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搞好水稻春季田間管理?

用戶104163217210


水稻是我國南方地區普遍種植的農作物,它是最主要的主食農作物,南方地區的人們都以大米為主食,所以水稻的高產是至關重要。

1.水稻的發展史

我國種植水稻的歷史悠久,它是古時候人類得以生存的主要因素,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但是水稻的興起和發展最早是在戰國時期,因為那時候人們就已經運用冶煉技術鐵件製作種植水稻的工具了,大興水利工程進行水稻的灌溉,這也反應出當時人們的智慧,之後到了唐宋時期水稻的產量已經相當高了,當時國力相當發達了,水稻的種植地區集中在江南,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邊上,由於當時進行農具的改造,大興水利,使得水稻種植效率大大提高,如今水稻經過多少年到現在,不管是經濟、科學,農業都已經相當發達,水稻的品種也相當多了,像雜交水稻具有高產量、高品質的特性,現在我國普遍種植。

2.水稻的種植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都應該種過水稻,我們這邊的水稻一般分為兩季,種植水稻肯定要是水田最合適,從字面理解就知道了,種植水稻前要先對水田進行鬆土,我們家鄉話叫做犁田,早前的農村都是藉助犁耙和老黃牛,把犁耙套在黃牛身上,人在後面掌握,一般都是早上出去,晚上才會歸來,黃牛在早期的水稻種植中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而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採用它進行水田的鬆土,到了現代農業一般採用拖拉機或者專業設備進行犁田,效率特別高,效果也非常好,所以現在農村養牛的也非常少了。

田地處理完以後我們就要進行插秧了,現在的秧苗都是現成搞好的,我小時候就插過,但是插秧,我們按一條直線一根一根插秧,注意兩根之前的空隙要一致,不過到了現在也有人進行拋秧,就是一大摞秧苗直接拋到田裡,分佈要做到井然有序,反正這個需要經驗和技術的,我是很難做到,再一個就是有歪歪扭扭的必須早點扶正,在插秧的時候就要定植好,接下來就是田間的管理。

3.水稻的田間管理

(1)合理補水灌溉:我們定植完以後要注意水分的灌溉,幼苗期的時候水田的水要淹過根莖以上,一般水深為10釐米左右,水稻是喜水的農作物,插秧以後一定要保持水分的充足,作用是保證秧苗根系的生長髮育,以及促進返青期的到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以深水灌溉為主,當返青期來臨時我們注意查看,適當可以放些水分,一般保留4釐米深度的水分灌溉,這樣可以施秧苗更好的發育,這樣可以更好的控制水稻所需要的溫度,在水稻長出幾片葉子時候,一般葉子2-3片時候,我們水分灌溉還是需要在排放一些,這時候不需要那麼高的水位,只要保留2-3釐米深度就可以,這樣陽光可以直接穿透水層,間接的促進肥料的吸收和溫度的保持,以及葉子的光合作用,可以促使水稻的根系的鬚根增多,吸收土壤能力加強;當到達水稻的結穗期時候也是正植夏天最熱的6-7月份這個時候水分蒸發最快,水稻的生長髮育的關鍵期,水分少了,葉子容易缺水發黃,麥穗數量減少,這時候我們就要儘快的進行增加灌溉,我們進行補水了,一般深度為8-9釐米,作用是促進麥穗的生長髮育,以及保證葉子的光合作用;到了8月份左右,水稻要成熟的時期,我們可以進行水田的放水了,這個時候一般快要收割了,水田裡也不需要過多的水分,便於後面的收割。

(2)水稻的科學施肥管理

(1)水稻的施肥管理也是分階段性的,講究科學的施肥,把握總的原則有機肥和化肥相結合,我們插秧前就要進行灌水和鬆土,這時候就要進行施以底肥,底肥肯定是有機肥肥料和化肥混合的,農家肥為主,加強氮磷鉀複合肥料,以水帶肥,使得整個水田裡的土壤中都有秧苗所需要的底肥,一般佔整個施肥管理的50%左右的分量。

(2)當秧苗移栽在水田中以後通過底肥的補充養料,根系很快就可以固定和深梗,並且長出新的分枝和葉子,這時候我們要進行追肥,因為這個時候需要補充新的肥料了,比如追加一些土壤的微量元素,葉子和根系的生長髮育需要這些元素,有時也會加些鋅肥或者碳氨,或者尿素等,我們把握的選擇是施肥精準,次數可以多次追施。

(3)穗期施肥的施肥我們還是尿素為主,配合氯化鉀肥,以及少量的農家肥進行追肥,尿素和農家肥主要還是生長肥的作用,增加花穗的數量和發育,氯化鉀肥主要是強莖壯杆的作用。

(4)果實期的施肥主要是以尿素和鉀肥為主,追加磷酸二氫鉀肥,主要作用就是促進稻穀的生長髮育,使其顆粒飽滿,顆粒數增多,達到增產的目的。

(3)病蟲害的管理:水稻的病蟲害的防治主要是合理的進行農藥的噴灑和抗菌肥的增施,其主要的病害有稻瘟病、白葉枯病、惡苗病、細菌性枯病等,這些病害嚴重的話會使水稻整株死亡,稻瘟病我們可以提前防控,在早上天氣晴朗的時候採用40%富士一號乳油按比例兌水,每隔6天對水稻進行噴灑一次,至少噴灑週期為一個月左右,當出現稻瘟病時,可以採用20%三環唑可溼性粉劑按比例兌水,每隔6天對水稻進行噴灑即可;葉枯病和細菌性枯病則可以使用農家鏈黴素按比例兌水進行噴灑防治。

水稻的蟲害主要有幾種,我們主要說稻飛蝨和稻螟蟲,它們都分別對水稻的莖和葉子為食,對水稻產生的傷害是致命的,我們一般也是採用農藥的噴灑進行殺滅;當發現稻飛蝨我們可以採用25%的速滅威可溼性粉劑按比例兌水每3天噴灑一次;當發現稻螟蟲時,我們可以採用50%的螟怕可溼性粉劑按比例兌水每3天噴灑一次;當我們發現有病蟲害時不要擔心,我們要仔細觀察學習鑑別水稻是得的什麼病害,受的是什麼蟲害,對症下藥進行防治,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總結:春季水稻的管理,我們要學會合理的補水灌溉、水稻的科學施肥、病蟲害的防治,只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種出好的水稻,以上觀點僅供參考。


贛南三農哥


水稻後期的田間管理怎麼做

  水稻後期的粒肥補施

  雜交水稻抽穗之後功能葉逐漸枯黃,如果脫肥,葉片還會過早發黃而枯死,稻株光合作用的能力即可被削弱。因此,補肥增源,延長葉片壽命,提高葉片的光合能力,是促進粒多而飽滿的有效措施之一。粒肥的施用,一般以根外噴施葉面肥為主,在破口期至灌漿期噴施2~3次,每次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00克、尿素0.5~1公斤,用50公斤水溶解之後再加15~20毫升802混合噴施於稻株莖葉上,對於底肥不足,葉片脫氮現黃較早的田塊,宜在抽穗前每畝追尿素2.5~4公斤,可以促進花芽進一步分化和防止穎花退化,發揮雜交水稻的大穗優勢。

  水稻後期的水分調節

  雜交水稻抽穗開花期對水分的要求更為嚴格,抽穗揚花階段***容易受高溫的危害,宜適當進行深灌,提高田間溼度,降低溫度,促使抽穗整齊和正常的揚花授粉。如果遇到異常的高溫天氣還應該噴灑清水,改善穗層小氣候,減輕影響。抽穗後,植株根系衰老,應該在確保供水的條件下增加土壤通氣機會,以氣養根,養根保葉,防止根衰葉敗。在抽穗至授粉初期保持田間一定的水層,以滿足植株生理需水的要求,以後則應保持溼潤灌溉,按乾溼交替的原則進行管水,灌漿期以溼為主,蠟熟期可以幹為主,乾乾溼溼交替到成熟。切不可以斷水過早,否則也會人為地導致早衰,造成減產和降低米質,一般以收割前5天左右斷水為宜。

  水稻後期的病蟲防治

  雜交水稻後期病蟲害危害嚴重,是影響“保庫”、“強源”、“暢流”的重要因素,是奪取高產優質的障礙,必須及時防治,保護莖葉不受危害。雜交水稻毀葉性的病蟲害主要有後期綜合症、稻瘟病、白葉枯病和稻縱卷葉螟,損稈性的病蟲害主要有紋枯病、稻飛蝨、螟蟲等。要重點抓好後期綜合症的防治,因為它是多種真菌性病害混生的結果,常常造成葉片焦枯、葉尖破損,早衰現象嚴重,可使稻穀減少20%左右,要狠抓預防。


土豆老師說三農


春季水稻即是早稻。就以粵西地區種稻為例,說說早稻的農事活動:從農曆二月開始就要把田耕一遍,三月中旬左右開始播谷,四月開始插秧直至六月收割。其中,田間管理尤其重要,管理技術主要有:

1.查苗補苗

由於稻秧移植後根系受傷,吸收水肥能力降低停止生長(有的會枯死),要到新根生髮後才開始生長。所以要及時檢查補苗,保證應有的密度和秧苗數。

2.灌水、追肥返青

看苗灌水,大秧苗移插後可以灌深一些水(約5釐米);小苗則要淺一些(約3釐米)。當新根長出後可追施返青肥,促進秧苗分株快速生長,施肥時田間要有3釐米左右的水,每畝施尿素10~15斤以促進禾苗生長。

3.禾苗分株期管理

分株數量決定以後的產量,分株期間施氮肥以滿足禾苗長葉、分株的營養需要,每畝施肥10斤左右。

4.除草、病蟲害管理

現在已普遍使用除草劑,移插前在田間施用後可以消滅雜草,減輕大量勞動。

分株期間病害主要有:白葉枯病、稻瘟病、褐斑病。蟲害主要有:二化螟、卷葉螟等,應及時檢查和防治。

5.長穗期管理

水稻到了長穗期,杆莖快速生長,幼穗分化完成,除了確保灌足夠的水後,每畝應施尿素10斤左右,不能過量施肥。

這個時期主要病蟲害是:紋枯病、白葉病、稻瘟病和二化螟、稻苞蟲和卷葉螟等等(應注意及時防治)。

6.結實期管理

水稻到了結實期要做到合理灌排水,以養根、保葉、促使稻穀粒大飽滿,防止空殼空秕。在出花期間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水層,以利於開花授粉。後期合理灌溉以保葉、養根為重點,防止過早枯葉枯莖。

7.適時收割

水稻一般都在穀粒變黃,莖、葉也變黃期間收割,確保豐產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