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年人,正常步伐走路,走10000步,大約有多少米?

三山南


我發現我回答這個問題十分合適。我一直使用咕咚app來記步,來跑步。

首先,我們要明白左腳走一步,右腳走一步,對於各種類型的計步器來說是走了一步

我查看我咕咚app上面的記步記錄,剛好有一天正常走路的步數接近10000步,並且當天沒有跑步。

我走了9785步,路程是7.43公里。所以走路10000步,大約7500米。


農村大學生


答,這個問題與時間無關,與性別也沒有關係。是指18週歲到58週歲範圍內體質完好成年人,走10000步,等於多少米?是步與單位米的關係。與頻率沒有關係。根據我對這個問題研究結果,大約得出以下計算公式:

1,一個人自然展開雙臂的寬度,除2,就是該人的步幅長度。

2,一個人的臂展大概相當於這個人身高的百分之九十六。

3,比如一米七六身高的人,跨一步大概等於1.76米乘百分之九六等於1.69米,除2,約等於0.85米。

4,身高因人而異,公式大同小異,特珠情況外,一般情況下這個公式是適用的。


0老三兩0


首先回答問題,成年人正常步伐走路10000步,男生大概是6-8公里左右,女生在5-6公里左右。作為一個常年步行鍛鍊者,我想比較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2016年三月份買的這部手機開始記錄數據,歷時正好兩年,數據說話是最真實的。兩年還差幾天,累計步行超過1400萬步,本人身高1.75米,體重68公斤,步幅平均在75-80釐米,每天步行在2萬步左右,差不多就是15公里,基本是晚飯後一小時開始,耗時2個小時多一點,平均一公里在1300-1400步左右,配速在9-10分鐘左右,體脂保持在10-11%左右。遇上空氣好溫度溼度合適偶爾會跑一個半馬,平均每月一次這樣的頻率,每週跟小夥伴踢一場足球,2小時左右,一週會有一次游泳,一個半小時,自由泳達到國家三級運動員標準,少兒時代進過少體校游泳班。說回步行,對比足球、游泳、快速跑,步行絕對是很有享受感的有氧運動,耳機可以幫助你消除單調機械運動的枯燥感,一雙專業的跑鞋是少不了的,千萬不要將就,衣服夏天以跑步背心為主,冬天長袖裡面一定要襯一件吸溼排汗的長袖運動內衣,杜絕棉質內衣,不容易快乾很容易感冒,我一般會襯一件耐克的專用內衣,外面套一件足球上衣(足球裝備太多,物盡其用,哈哈)特別提醒:無論是快走還是慢跑,我都不建議在健身房跑步機上進行,一是封閉空間空氣流通不夠,二是跑步機速度、坡度保持長時間不變,體重壓到膝蓋上會固定衝擊某一個點,而且快慢不由自己控制,對膝蓋損傷很大,建議在自然環境中步行或者慢跑,因為地形多變,有上坡、下坡、轉彎,腳腕、膝蓋有多種變化,快慢由自己控制,對膝蓋衝擊點會比較分散,對膝蓋有好處,還有就是自然環境景物一直在變化,枯燥感就會下降很多,空氣流通好對心肺有好處。


東邊牆頭西邊草


我每天都在走路上下班,中午也出去走路,每天的大概步伐在1.7萬步到2萬步之間。從我們家出發到單位,步數在4500步左右,大約3.1公里左右。一天如果走到2萬步,大概在14公里左右,如此算下來,一萬步大概在7公里左右,也就是說,10000步,大概在7000米

我單位附近有一個體育公園,每天中午吃完飯就去體育公園裡走路,剛好沿著公園圍牆走有一條800米步道,每一次走下來,差不多在1100步到1112步之間,所以,算下來,一步在70釐米,一萬步也差不多在7公里左右。


這只是成年男人的普通步數,因為身高不一樣、腿長短也不一樣,有的個頭高、腿長,步伐更大,可能一步在75釐米左右,所以,對於這種體型比較高大、腿長的男人來說,一般10000步在7500米左右,反之,腿短的,一萬步則在6.5公里。

相對來說,成年女士步伐會小一些,多數在60釐米/步,如此算下來,一萬步在6公里左右,這個也要根據女士的腿長短和個頭高低來決定,女士一萬步在6公里,主要是平均數據。

還有,成年人還包括老人,走路的步伐會更小,可能成年男性老人一步在60釐米,一萬步也就在6公里,老太太就可能更短了,大概一萬步在5.5公里到5.8公里之間。


另外要說一下, 每天一個成年人,適合徒步在一萬步到1.5萬步,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沒長期走過路的話,初期最好每天保持在5000步到8000步,大概一個月後,如果腳和膝蓋都沒問題,可以慢慢增加到1萬步以上,再逐漸增加到1.5萬步到2萬步之間,我覺得,2萬步是一個極限,超過2萬步,腿就有點受不了。

前不久十一期間,我去旅遊景點爬山,連續2天徒步在3萬步+,腿部和膝蓋就有點受不了。

而且,每天走路步伐要一直持續下去,得有連貫性,不能今天走1000步,明天走10000步,如此,對腿不好,也對腳和膝蓋不好,我走了大概一年多,基本是除了大雨外,無論颳風還是再冷再熱,每天都要走路大概在1.8萬步之間(今天走了1.8萬步,上圖),多數在2萬步左右,去年最冷一天,零下28度,還走了2萬步。

2018.10.12日走路數量

一年走路多來,體重下來了(減3公斤),毛病少了(以前體檢老是各種小毛病不斷,今年體檢,基本沒啥毛病)、鼻炎也犯的少了(以前一到夏天,鼻炎犯的厲害),以前不時感冒,今年也基本不存在了,走路,尤其是長期走路,對增強體力和身體素質,還是有好處的。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一般人的步幅是身高的0.45-0.5的樣子,國內成年男子平均身高:167.1釐米,女子平均身高:155.8釐米,可以計算出男子的平均步幅為75.195 - 83.55,女子的平均步幅為70.11 - 77.9。

 10000步的話,男子7519米-8355米,女子7011米-7790米。

1.年齡與步幅

 隨著年齡的增加,如果缺少鍛鍊,人走路的步幅會越來越小。

 也許有人會覺得是:因為年紀大了,衰老了,腿腳不靈活了,所以步幅變小。其實應該說:是因為缺少鍛鍊,因為腿腳不靈活,所以才更加衰老。

 “人老腿先老”。有道理的。

 其實如果平時走路時,有意識地加大步幅的話,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走路的步幅會增大的。筆者的步幅可以達到1米左右。

 大步幅走路可以更好地鍛鍊到大腿肌肉,臀部肌肉,還有身體核心肌肉。通過大幅度的擺臂還可以刺激上半身的肌肉。

2.平時要有意識地大步幅走路

 所以請在日常走路時,有意識地加大步幅,這樣即便不用刻意去鍛鍊,平時走路也有鍛鍊效果。

 速度 = 步幅 * 步頻。

 要增加步幅,就要讓各大關節動起來,而不是隻動小的關節。特別是上半身的肩胛骨,和下半身的髖關節。可以通過做瑜伽,拉伸等來提高身體的柔韌性,提高關節的活動範圍。

 步頻的話,1秒鐘2步,努力一下還是可以輕鬆做到的。

3.健康走路的要點

1)挺胸抬頭,身體微微前傾,頭,胸,腰,膝蓋,腳後跟在一條直線上。腳尖和膝蓋方向朝前。

2)有意識地用力往後擺臂,讓肩胛骨動起來,同時微微扭動骨盆。

 昂首挺胸,甩開膀子,大步流星,地走起來吧。

歡迎評論討論,一起交流。


跑者阿飛


我的身高是170釐米,堅持步行鍛鍊已經十多年了。正常情況下,我的步幅是65釐米,每天快走10000步,大概距離就是6.5公里左右,用時1小時20分鐘,平均每小時5——5.3公里。

一般來說,身高越高,步幅越大,所以,單憑運動的步數不能做為衡量運動距離的依據,自己要細加測量;另外就是,走的越快,步幅越小。

我的經驗是,運動的時候別考慮步數,就講距離,結合自己的情況確定每天的鍛鍊里程;年輕人可以考慮跑步運動,老年人最好是快走或者是慢走,以自己的身體感受決定速度;開始運動的時候少走點,走慢點,循序漸進;運動要長期堅持,切忌畢其功於一役,如果運動時間達到五年,身體素質就會有明顯的改善。不成熟的體會,與大家共勉!


wxj01


年後,我堅持每天步行12000步以上,現華為手機顯示已達近2000公里。我認為,正常人步行時速4至6公里,快者可能更多。每分鐘步頻120至140步,個高者步幅大,步頻每分鐘120步左右,個矮者,動作敏捷,步頻雖小,步頻快些,常人步幅在0.65米至0.80米之間,這樣步幅長度×10000步,就能算出答案,如按步幅0.65米算,10000步合6500米,折13華里,如接0.75米算,10000步行7500米,折7.5公里,合15華里。


嶽陽樓記


一般情況下,正常步伐走路,男子一步大約70釐米左右,女子大約60釐米左右。照這個標準來計算,走一萬步,男子大概七公里左右,女子大概六公里左右。

當下,走路鍛鍊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一種生活習慣,早晚出去走一走,活動活動筋骨,這對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健康水平確有好處,本人也經常步行鍛鍊,是走路鍛鍊的受益者。

但是,走路鍛鍊也應該有個度,凡事物極必反。有些人為了佔據微信運動的封面,每天走路幾萬步,這對健康沒有益處。要知道,超量的走路,特別是爬樓梯、爬山,會對膝關節半月板造成磨損,長此以往就會膝蓋疼。膝蓋中半月板一旦出現磨損,將是不可逆的,沒有辦法通過藥物治療恢復。因此,每天走路鍛鍊要掌握好量的問題。



我覺得,每天走路七八千步就足矣。這樣,既能達到鍛鍊的目的,又不傷害膝關節,兩全其美。我自己每天鍛鍊也就六公里左右,而且是分早晚兩次完成,早上三公里,晚上三公里,每次鍛鍊四五十分鐘。幾年下來,感覺很好,也減掉了十幾斤體重,身體素質明顯增強。

您是怎麼鍛鍊的,談談您的做法,讓大家分享。


美麗的紅楓葉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也很簡單:

通常情況下,我們成年人正常的步幅是0.75米,那麼,走10000米只要乘以0.75米,這就是7500米,也就是7.5公里(15華里)地。

需要知道的是,如果按健身的要求來衡量,每天走10000米的距離是完全可以的了,但一定要注意徒步走的速度,速度太快和速度太慢,徒步走健身的效果都不會好,徒步走健身效果最佳的速度是每分鐘120步,亦即每秒鐘走2步。


潤友


網傳日行一萬步,則能保持住健康,甚有微信運動數據能反映一個人當下的狀態,比如步數少的猜測他在家葛優躺,步數多的則想八卦他去哪裡玩了,當然順應科技的進步,作為一個運動數據的記錄偶爾看看娛樂一下倒也無妨,但對於數據的準確度我們秉持著一笑而過的態度即可。


正常成年人步行的話就是0.40到0.6米之間,但具體不同身高,年齡甚至性別的不同都會造成步伐上的差異。


若想測試自己的,可以立正後,左腳向前邁出一步,右腳不動,測量右腳(後腳)的腳尖到左腳(前腳)的腳跟的距離,再去乘以1萬,就可以得出相應的米數。


說回上面的步數熱潮,走路這項活動本身無害處,數據記錄這項科技也是一種進步,但人們如果為了追求步數排行榜而採用暴走則本末倒置了,任何運動都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和採取不要過度的原則,不然滑膜炎,膝關節積液等問題則可能會找上門,因此不要盲目追求步數,(成年人正常步行量在8千-1萬步/天;老年人則為3千-5千即可達到運動效果),我們應該關注的是正確的走路姿勢和走路時的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