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場舞弊案,一品大員被砍頭,三年後慈禧的批示讓人佩服

在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上,發生過三次大的科場舞弊案,分別是順治帝時的丁酉科場案和康熙時的辛卯科場案,以及今天要說的,咸豐時的戊午科場案,此案轟動一時。


清朝科場舞弊案,一品大員被砍頭,三年後慈禧的批示讓人佩服


1858年,也就是咸豐八年的時候,在北京舉行鄉試,這次考試的主考官是兩朝元老柏葰,此人素有正直之名,為官的口碑還算是不錯,咸豐認為找他擔任主考很放心。

可沒想到的是,清朝第三大科場舞弊案就發生在柏葰身上,當時參加這場考試的考生之中,有一個叫羅鴻祀,此人不學無術毫無真才實學,不過家裡有錢,無才就用錢來替。

考生羅鴻祀聯繫到主考官柏葰的家人靳祥,對其進行賄賂,幫助暗中做手腳,之後通過靳祥的介紹,羅鴻祀又認識柏葰和另一個考官,如此一來等於是賄賂了一圈的人。

在羅鴻祀看來,這一次中個舉人是妥妥的,在考試之後,柏葰把羅鴻祀的試卷放到了副卷之中,按照清朝規矩正卷是要複審的,放到副卷裡面就能避免被複查,也能中舉,只是名次靠後。

不過柏葰的家人靳祥在幫助整理考卷時,卻把羅鴻祀的試卷從副調為正,也是為了幫忙靠個好名次,想到卻是弄巧成拙,在複審正卷的試卷時,複審官員一看羅鴻祀的文章就知道,這裡面有鬼。


清朝科場舞弊案,一品大員被砍頭,三年後慈禧的批示讓人佩服


原來一篇幾百字的八股文,錯誤的字數竟然有300多個,這哪裡是一個正經考生的水平,這件事被捅到了御史孟傳金那裡,最後被報告個了咸豐帝,咸豐自然也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不過為了給柏葰一個臺階,咸豐還是讓羅鴻祀單獨重考,並且讓心腹大臣肅順監考,結果考的一塌糊塗,也就坐實了作弊案,最後拔出蘿蔔帶出泥,柏葰等人皆被抓捕。

打了一隻老虎之後,竟然還冒出了一隻蒼蠅,在這次考試之中還有另一個舞弊的人,一個叫平齡的京劇演員竟然也參加了科考,在清朝有嚴格規定,戲子是不能參加科考的。

這個平齡不僅參加了科考,還考的很不錯,名列第七,如此一來自然遭到了考生的舉報,後來一查得到證實,平齡的試卷確實被人修改過,動手腳的是副主考程庭桂的兒子。

咸豐帝大怒,決定嚴辦此事,原本念著柏葰是一品大員,準備流放免死的,不過肅順等人堅持要明正典刑,加上咸豐也想正風氣,於是柏葰被當街處斬,此案牽涉91人被問罪。


清朝科場舞弊案,一品大員被砍頭,三年後慈禧的批示讓人佩服


三年後咸豐去世,肅順被八位顧命大臣被慈禧殺掉,於是有個御史就上書為柏葰翻案,慈禧批示“柏葰不能論無罪,該御史措辭失當”,慈禧能有這樣的批示,確實讓人佩服,此後科場還算太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