相识的留地,主动把自己的名次往后压。

这是一个一石三鸟的计策。第一、显示自己淡泊名利,无欲无求。第二、向刘邦表达忠心,追怀一下相识的点点滴滴。第三、不引起他人的嫉恨,不给自己树敌。张良果然完美地脱身了。



汉初三杰,七大名王,沛县功臣,被刘邦整死收拾的不在少数,而张良作为第一集团的领军人物安然无恙,不得不称赞他的智慧。

四、开创了一个流芳百世的家族

张良本来准备不识人间烟火,一心向道,可以说道家的种子从张良开始,就已经种下了。在吕后的劝说下,享受人间富贵,在不经意间开创可一个流芳百世的家族。

张良家族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在政治上,一部分是在宗教上。张良后代有很多能在史书上留名的政治人物,但总体上看政治地位并不显赫。张良儿子张不疑袭爵后犯法,留侯之爵被废。



但他的八世孙张道陵在东汉时开创了道教,张家从此成为了道教的掌门人,历朝历代都不变,天师只能是张天师。尤其在中国古代信道皇帝的统治时代,张家更是显赫一时。从张道陵开创道教至今已有2000年,可以说,张良家族与孔老夫子的孔氏家族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大的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