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釀,是印象中兒時最美味的家常菜

小的時候,家裡姐妹兄弟多,食物經常是不夠吃的,平時常吃的就是米飯、青菜、雞蛋,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上肉、魚、糖、餅、水果等美食,所以對兒時的美味總是印象深刻。

豆腐釀是奶奶的拿手好菜,也是我最喜歡的美食之一。每次奶奶做這道菜的時候,我都能吃到肚子圓鼓鼓的。

豆腐釀,是印象中兒時最美味的家常菜

豆腐釀要選上好的油炸豆腐泡兒,廣西的豆腐泡有兩種,一種是正方形,一種是長方形。我們家喜歡用長方形的,一切分為二,掏出裡面白色的心,外皮可以釀兩個豆腐釀。

餡料則是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搭配的,最常見的是米飯、五花肉、剔骨魚肉、韭菜或蔥花、木耳、香菇、蓮藕、豆腐心等。

豆腐釀,是印象中兒時最美味的家常菜

那時候家裡的蔬菜大多數是自給自足,有時候還拿去菜市場賣。家裡種的韭菜,純天然無汙染,非常的清香。木耳也是自家小院裡的木頭長出來的,雖然不肥厚,但是炒熟後的香味讓人印象深刻。蓮藕也是村頭池塘裡挖來的,非常的粉嫩可口。而香菇則是家後面大明山出產的,外面的香菇很難有它的美味。這些蔬菜洗淨後剁碎備用。

五花肉和魚則要從集市上買回來,但是農村的肉和魚都要比外面的甜美。肉洗淨後剁碎,魚去頭去尾剔骨頭後也剁碎。半肥瘦的豬肉、魚肉要炒香,這樣釀出來的豆腐釀才夠味道。

豆腐釀,是印象中兒時最美味的家常菜

做豆腐釀要搭配一定的熟米飯,米飯可以事先蒸熟備用。米飯和各種備好的餡料混合,放入油、香油、鹽、醬油、生抽、蠔油進行調味。

調好的餡料填充到豆腐包中,儘量壓實一點,一個豆腐釀就做好了。填好餡料的豆腐包放到蒸屜蒸熟,出鍋的時候,香味十足,等得飢腸轆轆的我們早已虎視眈眈,拿起碗兒夾上七八個,溜到一旁大快朵頤。

豆腐釀,是印象中兒時最美味的家常菜

豆腐釀也可以煎著吃,小火兒慢慢煎,勾兌點澱粉汁澆入,貼鍋的部位焦脆,裡面的餡料鮮香,也是一樣的美味。

小的時候,每次做豆腐包,奶奶都會做一大鍋,但是人口多飯量大,而且味道極好,一餐就吃去大半鍋。

豆腐釀,是印象中兒時最美味的家常菜

長大後,自己也成了家,有了孩子,學會自己掌勺做飯。每隔一段時間,就根據記憶中奶奶的做法,炮製一些豆腐釀給孩子們打牙祭,希望孩子們也能記住媽媽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