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人生在世,違背4條天規,註定福報淺薄,前途坎坷!

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你沒有荒廢生活,就在於你努力過、奮鬥過。我們既然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那麼就讓我們無怨無悔的過好每一天。每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次,人生不能從頭來過,但是人生就是個不斷成長的過程,我們在生活經歷中看到自己的缺點不足,然後不斷完善自身。

所以人生在世,我們應該不斷髮掘自身的缺點和不足,不斷完善自身。今天給大家分享《道德經》中的4條修身秘訣,能夠改掉4個毛病,才能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道德經》:人生在世,違背4條天規,註定福報淺薄,前途坎坷!

一、有德司契,無德司徹(自私自利)

釋義: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握有借據,也不向人索取,而沒有高尚品德的人會像收稅的人一樣苛刻。

心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心胸狹隘的人,即使是如髮絲一般細小的利益也會被看成像車輪那麼大。所以,人要徹底走出自我的小圈子,把自己放下,讓我們的心胸放寬放大,我們的天地就可以無限量的延伸。所以說做人自私自利的人,往往眼界不寬,不會有什麼大成就。

《道德經》:人生在世,違背4條天規,註定福報淺薄,前途坎坷!

二、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居下,柔弱居上(太過強勢)

釋義:因此窮兵逞強就會遭受滅亡,樹木粗壯超群了就會遭受砍伐。凡堅硬強大的東西最終總是處於下面,柔弱微小的東西卻總是居於上面。

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往往剛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為人處世更需善於以柔克剛。在人間,很多人生來好剛強,但是性格剛強的人往往會吃虧,這裡說的“柔”,並不意味著軟弱、遷就和退讓,以有原則的、機智的柔,去碰撞無原則的、粗暴的剛,就會勢如破竹,無往而不勝。

《道德經》:人生在世,違背4條天規,註定福報淺薄,前途坎坷!

三、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自以為是)

釋義:所以聖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表現,有自愛之心卻不自示尊貴。

不少人太自以為是,以自己為中心。自我中心的人較難知道自己是自我中心,但自以為是的人卻很清楚自己要他人順從自己。懂得放下自我,試著接納他人的世界觀,明白“地圖不等於疆界”的道理,相信“所見多是幻覺”,克服驕傲自大的心理,才能夠不斷進步。

《道德經》:人生在世,違背4條天規,註定福報淺薄,前途坎坷!

四、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貪得無厭)

釋義:最大的災禍是不知滿足,最大的危機是貪得無厭。所以知道滿足的這種感覺充滿內心,才會永遠滿足。

慾望是每個人都有的,但是因為不同的人受過的教育程度,自控能力,道德品質不同,所以有些人貪得無厭,而有些人先人後己。貪婪是個無底洞,每個人都有慾望,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被慾望掌控,如果成為了慾望的木偶,那麼貪念過足,等待的就是地獄。


分享到:


相關文章: