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是什麼意思?

心月菲你莫屬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

滄海之水、巫山之雲,何其廣深濃烈,何其縹緲煥麗。元稹用來形容愛情,在和你的愛情面前,別的愛是那樣的單薄、暗淡、毫無可讚美之處。正因如此,才“取次花叢懶回顧”。因為有你在,即使你已不在,還是沒有人能佔據我的心靈,破解我的憔悴。

元稹是多情之人,不論他是怎樣的風流,在不同的女人身上發現不同的美。但是能這下如此不懼世俗,驚世駭俗,超凡脫俗的愛之絕唱。足見得其用情之烈,傷情之深。

“半緣修道半緣君”這個“君”,有人說是其妻子韋叢,有人說是其初戀鶯鶯,還有人說是別的他動過情的女人。何必去糾結呢,才子多情,多情才子,自古如此。每一段情都因愛而生,不也值得讚美嗎?


固定資產不值錢


這句話出自元稹的《離思》,為悼念亡妻而作。整首詩內容如下: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詩的大致意思為:

見過了宏大蒼茫的大海,以後所見之水就都不是水了。看過了巫山雲彩,以後所見的雲彩就都不是雲了。

我從花叢裡穿行而過,卻懶得回頭。一半原因是因為清靜的修道之心,一半原因是因為心中忘不掉的你啊。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是這首詩裡吟唱千年而不絕的名句。表達了對愛情的忠貞不渝。


︵St〇p淚`﹏



這話也可以反著來理解。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語出唐大詩人元稹的一首悼亡詩,懷念他的妻子韋氏。全詩如下: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意思是我都見過蒼茫大海了,眼前的這點兒水還算是水嗎?我見過了奇譎詭魅的巫山之雲,其他的雲彩還有得看嗎?

這是經過、見過大世面的人才有的一種徹悟,涵蓋了詩人的人生痛歷與幡悟。也將這一理解提升到了嶄新的高度,說出了具有相當哲理的人生境界與歷世況味。

但是,我們日常還會經常說——小小河溝裡翻了船。就像單田芳說的那樣:萬丈高樓一腳蹬空,揚子江心斷纜崩舟。

陰溝裡翻船,說明我們經常因為刻意了大事、疏忽了小事而導致事情出現急轉直下的趨勢性變化,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可怕後果。

就像老話兒常說的那樣:淹死會水的,打死犟嘴的

如果沒有及時規避看似平常的風險,很有可能釀成大禍,最終導致人仰馬翻的慘烈後果。

俺娘說了:千萬別小看了馬蹄坑兒,就是一口水也能嗆死人😰

所以,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才能更合理地釐清面前的變故,做到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泰然自若,處變不驚。



龍吟148119260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唐朝詩人元稹所寫。元稹是一位感情豐富的詩人,他交遊廣闊,所處之人不論門第,只要對脾氣就傾心相待。據傳他同一位叫小紅的妓女愛得死去活來。小紅身材窈窕輕盈,娟秀聰慧,亦且能歌善舞,與元稹交往久矣。某日元稹要到遠方為官,因攜帶家眷而不能與小紅同往。兩人分別之際心如刀絞,元稹情滿溢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兩人揮淚而別,這首被小紅畄傳的小詩卻形成了壯闊山海的千古名句。誠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人為名句的雄闊所折服:除了滄海,河湖港汊難稱為水,除了巫山的故事,其餘的愛情談不上動人。

咸陽鄭秦雲


鄭秦雲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唐 · 元稹 《

離思五首

作者在這首詩裡表達了對亡妻的懷念,自己對亡妻忠貞不二的愛情。"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雲。"這句詩的大意是:看過滄海的水後,別的水都不能和它相比;看過巫山的雲後,別的雲都不再美麗。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我遇見你之後,別的任何人都不能入我的眼;我愛上你之後,我的心裡只有你,心裡再也容不下他人,你就是我的全世界。表達了對愛人的矢志不渝,對愛情的忠貞不移。

還有一句對愛情忠貞的句子我很喜歡:"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執筆畫清秋


這個問題問的很文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一句,很真情,很文藝,很傷心,很撩人!

這是中晚唐時期著名的詩人元稹寫的一首悼亡詩!記住,這是悼亡詩,你要想表達愛意,首先要知道這首詩的意思,然後再用!否則,你女朋友會生氣揍你,嘲笑你沒有文化的!這首詩的原文是:

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首詩的意思是:曾經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倉促地由花叢中走過,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慾,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要是用馮唐的一句話就是,春風十里不如你,用杜牧的話說就是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用我的話時候,我走過了許多路,遇見了很多人,唯一讓我動心的,就是你!

下面,我們來詳細解釋一下這首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意思是我曾經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其實這句話,是來自於孟子。孟子當時的意思是講如何學習的,要樹立大理想和遠期的目標。意思是看見過大海的人,其他的誰就沒啥意思了,在聖人門下學習,其他人就吸引不了我了。而元稹非常巧妙地把這句話用在愛情上,可見元稹的才氣。還有那個巫山雲雨的,這是一個浪漫的帶有性暗示意味的典故,你和你女朋友還沒有達到那個關係,這句話就不要說了!還有一層意思,元稹從字面上看是說經歷過“滄海”、“巫山”,對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實則是用來隱喻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因而除愛妻之外,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

  後面兩句大概的意思是說,我再也不會對別人動心了!堅守著亡妻的靈魂,孤獨而幸福滴終老吧!

  


好玩的國學


首先解釋一下這句話,“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親眼見識過滄海,其他地方的水便稱不上是“水”了,見過巫山的雲,其它地方的雲便稱不上是“雲”了。

這是元稹寫給亡故妻子韋從的悼亡詩。

為什麼他會這麼寫呢?以下均是我個人的觀點哈,韋從是一個富家的千金小姐,下嫁給當時不如意的窮小子元稹的。我看過很多資料說婚後兩人“恩愛異常、夫妻和睦”,我對這種說法持懷疑態度哈。

韋從嫁給元稹後,由一個千金小姐徹底淪為了一個家庭主婦,以前十指不沾陽春水,現在燒火做飯洗衣買酒……家務活兒全包了,而元稹在幹啥?說是為求取功名用功讀書,卻與薛濤、劉彩春等人勾勾搭搭。韋從,更像是他攀附權貴的一個工具,到手了卻不珍惜了。所謂夫妻和睦,不過是韋從的隱忍換來的。

我想韋從應該是真心待元稹的,不然不會這麼甘心,什麼粗活累活兒全包下,要知道她可是太子少保最疼愛的小女兒,以前是什麼生活狀態,現在又是怎樣的生活狀態?一個少女,心甘情願的為一個男人,捨去一身的嬌氣,全心全意照顧他,不可謂不真心,而她卻只活到27歲就死了,我覺得但凡元稹心疼她一些,少勾三搭四一點,韋從也不至於年紀輕輕就積勞成疾,憂鬱成疾(我自己想的病因)而死。

韋從死後元稹終於記起了她的好,寫了《離思》系列、《遣悲懷》系列等十六首詩來緬懷她,但其實韋從下葬時元稹因公務,沒有去。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再看這兩句詩哈——“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什麼見過滄海見過巫山雲,其他地方的水和雲就配不上這個稱呼了,不過是享受過韋從的照顧,她的好,她的這種付出,後來的人再也給不了他了罷。

但斯人已矣,活著的時候不知道珍惜,人已經去了,再作再多感天地泣鬼神的詩作去緬懷她,又有什麼用呢?


小雅詩詞沙畫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出自唐代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全文: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詩詞創作背景:為了悼念亡妻韋叢而作,表達自己內心的沉痛以及對妻子深深的思念。

譯文 :曾經去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奇,顯得黯然失色。除了巫山的雲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倉促的從花叢中走過,懶得回頭再看;其中的原因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慾,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賞析:詩人運用“索物以託情”的比興手法,通過對物的描述,表達了對韋叢的忠貞愛情與懷念。


好好賈先生賈三少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好朋友元稹,悼念亡妻韋從的詩裡的一句,和白居易悼念元稹: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一樣,是悼亡詩。

看過洶湧的大海,別的地方的水,就黯然失色,欣賞了巫山的彩雲,別的地方雲,就蒼白無力。意思是,韋從在詩人的心裡,佔據重要位置,別的女人不再是風景。詩人,都有浪漫主義情懷,這句詩,的確感人至深。個人認為,文學的靈感是剎那間的,寫這句詩時,詩人的感情是真摯的,事實上,元稹的經歷,不是詩句那樣完美,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元稹的故事。

在日常生活裡,引用這首詩時,要注意一下,這原本是一首悼亡詩,小心引起聽者的不適感。



小小小XIAO芝麻


這句詩出自唐朝詩人元稹的《離思》五首之四,全詩如下: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首詩,是由多種意象組合而成,頗具象徵意味的感懷詩歌。全詩簡練卻意趣無窮,前三句均採用了比喻手法。尤其一、二句,作者巧借典故,破空而來,暗喻修辭。全詩曲折表達了對心愛女子的深情,前三句緊扣主題,層層遞進,末句以畫龍點睛之筆點明旨意,令人豁然開朗。

接下來,我們就一句一句來解讀這首詩。

曾經滄海難為水

化自《孟子·盡心》篇“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舀”。字面意思是,曾經觀過滄海的人,對於細流弱水,是不會再入眼的。大海蒼茫廣闊、雄壯浩瀚,它的境界是河流湖泊無法比擬的。

除卻巫山不是雲

第二句的“巫山雲雨”意象一般認為源於宋玉《高唐賦》,楚懷王“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願薦枕蓆,王因幸之”。神女辭別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陰,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除卻巫山不是雲”與首句呼應,意思是巫山之“雲”雲蒸霞蔚、氣象萬千,其他地方的“雲”無可比擬,稱不上“雲”。

兩個典故經過作者的刻意編排,難見斧鑿之痕。對於美好女子的讚美,作者沒有華麗的形容鋪張,而是以否定其他事物的方式讓描述的對象屹然聳立,這種反常道而行之的創作技巧堪稱絕妙。

這兩句詩中以“滄海之水”、“巫山之雲”暗喻心愛女子,可通其文意。至大至美的“滄海”突出女子寬容的胸襟、包容的氣度、廣博的涵養;而“巫山雲”則展示女子輕盈的身段、飄逸的神態、多姿的風貌。就此而言,詩中讚揚的對象,既可以是亡妻韋叢,也可以是年少時的情人崔鶯鶯。

取次花叢懶回顧

如今信步經過“花叢”時,卻懶於回頭觀看了,表示內心對女色已無波瀾。

第三句以花喻人,作者所表達的心境不是“萬花叢中過,片也不粘身”式的瀟灑做作,而是情到深處,萬念俱灰的真誠。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什麼樣的原因,什麼樣的感情,什麼樣的人,讓元稹如此呢?

末句“半緣修道半緣君”作了回答。

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生平是尊奉佛道的,白居易就曾贊他是“身委《逍遙篇》,心付《頭陀經》。”這裡的“修道”,可能是修心養性的皈依,有了宗教信仰,有了精神寄託,從而可以達到“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境界。另一半則是為了“君”,而“君”指的是誰呢?到底是崔鶯鶯還是亡妻韋叢,已經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這詩中所表達的這種情意,這種境界,這種可以穿越千年,仍然動人心魄的詩詞之美。


有些人聲稱我寫了一大堆,不清楚什麼意思。

實在沒有辦法,我只能簡略的總結一下這首詩的意思:

我曾觀過滄海闊,不會再看細水流。

我曾閱過巫山雲,無心再賞嶺頭雲。

如今信步過花叢,懶於回頭不動心。

若問此行緣何故,半為修道半為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