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飛汽車1元甩賣無人問津

哈飛汽車1元甩賣無人問津

在國內車企群雄鼎力、新生品牌不斷湧現的今天,已很少有人記得哈飛汽車這個名字了。但在家用汽車還沒有普及的三四十年前,滿大街跑的是小貨車和小麵包車。而經久耐用又價格低廉的哈飛松花江牌小面,正是一代人心目中的“國貨”代表。但是跟不上時代變革的企業,註定是要被時代拋棄的。從曾經的年銷數十萬到眼下的資不抵債,哈飛汽車沉寂多年後,已經陷入苟延殘喘的境地。

哈飛汽車1元甩賣無人問津

據欣哥瞭解到,截至2018年12月19日零時,哈飛汽車以1元轉讓38%股權仍無人接盤。按照重慶產權交易所披露的信息,12月18日為哈飛汽車股權轉讓掛牌到期日。如掛牌期滿後尚未徵集到受讓方,則不變更掛牌條件,按照5個工作日為一個週期延長,直至徵集到意向受讓方。哈飛汽車股權轉讓於今年11月21日正式掛牌交易,此前已於11月6日結束了預披露期。

作為曾經在東三省乃至全國都比較有影響力的一個國產品牌,為什麼哈飛汽車以“1元”的低價甩賣38%的股份,竟無人接盤呢?事實上,哈飛汽車的負債已達到77.1億元,而資產只有9535萬元,負債已經超過資產的80倍。根據股份佔比,38%的股份對應的債務是29.39億元。當前的哈飛所能擁有的最具價值的東西,就是資質了。但也意味著為了這張資質,買方需要付出幾十億的代價。

悲情哈飛80倍負債無人接盤

日前,哈飛汽車發佈公告,公開轉讓38%股份(38504.64萬股),掛牌起價1元。掛牌期從11月21日起,到12月18日結束。而根據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的規定,想要參與哈飛此次賣身的買家,還需再繳納30萬元保證金。

但截至12月19日零時,根據重慶產權交易所交易信息顯示,這一交易仍未成交。而按照規定,此交易將不變更掛牌條件,按照5個工作日為一個週期延長,直至徵集到意向受讓方。如果轉讓完成,新買家將成為哈飛汽車第一大股東,而現在的第一大股東哈飛汽工集團將退居第二。原第二大股東、持股25%的中國航空有限公司將成為第三股東。

若有人斥資"接盤",除了成為哈飛的第一大股東之外,"接盤者"需要按股權比例承擔鉅額負債。而這也正是問題的癥結所在,因為哈飛的經營狀態實在不容樂觀。此前《道哥說車》曾報道過,因為拖欠貨款,哈飛汽車自2016年起就開始遭到供應商被起訴。而後動力總成供應商東安動力因哈飛拖欠約2.63億元貸款而將後者告上法庭,最終雙方溝通簽署《抵債協議書》,哈飛將以零部件及動能業務相關資產抵償了對當時東安動力所欠的部分貨款,共計7113.31萬。

哈飛汽車1元甩賣無人問津

此外,哈飛汽車當前整體營收狀況也不佳。財報信息顯示, 2017年哈飛汽車營收2.69億元,營業虧損5040萬元,淨虧損4339萬元。而據其今年10月末財務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哈飛汽車營收急劇下降僅2833萬元,營業利潤-4692萬元,淨利潤-83萬元。截止今年10月末,哈飛汽車總資產為9660萬元,總負債77.35億元,負債超過了資產的80倍。銀行賬戶、房產也被法院凍結查封。

不過,就連最值錢的生產資質,哈飛汽車也拿得並不穩固。此前哈飛汽車在與長安合作陷入谷底之後,將生產資質、品牌和相關知識產權作價入股奕豐科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新能源汽車公司“哈飛製造”,希望憑藉新能源大潮,實現扭轉。只是沒有三電核心技術,“哈飛製造”淪為其他公司四處圈地做房地產的幌子而已。而在今年11月,由於近一年沒有生產新能源汽車,工信部將暫停受理包括哈飛汽車在內的部分車企的新能源汽車新產品申報,而其擁有的專利也因未繳納年費也已失效。

哈飛汽車1元甩賣無人問津

哈飛翻身機會渺茫

事實上,危機之中的哈飛汽車此前也並非沒有做出過努力。哈飛在2009年被長安重組,命運的分水嶺由此展開,此後的哈飛成了長安的"代工廠",雖然背離了初衷,但至少能有一點收入。不過可能連自己也沒想到的是,為他人縫製嫁衣的哈飛,自主業績反而崩盤了。跌跌不休,五年時間從銷量下跌9成,從2009年的22.05萬輛直接跌至2013年的2.14萬輛。

而後長安汽車再次施以援手,2014年,哈飛廠區被徹底收購成為福特的生產基地。為了償還債務,此舉或許無奈但是唯一可選之路。 2017年12月,哈飛汽車將零部件業務轉讓給母公司哈飛集團;翌年,轉讓動能業務,至此哈飛汽車已無主營業務。

哈飛汽車1元甩賣無人問津

民族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曹鶴分析,長安併購哈飛屬於行政推動下的舉措,長安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對哈飛進行整合,並未遵照市場需求的變化規劃哈飛產品和佈局。而且,長安在戰略甚至是方向上存有誤判,從而造成哈飛發展思路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且負面新聞不斷。

"1元"能從哈飛手中買來什麼,潛在購買者也許正在思考這個嚴肅的問題。相較於此前同樣是1元出售的一汽華利資質,僅僅佔哈飛股比38%便要付出近30億元代價,在同為地方車企的昌河鈴木10億元出讓資質未果的前提下,哈飛顯然不能得到潛在買家更多的關注。

就在哈飛汽車股權轉讓掛牌到期的同一天,12月18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佈了《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汽車投資項目將全部轉為地方備案管理,這將為國內汽車產業的創新融合帶來更多機遇與挑戰。顯然如果昨天國家發改委沒有發佈《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或許還會有其他新勢力會為了一張資質謀求合作。如今,負債累累的哈飛儼然是一顆"燙手山芋",股權轉讓交易進展也並不順利,其能否在銷量下滑、債務纏身等困境中抽身,並在掛牌轉讓中獲得新生?顯然,留給它的時間並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