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隨時爆料


我是絕詩妙句言汗青,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表面上是說看過了“滄海水”和“巫山雲”之後,世間的其他景物再難入詩人的眼底。其實真正的含義是暗喻他們夫妻之間的情感,就如同滄海水和巫山雲,世界再美好的事物也不過如此。象徵了詩人對愛妻堅貞不渝的情感,和他們昔日的美好歲月。

這句詩出自元稹的《離思五首·其四》,全詩如下: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翻譯:經歷了波瀾壯闊的大海,就會發現,其他地方的水根本不值得一看。沉浸在巫山的夢幻雲雨之後,別處再美的風景也不值得一提。

即使身處萬花叢總,我也懶得回過頭來顧盼,這其中的原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之人的清心寡慾,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讓我無法忘記。

全詩一共四句,卻有三句採用了比喻,可見詩人對於早已離去的心上人,還存在著難以磨滅的感情。短短四句,委婉曲折,用最深遠的意境述說著自己對於妻子的愛情。相愛很簡單,但是長相廝守卻很難,詩人一度把自己和愛人的情感視為最珍貴的東西,哪怕是“取次花叢”都懶得回顧,只因為他的心裡只裝的下自己的妻子一人。

正是因為詩人如此的痴情,才會引起世人的共鳴,讓他的詩成為了佳作,流傳至今。其實在描寫愛情的古典詩詞中,有很多的詩和這首相似,如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無題》)也是通過暗喻的手法來表達自己對愛情的堅貞不渝。只是這首詩曾轟轟烈烈的感染了一代人,成為他們文學作品中,或者書信裡表達愛情的最精美的一句。


絕詩妙句言汗青


這首詩很美,美在它的意境與氛圍,美在它能夠讓人感同身受,讓人感受到對時間的敬畏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

唐代詩人元稹在這首詩裡要表達的,既是對曾經深愛過的妻子的深切悼念,用極其細膩的筆墨描述了夫妻之間的繾綣情分,也是對歲月與生命的哲理思考。

無論是那些大風大雨,還是那些轟轟烈烈的歲月,抑或是甜言蜜語酸甜苦辣的生活,等到時過境遷後再來回頭一望,不過爾爾,無非都是鏡花水月,是天上的雲朵,是花開一瞬,都只是須臾的燦爛。

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我在這首詩裡看見的、體會的,是詩人濃厚的愛意,他對亡妻的愛如磐石堅固,如山川不可動搖,外面世界縱然讓人感到精彩,讓人眼花繚亂,讓人喜歡,縱然鶯鶯燕燕多麼的可愛迷人,也無法讓元稹變心,因為他對亡妻真情可鑑。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用這句話來表達情侶之間的愛,我認為很不錯,因為花花世界裡的迷惑太多太多了,用這句話來表達心中情真意切的愛,能夠讓愛人寬心,總而言之是一句很不錯的情話。


安小念說情感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話的意思是:經見過滄海那樣至高境界的水,再面對其它各種狀態和情況下的水,就不認為那是水了,因為其它的水太平淡、太平庸,沒有境界。同樣的,除去巫山的雲,其它的雲都等而下之。這句話是褒義詞,通常被用來形容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或一段美好的感情,指她的珍貴難得。





優智謀


公元809年,元稹之妻韋叢去世,年僅26歲,從19歲嫁與元稹,7年時間連生六胎,這在現在是無法想像的,估計很多人會噴生育工具之類的話。如此高頻產子,應該是她早亡的原因。

元稹對這位陪著自己吃了不少苦的妻子,還是很有感情的,最直觀的表現是,自妻子身亡,元大詩人寫了一系列懷念她的悼亡詩。題主所列的這句,便是《離思》組詩5首中的第四首。這一首不僅是《離思》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是整個詩詞史上愛情詩的標誌性篇章之一。

《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全詩四句都是深情款款的表達。開頭兩句更是千古愛情名句。滄海之廣,非別處河水所及;巫山之高,也不是其他地方的雲所能比擬。後一句化用宋玉《高唐賦》中巫山神女的傳說,浪漫氣息也出來了。

“滄海”、“巫山”,皆是世間至大至美,詩人曲喻其情,意在表明兩人的結合如滄海之水,巫山之雲,其刻骨銘心的美好是無與倫比的。詩人用筆可謂力透紙背,深厚之感貫穿字句。同時又得委婉之旨,極為蘊藉。

後兩句大有失去了你,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意思,我只願在思念與清心寡慾中度過一生的生死看淡之感。說他已然開始修道了,其他的草草花花更懶得回頭。

元稹以高超的藝術駕馭力,通過這首絕句塑造出了一個痴情男子的形象,讀者無不動容。但投射到詩人本身,難免打臉。最明顯的是“取次花叢懶回顧”,大才子一生,可是從來沒有斷過,崔鶯鶯、薛濤、劉採春、裴淑......


詩詞桃花源


離思 唐·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作品背景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基本上是個中國人都會吟這兩句詩。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寫給誰的,為什麼寫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去看看這首詩背後的故事!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的詩人元稹。元稹,河南洛陽人,唐代中期的大詩人,他和白居易一起被合成為“元白”,中國文學史上非常著名的“新樂府運動”就是由他和白居易共同倡導的。所謂“新樂府運動”,聽起來高大上,簡單點說就是反對無病呻吟,少寫大家看不懂的詩。主張寫通俗詩、時事詩,爭取讓詩能被我們這些老百姓看懂。

而這首詩是悼亡詩,是元稹寫給他早逝的妻子的。

唐德宗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二十四歲的元稹科舉落榜,失魂落魄地走在長安的大街上,被欣賞他才華的太子少保韋夏卿收入門下。不僅如此,這位享有崇高地位的太子老師不顧家人反對,還進而將自己年方二十的小女兒韋叢下嫁給了元稹。

雖然這樁婚姻在當初帶有相互利用的性質:韋夏卿堅信才華橫溢的元稹會有大好前程,元稹則認為可以藉助這樁婚姻出人頭地。但歪打正著的是,這對年輕夫妻在婚後卻是恩愛百般,同甘共苦。後人記載說,天仙下凡一樣的韋叢不僅賢惠端莊、通曉詩文,還不好富貴,不慕虛榮,在元稹不得志的時候,無怨無悔地伴著他過著清貧的生活,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關心和體貼丈夫。

不幸的是,七年後,年僅二十七歲的韋叢就因病去世。此時三十一歲的元稹已升任監察御史——最高檢察院的檢察官,美好生活剛剛開始就痛失愛妻,令詩人悲痛無比。在妻子下葬那天,元稹情不能已,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悼亡詩。

作品賞析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從《孟子·盡心》篇“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變化而來的。滄海無比深廣,因而使別處的水相形見絀。而巫山有朝雲峰,下臨長江,雲蒸霞蔚。據宋玉《高唐賦序》說,其云為神女所化,上屬於天,下入於淵,茂如松榯,美若嬌姬。因而,相形之下,別處的雲就黯然失色了。

“滄海”、“巫山”,是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元稹引以為喻,從字面上看是說經歷過“滄海”、“巫山”,對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實則是用來隱喻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因而除愛妻之外,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取次”是倉促、隨意的意思。倉促的走過花叢,我卻懶得回頭看。這裡的“花叢”當然不僅僅指自然界的花叢,更是暗指其它的眾多的美麗女子。她們縱使再美,我也無心打量她們,所謂“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就是這個意思。

“緣”是因為的意思。既然對亡妻如此情深,這裡為什麼卻說“半緣修道半緣君”,而不是“全緣君”呢?元稹生平“身委《逍遙篇》,心付《頭陀經》”,是尊佛奉道的。另外,這裡的“修道”,也可以理解為專心於品德學問的修養。

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學也好,對元稹來說,都不過是心失所愛、悲傷無法解脫的一種感情上的寄託。“半緣修道”和“半緣君”所表達的憂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說“半緣修道”更覺含意深沉。

結 語

我們知道了這首詩是寫給妻子的悼亡詩。感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其實在感嘆這世間再也遇不到這樣美麗、善良的姑娘了。所以乾脆“取次花叢懶回顧”,寧願把最初的美好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也不願意濫竽充數,草草地選擇一個人——這也就是當代大齡剩男剩女們為什麼那麼多的原因。

時至今日,這首詩的內涵已經發生了變化,它也不僅僅用來形容男女之間的感情。凡是感覺如今的人、事、物比不上曾經的、最初的美好,都可以用這首詩來表達。

比如你曾經感受過大城市的繁華,就再難忍受小城鎮的閉塞;吃過最正宗的火鍋,就對其它火鍋失去了興趣;看過了好的電影,就難以接受爛片。曾經的美好,和現在的無奈,都盡在這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之中了。





揚州講壇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這句話是我國中唐詩人元稹為悼念亡妻韋叢而寫的七言絕句《離思》組詩第四首中的句子,原詩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其中“滄海水”與”巫山雲”屬典故,“滄海”出自於《孟子·盡心》的“觀於海者難為水”;宋玉的《高唐賦序》有“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的句子。

元稹委婉曲折 、引經據典要表達的意思是:領略了浩瀚滄海之水的深沉與遼闊,世界上其它的風水畫面都不能讓我震撼和喜愛;見識了巫山雲彩的綺麗與曼妙,世界上其它的雲彩都不再神秘與美麗,讓我向往與憧憬了!

生命在歲月某處,曾經遭遇過令你朝思暮想人,你是那樣地珍惜與愛戀,甚至不顧一切地把她當作生活的全部,義無反顧地與之深深相愛,自然留下了很多難以忘懷的場景,時刻浮現在腦海中,再也無法抹去了;斯人屬我,得天獨厚;今生今世無人可替代她在我心中的位置。

世事滄桑,風雲變幻!不管在人生旅途上再遇上多麼優秀的人,縱使婀娜多姿、嫵媚動人、風華絕代;也無法影響與阻隔我對她的眷顧與懷念,她是獨一無二的,已經佔據了自己的身心。除了她,再無任何力量能改變初衷,令我朝三暮四、心有旁鶩、移情別戀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元稹寫的,非常地優美,也是千古以來人們在表達愛慕之情時候常用的詩詞。

詩的意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意思就是,親愛的呀,當我看到你這片大海以後,世界上的任何江河湖海對於我來說都不再是水了(我心裡只有你這一片水)。親愛的呀,當我看到你這朵巫山上的雲彩以後,世界上就再也沒有云彩了,因為我的心中只有你這一片雲彩。

當然,這首詩還有後面兩句,分別是“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意思就是說,就算把我丟到了美女如雲的花叢中,我也絕不再看她們一眼,為什麼我會這樣呢?一半是因為我要修養自己的品性,一半是因為有了你(自從有了你,我就再也不會對別的女孩子感興趣了)

這首詩我年輕的時候就很喜歡,有時候也會拿來給自己追求的女孩子發短信的時候發這首詩,確實容易打動人,不過現在就不知道了,或許現在不流行這個吧,呵呵不小心暴露自己年齡了。

這是典型的表白自己的愛意,表達的非常優美也非常地炙熱,詩寫的非常好,以至於流傳千古。要知道在唐代來說,女孩子一般也沒有多少娛樂活動,欣賞詩詞是那個時候女孩子的時尚娛樂,尤其是那會的大詩人,受歡迎的程度絕不亞於現在的大歌星。

唐代詩人相當於現在的明星

在唐代的時候詩寫的好的詩人是很受女性歡迎的,而且那個時代的女性比其他朝代都很奔放,可以公開追求自己喜歡的人,不論是小家碧玉還是大家閨秀。

這些詩人可以受歡迎到什麼程度呢?說一個事情吧,就是唐代有個又名的詩人叫羅隱,在當時來說詩寫的非常好,愛慕他的女性所以就特別的多。但是這個人有個缺點就是長得太醜了,當時宰相的女兒非常喜歡他的詩,都已經愛上他了,不過沒見過他。有一次羅隱就到宰相家裡做客,宰相的女兒當時是小鹿亂撞的心情,就非常想見羅隱,可是見了羅隱那副尊容後,立馬就改變了對他的態度,回到房間就燒了所有羅隱的詩,從此不再提此人。可以說,如果羅隱哪怕是長的一般,宰相的女兒估計就會真的和他有一段了。

詩是為誰而寫?

好了,別的就不多說了,回到題目中來,解釋了這首詩的意思,那麼元稹當時是在追求一個女孩子,那麼是誰呢?

有很多資料是說元稹是悼念亡妻寫的,但我覺得就詩的意思來說完全對不上。因為如果是悼念亡妻的話,那麼一個是詩詞的意境沒有一點悲傷,另一方面是後面的兩句,“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分明是表自己的衷心,看情況就是說這個女孩子還沒追到手,我向這個女孩子表衷心來打動這個女孩子,完全不是對妻子的口吻。

實際上是追求一個類似於崔鶯鶯的女孩子寫的,《西廂記》的原型就是元稹,實際上元稹也是真的打動了那個女孩子,成功地追求到了崔鶯鶯。但是元稹生性風流,過了段時間以後,就去追求別的女孩子了。

所以呀,什麼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什麼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全是情話而已,一旦女孩子當真了,就容易被“騙”了。


老威觀史


【人魚薇沫】解詩詩句,要從作者背景及全詩來品鑑。

【離思】唐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1解讀詩義

曾經到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若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

倉促地從花叢中路過,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慾,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以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隱喻深情廣闊。見過大海、巫山,別處的水和雲就很難再看上眼了。

除了心中所念的女子,邊再也沒有能使我動心的女人。

2.詩中內含

詩人的這個心上人據說是雙文,即詩人所寫傳奇《鶯鶯傳》中的鶯鶯。

因雙文出身寒門被人拋棄後,有8、9年不向花回顧,出自《夢遊春七十韻》

又有人說,此詩是為悼念亡妻韋叢而作。韋叢出身高門,美麗賢惠,27歲早逝後,詩人曾表示不再娶,《遣悲懷之三》

後句典出宋玉《高唐賦序》。

姜在巫山之陽,高秋之主,旦為朝雲暮為行。

後人引用這兩句多比喻愛情的深情。表明忠誠,說明非伊莫娶,愛不另與。

這兩句後來還簡說為曾經滄海,可以比喻為經歷過很大的場面,眼界開闊,見多識廣,對比較尋常的事物不放在眼中。

3.難為水,不是雲,情語也。

這固然是對元稹對妻子的偏愛之詞,但像他們那樣的夫妻感情也是很少有的。

元稹在《遣悲懷》中有生動描述。

因第三句說自己信步經過花叢,懶於回顧,表示他對女色絕無眷戀之心。

第四句呈上說明懶回顧的原因,既然對亡妻如此情深,這裡為什麼去說半緣修道半緣君呢?

元稹生平身委《逍遙篇》,心付《頭陀經》,是尊佛重道的。

另外這裡的修道也可以理解為專心於品德學問的修養。

然而這些所思,也只是悲傷無法解脫的一種寄託。

半緣修道和半緣君所表達的憂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說半緣修道更覺含意深沉。

4.寓意深刻

元稹這首絕句,寓意深刻,抒情強烈,而且用筆極妙。所以才能流傳至今,成為比喻深情的膾炙人口的詩句。

兩句極致的比喻,寫懷舊悼亡之情,滄海巫山,詞義壯麗,借用了海與山的奔騰之勢寫出悲歌傳響。

後面懶回顧,半緣君,卻是轉為委婉深沉的抒情,張弛有度,變化有致,形成一種跌宕起伏的旋律。

而就全詩情調而言,言情而不俗,瑰麗而不浮豔,悲壯而不低沉,創造了唐人絕句中的極高境界。


人魚薇沫談成長


此詩內含豐富,語句說到千古經典,有哲學教育意義,應該是為天下而寫作。

曾經滄海難為水:

錢多了為錢愁,也可以說古代沿海不好管理,水多了也不一定是好事,航海能力不強,作者知道許多海洋不好消息。詩詞深厚、創意獨特。

除卻巫山不是雲:

說明作者去過巫山,巫山高大無比,周邊也有許多的人和物質,不能只看表面的雲層,細微的東西也是美不盛數。

山澗流水專縫隙,魚塘無石難成氣。


雪上飛馬一羅孟強


這是唐代著名詩人元稹《離思》中廣為流傳的兩句詩,幾乎盡人皆知。它早已突破了原意,昇華為飽含哲思的名句,做為了成語而豐富了我國的語言寶庫。這裡關於作者及詩句的含義,不難懂,在當今資訊發達的時代,尤其不難獲取。

這裡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和這兩句詩相關的一個小插曲,以饗大家茶餘。大學時期,我的古典文學的老師講授這兩句詩時,卻不“古典”,而是用了近乎“鄙俗”的戲謔之語,進行了他的“詮釋”。他說,這兩句的意思是,見了這個女人之後,其他的女人就不是女人了。當時大家鬨堂大笑,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個人感覺,就這首詩的原意來講,他這個解釋還是對的,淺顯,生動,形象,風趣。可以算雅俗共賞了。

由此想到,中國這樣一個五千年的文化古國,文化大國,雅的東西很多,而且多是文化中的上品、精品,不能束之高閣,更不能高高在上,應該“飛入尋常百姓家”,惠及眾生,廣施於世。這就需要有這樣的才,這樣的心,這樣的志的人去做。不是具備這些條件的人,是做不了的、做不好的。既不能依舊是陽春白雪,更不能“地攤化”變了味兒。這很像把《紅樓夢》外譯一樣,不解“其中味”的不行,不是翻譯家的不行。《百家講壇》是個嘗試,也是個成功的案例。但已有弊端,需要反思,需要完善,需要創新。它是一個發端,現在對經典文化的開發、探索、推廣模式已呈現繁花競妍之勢。比如《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等。相信越來越多的陽春白雪為人所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我們的文化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