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隨時爆料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曾經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水了;若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了。這是唐代詩人元稹的《離思》,共有五首,是寫給亡妻韋從的,這是第四首。

全詩如下: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全詩說的是經歷過波瀾壯闊的大海,別處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觀。陶醉過巫山雲雨的夢幻奇觀,別處的風景就不稱為雲雨了。即使身處萬花叢中,我也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慾,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這首詩並沒直接寫人,而是以物託情,通篇用巧妙曲折的比喻手法,表面上是說看過"滄海水″、"巫山雲″之後,其它地方的水和雲已經很難再入詩人的法眼了,這是明比。而實際上暗喻的是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也就是除愛妻之外,再沒有能讓詩人動心的女子了。詩人用深情的筆觸,真摯熱烈的情懷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抒發了對妻子的愛戀與懷念之情。


北方乞丐457


這首詩很美,美在它的意境與氛圍,美在它能夠讓人感同身受,讓人感受到對時間的敬畏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

唐代詩人元稹在這首詩裡要表達的,既是對曾經深愛過的妻子的深切悼念,用極其細膩的筆墨描述了夫妻之間的繾綣情分,也是對歲月與生命的哲理思考。

無論是那些大風大雨,還是那些轟轟烈烈的歲月,抑或是甜言蜜語酸甜苦辣的生活,等到時過境遷後再來回頭一望,不過爾爾,無非都是鏡花水月,是天上的雲朵,是花開一瞬,都只是須臾的燦爛。

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我在這首詩裡看見的、體會的,是詩人濃厚的愛意,他對亡妻的愛如磐石堅固,如山川不可動搖,外面世界縱然讓人感到精彩,讓人眼花繚亂,讓人喜歡,縱然鶯鶯燕燕多麼的可愛迷人,也無法讓元稹變心,因為他對亡妻真情可鑑。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用這句話來表達情侶之間的愛,我認為很不錯,因為花花世界裡的迷惑太多太多了,用這句話來表達心中情真意切的愛,能夠讓愛人寬心,總而言之是一句很不錯的情話。


安小念說情感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話的意思是:經見過滄海那樣至高境界的水,再面對其它各種狀態和情況下的水,就不認為那是水了,因為其它的水太平淡、太平庸,沒有境界。同樣的,除去巫山的雲,其它的雲都等而下之。這句話是褒義詞,通常被用來形容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或一段美好的感情,指她的珍貴難得。





優智謀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元稹寫的,非常地優美,也是千古以來人們在表達愛慕之情時候常用的詩詞。

詩的意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意思就是,親愛的呀,當我看到你這片大海以後,世界上的任何江河湖海對於我來說都不再是水了(我心裡只有你這一片水)。親愛的呀,當我看到你這朵巫山上的雲彩以後,世界上就再也沒有云彩了,因為我的心中只有你這一片雲彩。

當然,這首詩還有後面兩句,分別是“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意思就是說,就算把我丟到了美女如雲的花叢中,我也絕不再看她們一眼,為什麼我會這樣呢?一半是因為我要修養自己的品性,一半是因為有了你(自從有了你,我就再也不會對別的女孩子感興趣了)

這首詩我年輕的時候就很喜歡,有時候也會拿來給自己追求的女孩子發短信的時候發這首詩,確實容易打動人,不過現在就不知道了,或許現在不流行這個吧,呵呵不小心暴露自己年齡了。

這是典型的表白自己的愛意,表達的非常優美也非常地炙熱,詩寫的非常好,以至於流傳千古。要知道在唐代來說,女孩子一般也沒有多少娛樂活動,欣賞詩詞是那個時候女孩子的時尚娛樂,尤其是那會的大詩人,受歡迎的程度絕不亞於現在的大歌星。

唐代詩人相當於現在的明星

在唐代的時候詩寫的好的詩人是很受女性歡迎的,而且那個時代的女性比其他朝代都很奔放,可以公開追求自己喜歡的人,不論是小家碧玉還是大家閨秀。

這些詩人可以受歡迎到什麼程度呢?說一個事情吧,就是唐代有個又名的詩人叫羅隱,在當時來說詩寫的非常好,愛慕他的女性所以就特別的多。但是這個人有個缺點就是長得太醜了,當時宰相的女兒非常喜歡他的詩,都已經愛上他了,不過沒見過他。有一次羅隱就到宰相家裡做客,宰相的女兒當時是小鹿亂撞的心情,就非常想見羅隱,可是見了羅隱那副尊容後,立馬就改變了對他的態度,回到房間就燒了所有羅隱的詩,從此不再提此人。可以說,如果羅隱哪怕是長的一般,宰相的女兒估計就會真的和他有一段了。

詩是為誰而寫?

好了,別的就不多說了,回到題目中來,解釋了這首詩的意思,那麼元稹當時是在追求一個女孩子,那麼是誰呢?

有很多資料是說元稹是悼念亡妻寫的,但我覺得就詩的意思來說完全對不上。因為如果是悼念亡妻的話,那麼一個是詩詞的意境沒有一點悲傷,另一方面是後面的兩句,“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分明是表自己的衷心,看情況就是說這個女孩子還沒追到手,我向這個女孩子表衷心來打動這個女孩子,完全不是對妻子的口吻。

實際上是追求一個類似於崔鶯鶯的女孩子寫的,《西廂記》的原型就是元稹,實際上元稹也是真的打動了那個女孩子,成功地追求到了崔鶯鶯。但是元稹生性風流,過了段時間以後,就去追求別的女孩子了。

所以呀,什麼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什麼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全是情話而已,一旦女孩子當真了,就容易被“騙”了。


老威觀史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這句話是我國中唐詩人元稹為悼念亡妻韋叢,寫的七言絕句《離思》組詩第四首中的句子,原詩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其中“滄海水”與”巫山雲”屬典故,“滄海”出自於《孟子·盡心》的“觀於海者難為水”;宋玉的《高唐賦序》有“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的句子。



元稹委婉曲折 、引經據典要表達的意思是:領略了浩瀚滄海之水的深沉與遼闊,世界上其它的風水畫面都不能讓我震撼和喜愛;見識了巫山雲彩的綺麗與曼妙,世界上其它的雲彩都不再神秘與美麗,讓我向往與憧憬了!


生命在歲月某處,曾經遭遇過令你朝思暮想人,你是那樣地珍惜與愛戀,甚至不顧一切地把她當作生活的全部,義無反顧地與之深深相愛,自然留下了很多難以忘懷的場景,時刻浮現在腦海中,再也無法抹去了;斯人屬我,得天獨厚;今生今世無人可替代她在我心中的位置。

世事滄桑,風雲變幻!不管在人生旅途上再遇上多麼優秀的人,縱使婀娜多姿、嫵媚動人、風華絕代;也無法影響與阻隔我對她的眷顧與懷念,她是獨一無二的,已經佔據了自己的身心。除了她,再無任何力量能改變初衷,令我朝三暮四、心有旁鶩、移情別戀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離思 唐·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作品背景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基本上是個中國人都會吟這兩句詩。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寫給誰的,為什麼寫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去看看這首詩背後的故事!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的詩人元稹。元稹,河南洛陽人,唐代中期的大詩人,他和白居易一起被合成為“元白”,中國文學史上非常著名的“新樂府運動”就是由他和白居易共同倡導的。所謂“新樂府運動”,聽起來高大上,簡單點說就是反對無病呻吟,少寫大家看不懂的詩。主張寫通俗詩、時事詩,爭取讓詩能被我們這些老百姓看懂。

而這首詩是悼亡詩,是元稹寫給他早逝的妻子的。

唐德宗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二十四歲的元稹科舉落榜,失魂落魄地走在長安的大街上,被欣賞他才華的太子少保韋夏卿收入門下。不僅如此,這位享有崇高地位的太子老師不顧家人反對,還進而將自己年方二十的小女兒韋叢下嫁給了元稹。

雖然這樁婚姻在當初帶有相互利用的性質:韋夏卿堅信才華橫溢的元稹會有大好前程,元稹則認為可以藉助這樁婚姻出人頭地。但歪打正著的是,這對年輕夫妻在婚後卻是恩愛百般,同甘共苦。後人記載說,天仙下凡一樣的韋叢不僅賢惠端莊、通曉詩文,還不好富貴,不慕虛榮,在元稹不得志的時候,無怨無悔地伴著他過著清貧的生活,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關心和體貼丈夫。

不幸的是,七年後,年僅二十七歲的韋叢就因病去世。此時三十一歲的元稹已升任監察御史——最高檢察院的檢察官,美好生活剛剛開始就痛失愛妻,令詩人悲痛無比。在妻子下葬那天,元稹情不能已,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悼亡詩。

作品賞析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從《孟子·盡心》篇“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變化而來的。滄海無比深廣,因而使別處的水相形見絀。而巫山有朝雲峰,下臨長江,雲蒸霞蔚。據宋玉《高唐賦序》說,其云為神女所化,上屬於天,下入於淵,茂如松榯,美若嬌姬。因而,相形之下,別處的雲就黯然失色了。

“滄海”、“巫山”,是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元稹引以為喻,從字面上看是說經歷過“滄海”、“巫山”,對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實則是用來隱喻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因而除愛妻之外,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取次”是倉促、隨意的意思。倉促的走過花叢,我卻懶得回頭看。這裡的“花叢”當然不僅僅指自然界的花叢,更是暗指其它的眾多的美麗女子。她們縱使再美,我也無心打量她們,所謂“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就是這個意思。

“緣”是因為的意思。既然對亡妻如此情深,這裡為什麼卻說“半緣修道半緣君”,而不是“全緣君”呢?元稹生平“身委《逍遙篇》,心付《頭陀經》”,是尊佛奉道的。另外,這裡的“修道”,也可以理解為專心於品德學問的修養。

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學也好,對元稹來說,都不過是心失所愛、悲傷無法解脫的一種感情上的寄託。“半緣修道”和“半緣君”所表達的憂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說“半緣修道”更覺含意深沉。

結 語

我們知道了這首詩是寫給妻子的悼亡詩。感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其實在感嘆這世間再也遇不到這樣美麗、善良的姑娘了。所以乾脆“取次花叢懶回顧”,寧願把最初的美好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也不願意濫竽充數,草草地選擇一個人——這也就是當代大齡剩男剩女們為什麼那麼多的原因。

時至今日,這首詩的內涵已經發生了變化,它也不僅僅用來形容男女之間的感情。凡是感覺如今的人、事、物比不上曾經的、最初的美好,都可以用這首詩來表達。

比如你曾經感受過大城市的繁華,就再難忍受小城鎮的閉塞;吃過最正宗的火鍋,就對其它火鍋失去了興趣;看過了好的電影,就難以接受爛片。曾經的美好,和現在的無奈,都盡在這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之中了。





揚州講壇


公元809年,元稹之妻韋叢去世,年僅26歲,從19歲嫁與元稹,7年時間連生六胎,這在現在是無法想像的,估計很多人會噴生育工具之類的話。如此高頻產子,應該是她早亡的原因。

元稹對這位陪著自己吃了不少苦的妻子,還是很有感情的,最直觀的表現是,自妻子身亡,元大詩人寫了一系列懷念她的悼亡詩。題主所列的這句,便是《離思》組詩5首中的第四首。這一首不僅是《離思》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是整個詩詞史上愛情詩的標誌性篇章之一。

《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全詩四句都是深情款款的表達。開頭兩句更是千古愛情名句。滄海之廣,非別處河水所及;巫山之高,也不是其他地方的雲所能比擬。後一句化用宋玉《高唐賦》中巫山神女的傳說,浪漫氣息也出來了。

“滄海”、“巫山”,皆是世間至大至美,詩人曲喻其情,意在表明兩人的結合如滄海之水,巫山之雲,其刻骨銘心的美好是無與倫比的。詩人用筆可謂力透紙背,深厚之感貫穿字句。同時又得委婉之旨,極為蘊藉。

後兩句大有失去了你,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意思,我只願在思念與清心寡慾中度過一生的生死看淡之感。說他已然開始修道了,其他的草草花花更懶得回頭。

元稹以高超的藝術駕馭力,通過這首絕句塑造出了一個痴情男子的形象,讀者無不動容。但投射到詩人本身,難免打臉。最明顯的是“取次花叢懶回顧”,大才子一生,可是從來沒有斷過,崔鶯鶯、薛濤、劉採春、裴淑......


詩詞桃花源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出自唐代詩人元稹的《離思五首·其四》,是他為妻子韋叢寫的悼亡詩其中的一首,可以算得上是助力元稹出道"多情郎"的重要作品了。

其實這一名句裡有兩個重要典故,元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風景。

上句:"曾經滄海難為水",元稹說,因為曾經看到過滄海,所以其他地方的水不過爾爾。而早在千年前,孟子就已經感嘆過:"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跨過時間,元稹發出了共鳴。

下句:"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又說,除了巫山上的雲,其他地方的雲都不夠美麗。這一句巫山雲也有出處。楚國宋玉有《高唐賦》,賦裡有一神女,她在巫山之間,"旦為朝雲,暮為行雨",其身其姿,楚襄王為之絕倒,後人為之驚歎。因為這一典故,以神女比韋叢,顯得元稹的深情。

這兩句詩的字面含義易解,滄海水也好,巫山雲也罷。一句話總結:只要有你,世間其他女子都黯然失色,難入我眼。

後人多不解的是:這首詩到底是寫給誰的?真的是寫給韋叢的嗎?難道不是寫給崔姓表妹的嗎?

如果多讀讀古今中外的情詩或者悼亡詩,也許就不會太過糾結到底誰應該來認領這首詩了。才子大半多情,一生中只入眼一人的才子少之又少。可能是愛情,也可能只是欣賞,但走了心的往往不是一人。一生一世一雙人是理想,有時候也只能是理想。

比如蘇軾,他寫"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字裡行間是對妻子王弗的深情。但蘇軾後來又有了靈魂伴侶王朝雲,初見時就把她寫進了詩詞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後來朝雲因病逝世,蘇軾也毫不吝惜筆墨,寫了《悼朝雲》等詩詞。

因此,妻子或表妹,這首詩到底是寫給誰的,不必糾結。或許,詩人自己在寫這首詩的時候,眼裡心裡也不完全只有妻子,難道在某一瞬間,他的腦海裡沒有閃過表妹的身影嗎?

這首詩得以流傳千年,它的真正意義大概在於既表達了一種對於美好的愛情珍而重之的心情,又表達了斯人已逝,一切都不再擁有的遺憾的心情。在遇上對的人,怦然心動的時刻,有人感嘆曾經滄海;在經年累月之後,憶起舊時戀人的時刻,也有人感嘆除卻巫山。美好和遺憾,得到和失去總是千百年來最容易引起共鳴的兩種情感。正是一次次的情感上的碰撞,這首詩成了千古名句。(一往文學作者:宛陵人)


一往文學


看到很多回答,太一板一眼了,我用接地氣的方式來回答下。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就是說無論任何人、事、物;當你經歷過、體驗過更高層次的存在時,就不會再對一般性的存在感興趣了,或者說沒有那麼高的興趣了。

類似的例子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個更直白些,容易體會到真意。

不過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多的用於表達男女情事方面,畢竟作者本來也是用這句來悼念愛妻的。

很多人都有個體會,初戀往往是最刻骨銘心的,無論最終結局如何;因為初戀往往代表著最純粹的情感、最完全的投入、最熾熱的愛戀,這些就是滄海,就是巫山;以後也許大家會遇上新的人,新的愛情;但感受是不一樣的,很難再找到初戀那種沒齒難忘的感受,就是傳說中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或者是你剛失戀,還沉浸在失去的愛情中,那個人,那些事還在你腦海中揮之不去;無論親朋好友給你介紹多麼漂亮優秀的對象,你都覺得感覺不對,總是懷念過往,這也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混沌減壓機


【人魚薇沫】解詩詩句,要從作者背景及全詩來品鑑。

【離思】唐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1解讀詩義

曾經到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若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

倉促地從花叢中路過,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慾,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以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隱喻深情廣闊。見過大海、巫山,別處的水和雲就很難再看上眼了。

除了心中所念的女子,邊再也沒有能使我動心的女人。

2.詩中內含

詩人的這個心上人據說是雙文,即詩人所寫傳奇《鶯鶯傳》中的鶯鶯。

因雙文出身寒門被人拋棄後,有8、9年不向花回顧,出自《夢遊春七十韻》

又有人說,此詩是為悼念亡妻韋叢而作。韋叢出身高門,美麗賢惠,27歲早逝後,詩人曾表示不再娶,《遣悲懷之三》

後句典出宋玉《高唐賦序》。

姜在巫山之陽,高秋之主,旦為朝雲暮為行。

後人引用這兩句多比喻愛情的深情。表明忠誠,說明非伊莫娶,愛不另與。

這兩句後來還簡說為曾經滄海,可以比喻為經歷過很大的場面,眼界開闊,見多識廣,對比較尋常的事物不放在眼中。

3.難為水,不是雲,情語也。

這固然是對元稹對妻子的偏愛之詞,但像他們那樣的夫妻感情也是很少有的。

元稹在《遣悲懷》中有生動描述。

因第三句說自己信步經過花叢,懶於回顧,表示他對女色絕無眷戀之心。

第四句呈上說明懶回顧的原因,既然對亡妻如此情深,這裡為什麼去說半緣修道半緣君呢?

元稹生平身委《逍遙篇》,心付《頭陀經》,是尊佛重道的。

另外這裡的修道也可以理解為專心於品德學問的修養。

然而這些所思,也只是悲傷無法解脫的一種寄託。

半緣修道和半緣君所表達的憂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說半緣修道更覺含意深沉。

4.寓意深刻

元稹這首絕句,寓意深刻,抒情強烈,而且用筆極妙。所以才能流傳至今,成為比喻深情的膾炙人口的詩句。

兩句極致的比喻,寫懷舊悼亡之情,滄海巫山,詞義壯麗,借用了海與山的奔騰之勢寫出悲歌傳響。

後面懶回顧,半緣君,卻是轉為委婉深沉的抒情,張弛有度,變化有致,形成一種跌宕起伏的旋律。

而就全詩情調而言,言情而不俗,瑰麗而不浮豔,悲壯而不低沉,創造了唐人絕句中的極高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