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教育最缺什麼課

我們理性討論,首先,國內的課程不少反多

從大一開始的各種軍事理論、馬哲、毛概等課程,有用,但學生吸收多少取決於授課老師。多數情況認真聽的學生少,這部分不展開講。而我們今天在談的,不是純藝、視覺傳達、建築等某個具體專業的課程安排,而是藝術教育。

之前康石石在文章《中國有“設計”二十年了》中其實也有提到,中國的藝術設計教育時間並不長,課程其實來源於日本及英法,在課程基礎結構分佈上,確有其道理所在的,各個課程都可以給學生很好的打基礎。

中國藝術教育最缺什麼課


所以對於藝術教育,與其說缺什麼課程,不如說是整個體系需要改。

當下時代的發展,無論是日本還是英美法,教育其實已經在國內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已更新了幾次,出現了2.0、3.0....形成如今以項目製為主,在項目中訓練基礎的方法,這種方法或許不是最優選擇,但相較於先補基礎,組裝時卻覺得不是那麼回事兒的方式高效很多。

所以現在央美、廣美等國內的幾所頂級學校也在推動課程的改革,在教學大綱中安排一些有趣的內容,鍛鍊學生實驗的能力的同時,讓學生掌握到所要學的內容:

  • 比如說有些老師讓學生根據主題收集整理很多材料,讓其他同學去猜這些材料或者讓學生來了可以出現什麼視覺語言,不再是讓學生拿到主題就要有結果。
  • 再比如說最近康石石與朋友聊天是聽到說,某院校的老師在教學生一個交互裝置互動方式時,老師將摺紙和交互做結合,讓學生在學習中有快樂的體驗。

身處藝術教育行業中,可以明顯感受到這些國內藝術領頭學校的變革和努力,這是讓人感到欣慰且有希望的。但面對現實,也必須有要承認的事實,以下三個問題依舊尖銳:

1. 入學門檻在那兒,競爭率高

變化多是發生在國內一些藝術類院校,綜合類學校的速度更慢,而且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北上廣可接觸的藝術資源更多,其他城市相對較少,因此也造成了很多同學在藝考時集中於央美、國美等中心院校。

而根據每年知名美院的招生人數來看,最終錄取人數基本在900左右,而每年申請學生約為4萬-10多萬不等,錄取率約為2%,而這個數字隨著每年藝術生的增加,正在降低。為能入學國內名校,每位同學基本都要經歷半年以上封閉式魔鬼訓練,復讀2-4年的同學也不在少數。

(2018)中央美院報考人數為4W+,專業成績合格人數3330人,而最終入取人數僅有811人

中國藝術教育最缺什麼課


(2018)國美專業校考報考總人數7.8W,而學院計劃招收本科人數1621名

中國藝術教育最缺什麼課


2. 缺乏規劃性課程

相較於專業課,下面這兩個課程是康石石在留學時,更希望國內體制中也有的兩門課程:

  • 時間規劃課

國內學習的同學,應該都被提醒過要有時間規劃,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好像時間規劃是一個該自己去摸索的個人特色。

但其實時間規劃是用方法論的,在不少學校,時間規劃會有專門的workshop,老師也有專門的教案告訴你如何去提高效率,如何去多任務處理,而且還要以你個人的特性和性格去安排時間。很簡單的例子,現在整個社會是按照早鳥型安排的運作,但是很多人屬於貓頭鷹型的,這種時候老師會告訴你該怎麼去根據你的規律,去高效安排學習時間。

  • 就業指導課

這門課程國內也有,不少院校做的也非常不錯,但還是少數。

康石石好幾個同事對於自己第一次參加國外就業指導課的反應,反應都挺統一:神奇。

眾所周知,國外的專業課程很free,但在就業指導上,卻出奇的嚴格起來。學校會在課程上告訴你該怎麼寫statement、CV、Portfolio,怎麼面試是最基本的,針對每個從業方向老師會有一個獨立教案教你如何發展,如果你想成為一名獨立藝術家,你該怎麼去balance生活和創作,怎麼申請一些駐地項目等等,講的非常詳細。

中國藝術教育最缺什麼課


3. 大學,更像是“平均主義”

康石石和教研團隊在教學中便發現,很多學生在一個項目之後可以明顯看到創作變得和之前不一樣,第二個項目創作時速度也可以有很大的提高。這便是知道了創作邏輯框架後,可以進行知識的自我吸收結果。

很多同學不知道如何將所學串聯起來,不知道怎樣將腦海中的知識排兵佈陣去使用。造成同學們這樣很多“迷惑”狀態的,還是授課內容的問題,儘管是在變革,但是整個系統下多數院校還是順應這樣的教育:大家被填鴨式的擁有了一套商業規則,而不是創作思路。

很多老師的引導很直接,你這一步該做什麼,你的項目該做成什麼樣子,按照一個商業企劃的方式定好了。比如說你給品牌做VI的時候,要根據品牌文化編造出一套視覺形象,每一個視覺形象都要和品牌有聯繫。但實際上,多數情況下這套思路是沒有邏輯的,但你口才要好,讓甲方爸爸覺得你這個logo特別有意義,把企業宣傳的特別高大上。

而且在當下教育需要大力推廣普及的時空背景下,平均主義式教學其實更為妥帖。老師會在高低之間取一個平均值,令基礎較為薄弱的同學,即大多數人擁有更高收益,但卻無法兼顧少量尖子生的創意與想法。這也就造就了大家在大學中學習的都是基礎,做出來的作品大同小異,而且每年掛科率很低,多數同學只要認真即可畢業。

中國藝術教育最缺什麼課


而國外屬於“精英主義”的淘汰制,老師的口頭禪是你還是個學生,不用害怕失敗,去做不敢嘗試的創作,走出自己的安全區。在國外頂級院校的作品評分中,會有一條說:你是否有反思的能力。這裡的反思不只是critical,還有revolution。所以國外學習的同學,有和明顯的批判性思維,下面這幾個問題是每個項目中必須要問自己的:

  • 我是哪裡做的不夠好?
  • 是不是有邏輯上的問題?
  • 如果邏輯上沒有問題,那我是不是還沒有逃離開自己的安全區?
  • 我還可以去掌握哪些領域來打破自己現在的框架模式?

不同思考方式順應到研究生階段,國內外的差距便更加明顯:國內同學的研究能力明顯弱很多。原因其實也簡單,本科時填鴨式學習其實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方式,而就讀研究生,多數同學為了獲得學位,於是國內很多人的論文是各種摘抄的事實也是公開的秘密,這和做實驗一步一步把論文做到perfect的學習方式是不一樣,結果自然會有很大區別。

以上內容,沒有抹黑國內教育之意,是基於大環境的一個現實對比,精簡概括,大抵可以總結如下:

1. 國內注重傳授知識,國外注重自學知識

2. 國內注重傳授方法,國外注重傳授思維

3. 國內注重考核結果,國外注重全面審查

沒有對錯,兩套系統而已,但有差距。

誰都想未來有所作為,無論大小,而且國內教育在變好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同學們在國內一樣可以實現設計師的夢想,花較少的錢,用5年+的時間來進行讀研+行業摸爬滾打。但如果你有資本,有體能,有機會,不妨搭乘留學這班飛機,給自己創造另一個可能。

與我們聯繫,可微信關注康石石公眾號:kang-shishi,後臺留言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