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人生在世,不能掌握4個原則,人際關係註定搞不好!

人生在世,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際交往,而在人際交往中,人格因素至關重要,不良的人格特徵或人格缺陷容易給對方以不良的評價、不愉快的感受和不安全感,從而影響人際交往。所以在人際交往中,一個人的態度和品性非常重要。

而想要搞好人際關係,首先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其次要有一個好的品性,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注重“修身”。老子的《道德經》中言及修身,今天給大家分享其中4條,希望能夠給您帶來幫助。

《道德經》:人生在世,不能掌握4個原則,人際關係註定搞不好!

一、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不自私自利)

釋義: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存在,原因在於它們的存在不是為了自己,所以能夠這樣持久。

社會上人與人的關係,都是相對的,絕不該自私自利。如果沒有夫,便不會有婦;沒有婦,也不會有夫。沒有父,既不會有子;沒有子,也不會有父。沒有老師,當然不會有學生;沒有學生,誰又能稱什麼老師?凡此種種,都可以說明,沒有別人,哪會有自己呢?

《道德經》:人生在世,不能掌握4個原則,人際關係註定搞不好!

二、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固執己見)

釋義:不只是看到自己,便能更明瞭世事,不自以為是,反而能更彰顯自己。

由於固執的人關閉眼睛、耳朵和對外界的感受,他們大多不懂學習,沒有自省能力,成長速度會很慢,甚至會因為時代的發展走下坡路。當你發現與身邊人慢慢拉開差距的時候,我想就該自省自己了。所以我們與人相處不能夠只聽自己的意見,懂得在乎身邊人的感受,才能更好與人相處。

《道德經》:人生在世,不能掌握4個原則,人際關係註定搞不好!

三、見小曰明,守柔曰強。(不太過強勢)

釋義:能洞察細微叫做明智,能保持柔弱叫做剛強。

人生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往往太過強勢的人都有些爭強好勝,只在乎自己,而不在乎別人,太以自我為中心,這類人最後會慢慢成為“孤家寡人”。學會做一個平和的人,懂得示弱和低頭,懂得理解身邊的人的想法,這樣不僅能夠活得開心,而且他人也願意與你相處,何樂而不為呢?

《道德經》:人生在世,不能掌握4個原則,人際關係註定搞不好!

四、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不諂媚討好)

釋義:真實的話並不好聽,好聽的不全是真話。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麼坦誠以待,要麼各取所需,自誇什麼的也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對交流起不到任何作用,或者應該說靠自誇所贏得的朋友不可交。而除了自誇,面對朋友,我們要真誠相待,面對朋友身上的不足和缺點,我們應該加以指正,這才是朋友的真正相處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