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俚人後裔現在都分佈在哪些地方呢?

越人之歌


俚僚僮等是揚越西甌的原住民,先秦春秋戰國時代嶺南蒼梧古國陽禺古國的創建者,與古桂國、古符婁(傅縷)國相鄰,秦拓嶺南歸為南海郡地,漢初為南越國,俚僚人與秦人融合歸漢,成為漢人。粵西俚人遲至隋末唐初歸唐。只有少量入瓊延續至今。粵東人是從符婁國(縛縷傅縷傅羅博羅)中分離出去的,原來部分是俚人,唐武德年間,俚帥楊世略以潮循二州降唐。此後廣東地區少有俚人的記載,說明已大部分融入廣東漢人之中。符婁國位於南海郡與閩中郡中間,早在《周書·王會》中就有記載,近年出土的墓葬中陏葬的鐘、鼎等精緻文物可見當年越文化的文明程度,符婁既受南越文化影響,也受閩越文化影響,形成廣東中較為獨特的族群符婁人(廣東人f、h不分,音變為福老人、河洛人),其後部分進入粵東山區丘陵地帶演化為山哈人(解放後定名畲族)。而粵北山區的俚僚人融入僮人進入廣西,成為壯族。概而言之,廣東人主體是九黎後裔百越中俚(黎)僚人於秦代開始與北方漢人融合而來。


飛沙角下


東漢楊孚《異物志》上說得很清楚:“俚在廣州之南,地方數千裡,往往別有村,各有長帥。”而包括潮汕在內的粵東地區,也同樣是俚人的主要居住地。隋唐之際,俚人在粵東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楊世略是粵東最重要的大首領。據《舊唐書》所載,仁壽初,隋朝派出世襲南越大首領冼夫人之孫馮盎征伐潮、成等“五州僚”,馮盎因平僚之功被拜為漢陽太守,後隨隋煬帝進攻遼東,遷左武衛大將軍。隋亡,馮盎返回嶺南,聚眾數萬,佔據20餘州,自稱總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粵東俚帥楊世略以潮、循二州之地,與馮盎同時降唐。可見,俚人不僅是粵東原住民,而且直至隋末唐初,勢力還相當強盛,以至涯話區、潮州話、閩南話地區還曾一度完全處在俚帥的控制之下,投隋降唐,唯俚帥之命是聽,唯冼夫人之孫馮盎之命是從。在馮盎征伐潮、成等“五州僚”的部將中,很多是西江陳氏、南合州陳氏、越州陳氏、羅州陳氏、瀧州陳氏的首領及其子弟。由於陳氏力量的強大及四處播遷,如今的潮汕地區、閩南地區,陳氏也有廣泛居住。

 粵東俚人是如何融合的呢?據唐朝《元和郡縣誌》記載程鄉(今興梅地區一帶)戶口時,還沒有主、客戶之分。宋初的《太平寰宇記》所載戶口,潮州也未有主客戶之分,梅州則開始有主客戶之分,客戶多是瑤人、畲人。但客戶也僅有367戶。而據《元豐九域志》所載,僅僅將近百年之後,梅州客戶即已劇增至6548戶,潮州客戶更多達17770戶。到了南宋之後,作為粵東土戶的俚人,居住在山裡的部分逐漸融入到外來的畲人、瑤人中,一部分逐漸成為涯話族群中人,一部分遷走,一部分漢化。據澄海蔡英豪同志的調查,澄海程崗村,古時也是俚人的村寨。時俚人有二支,一住隴之南,即今之程崗;一住隴之東,即今之管隴村。唐代崗上小廟門聯有“保俚安庶”字樣,祀趙佗。(當地俚人)以出海打魚為生,性格大方,慨慷重義,人稱為“浪俚”,以別於山俚。今潮語有“浪裂”一詞,當源於此。男人喜纏腰,著短裙,後沿變為水布,現代潮汕農民尚廣為應用。程崗村的俚人,現在已經融合為漢族,見證了俚人“舍小成大,名無實存”的偉大精神。

  嶺南各地(包括粵東)的俚人,也有遷入海南島的,與原在島上的俚人一起,發展為黎族。《辭源》註釋“俚子”一詞,便說是“古代對黎族的別稱”。《元和郡縣誌》記載高州誠敬夫人的廟碑說:隋高祖時,海南“諸俚亡叛,敕夫人招慰”。可見,隋時海南黎族尚稱為“俚”。俚人被稱為“黎”,約始自宋代。西漢以前曾經以“駱越”,東漢以“裡”、蠻”,隋唐以“俚”、僚”等名稱,來泛稱南方的一些本土民族,其中也包括海南島黎族的遠古祖先。

宋代,各類史籍中普遍以“黎”代替了“俚”、僚”,作為今天海南島黎族的專有族稱。南朝梁代,由於儋耳之地俚僚(包括黎族先民)“歸附”冼夫人,由她“請命於朝”,而重置崖州。隋初,冼夫人率領所屬歸附隋朝,又以“和輯百越”有功,隋文帝還賜給她臨振縣(今三亞市)湯沐邑1500戶。“三亞”就是俚人言語地名,意思是婭(亞)王的土地,冼夫人是嶺南地區最大的婭王(女性首領)。

  由於潮州地區俚人漢化得很徹底,潮州地區的族屬,早已不可識認。不過,如今的潮汕鄉村,至今還有不少以“黎”命名的,如潮安山黎(今住畲民),饒平黎坑、普寧烏黎村、揭西山黎潭以及今屬梅州的大埔黎家坪等,均應是當年的俚寨。

  古潮州包括今涯話區(部分)、潮州話、閩南話地區。清代以後的潮州只是指原廣東潮州府地,主要是今汕頭、潮州、揭陽、豐順等地,稱潮汕。全球約有4500萬潮汕人。廣東省內潮汕族群約2500萬人,約佔全省人口1/5;潮汕籍香港同胞約150萬人,約佔香港人口1/5;潮汕籍海外華僑華人約2000萬人,約佔全國華僑1/3。



達視角


“俚”之稱, 最早出現於三國時期吳人萬震的《南州異物志》。 北宋時期李昉等學者所著的 《太平御覽》卷七百八十五《四夷部· 六》,在“俚”條下引該書“廣州南有‘ 賊’曰俚”, 並對“俚”的分佈狀況和社會情況作了簡要描述。

南朝以後的史籍, 往往將“俚”“僚”並稱。 這一合稱最早出現於晉、宋時期裴淵的《廣州記》。《太平御覽》卷七百八十五引該書說:“俚僚鑄銅為鼓, 唯以高大為貴, 面闊丈餘。 ”對俚僚製作和使用銅鼓的情況作了介紹。 此後,“俚僚”之稱便不斷見諸史籍。 如《南史》卷七八《夷貊傳》說,( 南朝)宋時“廣州諸山並俚僚, 種類繁熾”。 也有將俚當作僚的。《南史》卷五一《蕭勵傳》說,( 南朝)梁時“蕭勵為廣州刺史, 西江俚帥陳文徹出寇高要, 未幾降附”。 此“俚帥陳文徹”,在《陳書》卷九《歐陽穎傳》中又被稱為“夷僚”:“左衛將軍蘭欽, 南征夷僚, 擒陳文徹, 所獲不可勝計。”

“俚僚”實為嶺南地區古代百越和濮等各族後裔的泛稱, 包括了多種民族成分在內。 他們之間語言不通, 風俗各異。 唐、宋以後, 由於僮族、黎族、廣東省高州市冼夫人雕像。瑤族等新的族稱出現, 史籍中少見俚的記載, 可知此時俚已逐漸成為各個新的民族共同體的一部分。

據史籍記載, 東漢時嶺南地區已有大量俚人居住。 到三國時, 交州、廣州諸郡中, 有較多“俚”人分佈。 如吳萬震《南州異物志》說“: 廣州南有‘ 賊’ 曰俚, 此‘ 賊’ 在廣州之南, 蒼梧、鬱林、合浦、寧浦、高涼五郡中央地方數千裡。 往往別村, 各有長帥,無君主,恃在山險,不用王,自古及今,彌歷年紀。”這裡是說,以今廣西梧州、桂平、合浦、橫縣和廣東恩平為中心的廣西鬱江、潯江及廣東西江以南至南海海域的廣大地區,方圓數千裡的地域內,多有俚人居住。 多數學者認為, 此時一部分俚人已開始從雷州半島向海南島遷徙。 又據《吳書·薛綜傳》載,黃龍三年(231 年), 吳合浦、交趾太守薛綜向孫權上疏曰“: 今日交州雖名初定,尚有高涼宿賊,其南海、蒼梧、鬱林、珠官四郡界末綏, 依作寇盜,專有亡叛逋逃之數。”吳曾在今廣東徐聞置珠官縣, 又改合浦郡為珠官郡。 此珠官郡就是合浦郡所在地。 薛綜所說“未綏”之四郡, 正是萬震所載俚人分佈之域, 所謂“高涼宿賊”, 正是俚人。

晉時, 俚人仍居於交州一帶。張華《博物志》說:“交州夷名曰俚子, 俚子弓長數尺, 箭長尺餘。”此時的交州統合浦、 交趾、 新昌 、 武平、九真、九德、日南等七郡, 約包括今廣西欽州 、合浦, 廣東雷州半島及越南大部分地區。

從南朝到隋初諸大姓“俚帥”的活動地域看, 俚人部落除部分到達桂北、粵北外, 大部仍然分佈於廣東西江, 以及廣西潯江、鬱江以南至越南北部的廣大地區。 至於桂西地區, 則未見有關俚人的記載。 南朝的經營和開拓, 也還沒有到達這些地區。

自三國至唐宋, 不斷有俚人遷到海南島, 在這裡定居下來。 後來, 他們成為黎族的一個重要來源。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潘雄認為, 海南島的俚人後來發展成為“加茂黎”。

南朝至隋初時, 俚人的“長帥”已是嶺南地區重要的政治勢力。 俚人在其首領的帶領下, 活動非常頻繁。有不少俚帥因勢力強大, 被封為所在地區的地方官吏或將軍。

《北史· 令狐整傳》載, 俚帥甯猛力“在陳時已據南海”, 實際上據有欽州之地。 隋滅陳後, 隋文帝楊堅拜甯猛力為安州(今廣西欽州)刺史, 但甯猛力自認為“與陳後主同日生”“, 貌有貴相”,陳亡,理當代為天子,故不願侍隋,驕倨侍險,未常入朝。 桂州總管令狐熙“申以交友之分, 其母有疾, 熙復遺以藥, 猛力感之, 詣府請詣, 不敢為非”。 甯猛力臨終, 囑其子寧長真入朝,隋封寧長真為欽州刺史。

《北史· 斐佗傳》載, 隋開皇初,“俚帥王仲宣退廣州 , 遣其部將周師舉圍東衡州……賊立九柵, 屯大瘐嶺共為, 聲援”。 南朝梁承聖年間, 始興郡治東衡州。 隋開皇九年(589 年)滅陳, 改東衡州為韶州 , 治今廣東曲江。 大庚嶺在姑興縣東北 172 裡,“從此至水道所極, 越之北疆也”。 隋將裴矩、 鹿願領兵討伐, 高涼郡冼夫人(梁、 陳、 隋三朝時期嶺南地區的百越女首領) 進軍至南海, 與鹿願兵合, 王仲宣懼而潰散。 據 《隋書· 譙國夫人傳》載, 打敗王仲宣後, 冼夫人護衛裴矩巡撫諸州 , 蒼梧( 今廣西梧州)首領陳坦、岡州(今廣東新會北)首領馮岑翁、梁化(今廣東惠陽東南)首領鄧馬頭、藤州(今廣西藤縣)首領李光略、羅州(今廣東化州)首領龐靖等皆來參謁, 還令統其部落。 裴矩承製署諸渠帥(編者注: 渠帥指首領或部落酋長)為刺史、縣令。

廣東部分地區的俚人, 已普遍栽種水稻。據《宋書· 徐豁傳》載, 宋元嘉三年(426 年), 始興太守徐豁曾向文帝劉義隆上表陳事曰:“中宿縣(今廣東清遠縣西北)俚民課銀, 一子丁輸南稱半兩。 尋此縣自不出銀, 又俚民皆巢居鳥語, 不閒貿易之宜, 每至買銀,為損已甚。 又稱兩受人, 易生奸巧, 山俚愚怯, 不辨自申 , 官所課甚輕, 民以所輸為劇, 今若聽計丁課米, 公私皆利。”徐豁針對俚人買銀課銀、備受中間剝削的情況, 建議將“課銀”改為“計丁課米”, 說明當時俚人的水稻種植已比較普遍。 而山居的俚人, 其經濟生產長期以刀耕火種為主。 唐劉禹錫《武陵書懷五十韻》詩云:“照山畲火動, 踏月俚歌喧。”“畲火”指的就是刀耕火種、焚山耕種的山火。

俚人有獨特的民族習俗。銅鼓本是他們常用的一種打擊樂器, 因族中富人多鑄銅鼓, 以之為財富地位的象徵和宗教祭祀的工具, 因而擁有銅鼓者很自然地被擁為族人首領, 銅鼓也因而成為戰事發生時彙集族人的工具。 如《太平御覽》卷七百八十五引裴淵《廣州記》說:“俚僚鑄銅為鼓, 唯以高大為貴 , 面闊丈餘。 初成, 懸於庭, 克晨置酒, 招致同類, 來者盈門。 豪富之女, 以金銀為大釵, 執以叩鼓。 叩競, 留遺主人, 名銅鼓釵。 其俗尊有鼓者,號為都老, 群情推服。” 《隋書》 卷三十一 《地理下》 也說: “自嶺已南二十餘郡……其俚人則質直尚信, 諸蠻則勇敢自立, 皆重賄輕死, 唯富為雄……有鼓者號為‘ 都老’ , 群情推服。 本之舊事, 尉陀於漢, 自稱‘ 蠻夷大酋長、老夫臣’ , 故俚人猶呼其所尊為‘ 倒老’ 也。 言訛, 故又稱‘ 都老’ 雲。”又據《南史·梁宗室上》載, 梁天監年間,“西江俚帥陳文徹出寇高要”。 高要郡治今廣東肇慶。 梁左衛將軍蘭欽等征剿“俚帥”陳文徹兄弟, 繳獲的戰利品中就有大銅鼓。

俚人中尚存“斷髮紋身” 的越人習俗。據 《新五代史· 雷滿傳》和《舊五代史· 雷滿傳》所載, 唐末朗州( 今湖南常德) 有里人區景思。 有學者認為,“里人”即“俚人”,區姓里人為古甌人的後裔, 後來融入百越。 區景思和同鄉雷滿據朗州, 曾被唐昭宗任為武貞軍節度使。 他紋身斷髮, 正是越人的習俗。

嶺南地區的俚人居地近於熱帶, 地多潮溼, 喜居樓下架空的幹檔式建築以避瘴氣, 史籍多稱之為“巢居”“樓居”。《宋書· 徐豁傳》載:“俚民皆巢居鳥語。 ”《南齊書· 州郡志上》說: 廣州俚僚“皆樓居山險。”《隋書》卷三十一 《地理下》 說: “自嶺已南二十餘郡, 大率土地下溼, 皆多瘴厲, 人尤夭折……俚人……巢居崖處, 盡力農事。”

俚人今何在

俚人的去向大致有二: 一是相當一部分逐漸融入漢族中, 二是分化為後來的壯族、黎族等其他民族。

大量俚人成為封建國家的編戶之民, 其社會發展水平與漢人相近,為俚、 漢融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 如前文提到的南朝宋元嘉間, 始興太守徐豁曾向文帝劉義隆上表陳事, 提到始興郡中宿縣俚民賣米買銀交課, 說明當時俚民已是劉宋王朝的編戶之民。

為躲避戰亂或繁重的徭役, 大量漢人湧入俚人居住地區, 俚、漢長期雜居必導致俚漢通婚。 南朝時嶺南地區俚人大姓冼氏, 其女冼夫人嫁給馮寶即為典型的例子。《資治通鑑· 梁紀十九》載: 梁時“高涼(治今廣東陽江)冼氏, 世為蠻酋, 部落十餘萬家, 有女, 多籌略, 善用兵, 諸洞皆服其信義”。 冼氏之女, 指的就是冼夫人。 據《隋書·譙國夫人傳》載, 冼夫人之兄冼挺恃其富強, 侵掠傍郡, 嶺表苦之。 冼夫人“多所規諫, 由是怨隙止息, 海南儋耳歸附者千餘洞”。 梁大同初年, 她嫁於高涼太守馮寶。《廣州人物傳· 馮融傳》提到, 羅州(治今廣東化州)刺史馮融“雖三世為守牧, 然他鄉羈旅, 號令不行”,“乃為其子高涼太守(馮)寶婚於郡大姓冼氏, 俚人始相率受約束。 融所以結人心者, 婚冼氏之力也”。 馮融為十六國時的“北燕”馮弘之後。 北魏滅北燕, 馮弘率國人奔高麗, 遣馮業率三百人浮海投宋, 因留於新會(今廣東新會)。 從馮業到馮融, 歷祖孫三世,寓居廣東, 仍被當地俚人視為外鄉之人。 由於馮、冼的聯姻,“他鄉羈旅, 號令不行”的局面才有所改變。 其中, 冼夫人本人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隋時,她因軍功被冊封為“譙國夫人”, 故被稱為“洗夫人”。 洗夫人歷梁、陳、隋三朝, 為協助朝廷維護嶺南的社會安定和國家的統一, 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蘇軾的詩《冼廟》, 全面而恰當地評述了洗夫人維護祖國統一和促進民族發展的史蹟:“ 馮冼古烈婦, 翁媼國於茲。 策勳梁武后, 開府隋文時。 三世更顯易, 一心無磷緇。 錦鏾平積亂, 犀渠破群疑。”

漢文化的廣泛傳播, 為俚漢融合提供了外部條件, 而俚人上層率先接受漢文化, 使俚人民眾也逐漸接受了漢族的禮儀和習俗。 冼夫人就是一位典型的社會革新家, 她不僅主張各民族和睦共處、友好團結, 而且致力於傳播漢族文化和改革社會陋習, 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俚人社會的發展。《隋書· 譙國夫人傳》載, 高涼冼夫人“誡約本宗, 使從民禮。 每共(馮)寶參決辭訟, 首領有犯法者 , 雖是親族, 無所舍縱。 自是政令有序, 人莫敢違”。《北史· 譙國夫人傳》載, 冼夫人“誡約本宗, 使從百姓禮”。

相當一部分俚人經過與漢族長期相處, 服飾、語言、文化等習俗已漸與中原漢族相同, 最後被漢族所同化, 這是長期雜居後民族關係發展的必然結果。《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 高州府部匯考三》載, 俚人“漸襲華風, 休明之化, 淪洽於茲。椎跣變為冠裳,侏離化為弦誦,才賢輩出,科甲蟬聯,彬彬然埒於中土”。

另有一部分俚人經過長期的分化、 融合, 最後融入壯族、 黎族、 瑤族、 苗族、 畲族、 水族、布依族、 土家族、 侗族等民族中。 這部分俚人的主體發展為後來的壯族。 一般認為, 西甌、 駱越是壯族的祖先, 而俚人正是駱越後裔中分化出來的重要一支。

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 其人口的絕大多數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 主要聚居在南寧、百色、河池、柳州四個地區。其餘部分則分佈在雲南文山州以及廣東連山、貴州黔東南、湖南江華等地區。 在生活習俗上, 壯族長期保留古代越人的一些習俗, 如唐代嶺南地區盛行的“斷髮文身”, 以及至今有的山區壯族還大量存在“巢居”的幹欄式建築。 古代俚人崇尚銅鼓, 現壯族地區已發掘和發現的古代銅鼓有數百面, 有的至近現代仍在使用, 成為該民族代表性的文物。

居住在海南島的一支俚人, 演化為今天的黎族。 有人認為,“黎”由古代“俚”音轉化而來。 古代俚人的主要分佈區域, 隔海與海南相鄰, 故海南的民族種類也與之相同。 古籍中就有直接稱黎族先民為俚者。 清道光《廣東通志》載, 唐憲宗元和二年(807 年)四月 ,“嶺南節度使趙昌降輯陬荒, 瓊管儋、崖、振、萬安州峒俚來歸”。 而黎族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共同體出現, 大致始於唐代後期。 唐昭宗時曾任廣州司馬的劉恂在其《嶺表錄異》就說:“儋(州)、振(州)夷黎海畔採( 紫貝)以為貨。”《新唐書》卷一六六《杜佑傳》載, 唐德宗年間(780—805 年), 杜佑討平“朱崖黎民”。 宋時, 黎人的活動則普遍見諸史籍。

我國的海南島, 群山疊翠, 四季常青, 物產豐富。 黎族及其先民俚人千百年來一起生息繁衍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 現在, 黎族人口已達到一百多萬人, 聚居在瓊中、樂東、白沙、昌江、保亭、陵水等縣和東方、通什、三亞等市, 並散居於其他多個縣市,居住總面積佔海南島總面積的一半以上。 他們至今仍保留了不少古代百越的習俗, 如黎族婦女以紋身為美, 男子也以女子的紋身作為婦女美醜的標準。 他們以大米為主食, 村落常坐落在富有亞熱帶風光的闊葉林和灌木叢中。 他們的傳統住房形式是一種被稱為“船形屋”的古代幹欄式建築的變體, 因整個屋項起拱如船形而得名, 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

武陵、嶺南地區的部分俚人融合到瑤族中。 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任朗州(今常德)司馬時, 就曾稱當地土著居民為俚。《新唐書》卷一六八《劉禹錫傳》載:“禹錫斥朗州司馬, 州接夜郎諸夷, 每祠, 歌竹枝, 乃倚其聲, 作竹枝辭十餘篇,於是武陵夷俚悉歌之。”武陵夷俚即武陵蠻之一部,一般認為後成為瑤族的一部分。 至於居於嶺南地區的俚人,更有相當一部分融合到瑤族中。 有學者考證,廣東番禺、韶州、清遠等地南朝時有俚人居住, 其中番禺、韶州的俚人至宋以後被稱為瑤,清遠的俚人至元代時也被稱為瑤。 南海的俚人到明代時被編為新民,也被稱為瑤民。 至於西江流域的廣東肇慶、高州 、雷州 、廉州以及廣西鬱林等地, 隋唐以前是俚僚的居住地, 宋以後均稱為瑤。

廣東潮州的俚人則發展為後來的畲族。 畲族因其先民在山區中從事刀耕火種農業而得名。 南宋末年, 史籍中同時出現“畲民”和“輋民”兩種稱呼, 前者主要指福建漳州一帶的畲族,後者則指廣東潮州一帶的畲族。“輋”實即“畲”, 為廣東漢人中的俗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