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從企業數字化轉型再思考 看智慧企業如何落地

「觀察」從企業數字化轉型再思考 看智慧企業如何落地

“What is Power?”這是托爾斯泰在其代表作《戰爭與和平》中的提問,儘管從未有過確切答案,但是人人都承認,從工業時代到數字經濟時代,力量的評價與衡量標準也在發生顯著的變化。

確實如此,今天我們已經站在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起點之上,基於信息技術的不斷突破,特別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的大發展,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生產和商業方式,進而驅動經濟的新一輪快速增長。

從這個角度來說,作為這個時代最為重要的“代言人”,大型企業或集團企業走向智慧企業,成功的標準無疑將取決於數字轉型轉的成敗。同樣,如何運用先進的管理方法論和領先的科技技術對企業的競爭力進行重塑,是每一家企業時時刻刻都在思考的重要課題。

企業數字化轉型再思考


客觀的說,數字化轉型過程紛繁複雜,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大型企業不知道數字化轉型從哪裡入手。所以,如何正確認識和把握數字化戰略,對大型企業未來的轉型而言,可以說至關重要。

近幾年,從國內大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實踐來看,大型企業數字化轉型以財務共享先行已成為業內共識。但隨著管理模式和業務模式的不斷變革,大型企業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一方面是隨著財務共享服務的深入,智能製造的推進,企業內部業財資稅深度融合,形成縱向一體化;另一方面,企業與外部連接,數據互聯互通,形成橫向一體化。

「觀察」從企業數字化轉型再思考 看智慧企業如何落地

顯然,無論是縱向一體化,還是橫向一體化,都意味著大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仍然面臨著新一輪的重構和再造。那麼,未來大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的關注點和重心應該放在什麼地方呢?我們不妨從四個維度來做觀察:

第一,數字化轉型首先要明確是思想觀念和企業文化的轉型。換句話說,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不單是個技術問題,更是個觀念和管理變革的問題,需要用互聯網思維審視數字化的業務模式和運營模式,用互聯、共享、精細、智能等理念重新思考各項業務。

第二,數字化轉型帶來業務流程的重構與人機協作。可以預期的是數字化轉型之後,標準化、重複性工作將交由機器人RPA完成,員工能有更多時間從事創造性、創新性工作。自動化、智能化、人機協作是未來的工作場景,而這些變化都涉及業務流程的再造。

第三,數字化轉型對大型企業而言,往往意味著組織的重構,而組織重構又將帶來集團管控模式的轉變。

新技術的應用帶來了組織扁平化、公司平臺化、員工移動化、企業虛擬化,而組織扁平化加大了授權,使總部與基層一線之間數據雙向流動。同時,來自基層一線的實時反饋更為重要,總部必須做到實時感知,以數據驅動集團管理、決策和分析。因此,新一代集團管控要在管和控的基礎上,更加強化面向全員的共享服務職能。

第四,數字化轉型要緊緊圍繞價值創造,在此過程中管理會計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毫無疑問,智能製造是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智能產品、智能生產、智能服務以及新業態、新模式,都需要管理會計的深入應用,比如,大規模個性化定製需要的成本核算與產品報價,物聯網的應用對作業成本及成本系統的改變,大數據對內部報告、風險管理和決策的影響等等,管理會計具有更大的創新和發展空間。

「觀察」從企業數字化轉型再思考 看智慧企業如何落地

對此,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扣慶 認為,技術變革、全球化和轉型發展正不斷重塑我們所生存的世界,但變化的是技術和環境,不變的是基本價值觀念。持續變革是變化時代企業生存的不二法門,強大的企業要善於釋放內部潛能、整合外部動能。

由此可見,大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不僅需要觀念和文化轉型,同時還帶來業務流程的重構,繼而推動集團管控模式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緊緊圍繞價值創造,以財務共享先行,讓管理會計發揮更大作用,為智慧企業的落地奠定基礎。

從轉型與重構看智慧企業如何落地


在這個過程中,率先提出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戰略的浪潮雲ERP也始終站在技術與應用的最前沿,並隨著環境和客戶需求的變化而不斷的進化,為推動中國大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實際上,針對大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浪潮很早就為其指明瞭方向, 那就是轉變為智慧企業。在浪潮看來,智慧企業必須具備四個特徵,即業務共享化、管理智能化、運營數字化以及企業平臺化。

「觀察」從企業數字化轉型再思考 看智慧企業如何落地

當然,要達成智慧企業也並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特別是集團管控作為大型企業數字化轉型戰略高地必須高度重視。

首先,智慧企業要建立雙模IT的架構,以穩固和圖新的雙模二維視角,指導企業的IT和周邊建設,助力企業轉型和業務創新,最終實現業務和IT目標的和諧統一。

大型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同樣需要建立雙層的ERP系統,支撐雙模的IT架構。可以說,對大型企業而言,無論是傳統業務,還是創新業務都要運用新的數字化技術,傳統業務可以建私有云,創新應用則可以放到私有云,也可以放到公有云。

其次,大型企業數字化轉型,必須財務共享先行。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對大型企業而言,企業管理必須要有大共享思維,能集中的資源都可以共享,同時建立以共享理念為統領的思維。此外,財務共享先行之後,大型企業的人力共享、採購共享、製造共享、IT共享、研發共享、法務共享等,都是今後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

最後,大型企業基於財務共享形成的財務雲平臺、依託業財融合形成的企業大數據、管理會計等,將是支撐集團管控進化,也是加速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因素。

以大型企業的財務變革為例,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財務職能也在轉型,傳統崗位將大量消失,新崗位大量湧現。比如財務機器人(RPA)替代的更多的是財務流程自動化,97.6%傳統業務將被替代,傳統財務人員岌岌可危。未來企業需要的是智能財務、價值創造性財務,而這需要財務大數據的支撐。在未來,企業的數據分析師將大量來自具有價值思維和數學思維的管理會計人才。

可以說,在大數據採集、存儲、整合、分析、決策過程中,數據分析是推動數據成為“智能數據”的關鍵環節,而管理模型和算法又是數據分析是否成功的關鍵,管理會計無疑將為智慧企業的價值創造提供更加充足的保障。

「觀察」從企業數字化轉型再思考 看智慧企業如何落地

目前,已有眾多企業在浪潮雲ERP的智慧企業實踐中收益。全球最大的服裝輔料生產企業之一的偉星集團,在浪潮雲ERP的協助下,接單排產量提高了3倍,原材料採購週期平均縮短36個小時,生產週期縮短32%,庫存統計準確率達95%以上,複合增長率由12%提高到35%,實現了效率的極大提升。

在財務共享領域,中國鐵塔通過“一點式”財務共享搭建總部經營管控平臺實現了升級和轉型。其中“一點出報”,能在統一的平臺下出具財務、管理、稅務等報表;“一點結算”,則可以實現各種物資的審批、複核、支付結算、對賬等由總部一點完成;“一點折舊”,中國鐵塔的折舊與攤銷工作均由總部一點操作,實現了規範統一。

在管理會計中,作為特大型中央基建企業,中國交建牽手浪潮積極推進管理會計的建設,創新性地搭建了跨組織結構的管理會計編報規則及信息系統,對跨組織結構的業務、區域、行業三個維度進行梳理,清晰地反映各個事業部、區域總部經營財務情況,為打造“升級版中交”提供新的發展平臺。

不難看出,這些案例都充分說明了浪潮智慧企業解決方案在大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中是行之有效的。目前,浪潮的智慧企業解決方案已經在建築、糧食、醫藥、快消品、裝備製造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對推動中國智慧企業的加速落地將起到更加關鍵的作用。

浪潮賦能智慧企業的決心與信心


總的來說,浪潮雲ERP正以前所未有的前瞻力和爆發力,加速中國智慧企業的到來,這背後既是數字化轉型的必然趨勢,更是浪潮雲ERP不斷創新和突破的印證。

目前,依託浪潮的技術能力和整合能力,繼承併發揚 30 餘年服務中國企業信息化的沉澱和優勢,浪潮雲ERP為大型或集團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支撐,也為推動中國產業的不斷升級奠定基礎。

「觀察」從企業數字化轉型再思考 看智慧企業如何落地

一是,浪潮緊緊抓住了新時代的特徵和客戶的最新需求,不斷的實現了產品的迭代和創新。如今,浪潮雲ERP涵蓋財務共享雲、大數據分析雲、智能製造雲、電子採購雲、司庫與資金雲、人力雲等雲產品,適配雙模IT部署,全面支持私有云、公有云、混合雲等部署模式,已形成面向大、中、小微企業市場的整體佈局,擁有大型企業雲平臺GS7、中小企業雲平臺PS Cloud、小微企業SaaS應用“易雲在線”平臺。

二是,浪潮還高舉“平臺+生態”的大旗,不斷堅持與客戶協同創新,深化產學研用結合,積極加強與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畢馬威、IMA(美國管理會計會計師協會)、ICAEW(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等機構合作,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雲產品和智能服務,助力大型企業的數字轉型,成就更多智慧企業的落地。

除此之外,在推動大型企業的轉型中,浪潮每一次新理念的迭代和進化,以及背後提供的落地方案和產品支撐,毫無疑問也將加速財務共享和管理會計在中國的廣泛應用,為驅動大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和升級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從互聯網+在到數字化轉型,從數據進化企業到建設智慧企業,這些不斷升級的理念背後,浪潮始終站在這個時代轉型的最前沿,不斷深化企業信息化方法、工具,重構領域及行業應用,成為了數字化轉型中最堅定的賦能者和推動者。


「觀察」從企業數字化轉型再思考 看智慧企業如何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