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風雲再起,多元競爭格局逐漸成形

2018年供應鏈金融站上風口,傳統金融機構、核心廠商、電商平臺、物流企業等機構紛紛殺入,搶灘龐大的供應鏈金融市場。這一輪供應鏈金融熱潮中有兩大趨勢值得關注,一是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及核心廠商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其背後各有考量和動機。二是各參與方通過科技手段降低核心企業門檻、解決信用多層穿透問題,甚至“去核心企業化”來破解“鏈”上難題。

供應鏈金融風再起

2018年供應鏈金融站上風口,新老“選手”紛紛搶灘龐大的供應鏈金融市場。業內人士表示,儘管各參與主體的動機不同,供應鏈金融的再度崛起,背後離不開政策驅動和龐大市場空間帶來的吸引力。

政策驅動發展

2017年10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84號,簡稱“84號文”),要求加快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一批適合我國國情的供應鏈發展新技術和新模式,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84號文被業內認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監管明確提出支持供應鏈發展,並設定了數量指標,各方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供應鏈金融市場空間龐大

除政策驅動外,供應鏈金融火爆背後不乏市場吸引力。據《供應鏈金融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9月,我國工業類企業應收賬款餘額為14.24萬億元,同比增長10.8%。2017年底,我國工業類企業應收賬款餘額達13.48萬億元,比2016年底同比增長8.5%。 截到止2017年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達到14.42萬億元,受到監管政策影響,互聯網金融C端業務受到衝擊,B端金融發展有望爆發,預計2020年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27.01萬億元。

供應鏈金融風雲再起,多元競爭格局逐漸成形

今年核心企業搭建產融平臺、進軍供應鏈金融趨勢最為明顯,包括海爾、TCL、美的等大型核心企業都在搶灘這一市場。目前核心企業進軍供應鏈金融的內生動力主要有三:一是核心企業通過支持自身供應鏈內成員企業,可以梳理並優化供應鏈管理節點,提升供應鏈整體經營效率;二是在現階段,大型企業傳統實業經營利潤有所下滑,激發了其通過挖掘供應鏈金融價值、提升整體利潤水平的動力;三是伴隨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要求不斷細化,通過供應鏈金融安排優化財務報表,成為眾多大型核心企業的共識及選擇。

對核心企業來說,上游決定採購成本,下游決定銷售。只有幫助整個產業鏈提高金融效率,才能和其他核心企業的鏈條進行競爭,這是核心企業介入供應鏈金融最大的動力。當前的競爭不是單個企業對單個企業的競爭,而是鏈條與鏈條的競爭。

供應鏈金融風雲再起,多元競爭格局逐漸成形

今年中小銀行明顯加大了供應鏈金融參與力度。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國家政策鼓勵,監管部門不斷引導金融機構通過供應鏈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二是供應鏈金融通過嵌入企業日常經營流程提供服務,可以確保貿易背景的真實和資金的用途,風險相對較小,銀行還可藉此實現基礎客群的穩定獲取,有些外資銀行將其喻為“銀行業務穩定器”;第三,無論是授信資金規模還是價格,中小型銀行都難以滿足核心企業直接授信的要求,但可通過滿足大型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需求,來拓寬、穩固與大型企業的合作空間。

破除“鏈”上難題 區塊鏈技術來幫忙

以參與主體和增信模式來劃分,目前供應鏈金融可以主要分為四大模式: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應收賬款增信式、核心廠商的產業鏈增信式、電商平臺的交易信息流增信式、物流企業的物流信息增信式。

傳統供應鏈金融模式圍繞核心企業展開,基於貿易真實背景(比如評估來自核心企業應收賬款)為上下游企業放款,這種模式被業內稱為“1+N”模式。

這種做法會產生兩個問題,一是對銀行來說,一般只有特大企業才能成為其核心企業,但不是所有銀行都有這類客戶資源;二是核心企業的信用傳導是有限的,參與主體只能侷限於服務核心企業的一級供應商或經銷商,難以觸達其二級乃至N級需求。

供應鏈金融風雲再起,多元競爭格局逐漸成形

從今年供應鏈金融發展情況看,一大新趨勢是通過降低核心企業門檻、解決信用多層穿透問題,甚至“去核心企業化”來破除“鏈”上難題。

多元競爭格局逐漸成形

未來切入供應鏈金融的主體會很多,龍頭企業、物流公司、供應鏈服務公司、B2C電商、B2B電商、SAAS服務商、ERP服務商等,各方會圍繞自身優勢整合商戶流、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等資源來切入供應鏈金融服務。電商技術服務商商派於2017年推出支付及金融服務,通過連接金融機構,其SAAS軟件普遍對接了支付通道。

供應鏈金融風雲再起,多元競爭格局逐漸成形

未來供應鏈金融發展關鍵在於商業模式和金融科技兩個方面。商業模式方面,核心在於如何通過商業場景整合商戶流、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商業資源,形成供應鏈金融的底層商業生態,實現對主體信用和貨物的雙重控制。金融科技方面,關鍵需要利用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去降低獲客成本、運營成本以及風險成本,形成安全高效的供應鏈金融資產,例如區塊鏈化的債權憑證或者智能倉儲基礎上的倉單質押等。

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需提前做趨勢預判,對所服務產業進行一個配置或者組合,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進行一個有效比例的調配,儘可能降低經濟週期波動對資金安全產生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